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卢昕

作品数:128 被引量:547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日友好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北京市科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9篇期刊文章
  • 33篇会议论文
  • 4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08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9篇肌炎
  • 49篇皮肌
  • 49篇皮肌炎
  • 37篇肌病
  • 36篇炎性
  • 36篇炎性肌病
  • 35篇多发性肌炎
  • 31篇特发性
  • 31篇特发性炎性肌...
  • 20篇风湿
  • 18篇抗体
  • 17篇类风湿
  • 17篇关节炎
  • 15篇类风湿关节炎
  • 15篇风湿关节炎
  • 13篇病理
  • 11篇关节
  • 10篇血清
  • 10篇类风湿关节炎...
  • 10篇多中心

机构

  • 120篇中日友好医院
  • 20篇北京大学
  • 14篇中国医学科学...
  • 13篇北京大学中日...
  • 9篇北京大学第三...
  • 9篇广西壮族自治...
  • 9篇北京大学第一...
  • 9篇北京医院
  • 9篇山东大学
  • 9篇河北省人民医...
  • 9篇第四军医大学...
  • 9篇包头医学院第...
  • 8篇山西医科大学...
  • 8篇河北医科大学...
  • 8篇中山医科大学...
  • 8篇中国人民解放...
  • 7篇华北煤炭医学...
  • 7篇河北医科大学...
  • 7篇北京大学首钢...
  • 6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127篇卢昕
  • 113篇王国春
  • 34篇彭清林
  • 28篇舒晓明
  • 25篇谢瑶
  • 15篇张卓莉
  • 15篇安媛
  • 15篇朱平
  • 14篇叶丛
  • 14篇宋立军
  • 14篇杨荣
  • 14篇王莉枝
  • 14篇胡绍先
  • 14篇黄慈波
  • 14篇周云杉
  • 14篇陶杰梅
  • 14篇王秀茹
  • 14篇孙琳
  • 14篇崔刘福
  • 14篇李昊

