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曾凡才

作品数:39 被引量:99H指数:6
供职机构:四川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科研项目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3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 10篇文化科学
  • 8篇生物学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12篇教学
  • 7篇院校
  • 7篇基因
  • 6篇医学院校
  • 6篇生物化学
  • 5篇教师
  • 4篇NODAL
  • 3篇医学生
  • 3篇受体
  • 3篇微格教学
  • 3篇细胞
  • 3篇教学质量
  • 3篇克隆
  • 3篇基因克隆
  • 2篇蛋白
  • 2篇等位
  • 2篇等位基因
  • 2篇多态
  • 2篇学法
  • 2篇学生评教

机构

  • 34篇泸州医学院
  • 6篇泸州医学院附...
  • 4篇电子科技大学
  • 2篇四川医科大学
  • 1篇四川省人民医...
  • 1篇绵阳市中心医...
  • 1篇杭州师范大学...
  • 1篇四川省泸州医...

作者

  • 38篇曾凡才
  • 14篇陈勤
  • 6篇邵军
  • 6篇余文静
  • 5篇何涛
  • 5篇肖斌
  • 4篇李洪
  • 3篇李爱玲
  • 3篇周红
  • 3篇姚富丽
  • 2篇杨烨
  • 2篇李家富
  • 2篇钟桂书
  • 2篇吴泽才
  • 2篇赵太强
  • 2篇吴民泸
  • 2篇戴穹
  • 1篇任培蓉
  • 1篇陈川宁
  • 1篇冯春红

传媒

  • 6篇泸州医学院学...
  • 3篇现代预防医学
  • 3篇成都中医药大...
  • 2篇现代医药卫生
  • 2篇中国皮肤性病...
  • 2篇医学教育探索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华北煤炭医学...
  • 1篇西北医学教育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生物技术通报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解剖学杂志
  • 1篇重庆医学
  • 1篇内江师范学院...
  • 1篇中国高等医学...
  • 1篇黑龙江医学
  • 1篇四川生理科学...
  • 1篇四川解剖学杂...

