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如臣 作品数:103 被引量:756 H指数:14 供职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 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 首都医科大学校长研究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机械工程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更多>>
软组织未分化多形性肉瘤的CT与MRI表现与组织病理学对照 被引量:12 2015年 目的探讨软组织未分化多形性肉瘤(UPS)各亚型的CT与MRI表现及其组织病理学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2例软组织UPS患者临床、影像及病理资料。结果 32例软组织UPS按照组织病理学分为三种亚型:1高级别UPS 27例;2巨细胞UPS 3例;3炎症性UPS 2例。32例软组织UPS均呈分叶状或不规则长圆形,27例高级别UPS及3例巨细胞UPS均密度/信号不均匀,常伴囊变、坏死及出血,边界模糊,增强扫描实质部分呈轻、中度不均匀强化;2例巨细胞UPS出血、囊变。2例炎症性UPS边界清楚,出血和囊变不明显;增强后仅有轻微强化。结论软组织未分化多形性肉瘤的CT与MRI表现多样性,与其不同亚型的病理学基础密切相关,炎症性UPS的影像表现不典型,确诊需依靠病理检查。 王建武 冯学彬 彭如臣关键词:软组织肿瘤 磁共振成像 病理学 MRI对子宫内膜癌肌层侵犯的评估 2011年 目的评估磁共振成像(MRI)对子宫内膜癌肌层侵犯深度判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前行MRI平扫及增强检查。MRI对57例患者进行临床分期,并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MRI观察子宫内膜癌浸润深度局限于内膜11例,浸润浅肌层21例,浸润深肌层13例,浸透浆膜12例。对照病理结果,对肿瘤局限于内膜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81.8%、95.7%、92.9%,浸润浅肌层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85.7%、91.7%、89.4%,浸犯深肌层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84.6%、95.5%、92.9%,浸透浆膜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1.7%、97.8%、96.4%。结论 MRI可以对子宫内膜癌进行准确分期,尤其对准确判断肌层有无浸润有明显的优势。 彭如臣 沈秀芝 马国武关键词:子宫内膜癌 磁共振成像 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诊断支架内再狭窄的价值 被引量:20 2015年 目的探讨采用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CTA)诊断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ISR)的价值。方法对41例(82枚支架)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患者进行CTA和常规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以后者为金标准,支架内狭窄程度≥50%视为ISR,评价CTA诊断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并分析影响CTA图像质量的因素。结果本组82枚支架CAG检出10枚(12.2%)发生ISR,14枚支架因图像质量差CTA无法评价。在CTA可评估的68枚支架中,CAG检出6枚ISR,CTA发现7枚ISR,CTA对ISR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3.3%、96.8%、71.4%和98.4%,与CAG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可评估的68枚支架中:心率<70次/分钟有65枚(95.6%),支架直径≥3.0mm者54枚(79.4%),支架壁厚度<140μm者53枚(77.9%)。在不可评估的14枚支架中:心率≥70次/分钟有12枚(85.7%),支架直径<3.0 mm者12枚(85.7%),支架壁厚度≥140μm者13枚(92.9%)。患者心率、支架直径及支架壁厚度与支架的可评价性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能准确评价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对慢心率、薄壁、大直径支架患者的可评估性更好。 彭峰河 彭如臣 张雪梅 周万博 高焕锋 李坤成关键词:冠状动脉 血管造影术 支架内再狭窄 静脉性脑梗死的临床及影像分析 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提高对静脉性脑梗死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静脉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结果患者存在颅内静脉血栓高危因素的14例,主要为口服避孕药、中耳乳突炎、产褥期等;临床表现为头疼、呕吐、癫痫、肢体功能障碍、失语、视物模糊等;脑实质病变位于大脑皮层下及皮层区19例(双侧6例、累及小脑2例),丘脑2例,17例为出血性梗死;15例血栓累及多个静脉窦。