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卫海英

作品数:117 被引量:854H指数:17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5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09篇经济管理
  • 14篇社会学
  • 12篇哲学宗教
  • 5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9篇资产
  • 15篇消费者
  • 14篇品牌资产
  • 13篇企业
  • 11篇互动
  • 10篇顾客
  • 7篇社会
  • 6篇信任
  • 6篇仪式
  • 6篇实证
  • 5篇自我
  • 5篇感知
  • 4篇意愿
  • 4篇实证研究
  • 4篇互动导向
  • 3篇融资
  • 3篇融资体系
  • 3篇思维
  • 3篇统计调查
  • 3篇偏好

机构

  • 109篇暨南大学
  • 12篇中南财经政法...
  • 6篇华中科技大学
  • 3篇清华大学
  • 3篇中国人民大学
  • 2篇北京师范大学
  • 2篇南开大学
  • 2篇武汉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广州航海学院
  • 2篇广东药科大学
  • 1篇广东商学院
  • 1篇广东行政学院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多伦多大学
  • 1篇广东外语外贸...
  • 1篇山东理工大学
  • 1篇深圳大学
  • 1篇深圳职业技术...
  • 1篇五邑大学

作者

  • 113篇卫海英
  • 8篇杨德锋
  • 7篇李清
  • 7篇杨国亮
  • 5篇雷超
  • 5篇骆紫薇
  • 4篇刘红艳
  • 3篇李爱梅
  • 3篇魏巍
  • 2篇郑彬
  • 2篇祁湘涵
  • 2篇姚作为
  • 2篇吕瑛
  • 2篇李斌
  • 2篇邱钟
  • 2篇张国胜
  • 2篇王贵明
  • 2篇梁彦明
  • 2篇赵平
  • 2篇刘映川

传媒

  • 8篇商业经济与管...
  • 6篇暨南学报(哲...
  • 6篇南方金融
  • 6篇心理科学进展
  • 6篇营销科学学报...
  • 5篇南开管理评论
  • 5篇现代管理科学
  • 4篇心理学报
  • 3篇经济管理
  • 3篇财贸经济
  • 3篇科技管理研究
  • 3篇中国工业经济
  • 2篇商业时代
  • 2篇软科学
  • 2篇预测
  • 2篇外国经济与管...
  • 2篇学术研究
  • 2篇管理世界
  • 2篇北京工商大学...
  • 2篇统计与预测