年份

  • 2篇2015
  • 9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7篇2008
  • 9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2
  • 1篇2000
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人醇脱氢酶ADH1B*2等位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克隆人醇脱氢酶ADH1B*2等位基因,并对克隆序列进行序列分析。方法用RT-PCR法获得ADH1B基因的cDNA,然后用双酶切得到目的基因并定向克隆到pUC19载体上。经蓝白筛选后,用限制性酶谱和DNA测序以及BLAST比对分析鉴定,并用SNPBLAST比对分析和查询dbSNP数据库,分析所克隆序列的单核苷酸多态性。结果证实所克隆序列为ADH1B*2等位基因。提示ADH1B*2等位基因有2个位点存在单核苷酸多态性。结论成功克隆了ADH1B*2等位基因,并进行了SNP分析。
曾凡才冯春红刘友平杨烨李洪
关键词:醇脱氢酶基因克隆
转铁蛋白对Cu^(2+),Fe^(2+)介导的LDL氧化修饰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
2002年
目的 :观察转铁蛋白 (transferrin ,Tf)对Cu2 + 、Fe2 + 介导的体外人血浆低密度脂蛋白 (LDL)氧化修饰的影响。方法 :采用一次性密度梯度超离心法分离正常人血浆LDL并与CuSO4 及FeSO4 在 37℃温育不同时间 ,使LDL在体外氧化修饰。抗氧化组在温育前加入不同浓度的Tf。检测各组LDL中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 (MDA) ,维生素E(VitE)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结果 :①LDL与Cu2 + 或Fe2 + 温育后 ,MDA含量显著升高 (P <0 .0 0 1) ,并呈明显的时间效应。②在Cu2 + 或Fe2 + 修饰前加入不同浓度 (10 0、2 0 0、4 0 0 μg ml)的Tf能使LDL中MDA生成明显减少 ,VitE含量下降明显减缓 ,并显著提高SOD活性 ,呈现一定的浓度依赖性。当Tf浓度为 4 0 0 μg ml时 ,MDA生成抑制率分别为 71.6 5 % ,79.86 % ;SOD活性提高率分别为 14 1.5 5 % ,14 6 .6 9% ;VitE降低减缓率分别为 6 9.5 2 % ,85 .10 %。结论 :Tf对Cu2 + 或Fe2 + 介导的LDL氧化修饰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因而可能参与机体对AS的防治。其作用途径可能与阻断Cu2 + 或Fe2 + 诱导的自由基生成 ,保护内源性抗氧化物质SOD。
何涛李家富曾凡才姚富丽周致远陈川宁
关键词:低密度脂蛋白氧化修饰转铁蛋白OX-LDLLDL
雨蛙素及脂多糖在小鼠急性胰腺炎建模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利用雨蛙素(caerulein,CAE)及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s,LPS)复制典型的轻重型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模型.方法:C57小鼠50只,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CON组)、CAE 7次组(CAE 7组)、CAE 7次加LPS组(CAE 7+LPS组)、CAE 13次组(CAE 13组)及CAE 13次加LPS组(CAE 13+LPS组),检测血淀粉酶、脂肪酶水平,组织病理学及透射电镜观察.结果:各实验组酶学水平及病理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淀粉酶含量最低的CAE 7组:27020U/dL±3443 U/dL vs CON组:2696 U/dL±400 U/dL,P<0.01;脂肪酶含量最低的CAE 7组:1379 U/L±283 U/L vs CON组:33 U/L±13 U/L,P<0.01;病理评分最低的CAE 7组:5.8±0.9 vs CON组:0.1±0.3,P<0.01);与CAE 7组相比,CAE 13+LPS组酶学水平及病理评分升高更明显(CAE 13+LPS组淀粉酶:46969U/dL±11852 U/dL vs CAE 7组淀粉酶:27020U/dL±3443 U/dL,P<0.01;CAE 13+LPS组脂肪酶:1962 U/dL±496 U/dL vs CAE 7组脂肪酶:1379 U/dL±283 U/dL,P<0.05;CAE13+LPS组病理评分:11.1±1.1 vs CAE 7组病理评分:5.8±0.9,P<0.05);CAE 13+LPS组较CAE 13组病理评分改变更明显(CAE 13+LPS组:11.1±1.1 vs CAE 13组:10.1±0.99,P<0.05);电镜示CAE 7组细胞线粒体和粗面内质网扩张水肿,CAE 13+LPS组细胞坏死、间质结构破坏.结论:单纯CAE腹腔注射7次可制典型急性水肿型胰腺炎模型,CAE 13次加末次LPS腹腔注射可制典型急性坏死型胰腺炎模型,是研究不同程度AP较理想的模型.
郑英强黄娟曾凡才周翔宇
关键词:雨蛙素脂多糖急性水肿型胰腺炎急性坏死型胰腺炎
开展微格教学训练 提高医学院校教师教学技能被引量:2
2008年