结论静脉性脑梗死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当发现非常规分布的脑梗死、出血,结合血栓高危因素等应想到静脉性脑梗死可能,及时的MRV/CTV检查有助于诊断。 蔡建新 彭峰河 石逸杰 彭如臣关键词:静脉性脑梗死 静脉血栓形成 卒中 磁共振成像 膝部隐匿性骨折的MRI诊断 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膝部隐匿性骨折的MRI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X线平片(检查阴性而MRI诊断骨折的63例外伤患者的MRI资料。结果:63例共75处膝部隐性骨折。以胫骨上端与股骨下端最常见。结论:MRI能敏感显示膝部隐匿性骨折,MRI是隐性骨折早期诊断的最佳影像学检查方法。 彭如臣 沈秀芝 张殿平 信瑞强关键词:膝损伤 隐匿性骨折 磁共振成像 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MRI诊断 被引量:14 2015年 目的回顾性研究极外侧型椎间盘突出症的特征性MRI影像表现及对临床诊治的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241例经手术证实的椎间盘突出病例,其中包含63例极外侧型椎间盘突出患者,共73处病变,根据其1.5TMRI表现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其影像诊断特征、伴发病变、好发位置与分型比例关系,判断MRI对极外侧型椎间盘突出的鉴别价值。结果极外侧型椎间盘突出发生于L4-5、L5-S1节段的比例为71.1%,椎间孔亚型的好发比例为56.2%,伴发骨质退变、椎间盘变性的比例高达98.4%,MRI鉴别诊断极外侧型椎间盘突出的敏感性为75.3%,特异性为98.1%,准确性为92.2%,阳性预测值为93.2%,阴性预测值为92%。结论 MRI是一种无创伤性的能准确诊断极外侧型椎间盘突出的成像方法,对临床的诊治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姚剑 石逸杰 彭如臣关键词:腰椎 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对早期脊髓型颈椎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相关定量参数值对T2WI无高信号脊髓型颈椎病(CSM)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T2WI无高信号CSM患者和38例健康志愿者即对照组的颈髓DTI图像。经后处理得到各向异性分数(FA)、表观扩散系数(ADC)、轴向弥散系数(AD)和径向弥散系数(RD)值。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2组定量参数值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定量参数值以及定量参数值两两联合的诊断效能,并采用Delong检验对各定量参数的曲线下面积(AUC)进行两两比较。结果CSM组FA值(0.572±0.063)低于对照组(0.643±0.069),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SM组ADC值(1.503±0.464)、AD值(2.365±0.424)及RD值(0.983±0.345)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1.138±0.130)、(2.037±0.207)、(0.685±0.13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各参数中RD值诊断CSM的AUC最大,为0.822,当诊断临界值为0.782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2.5%和84.2%;FA与ADC、FA与AD联合使用诊断CSM的AUC最大,分别为0.841和0.846;FA与ADC、FA与AD联合使用诊断CSM的AUC分别大于单独使用ADC(0.790)值和AD(0.740)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DTI相关定量参数可能在常规T2WI显示颈髓高信号之前早期客观定量评估颈髓微观结构的变化,FA与ADC、FA与AD联合使用具有较大诊断价值。 信瑞强 宋莉 郭冉 李凤菊 钟佳利 赵爽 彭如臣关键词:脊髓型颈椎病 扩散张量成像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冠脉CTA低剂量成像在心律不齐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研究Philips Brilliance i CT 256层CT机低剂量扫描在心律不齐患者冠状动脉CTA扫描过程中的应用。方法选择100例心律不齐患者,随机分为3组进行CTA扫描,A组36例选择前瞻性心电门控80 k Vp扫描模式,B组30例常规120 k Vp扫描,C组34例选择100 k Vp。通过记录主动脉根部CT值、噪声(Standard Deviation,SD)、对比噪声比(Contrast to noise ratio,CNR),组间对比分析,并比较组间辐射剂量。