传媒

  • 40篇中华风湿病学...
  • 18篇中日友好医院...
  • 8篇北京大学学报...
  • 7篇第15次全国...
  • 5篇中华医学会第...
  • 5篇第十届全国风...
  • 4篇中华医学杂志
  • 3篇全国自身免疫...
  • 3篇第17次全国...
  • 2篇中华内科杂志
  • 2篇中华放射学杂...
  • 2篇第十二届全国...
  • 1篇中国骨质疏松...
  • 1篇内科急危重症...
  • 1篇中风与神经疾...
  • 1篇中国临床医生...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临床内科杂志
  • 1篇中老年保健
  • 1篇诊断学理论与...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22
  • 4篇2021
  • 3篇2020
  • 8篇2019
  • 4篇2018
  • 14篇2017
  • 3篇2016
  • 6篇2015
  • 6篇2014
  • 14篇2013
  • 15篇2012
  • 12篇2011
  • 9篇2010
  • 2篇2009
  • 4篇2008
  • 5篇2007
  • 6篇2006
  • 8篇2005
1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多发性肌炎及皮肌炎患者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的测定及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检测多发性肌炎/皮肌炎(polymyosits/dermatomyosits,PM/DM)患者血清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MCP-1)的水平,分析其在PM/DM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方法测定100例PM/DM患者、20例肺部感染患者以及42名健康对照者血清中MCP-1水平,分析PM/DM患者临床表现及预后与血清MCP-1水平的相关性。结果:血清MCP-1浓度在合并肺间质疾病(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ILD)的PM/DM组、未合并ILD的PM/DM组、肺部感染组和正常对照组的平均值分别是(1 869±1 590)ng/L、(1 349±1 303)ng/L、(493±255)ng/L和(256±144)ng/L。PM/DM患者血清MCP-1水平高于肺部感染组及正常对照组(P均<0.001),合并ILD的PM/DM组血清MCP-1水平较未合并ILD的PM/DM组、肺部感染组和正常对照组均显著升高(P均<0.01)。血清MCP-1的升高与肺间质病变存在显著关联性(χ2=9.6,P<0.01)。MCP-1诊断PM/DM合并ILD的敏感性为60.7%、特异性为68.2%。MCP-1升高组中,发热、关节炎、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下降的发生率以及血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血清铁蛋白水平均较MCP-1正常组明显升高(P均<0.05)。相关性分析显示,PM/DM患者血清MCP-1水平与血清铁蛋白呈显著正相关(r=0.488,P<0.001)。结论:MCP-1在PM/DM患者血清中表达增高,并与合并ILD密切相关,可用于鉴别肺部感染和肺间质病变,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陈芳舒晓明王冬雪王国春卢昕
关键词:皮肌炎多发性肌炎趋化因子CCL2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肌炎活动性评价工具应用于中国多发性肌炎/皮肌炎患者中的研究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验证肌炎活动性评价工具(MDAAT)在中国的多发性肌炎/皮肌炎(PM/DM)患者中的信度及区分效度,评估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地纳入PM/DM患者54例,以MDAAT工具评价患者疾病活动性,通过重测信度、评定者之间组内相关系数(ICC)及t检验评价其信度与区分效度。结果:MDAAT信度分析示7个项目(一般情况、皮肤黏膜、骨骼关节、胃肠道、肺脏、心脏、肌肉)以及疾病总活动的ICC分别为:0.72(0.57-0.83)、0.88(0.79-0.93)、0.83(0.72-0.90)、0.62(0.42-0.76)、0.81(0.70-0.89)、0.59(0.38-0.74)、0.85(0.75-0.91)、0.84(0.73-0.90)。MDAAT的8个项目中除心脏以外,在辨别疾病活动性前后变化方面均具有较好的辨别能力。结论:肌炎活动性评价工具有较好的信度和区分效度,可用于评价我国PM/DM患者活动性及药物疗效。
舒晓明马丽卢昕谢瑶王国春
关键词:多发性肌炎皮肌炎信度
抗线粒体肌炎是一种具有独特临床特征的炎性肌病
2023年
特发性炎性肌病(idiopathic inflammatory myopathy,IIM)是一种以骨骼肌炎症损伤为特征并可累及全身多个系统包括皮肤、呼吸、心血管及消化等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IIM患者血清中可以检测到肌炎特异性抗体(myositis-specific antibodies,MSAs)和/或肌炎相关性抗体(myositis associated autoantibodies,MAAs)。不同MSAs MAAs的IIM患者临床特征呈现异质性。
章璐卢昕
关键词:肌炎特发性炎性肌病MSAMYOPATHY
血清YKL-40在诊断抗黑色素瘤分化相关基因5阳性皮肌炎合并严重肺损伤中的价值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研究血清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中YKL-40(chitinase-3-like-1 protein)在抗黑色素瘤分化相关基因5(anti-melanoma differentiation-associated gene 5,MDA5)阳性皮肌炎(dermatomyositis,DM)合并严重肺损伤中的价值,严重肺损伤包括快速进展间质性肺病(rapidly progressive 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RP-ILD)和肺部感染。方法:选择2013—2018年中日友好医院风湿免疫科住院的抗MDA5阳性DM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患者的人口学信息,临床、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资料,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血清和BALF中YKL-40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评估血清YKL-40对肺损伤的诊断效能。间质性肺病(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ILD)由胸部高分辨率CT(high-resolution CT,HRCT)证实。RP-ILD定义为呼吸道症状在3个月内进行性加重,出现呼吸困难和低氧血症,或胸部HRCT显示ILD较之前加重或出现新的ILD。肺部感染经痰、血液、BALF、肺穿刺活检样本检验出病原体确诊。结果:共收集到168例抗MDA5阳性DM患者病例,其中154例合并ILD,66例(39.3%)表现为RP-ILD。经病原学依据证实合并肺部感染患者70例。合并RP-ILD患者中39例(59.1%)合并肺部感染,而非RP-ILD患者仅31例(30.4%)合并肺部感染。RP-ILD合并肺部感染的发生率高于非RP-ILD合并肺部感染者(P<0.001)。血清YKL-40水平在RP-ILD合并肺部感染组高于RP-ILD未合并肺部感染组、非RP-ILD合并肺部感染组和非RP-ILD未合并肺部感染组[83(42~142)vs.42(21~91)vs.43(24~79)vs.38(22~69),P<0.01]。血清YKL-40诊断抗MDA5阳性DM患者RP-ILD合并肺部感染的敏感性、特异性及AUC分别为75%、67%、0.72,其诊断同时存在RP-ILD和肺部感染的抗MDA5阳性DM患者的AUC较诊断仅有RP-ILD和仅有肺部感染者的AUC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72 vs.0.54和0.55,Z=2.10和2.11,P
