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卢辉山

作品数:192 被引量:1,808H指数:18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卫生厅青年科研基金福建省农科院青年科技人才创新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67篇期刊文章
  • 19篇会议论文
  • 6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9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2篇肿瘤
  • 63篇胃癌
  • 53篇切除
  • 47篇胃肿瘤
  • 40篇切除术
  • 38篇手术
  • 34篇预后
  • 26篇淋巴
  • 25篇外科
  • 25篇疗效
  • 24篇胃切除
  • 24篇淋巴结
  • 24篇肠癌
  • 23篇胃切除术
  • 23篇基因
  • 20篇晚期
  • 20篇腺癌
  • 18篇术后
  • 18篇细胞
  • 15篇乳腺

机构

  • 185篇福建医科大学
  • 7篇福建医学院
  • 7篇中国医学科学...
  • 7篇中山大学
  • 6篇复旦大学附属...
  • 6篇浙江大学医学...
  • 5篇第二军医大学
  • 4篇四川大学华西...
  • 4篇中国人民解放...
  • 3篇广西医科大学...
  • 3篇广西医科大学
  • 3篇南京军区福州...
  • 3篇济南军区总医...
  • 3篇四川大学
  • 3篇苏州大学
  • 3篇南京医科大学
  • 3篇汕头大学
  • 3篇苏州大学附属...
  • 3篇浙江大学医学...
  • 3篇汕头市中心医...

作者

  • 192篇卢辉山
  • 128篇张祥福
  • 109篇黄昌明
  • 78篇吴心愿
  • 75篇官国先
  • 72篇王川
  • 36篇郑知文
  • 25篇冯玉满
  • 23篇杨发端
  • 22篇吴天金
  • 19篇刘星
  • 18篇杨升
  • 17篇李平
  • 17篇周永建
  • 17篇谢建伟
  • 16篇张建中
  • 16篇殷凤峙
  • 13篇郑朝辉
  • 12篇林碧娟
  • 10篇蒋伟忠

