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实

作品数:10 被引量:60H指数:5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细胞
  • 3篇肿瘤
  • 3篇肿瘤标志
  • 3篇肿瘤标志物
  • 3篇肺癌
  • 3篇标志物
  • 2篇生物学
  • 2篇细胞肺癌
  • 2篇小细胞
  • 2篇小细胞肺癌
  • 2篇病患
  • 1篇蛋白
  • 1篇毒性
  • 1篇多软骨炎
  • 1篇心包
  • 1篇心包炎
  • 1篇心肌
  • 1篇心肌病
  • 1篇心律
  • 1篇心律失常

机构

  • 10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广元市第一人...

作者

  • 10篇张实
  • 6篇吴学玲
  • 2篇张明周
  • 2篇程晓明
  • 2篇王爱玲
  • 2篇何兴
  • 1篇李琦
  • 1篇王江
  • 1篇刘刚
  • 1篇王长征
  • 1篇李静
  • 1篇陈华萍
  • 1篇王美菊
  • 1篇宋敏
  • 1篇杨旭

传媒

  • 5篇中华肺部疾病...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重庆医学
  • 1篇免疫学杂志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国际心血管病...

年份

  • 3篇2016
  • 5篇2015
  • 2篇2014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小细胞肺癌副肿瘤综合征相关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2014年
肺癌的死亡率占恶性肿瘤第一位,其中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占肺癌的15%~20%,其恶性度高、治愈率低.如果不治疗,中位生存期约为3~4个月.SCLC极易转移,发现时多数已到晚期.因此,SCLC的早期诊断对其治疗效果有积极的影响.而从患者血液、体液取标本进行肿瘤标志物的测定,具有微创、早期、标本易取得等优点,为SCLS的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提高患者生存期,提供了很大的研究空间.
张实吴学玲张明周
关键词:小细胞肺癌肿瘤标志物
控制血糖对COPD合并糖尿病患者急性加重频率及平均住院天数的影响被引量:13
2015年
目的分析控制血糖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糖尿病(DM)患者急性加重频率及平均住院天数的影响。方法对该院COPD合并DM患者116例(血糖控制良好组60例,血糖控制不佳组56例),单纯COPD组62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控制血糖对COPD急性加重频率及平均住院天数的影响。结果血糖控制良好组平均急性加重频率、平均住院天数均低于血糖控制不佳组(P<0.05),血糖控制不佳是COPD合并DM患者急性加重频率大于或等于3次/年的危险因素。结论积极、有效控制血糖,保证血糖波动在正常范围可以减少COPD合并DM急性加重频率及平均住院天数,改善患者生命质量。
张实王爱玲吴学玲
关键词:糖尿病控制血糖
初步探讨髓过氧化物酶/铜蓝蛋白在中性粒细胞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病中的意义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观察中性粒细胞哮喘(NA)和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痰上清中髓过氧化物酶(MPO)、铜蓝蛋白(CP)及MPO/CP比变化,初步探索中性粒细胞的MPO/CP体系在NA和COPD中的意义。方法收集2015年3月到2015年9月之间在我院门诊就诊的9例非急性发作NA患者、11例COPD稳定期患者、9例非急性发作嗜酸性粒细胞性哮喘(EA)患者、8例健康志愿者,进行诱导痰白细胞分类计数,用ELISA检测各组痰液上清中的MPO和CP。结果 NA、COPD组的MPO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NA、COPD、EA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4组间的CP无显著差异(P>0.05)。NA、COPD组的MPO/CP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NA、COPD、EA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NA组和COPD组的CP和MPO呈显著正相关(r=0.767和0.645,P<0.05),NA组MPO/CP比和MPO、CP无显著相关性(r=-0.050和-0.617,P>0.05);COPD组MPO/CP比和MPO呈显著正相关(r=0.845,P<0.05),和CP无显著相关性(r=0.300,P>0.05)。结论 NA、COPD气道中的中性粒细胞存在MPO/CP体系失衡,这种失衡可能是二者氧化-抗氧化失衡的原因之一。
李静张实陈华萍杨旭何兴罗怡程晓明王长征
关键词:诱导痰铜蓝蛋白髓过氧化物酶
直肠癌肺淋巴管转移一例被引量:1
2016年
肺外癌性淋巴管炎为呼吸科少见病例,其临床表现可有咳嗽、咳痰、气短、喘息,体征可伴有双肺呼吸音降低、弥散干啰音。典型的CT表现为:(1)小叶间隔不均匀增厚;(2)支气管血管束增粗;(3)胸膜增厚/病变多见;(4)肺外癌性淋巴管炎多不伴有肺门淋巴结肿大。由于该病通常易被误诊为肺间质感染、心源性肺水肿、淋巴管结核等[1],因此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肺外癌性淋巴管炎患者治疗情况报道如下,以加强呼吸科同仁对该病的认识。
张实吕湘琴何兴程晓明
关键词:直肠癌淋巴管癌转移
扩张型心肌病预后因素筛查被引量:5
2015年