一、为什么要开展微格教学训练1.医学院校教师教学技能培训的必要性教学技能是影响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进步的重要手段,熟练掌握一定的教学技能是一名合格教师必须具备的业务素养。医学院校的专业课教师均毕业于医科院校,在校期间未接受过教育学、教学法等课程的学习,毕业后直接从事教学或从临床工作转入教学,因而对教学方法、教学技能等知识较为欠缺。顾明远曾经指出:“人的个体行为是一个人的文化素养和思想素养的外部反映。教师要有高尚而有效的行为,就必须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在某种程度上,教学技能是教师教学素质的外在表征。因此,要研究如何提高教师的素质,就不能不研究如何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而微格训练是提高教师技能的有效途径[。1]2.微格教学的特点微格教学的英文为M icroteaching,可译为“微型教学”、“微观教学”、“小型教学”、“录像反馈教学”等,目前国内用得较多的是“微格教学”。微格教学是一种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来培训教师的实践性较强的教学方法。通常,让参加培训的学员(师范生或在职教师)分成若干小组,在导师的指导下,对一小组学生进行10-15分钟左右的“微格教学”,并当场将实况摄录下来。然后在指导教师引导下,组织小...
陈勤曾凡才杨宗凯
关键词:微格教学医学院校教学技能
四川汉族、苗族人群D3S3045和D4S3354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
2007年
目的:研究短串联重复序列D3S3045和D4S3354基因座在四川汉族、苗族人群中的群体遗传学数据。方法:采用PCR-STR、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银染显色结合核酸序列分析检测两基因座在汉族和苗族人群中的遗传多态性。结果:两个基因座均观测到8个等位基因,频率为0.004-0.314,两个群体中仅D4S3354基因座有显著性差异。两基因座分别观测到33和35种基因型,两个基因座在两个群体中的观测杂合度为0.758-0.834,个人识别率为0.923~0.943,非父排除率为0.523-0.665,多态信息量为0.77~0.82,基因型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结论:两基因座在四川汉族和苗族人群中具有高度遗传多态性,在群体遗传学研究及法医学个人识别应用中有很好的价值。
戴穹曾凡才吴泽才
关键词:短串联重复序列汉族苗族遗传多态性
加强临床教学管理 提高临床教学质量被引量:7
2007年
本文旨在分析目前影响临床教学质量的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措施,并从思想认识、健全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健全临床教学质量管理系统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以提高临床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
陈勤曾凡才曾晓荣
关键词:临床教学教学质量
影响留学生生物教学质量因素及对策被引量:4
2007年
自2004年以来,我校已招收三届来自印度、尼泊尔、巴基斯坦等七个国家的医学留学生,其中以印度和尼泊尔的留学生为主。我们承担了对留学生生物化学的全英文教学,现结合我校留学生生物化学教育的经验,以制约留学生生物教学质量的诸因素和对策进行分析如下。
曾凡才陈勤
关键词:生物教学留学生生物化学化学教育教学质量
Nodal与肿瘤:表达特征和功能分析被引量:4
2014年
Nodal分子是胚胎发育中一个重要的形态发生素分子(Morphogen),属于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 TGF-β)超家族成员.它在维持胚胎干细胞的未分化状态、诱导中胚层和形成内脏器官左右不对称性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1].Nodal基因在胚胎发育早期高表达,而在胚胎晚期呈低表达,在成年正常个体中仅表达于少数几种生殖系统组织[2].最近研究表明Nodal分子在多种恶性肿瘤中表达,并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浸润和转移密切相关,说明Nodal分子可能作为肿瘤诊断的标志分子和靶向治疗的靶点.本文将综述Nodal分子的特点及其与肿瘤的关系.
曾凡才赵太强周红
关键词:转化生长因子-ΒNODAL基因标志分子胚胎干细胞TGF-Β
医学生物化学“口试+操作”实验考试模式的构建与应用被引量:5
2010年
曾凡才陈勤李洪
关键词:生物化学实验考试考试模式
白癜风患者血清IL-10与TNF-α的检测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探讨检测白癜风患者血清中白介素-10(IL-10)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临床指导意义。方法随机选择2011年7月-11月本科门诊诊治的58例寻常期白癜风患者为研究组,以同期本院行健康体检者65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两组血清中IL-10和TNF-α的含量。比较分析两组以及研究组中不同分期患者的血清IL-10和TNF-α含量。结果研究组患者IL-10含量低于对照组,TNF-α含量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对照组和稳定期患者的IL-10含量高于进展期患者,而TNF-α含量低于进展期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白癜风患者血清中IL-10的含量呈下降趋势,当病情达到进展期时,呈现最低值;同时TNF-α含量呈上升趋势,当病情达到进展期时,呈现最高值。检测白癜风患者血清中IL-10与TNF-α为研究白癜风的发病机制奠定了基础。
邓茂曾凡才廖勇梅钟桂书
关键词:白癜风IL-10TNF-ΑELISA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