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曾祥洁

作品数:62 被引量:203H指数:8
供职机构:海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海南省卫生厅科学研究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6篇期刊文章
  • 10篇科技成果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6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6篇病毒
  • 11篇流行病
  • 11篇流行病学
  • 11篇病原学
  • 10篇流行性
  • 8篇手足
  • 8篇手足口
  • 8篇手足口病
  • 8篇流感
  • 7篇流行病学调查
  • 7篇艾滋病
  • 6篇血清
  • 5篇登革热
  • 5篇血清流行病学
  • 5篇血清流行病学...
  • 5篇病例
  • 4篇立克次体
  • 4篇流感病毒
  • 4篇流感样病例
  • 4篇柯萨奇

机构

  • 47篇海南省疾病预...
  • 10篇海南省卫生防...
  • 5篇华中科技大学
  • 3篇中国疾病预防...
  • 2篇海口市卫生防...
  • 2篇海南省热带病...
  • 1篇北京医院
  • 1篇泰山医学院
  • 1篇海南省卫生监...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重庆市公共卫...
  • 1篇儋州市卫生防...

作者

  • 57篇曾祥洁
  • 27篇马焱
  • 20篇李丹丹
  • 15篇金玉明
  • 13篇李臻
  • 12篇陈海云
  • 10篇邱丽
  • 9篇王少玲
  • 9篇孙莲英
  • 8篇贾鹏本
  • 8篇潘正帆
  • 8篇吴维学
  • 8篇潘家兴
  • 8篇吴捷
  • 8篇林春燕
  • 7篇苏新元
  • 7篇陈言
  • 7篇杜建伟
  • 7篇邝继深
  • 6篇何启亚