传媒

  • 26篇福建医科大学...
  • 17篇福建医药杂志
  • 13篇中华胃肠外科...
  • 12篇中华外科杂志
  • 10篇福建医学院学...
  • 7篇中国癌症杂志
  • 5篇医学综述
  • 5篇中华医学杂志
  • 5篇中华普通外科...
  • 4篇中华实验外科...
  • 4篇2000全国...
  • 3篇世界华人消化...
  • 3篇中华肿瘤杂志
  • 3篇中华病理学杂...
  • 3篇肿瘤
  • 3篇中国肿瘤临床
  • 3篇中国肺癌杂志
  • 3篇现代肿瘤医学
  • 3篇中华肿瘤防治...
  • 2篇中国肿瘤临床...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6篇2012
  • 7篇2011
  • 15篇2010
  • 17篇2009
  • 13篇2008
  • 8篇2007
  • 18篇2006
  • 6篇2005
  • 6篇2004
  • 8篇2003
  • 5篇2002
  • 17篇2001
  • 11篇2000
  • 2篇1999
  • 11篇1998
  • 6篇1997
19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胃癌术后残胃无力症46例病因与治疗分析被引量:12
2006年
目的探讨胃癌术后残胃无力症的病因与治疗。方法对近10年1469例胃癌行胃大部切除术后发生残胃无力症46例病人进行病因和治疗结果回顾性分析。结果残胃无力症的病因是综合因素引起,病人对手术的恐惧和精神紧张可能是最主要的诱因。胃癌行大部切除术后发生持续性呕吐,呕吐量>800ml/d。经消化道造影和胃镜检查诊断为残胃无力症,行保守治疗,包括胃肠减压、胃肠内和外营养支持、各种促进胃肠蠕动药物和对症处理,平均治疗14.6天全部治愈。结论胃癌行胃大部切除术后发生残胃无力症是多因素引起,其中精神因素可能为最主要因素。经过检查一旦诊断为功能性残胃无力症,治疗原则为消除患者紧张性情绪,保守治疗,应避免再次手术。
张建中林维凯黄昌明王川官国先吴心愿卢辉山
关键词:胃癌胃大部切除术胃无力症保守治疗
Borrmann Ⅳ型胃癌129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02年
目的 分析 Borrm ann 型胃癌的临床特点。 方法 回顾性研究 12 9例 Borrm ann 型胃癌的临床资料。 结果  12 9例患者临床表现隐匿 ,缺乏特异性 ;胃镜诊断率低 (74 .7% )。病理类型以低分化腺癌、印戒细胞癌、粘液腺癌为主。无手术切除患者的中位生存期 5 .6个月 ,手术切除患者中位生存期 17.6个月 ;根治手术患者 1,3,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 5 6 .4 % ,2 3.1% ,7.6 % ,姑息切除患者为 4 0 .8% ,8.2 % ,0。手术并发症及死亡率分别为18.6 % ,3.3%。 结论  Borrmann 型胃癌具有独特的临床病理特征 ,早期诊断。
陈明秋张祥福黄昌明王川卢辉山吴心愿
关键词:胃肿瘤胃镜检查肿瘤浸润手术治疗
抗代谢类新药替吉奥片治疗复发的晚期胃癌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胃癌患者术后即使接受辅助化疗,仍有将近50%的患者出现复发转移,而对于接受一线化疗后复发的晚期胃癌患者,尚缺乏标准的化疗方案。替吉奥片为新研制的抗代谢类抗肿瘤新药^[6]。本次试验中,我们对替吉奥片单药治疗复发的晚期胃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评价,并与同期接受顺铂联合氟尿嘧啶、亚叶酸钙的常规方案的一线治疗患者进行对比。
刘鹏张弘纲秦燕冯奉仪卢辉山胡晓桦袁苏徐庄志祥黄建瑾欧阳学农王宝成陈焰陈蕾韩军于浩娄冬华
关键词:胃癌抗肿瘤药
联合脾切除治疗胃上部癌No.10淋巴结转移的疗效被引量:13
2009年
目的探讨D2根治术联合脾切除对进展期胃上部癌No.10淋巴结转移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1980年1月至2002年12月,对216例进展期胃上部癌N0.10淋巴结转移患者施行D2根治术,其中联合脾切除术者(切脾组)73例,未联合脾切除术者(保脾组)143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No.10淋巴结清扫数目及转移数目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结果216例进展期胃上部癌No.10淋巴结转移患者中,切脾组和保脾组术后5年生存率分别为30.0%和19.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切脾组No.10淋巴结清扫数目及转移数目均明显高于保脾组(P〈0.05)。是否联合脾切除、肿瘤浸润深度和胃切除方式为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T3期患者切脾组与保脾组5年生存率分别为38.7%和18.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胃切除患者切脾组与保脾组5年生存率分别为33.4%和20.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切脾组和保脾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4.7%和17.5%,病死率则分别为4.1%和3.5%,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脾切除有利于进展期胃上部癌No.10淋巴结清扫。对于T3期胃上部癌No.10淋巴结转移患者,施行全胃联合脾切除能够提高疗效,不会增加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
王家镔黄昌明卢辉山郑朝辉李平谢建伟张祥福
关键词:胃肿瘤淋巴结转移脾切除术预后
nm23基因产物在甲状腺乳头状腺癌中的表达被引量:2
1997年
nm23基因产物在甲状腺乳头状腺癌中的表达1王川2张祥福3杨发端1卢辉山近年研究发现,nm23基因表达水平与多种恶性肿瘤的转移潜力密切负相关,而与患者的预后正相关〔1〕。我们应用抗人红细胞NDPK的多克隆抗体,研究nm23基因产物/NDPK在甲状腺乳...
王川张祥福杨发端卢辉山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乳头状腺癌NM23基因表达