年份

  • 3篇2023
  • 7篇2022
  • 4篇2021
  • 3篇2020
  • 5篇2019
  • 5篇2018
  • 6篇2017
  • 5篇2016
  • 6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8篇2012
  • 10篇2011
  • 9篇2010
  • 3篇2009
  • 3篇2007
  • 1篇2006
  • 5篇2005
  • 4篇2004
  • 4篇2003
1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促销方式对产品购买决策的影响——基于解释水平理论视角的研究被引量:68
2012年
赠品促销与价格促销对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影响研究结果尚存在分歧。根据解释水平理论,通过三个实验探究了赠品促销产品组合与价格促销产品组合在不同任务类型、不同时间距离条件下的促销效果差异。结果表明:(1)不同时间距离下,消费者对促销产品决策存在差异。赠品促销方式在近期将来购物场景下的促销效果比在远期将来购物场景下的促销效果更好;价格促销方式在远期将来购物场景下的促销效果比在近期将来购物场景下的促销效果更好。价格支付意愿任务下,消费者对远期将来场景下促销产品的感知价值比近期将来购物场景下促销产品的感知价值高;购买可行性任务下,消费者对近期将来购物场景下促销产品的感知价值比远期将来购物场景下促销产品的感知价值高。(2)时间距离对促销方式与任务类型的表征水平匹配关系有增强、扩大作用。购买可行性任务下,与远期将来时间相比,消费者更倾向于在近期将来时间条件下选择赠品促销产品组合。价格支付意愿任务下,与近期将来时间相比,消费者更倾向于在远期将来时间条件下选择价格促销产品组合。
刘红艳李爱梅王海忠卫海英
关键词:赠品促销价格促销
心理学视角下的人类仪式:一种意义深远的重复动作被引量:36
2018年
人类是一种追求仪式的物种,日常生活中处处可寻仪式的踪迹。仪式是指一系列正式的、具有可重复模式、表达价值和意义的行为活动,这些行为动作通常不具备直接的工具性目的。仪式的研究范式主要包括回忆法和情境任务法两类。情绪路径和认知路径是仪式形成的心理机制。基于五类理论视角——进化理论、具身认知理论、互动仪式链理论、学习理论和社会控制理论,仪式既给个体带来情绪抚慰、认知恢复与人际关系和谐,还给群体传递规范和文化。仪式的未来研究应澄清操作性定义、关注本土研究、明确双刃影响效应、丰富研究范式、探讨认知神经机制。
冉雅璇卫海英李清雷超
关键词:仪式
家长式领导对组织创新绩效的影响被引量:15
2012年
本文依据以往研究从家长式领导理论的文化本源分析了三种领导方式之间的作用差异,及其可能对组织创新活动产生的影响,并分析了社会责任取向的调节作用。借助E-Prime软件进行模拟情境实验,结果发现,在一般情境中,德行领导和仁慈领导对组织创新绩效的正向影响显著高于威权领导的作用;但在高社会责任取向下,威权领导对组织创新绩效的正向作用大于德行和仁慈的影响;而在低社会责任取向下,威权领导比德行和仁慈领导的负向作用更强。
杨国亮卫海英
关键词:家长式领导
服务仪式对消费者幸福感的影响研究——基于互动仪式链视角被引量:8
2019年
消费者幸福感指消费者在参与消费活动时所期望实现的心理状态。研究表明,恰当的服务仪式可降低消费者风险,提高积极情感。本研究基于互动仪式链和积极共鸣理论,探讨服务仪式对消费者幸福感的影响,并考察该作用的中介机制及边界条件。研究发现:服务仪式对消费者幸福感有积极的影响,这一影响是以积极共鸣为中介的。主题匹配调节了积极共鸣的中介作用,当主题匹配程度较高时,积极共鸣对服务仪式与消费者幸福感之间正向关系的中介效应显著;当主题匹配程度较低时,积极共鸣的中介效应不再显著。
卫海英毛立静
中国的服务企业如何与顾客建立长期关系?——企业互动导向、变革型领导和员工互动响应对中国式顾客关系的双驱动模型被引量:23
2014年
由于中国人"互依自我"和"关系导向"的国民性,中国服务企业具有发展关系营销的先天优势。西方顾客关系理论侧重企业作为营利性组织整体和顾客的企业互动,而忽视管理者、员工和顾客作为社会个体的社会互动,缺乏对社会人情的考量和借重。同时,本土企业的管理者、员工在工作中往往自发采用人情手段,但缺乏将之提升为竞争战略和管理手段的理论依据。本文一方面梳理出中国式顾客关系的核心变量——信任、承诺—企业真情、承诺—社会人情,另一方面构建了一个经由企业互动导向、变革型领导和员工互动响应对中国式顾客关系的、企业互动和社会互动共同作用的双驱动模型,揭示本土关系营销中人情关系裹挟管理行为和商业行为的特征,而以珠三角地区209家服务企业为调查对象的数据分析结果表明,相比只考虑企业互动的单驱动模型,加入了社会互动因素的双驱动模型的拟合性得到了改进,路径系数的显著性检验也得到了更强的支持。最后本文就中国本土服务企业顾客关系的本质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讨论。
