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叶飞

作品数:193 被引量:830H指数:14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南京市医学科技发展项目南京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80篇期刊文章
  • 7篇科技成果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89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03篇动脉
  • 87篇冠状
  • 86篇冠状动脉
  • 63篇心肌
  • 44篇介入
  • 38篇梗死
  • 35篇心肌梗死
  • 29篇血管
  • 27篇病变
  • 25篇急性心肌梗死
  • 24篇介入治疗
  • 23篇冠状动脉介入
  • 21篇心病
  • 21篇冠心病
  • 17篇造影
  • 16篇动脉介入治疗
  • 16篇型心
  • 16篇超声
  • 15篇蛋白
  • 14篇动脉造影

机构

  • 129篇江苏省人民医...
  • 60篇南京医科大学
  • 5篇南京市第一医...
  • 5篇宜兴市人民医...
  • 4篇新加坡国立大...
  • 3篇中国药科大学
  • 3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靖江市人民医...
  • 2篇南京医科大学...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溧阳市中医院
  • 2篇常州市中医医...
  • 2篇溧阳市人民医...
  • 2篇江苏大学附属...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安徽理工大学
  • 1篇解放军第81...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苏州大学

作者

  • 192篇叶飞
  • 137篇陈绍良
  • 91篇段宝祥
  • 61篇林松
  • 56篇张俊杰
  • 36篇刘志忠
  • 36篇单守杰
  • 33篇田乃亮
  • 26篇周陵
  • 26篇尤威
  • 24篇马玉玲
  • 22篇朱中生
  • 17篇吴志明
  • 17篇阚静
  • 15篇方五旺
  • 15篇张丰富
  • 15篇戴振林
  • 14篇耿其吉
  • 12篇黄进
  • 12篇胡作英

传媒

  • 18篇江苏医药
  • 16篇临床心血管病...
  • 15篇中国介入心脏...
  • 8篇中华心血管病...
  • 7篇中国临床药理...
  • 6篇中国综合临床
  • 6篇实用老年医学
  • 6篇现代生物医学...
  • 5篇临床内科杂志
  • 4篇南京医科大学...
  • 4篇心血管病学进...
  • 4篇安徽医药
  • 3篇临床荟萃
  • 3篇心血管康复医...
  • 3篇中国急救医学
  • 3篇放射免疫学杂...
  • 3篇中国临床康复
  • 3篇中国组织工程...
  • 3篇中华核医学与...
  • 2篇介入放射学杂...