选择两位经验丰富医师对3组图像进行主观等级分析。结果组间CT值、SD值、CNR值对比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平均有效剂量A组(0.78±0.04)m Sv,B组(8.68±3.01)m Sv,C组(1.65±0.15)m Sv,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56层CT低剂量扫描模式在心律不齐患者的冠脉CTA检查中,保证较好的图像质量前提下,能够显著降低辐射剂量,有很重要的临床意义。 王焕勇 张尤佳 彭如臣关键词:256层螺旋CT 心律不齐 图像质量 基于TBSS方法对急性轻度创伤性脑损伤患者脑白质改变的扩散峰度成像研究 2024年 目的 采用扩散峰度成像(diffusion kurtosis imaging, DKI)研究急性轻度创伤性脑损伤(mild traumatic brain injury,mTBI)患者脑白质微结构的变化特点,探讨DKI在mTBI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 分析2018年1月至12月于我院就诊的27例mTBI患者和性别、年龄、受教育年限相匹配的27例健康志愿者的临床及DKI影像数据,采用基于纤维束示踪的空间统计分析(tract-based spatial statistics, TBSS)方法分析mTBI组和对照组存在差异的脑区及其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y, FA)值、平均峰度(mean kurtosis, MK)值、轴向峰度(axial kurtosis, AK)值、径向峰度(radial kurtosis, RK)值、峰度各向异性(kurtosis fractional anisotropy, KFA)值。结果 mTBI组左侧上纵束-颞叶部FA值(0.450±0.048)低于对照组(0.480±0.028,t=-2.253,P=0.028 5);mTBI组胼胝体辐射线枕部AK值(0.68±0.05)低于对照组(0.72±0.05,t=-2.407,P=0.019 7);mTBI组右侧扣带束海马部RK值(0.89±0.15)低于对照组(0.99±0.18,t=-2.044,P=0.046 0);mTBI组右侧丘脑前辐射、右侧扣带束的扣带皮层部、右侧下额枕束、右侧下纵束、右侧上纵束-颞叶部KFA值[(0.49±0.19)、(0.50±0.32)、(0.48±0.30)、(0.49±0.03)、(0.54±0.59)]均低于对照组[(0.51±0.13)、(0.52±0.20)、(0.50±0.02)、(0.51±0.26)、(0.57±0.46), t=-2.15、-2.95、-2.37、-2.38、-2.25,P均<0.05];mTBI组MK值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KI参数可作为评估急性mTBI患者脑白质改变的神经影像生物标志物,可揭示脑白质微结构的微小变化。 郭冉 信瑞强 石逸杰 钟佳利 杨宏宇 彭如臣关键词:创伤性脑损伤 磁共振T2 mapping序列在腰椎间盘退行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6 2018年 目的:探讨磁共振T2弛豫时间图(T2mapping)成像技术在诊断腰椎间盘退行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医院就诊的97例腰椎间盘退变患者(485个腰椎间盘)纳入观察组,另选择97名同期健康体检者纳入健康组;通过3.0T磁共振成像(MRI)T2mapping成像技术对腰椎间盘进行扫描,行正中矢状位T2mapping成像,对不同MRI腰椎间盘退变的Pfirrmann分级T2mapping值(T2值)进行比较,并对不同分级腰椎间盘T2值进行相关性分析,比较两组Pfirrmann分级平均得分。结果:通过T2mapping扫描,在97例腰椎间盘退变患者的485个腰椎间盘中,I~Ⅴ级腰椎间盘个数分别为:87、142、117、98、41。通过方差分析,I~Ⅴ级间前纤维环、后纤维环及髓核T2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186,F=7.013,F=11.689;P<0.05);组间两两比较,前纤维环T2值中,Ⅲ级与Ⅳ、Ⅳ级与Ⅴ级间无统计学差异,其余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14,5.69,P<0.05);后纤维环T2值中,Ⅰ级与Ⅱ级、Ⅳ级与Ⅴ级间无统计学差异,其余各级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18,7.09,P<0.05);髓核T2值中,Ⅳ级与Ⅴ级间无统计学差异,其余各级间均有统计学差异(t=6.34,t=5.17,t=4.82;P<0.05)。经过Pearson相关分析,髓核各分区T2值呈显著正相关(r=0.89,P<0.05),前纤维环和后纤维环T2值无明显相关(r=0.08,P>0.05)。观察组Pfirrmann分级平均得分(78.57±10.12)低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26,P<0.05)。结论:T2mapping成像技术可作为诊断腰椎间盘退行性病变的量化依据,对于诊断腰椎间盘退行性病变具有积极意义。 宋海龙 彭如臣 钟佳利 信瑞强 赵爽 张双 杨新颖 陈学明关键词:腰椎间盘 退行性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