传媒

  • 26篇中国热带医学
  • 8篇中国公共卫生
  • 2篇病毒学报
  • 1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中华实验和临...
  • 1篇中国防痨杂志
  • 1篇现代预防医学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海南医学
  • 1篇中国媒介生物...
  • 1篇中国人兽共患...
  • 1篇中国疫苗和免...
  • 1篇中华疾病控制...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8
  • 5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2
  • 5篇2011
  • 1篇2010
  • 5篇2009
  • 6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4
  • 1篇2003
  • 5篇2002
  • 3篇2001
6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海南省斑点热群立克次体病的病原学研究
吴捷王少玲华德马焱金玉明杜中华李沅邱丽曾祥洁贾鹏本
该项目属于医疗卫生领域,预防医学和卫生检验学。该项目是运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新技术,采取实验室和现场研究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对海南省斑点热群立克次体的病原学研究,首次全面了解和掌握海南省斑点热等立克次体病感染情况及型别特征,揭...
关键词:
关键词:病原学
海南省流行性乙型脑炎监测系统及效果评价被引量:8
2009年
闫秀娟孙莲英李丹丹曾雪霞曾祥洁曾定豪胡波
关键词:流行性乙型脑炎监测系统热带地区
海南省2007年登革热血清学监测调查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为了解海南省登革热媒介带毒和人群抗体消长现状,预测本省登革热流行态势。方法在既往登革热高发地区儋州、临高和陵水3个地区采集健康居民静脉血697份,收集全省2007年疑似登革热发热病例278例,分别检测IgG和IgM抗体;同时采集既往登革热高发地区蚊媒标本28份进行病毒分离和核酸检测。结果697份健康居民静脉血中IgG抗体阳性率为0.4%,278例疑似登革热发热病例IgM抗体阳性率为5.40%,对采集的28份蚊子标本,进行病毒分离和核酸检测,结果均阴性。结论了解海南省登革热高发地区和一般地区健康人群中登革热抗体阳性率的消长情况,揭示登革热传播媒介带毒率,以分析海南省登革热的流行趋势。
曾祥洁金玉明李丹丹吴维学
关键词:登革热血清学监测
海南省发热患者血标本中恙虫病东方体groEL基因检测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了解海南省发热病人中感染恙虫病东方体的状况,并确定其基因分型。方法利用巢氏PCR方法,检测海南省各家医院2009~2010年送检的117份不明原因发热病人血标本的groEL基因的特异性片段,对所检测到的部分目的片段进行基因测序,从基因水平进一步证实阳性结果,并对序列同源性及进化分析。结果从117份发热病人血标本中发现有恙虫病东方体阳性15份,检出率为12.8%。取10份PCR阳性产物进行测序,核酸序列基本一致,彼此间仅存在3个核苷酸的差异,构建进化树进行聚类分析,结果示海南省恙虫病东方体序列与R.tsutsugamushi(M31887)恙虫病东方体在同一分支上,同源性高。结论海南省发热病人中存在恙虫病东方体感染的状况,应加强相关监测和防控措施,为给海南省制定恙虫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吴捷王少玲金玉明马焱曾祥洁贾鹏本吴维学苏新元李沅聂绍发
关键词:恙虫病东方体热休克蛋白巢式PCR
海南省2007—2008年流感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了解海南省流感的流行特征和病原学变化规律。方法对2007—2008年海南省流感监测哨点医院的监测资料、流感样病例病毒分离与鉴定结果,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2007—2008年海南省哨点医院报告的流感样病例就诊高峰出现在夏季和冬季,2年间不同地区的流感样病例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 033,P<0.01);流感样病例主要集中在小年龄组,各年龄组间流感样病例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 400,P<0.01);2007年流感病毒分离率为11.26%,B型为优势毒株;2008年流感病毒分离率为6.62%,H1N1型和B型为优势毒株;2007年的分离率高于2008年(χ2=9.691,<0.01)。结论海南省夏季和冬季是流感预防控制重点时段,儿童和少年是重点防控人群,同时应重视病毒优势毒株的变迁。
李臻潘家兴邱丽曾祥洁冯芳莉吴维学
荧光定量PCR法快速检测海南省流感样病例样本的结果与分析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在海南流感病毒检测中的意义。[方法]随机抽取该省流感监测点流感样病例的咽拭子标本459份和当年1起流感暴发标本共14份,应用荧光定量RT-PCR和常规病毒分离方法进行平行检测。[结果]对于473份流感样病例的咽拭子标本,用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出阳性结果98份,阳性率20.7%;MDCK细胞培养及病毒分离鉴定出阳性结果46份,阳性率9.7%。[结论]荧光定量RT-PCR方法能在短时间内快速检测流感病毒,并且操作简便、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所以荧光定量RT-PCR方法可作为海南省流感样病例的一种快速检测手段,为该省流感疫情的快速检测和疫情处置提供科学的实验室依据。
曾祥洁潘家兴李臻马焱林春燕陈海云李丹丹
关键词:流感病毒荧光定量PCR
荧光定量PCR在流感/人禽流感病毒快速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曾祥洁潘家兴马焱李臻李丹丹林春燕邱丽
该研究共完成海南省2007-2009年1919份散发流感样病例、监测哨点标本和流感爆发病例标本的核酸检测工作,阳性率为43.8%。2007年共检测流感样病例标本473份,荧光定量PCR法检测阳性率为20.7%,病毒分离阳...
关键词:
2009年海南省手足口病样本病原学检测结果分析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明确引起海南省2009年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暴发流行的主要病毒型别,为手足口病病例诊断和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病原学依据。方法依据卫生部发布的《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09年版)附件1,提取手足口病临床诊断病例各种样本中的病毒核酸,用肠道病毒通用引物、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特异性引物进行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和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核酸检测阳性的原始样本接种人横纹肌肉瘤细胞(RD细胞)进行肠道病毒分离培养。结果海南省2009年各市县采集的1 085份手足口病样本中EV71、CoxA16和其它肠道病毒核酸阳性率分别为23.13%、1.57%和9.59%,不同类型病例的肠道病毒核酸阳性率分别为死亡病例55.56%(10/18),重症病例36.07%(145/402),普通病例32.63%(217/665)。不同类型样本肠道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率不同,肛拭子和粪便阳性率达到49.62%,疱疹液检测阳性率为43.84%,鼻咽拭子的检测阳性率为22.89%。结论引起海南省2009年手足口病暴发流行的主要病原是EV71,其次为CoxA16。应继续加强手足口病的病原学监测,掌握病毒型别变化趋势,更好地为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马焱曾祥洁李丹丹陈海云潘正帆黄芳甘晓婷邱丽
关键词:手足口病肠道病毒71型柯萨奇病毒A16型
海南省人群流行性感冒病毒的病原学研究
马焱潘家兴林春燕曾祥洁李臻陈海云金玉明潘正帆
该项目共完成海南省2004-2006年1565份散发的“流感样病例”和65份流感爆发病例的流感病毒分离和鉴定工作,共分离出237株流感病毒毒株。常规监测病例标本的流感病毒分离阳性率为13.99%。219例病例中,以0-9...
关键词:
关键词:流感病原学
海南省2009年流行性乙型脑炎监测分析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了解海南省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流行规律,为制定乙脑防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按照《海南省流行性乙型脑炎监测方案》监测报告病例,采集监测病例血清标本,在国家乙脑监测点东方市进行媒介和宿主监测,人和宿主血清标本均用ELISA法分别检测疑似病例乙脑IgM抗体和宿主IgG抗体;采用容量比例概率抽样法抽查全省乙脑疫苗接种率。监测结果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海南省2009年共监测报告乙脑疑似病例111例,市县区报告疑似病例的有19个,覆盖率86.36%;采集病例血清标本110例,脑脊液标本33例,经血清学和脑脊液确诊病例11例,发病率为0.12/10万,疑似病例24h及时报告率为92.79%,病例分布在7个市县区,占总市县数的31.82%,病例呈高度散发;6月上旬峰值最高,占病例总数45.45%;病例以2岁以下儿童发病率最高,为1.85/10万,病例男女比为4:7;病例中无免疫史和免疫史不详者占72.73%。媒介监测显示三带喙库蚊的密度最大,为40.96只/人工.h,三带喙库蚊以畜房密度最高,为72.13只/人工.h。宿主猪血清阳性率30.91%。抽查乙脑基础免疫接种率97.80%,高于2008年的95.68%,(χ2=18.27,P<0.001),加强免疫接种率98.68%,高于2008年的93.31%(χ2=41.01,P<0.001)。结论海南省仍为乙脑流行区,媒介和宿主广泛存在,确保适龄儿童乙脑疫苗高接种率、高抗体水平,以有效控制乙脑的流行。
陈少明曾雪霞马焱曾祥洁李丹丹莫少雄何剑李俊李位鸿孙莲英
关键词:流行性乙型脑炎宿主病例媒介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