年份

  • 2篇2024
  • 2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19
  • 6篇2018
  • 4篇2017
  • 7篇2016
  • 9篇2015
  • 8篇2014
  • 12篇2013
  • 6篇2012
  • 5篇2011
  • 7篇2010
  • 7篇2009
  • 7篇2008
  • 7篇2007
  • 12篇2006
  • 22篇2005
  • 24篇2004
19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微循环阻力指数对2型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评价作用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探讨微循环阻力指数(index of microcirculatory resistance,IMR)在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非糖尿病患者各30例,设为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检测2组患者的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并采用压力导丝检测其冠状动脉(左前降支)IMR值。结果:糖尿病组hs-CRP、充血状态下冠状动脉IMR值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P<0.01)。2组患者的hs-CRP与IMR呈正相关(r=0.657,P<0.01)。结论:糖尿病患者较非糖尿病患者更易出现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可能与糖尿病患者更易发生炎性反应有关。压力导丝测定IMR能较准确、敏感地反映2型糖尿病患者的冠状动脉微循环情况。
吴志明叶飞尤威谢渡江陈绍良
关键词: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糖尿病
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心绞痛患者心肌血流分布特征的研究(英文)被引量:2
2001年
目的 研究X综合征患者心房起搏状态下心肌血流分布特征和微血管功能的变化。方法 采用定量心肌超声显像 (MCE)测定 2 5例X综合征患者在心房起搏状态下心肌血流分布特征和微血管功能状态的变化。测定前对所有患者进行活动平板运动实验(Bruce方案 ) ,将运动中出现前壁ST水平或下斜型压低患者分配在X综合征组 (X组 ,男 5例 ,女 6例 ,平均年龄 5 2岁 ) ,而无ST段变化的患者为对照组 (男 7例 ,女 7例 ,平均年龄 4 6岁 )。基础及心房起搏 (15 0bpm,共 3min)后即刻测定前降支区域心内膜和心外膜下心肌灰阶比值 (ED/EP)。结果 心房起搏可诱发所有X综合征患者出现胸痛及ST段压低 ,而对照组则阴性。起搏后即刻X综合征患者ED/EP比值显著降低 (0 .98±0 .10~ 0 .76± 0 .17,P <0 .0 1) ,而对照组则无变化。
陈绍良段宝祥吴翔张小玲叶飞胡作英
关键词:心绞痛冠状动脉
TR Band和RDP桡动脉止血装置在经桡动脉介入术后的应用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日本产的桡动脉止血装置TRBand和RDP-700(800)虽然在国内外均有使用,但有关两种产品使用效果的比较尚未见诸报道。课题以"8"字绷带包扎法为对照,验证经桡动脉介入术后应用桡动脉止血装置TRBand和RDP-700(800)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经桡动脉径路行冠状动脉造影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患者共3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3组,每组100例,分别应用TRBand、RDP-700(800)及"8"字绷带包扎法行经桡动脉介入术后的桡动脉止血。比较观察3种方法的止血效果、止血压迫时间以及患者舒适度、静脉回流障碍、压迫侧大拇指血氧饱和度、压迫处局部皮肤缺血坏死情况。结果:两种桡动脉止血装置均能有效止血。3组患者的血氧饱和度监测均在正常范围内,且3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3组患者舒适度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但TRBand、RDP组间舒适度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手臂部肿胀、皮肤缺血坏死发生率3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皮肤缺血坏死发生率在TRBand、RDP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经桡动脉介入术后应用桡动脉止血装置TRBand和RDP-700(800)是安全和有效的。
朱中生陈绍良叶飞张俊杰田乃亮林松刘志忠
关键词:RDP经桡动脉径路
延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评价急性心肌梗死(AMI)后梗死相关血管(IRA)延迟经皮冠状动脉介人治疗(PCI)的疗效。方法对29例AMI后7-14d的患者IRA作PCI后进行临床随访,设同期住院30例AMI患者作对照组,分别比较两组患者近期(术后1月)和远期(术后6月)心功能的变化。结果无论是近期还是远期,介入组比对照组心功能恢复好,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远期心功能的改善较近期显著,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显著下降。结论AMI后,延迟PCI恢复IRA血流对改善左心室心功能及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贺桂彬刘骏叶天舟陆宁徐颖叶飞
关键词:心肌梗死延迟PCI心功能心血管事件
超敏C反应蛋白与冠状动脉内薄纤维帽粥样斑块相关性研究进展被引量:14
2017年