研究影响扩张型心肌病预后的因素,可以为制定扩张型心肌病的防治方案提供思路。本研究对300例在我院初次诊断为扩张型心肌病的患者进行5年的随访,分析血压、心率和心超检查等多项指标与扩张型心肌病患者预后的关系。1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选择300例在我院初次诊断为扩张型心肌病的患者,平均年龄(59.4±7.7)岁,排除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随访5年观察终点为死亡。所有患者均根据病情给予改善生活习惯、纠正心力衰竭及恶性心律失常、合理应用β受体阻滞剂和(或)血管紧张索转换酶抑制剂(ACEI)等治疗,记录患者的血压、心率、心超检查指标等。
张实王爱玲吴学玲
关键词:扩张型心肌病患者预后因素恶性心律失常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
累及气道的复发性多软骨炎2例被引量:1
2016年
复发性多软骨炎(relapsing polychondritis)本身为一种少见、长程、有潜在生命危险的炎症性疾病,而以"喉、气管及支气管软骨炎"为主要表现的复发性多软骨炎更是呼吸内科罕见病例。因此,临床医生对此病通常认识不足,导致漏诊、误诊。该病如果早期诊断、及时诊治,可改善患者预后。因此,为加深呼吸科医生对该病的认识,本文将2014年我院呼吸科收治的两例复发性多软骨炎患者报道如下。
张实宋敏吴学玲
关键词:气道
拟诊卡氏孢子虫和(或)巨细胞病毒性肺炎患者病原微生物学筛查及治疗策略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通过病原微生物学筛查及对照实验两个方面,为拟诊卡氏肺孢子虫(pneumocystsis carinii pneumonia,PCP)和(或)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性肺炎患者寻找最佳诊疗策略。方法 192例拟诊患者肺组织标本及BALF标本微生物学镜检,ELISA检测患者血清CMV抗体;荧光定量PCR检测患者血清巨细胞病毒DNA含量。将仅CMV阳性和仅PCP阳性的患者分为两组,一组为覆盖PCP和CMV的联合治疗组,一组为仅覆盖PCP或CMV的单独治疗组,比较两组的住院时间及"14 d内病情缓解率"。结果微生物学检验阳性患者共136人;其中仅CMV阳性17人;仅PCP阳性21人;PCP与CMV均阳性98人。联合治疗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单独治疗组(W=162.5,P=0.006),联合治疗组"14 d内病情缓解率"显著高于单独治疗组(χ2=6.454,P=0.011)。结论 PCP与CMV混合感染多见,单独PCP或CMV一项感染少见;覆盖PCP和CMV的联合治疗效果更好。
张实刘刚王美菊李琦
关键词:肺孢子虫巨细胞病毒
小细胞肺癌神经内分泌起源标志物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2
2014年
小细胞肺癌(smallcelllungcancer,SCLC)约占肺癌的13%~20%,其恶性度都很高,如果不治疗,中位生存期约为3~4个月。SCLC极易转移,发现时多数已到了晚期。虽然大部分SCLC开始时对化疗敏感,但几乎总是会出现耐药,这使得其5年生存率仅为5%。研究表明早期诊断对SCLC的治疗结果有着积极的影响。
张实吴学玲
关键词:小细胞肺癌神经内分泌肿瘤标志物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4种新型肿瘤标志物检测对周围型肺癌的诊断价值被引量:20
2015年
目的探讨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和血清中4种新型肿瘤标志物热休克蛋白90α(HSP90α)、谷胱甘肽S转移酶P1(GSTP1)、泛素特异性肽酶8(USP8)、几丁质酶3样蛋白1(CHI3L1)在周围型肺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100例周围型肺癌住院患者及50例肺部良性疾病患者BALF和血清中HSP90α、GSTP1、USP8、CHI3L1的浓度。分析4种肿瘤标志物含量与不同细胞类型、患者年龄、肺癌分期之间的相关性,以及对周围型肺癌的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肺癌患者BALF中HSP90α平均浓度显著高于肺部良性疾病显著(P<0.05),诊断敏感性为77.0%,特异性为82.0%;肺癌患者血清中HSP90α平均浓度与肺部良性疾病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癌患者BALF中CHI3L1平均浓度显著高于肺部良性疾病显著(P<0.05),诊断敏感性为72.0%,特异性为80.0%;肺癌患者血清中CHI3L1平均浓度与肺部良性疾病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结节肺癌(原发病灶≤1cm)患者BALF中HSP90α及CHI3L1平均浓度与肺部良性疾病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癌患者BALF及血清中USP8、GSTP1平均浓度与肺部良性疾病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癌患者BALF及血清中4种肿瘤标志物浓度与年龄、肺癌分型(腺癌或鳞癌)、肺癌分期(Ⅰ-Ⅳ期)等因素无相关性;CHI3L1在肺癌患者BALF中的浓度与原发灶直径有一定相关性(P<0.05),Pearson相关系数为0.203;其他3种肺癌标志物在BALF、血清中的浓度与肿瘤原发灶直径无相关性。结论检测BALF中HSP90α及CHI3L1浓度对周围型肺癌的诊断有一定价值,且优于血清肿瘤标志物。
张实张明周吴学玲
关键词: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肺肿瘤
结核性心包炎并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二例
2015年
结核性心包炎目前的治疗方案主要为全身抗结核治疗。为缓解临床症状,皮质类固醇治疗也被广泛应用[1]。然而,除乙胺丁醇外,上述抗结核药物均具有肝毒性,长期、联合应用会加重肝脏损害[2]。此外,长期使用大量肾上腺皮质激素容易诱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3]。
张实余西兰王江
关键词:结核心包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