卫海英骆紫薇
关键词:顾客关系变革型领导
社会知觉视角下道德诉求方式如何提升劝捐效果被引量:21
2019年
如何有效地引导个体“慷慨解囊”一直是理论和实践都关注的热点。基于道德基础理论和刻板印象内容模型,研究考察了在不同社会知觉(温暖型vs.能力型)的劝捐主体中,两种道德诉求方式(个体人道诉求vs.群体规范诉求)对劝捐效果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3个实验的结果显示:温暖型(能力型)劝捐主体与个体人道诉求(群体规范诉求)更为契合,更有利于提升劝捐效果;温暖型劝捐主体进行个体人道诉求主要通过唤起个体的自我效能而提升劝捐效果,而能力型劝捐主体进行群体规范诉求则主要通过增强个体的反应效能而提升劝捐效果。
陈斯允卫海英孟陆
关键词:道德诉求温暖捐赠自我效能
品牌福泽百姓——品牌福祉的构念、维度及量表开发被引量:4
2018年
品牌不仅应满足消费者的基本物质和情感需求,带来短暂的欢愉和快乐;更应传递国家精神和民族荣誉感,给予消费者积极、持久、崇高的幸福与价值,此即品牌福祉。首先,本文通过深度访谈和文献梳理,提出品牌福祉包含个人福祉、社交福祉和国家福祉3个维度;其次,通过2次大型问卷调查,分别收集了389份和390份有效样本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得出品牌福祉量表的11个测项;最后,验证了品牌福祉对顾客口碑、品牌忠诚和生活满意度的预测效度与增益效度。本文融合了品牌理论和积极心理学理论,拓展了品牌价值的内涵边界,为优化品牌战略实践提供了新的启示。
舒丽芳卫海英冉雅璇
关键词:量表开发
品牌资产与经营策略因子关系的回归分析——对105家大中型企业的问卷调查被引量:37
2003年
本文在对 10 5家大中型企业的调查基础上 ,通过数理统计方法 ,分析了国内企业品牌资产经营状况 ,在品牌资产各组成要素中提取了五个品牌资产最重要的构成因子 :品牌地位、顾客认知价值、品牌定位、品牌创新能力和市场执行能力 ;并在对企业品牌经营策略分析基础上 ,建立了品牌资产与策略因子关系的回归模型。
卫海英王贵明
关键词:品牌资产品牌经营策略问卷调查
痛并快乐?品牌故事类型对消费者态度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1
2021年
企业如何更好地讲述品牌故事、传达品牌福祉一直是理论和实践关注的热点。企业或是通过展现愉快的体验,表达品牌为消费者谋取美好幸福生活的理念,或是通过展现实现目标的困难和努力,表达对生活价值和意义的追求,但这两种表达对消费者态度的影响效果仍未可知。本研究立足于幸福的快乐论与意义论,采用叙事传输理论来揭示不同类型的品牌幸福故事对消费者品牌偏好和口碑传播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1)不同品牌故事类型对消费者态度的影响效果不同,相比快乐故事,意义故事更能提升消费者态度;(2)品牌故事类型影响消费者态度的关键在于叙事传输机制;(3)叙事传输机制受消费者时间导向的调节,对于现在导向的消费者,上述作用发生反转,快乐故事(vs.意义故事)更能提升消费者的叙事传输。本研究的结论丰富了幸福感和品牌管理理论,为企业讲述品牌故事和开展幸福营销提供了启示。
神铭钰卫海英毛立静
关键词:幸福感品牌故事品牌偏好口碑传播意愿
澳门零售业的品牌推广战略被引量:5
2010年
随着澳门入境旅客的增加,澳门零售业却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发展困境。文章提出推广澳门零售业品牌应该要丰富澳门城市的品牌形象,让"购物体验之都"成为世界人们心目中对澳门新的印象;其次就是比附香港的零售业和傍依澳门的博彩业以加速澳门零售业品牌的推广,将"内忧外患"的困境变成发展的机遇。最后,提出了具体实施的策略。
雷超卫海英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