易损斑块(VP)是导致冠心病(CAD)患者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发生的主要因素,其中薄纤维帽粥样斑块(thin-cap fibroatheroma,TCFA)是最常见的一种VP,越来越多的学者致力于TCFA的研究,证实了炎性因子参与了TCFA的形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就是其中之一,许多研究发现hs-CRP水平与TCFA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
陈羽乔叶飞
关键词:超敏C反应蛋白
自体骨髓间质干细胞移植对梗死心肌的修复作用被引量:14
2005年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AMI)患者自体骨髓间质干细胞(mesenchymalstemcells,MSCs)冠状动脉内注射治疗的安全性以及对心功能的改善作用,并探讨可能机制。方法:1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干预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抽取骨髓分离、培养、扩增后12~14d行冠状动脉内注射,选取10例PCI术后拒绝行细胞治疗的AMI患者作为对照组,PCI术后1周及3个月进行临床随访、超声心动图及18氟-脱氧葡萄糖单光子心肌断层显像。结果:治疗组未见与移植有关的体温升高及恶性心律失常发生,3个月后治疗组左室舒张末期容积、左室收缩末期容积和代谢缺损犤(132.8±23.1)mL,(65.2±19.7)mL,(120.3±58.7)cm2犦明显高于或低于对照组犤(145.4±27.8)mL,(75.1±25.3)mL,(158.6±78.6)cm2犦(P<0.05)。两组患者射血分数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AMI患者自体MSCs冠状动脉内注射安全有效,可以改善患者心功能及预后,骨髓来源的心肌细胞生成及血管新生可能为其机制。
单守杰陈绍良刘煜昊方五旺叶飞段宝祥张俊杰林松
关键词:骨髓移植骨髓细胞
血管内超声引导下切割球囊治疗支架内再狭窄的研究
陈绍良段宝祥叶飞查铭凡王安才
该项成果采用冠状动脉内超声引导切割球囊治疗支架内再狭窄。研究中选取69例共计78个支架内再狭窄病变患者,其中38例支架内再狭窄的患者被随机分配到切割球囊治疗组,另外31例支架内再狭窄的患者分配到普通球囊治疗组。前者在动脉...
关键词:
关键词:治疗支架内再狭窄狭窄(病理)
定量冠状动脉造影和血管内超声预测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单支病变致血流储备分数<0.80的价值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本研究旨在针对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单支病变的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探讨定量冠状动脉造影(QCA)和血管内超声(IVUS)预测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FFR)<0.80的最佳临界值。方法连续入选169例LAD单支病变的患者,分别测定QCA、IVUS和FFR。使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建立QCA和IVUS测定值预测FFR<0.80的价值。结果 99例患者(58.6%)FFR<0.80。最小管腔面积(MLA)和斑块负荷(PB)是预测FFR<0.80的两个独立因子。病变长度预测FFR<0.80的价值较小。MLA和PB预测总体LAD病变的FFR<0.80的临界值分别为3.03mm2和75.4%。MLA和PB对LAD近端(临界值分别为3.04 mm2和76.5%)及远端(临界值分别为2.82 mm2和80.6%)病变具有相似的诊断价值。联合MLA(2.82 mm2)和PB(80.6%)对于诊断远端LAD具有更大的意义。结论当病变局限在LAD时,MLA和PB预测FFR<0.80具有相似的诊断价值。联合MLA和PB对预测远端LAD病变的功能学意义具有更大的价值。
许田葛震张俊杰叶飞田乃亮陈绍良
关键词:定量冠状动脉造影血管内超声血流储备分数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并发氮质血症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临床研究
2004年
一般认为氮质血症患者是择期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禁忌证或相对禁忌证,但是由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syndrome,ACS)是常见急诊疾病之一,若不及时处理往往会危及患者的生命,急诊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较为有效的方法。
段宝祥陈绍良叶飞徐兢刘玲玲
关键词: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氮质血症介入治疗ACS
不稳定型心绞痛冠脉斑块的血管内超声研究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应用血管内超声(IVUS)比较不稳定型心绞痛和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冠脉斑块特征。方法: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43例和稳定性心绞痛(SAP组)50例接受冠状动脉造影及血管内超声检查,通过血管内超声测定斑块偏心指数、钙化、夹层/破裂、血栓、重构、斑块长度及面积等特征。结果:两组患者斑块偏心指数及钙化无显著性差异,但UAP组血栓(16.3%)、夹层/破裂(18.6%)、正性重构(75.6%)、低回声斑块(62.8%)明显高于SAP组(分别为0.0%,4.0%,54.0%,28.0%P<0.05或P<0.01),UAP组斑块长度(15.1±8.4mm)、斑块面积(13.4±6.1mm2)较稳定性心绞痛组(分别为10.3±6.2mm,9.1±4.3mm2,P<0.05或P<0.01)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血栓、夹层/破裂、正性重构、较长斑块长度,较大斑块负荷及低回声斑块为不稳定心绞痛患者“罪犯”斑块的特征。
刘志忠陈绍良段宝祥单守杰叶飞
关键词:不稳定性心绞痛血管内超声
共2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