nm23基因在食管癌中表达的免疫组化研究被引量:19
1998年
目的研究nm23基因表达与食管癌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76例食管鳞状细胞癌手术标本中nm23表达。结果食管癌原发灶癌组织中nm23表达阳性率81.6%,癌旁形态学正常食管粘膜nm23阳性率36.8%,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01);食管癌nm23高表达者的区域淋巴结转移发生率(58.2%)明显高于低表达者(22.2%,P<0.005);nm23表达水平与癌组织浸润食管深度及食管癌TNM分期呈正相关,统计学均具有显著性意义(分别为P<0.05、P<0.02);nm23低表达的患者术后三年和五年生存率分别为60.0%和51.6%,显著高于nm23高表达者(38.7%和22.6%),P<0.05和P<0.01。结论nm23基因过度表达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浸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
王川张祥福杨发端卢辉山殷凤峙
关键词:基因NM23食管肿瘤免疫组化
转化生长因子βⅡ型受体在胃肠和乳腺肿瘤组织中表达及其临床意义的系列研究
官国先张祥福杨发端卢辉山
该系列研究采用简便、有效的免疫组化方法对110例胃癌、112例大肠癌、78例直肠癌、102例乳腺癌和部分癌前病变标本进行转化生长因子βⅡ型受体的检测,并与PCNA表达及临床病理指标进行相关性研究。结果显示;由于该受体减少...
关键词:
关键词:肠肿瘤乳房肿瘤基因表达免疫化学
肿瘤坏死因子和N-CWS介入性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与二步切除研究
1996年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和N-CWS介入性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与二步切除。方法232例中晚期肝癌随机分为免疫化疗栓塞组(治疗组)80例,化疗栓塞组(对照组)152例,二组病期相似,均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注入相向化疗方案和剂量(5-氟尿嘧啶、顺铂和阿霉素或丝裂霉素),用碘化油和明胶海棉为栓塞剂。治疗组同时配合肿瘤坏死因子和N-CWS免疫治疗。结果治疗组13例(16.2%)、对照组19例(12.5%)行二步切除术,治疗组的肿瘤缩小率和二步切除率均比对照组高,治后1年、2年和3年生存率分别比对照组提高9.3%,8.6%和11.0%(P>0.05)。免疫功能治疗组下降不明显(P>0.05),而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结论肿瘤坏死因子和N-CWS介入性治疗能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延长生存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张祥福黄昌明王清水许东坡苏壁泓卢辉山王川林镇和林永堃张其忠
关键词:肿瘤坏死因子红色诺卡氏菌细胞壁骨架
分化和DNA结合抑制因子1基因对乳腺癌细胞株MCF-7增殖活性及分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影响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观察分化和DNA结合抑制因子1(Idl)基因对人乳腺癌细胞增殖活性以及分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能力的影响。方法将正义、反义Idl基因真核表达载体以及空载体分别转染乳腺癌MCF-7细胞株,经潮霉素筛选获得稳定细胞株;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IdlmRNA及Idl蛋白、VEGF蛋白表达;细胞计数、噻唑蓝(MTV)比色法及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增殖活性及细胞周期;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中VEGF浓度。结果与空载体转染细胞比较,转染正义Idl载体的MCF-7细胞中IdlmRNA和Idl蛋白、VEGF蛋白表达水平上调,细胞生长加速(P〈0.05);而反义Idl载体转染组细胞Idl、VEGF表达下降,细胞增殖速度降低(P〈0.05)。流式细胞检测结果显示,正义Idl转染组增殖期细胞(S+G2+M)比例为(48.45±2.97)%,空载体组为(32.40±0.49)%,反义Idl组为(23.08±1.56)%,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组细胞凋亡指数分别为(3.26±1.28)%、(7.42±1.04)%和(11.83±1.59)%,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正义Idl转染组细胞上清液中VEGF浓度较空载体组显著增高(P〈0.01),反义Idl组VEGF分泌量则较空载体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Idl基因与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活性、细胞周期调控及VEGF分泌能力相关。
王川洪天姿张捷郭雯珲傅芳萌卢辉山
关键词:乳腺肿瘤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伊马替尼术后辅助治疗胃肠间质瘤:多中心前瞻性临床试验中期报告
<正>目的评价具复发转移高风险的胃肠间质瘤(GIST)患者术后予以伊马替尼(imatinib,IM)辅助治疗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2004年8月16日至2005年12月15日期间,国内 16间医院共同参加的多中心前瞻性临...
詹文华王鹏志邵永孚伍晓汀顾晋李荣万德森丁克峰师英强于吉人卢辉山邹小明毕建威孙益红陆云飞陈道达张信华
文献传递
共2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