张朴丽杨红霞张立宁葛勇鹏彭清林王国春卢昕
关键词:YKL-40皮肌炎
多发性肌炎骨骼肌组织差异基因表达谱分析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筛查PM患者骨骼肌组织中差异表达基因。方法2015年1月至4月获取于中日友好医院风湿免疫科的5例未经治疗PM患者骨骼肌组织、5例无肌肉病变的创伤患者的对照骨骼肌组织样本,提取组织总RNA,采用基因芯片进行基因表达谱分析。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基因本体论分析和信号通路分析。采用实时定量PCR方法对芯片筛查的差异基因进行验证。组间比较用t检验,芯片数据分析中的多重比较采用Benjamini-Hochberg法校正。结果基因芯片共筛选出1 905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787个为上调基因,1 118个为下调基因(差异倍数〉2,P〈0.05)。选择其中3个上调基因和3个下调基因进行实时定量PCR验证,结果证实其表达趋势与基因芯片检测结果一致。基因本体论分析和信号通路分析结果显示这些差异基因主要涉及感染、细胞毒作用等生物学过程,且与其他自身免疫病有部分共同的信号通路失调。结论PM患者骨骼肌组织与健康人相比存在基因表达差异,PM肌肉病变的发生可能是多基因参与、多基因调控导致。
彭清林张亚妹杨阚波张学智卢昕王国春
关键词:多肌炎芯片分析技术
肌炎活动性评价工具在中国多发性肌炎/皮肌炎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10
2011年
目的 验证肌炎活动性评价工具(MDAAT)在中国的多发性肌炎/皮肌炎(PM/DM)患者中的信度及区分效度,评估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前瞻性地纳入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2009年1月至2010年6月住院的PM/DM患者54例,其中PM18例,DM36例,以MDAAT工具评价患者疾病活动性,通过重测信度、评定者之间信度(组内相关系数[ICC])及t检验评价其信度与区分效度.结果 MDAAT信度分析示7个系统(一般情况、皮肤黏膜、骨骼关节、胃肠道、肺脏、心脏、肌肉)以及疾病总活动的ICC分别为:0.72(95%CI:0.57,0.83)、0.88(95%CI:0.79,0.93)、0.83(95%CI:0.72,0.90)、0.62(95%CI:0.42,0.76)、0.81(95%CI:0.70,0.89)、0.59(95%CI:0.38,0.74)、0.85(95%CI:0.75.0.91)、0.84(95%CI:0.73,0.90).MDAAT中的8个项目中除心脏以外,在辨别疾病活动性前后变化方面均具有较好的辨别能力.结论 肌炎活动性评价工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区别效度,可用于评价我国PM/DM患者活动性及药物疗效.
舒晓明马丽卢昕谢瑶王国春
关键词:多发性肌炎皮肌炎信度
北京门诊老年患者1055例骨质疏松意识调查分析
周惠琼章璐吴琨王国春吴东海林冰王丽英赵孟君卢昕祖宁
抗原组在制备诊断疾病的试剂盒中的用途和试剂盒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疾病检测试剂盒,该试剂盒包括:人IgG、Tif1-γ抗原和NXP2抗原的载体、作为二抗的碱性磷酸酶标记的羊抗人IgG、作为对照的抗Tif1-γ抗体阳性和抗NXP2抗体阳性的阳性对照品;人IgG、Tif1-...
卢昕王国春杨阚波彭清林舒晓明
抗合成酶综合征骨骼肌肌肉病理特征分析
2020年
目的分析抗合成酶综合征(ASS)患者肌肉病理特征及其与抗氨酰tRNA合成酶(ARS)抗体和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中日友好医院2008—2018年收治的ASS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肌肉病理切片均行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HC)-Ⅰ、CD3、CD4、CD8和CD20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根据肌肉病理特征将ASS分为如下6种病理类型:病理DM(pDM),病理PM(pPM),非特异性肌炎(USM),坏死性肌病(NAM),仅肌细胞膜MHC-Ⅰ表达(MHC-Ⅰ)和正常组。同时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患者血清中抗ARS抗体。应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组间比较使用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或方差分析。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或Fisher检验。结果ASS患者共77例,平均年龄(50±12)岁,病程9(3~24)个月。抗组氨酰tRNA合成酶(Jo-1)抗体、抗苏氨酰tRNA合成酶(PL-7)抗体、抗丙氨酰tRNA合成酶(PL-12)抗体、抗甘氨酰tRNA合成酶(EJ)抗体和抗异亮氨酰tRNA合成酶(OJ)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47%(36例)、29%(22例)、12%(9例)、13%(10例)和0。所有ASS患者中,病理类型最常见的为USM型(37例,48%),其次为pDM型(14例,18%),正常型(13例,17%),NAM型(10例,13%)和MHC-Ⅰ型(3例,4%),没有病理特征表现为pPM的患者。病理类型为pDM的患者在各抗ARS抗体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075,P=0.028),其中抗EJ组的比例最高(40%),抗PL-7组最低(5%),2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55,P=0.024)。此外,肌组织中表达CD20+B细胞阳性的患者的比例在抗EJ组中最高(30%),抗Jo-1组最低(4%),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837,P<0.01)。结论ASS的肌肉病理特征呈现多形性,与不同的抗ARS抗体相关,在临床上开展肌活检病理检测和区分病理类型对ASS的诊断和分型有重要意义。
田小兰刘宏艳张立宁张亚妹李文丽刘青艳彭清林王国春卢昕
关键词:病理特征
特发性炎性肌病骨骼肌炎症浸润的组织病理学分析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研究多发性肌炎(PM)和皮肌炎(DM)患者骨骼肌组织中浸润的炎性细胞的类型、分布和定位,探讨它们在特发性炎性肌病(IIM)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取IIM患者肌肉组织标本45例,其中PM19例,DM26例。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PM/DM患者骨骼肌组织中CD3、CD4、CD8、CD20、CD45RA和CD45RO分子的表达。结果:PM组肌组织的损伤主要表现为肌纤维坏死和肌内膜炎,而DM组主要表现为束周萎缩和血管周围炎。CD3、CD8和CD45RO分子在PM和DM患者肌组织中均有阳性表达,两组间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主要分布在PM/DM患者肌组织的肌内膜和血管周围处。而CD20、CD4、CD45RA分子在DM组的阳性表达量较PM组明显增多(P均<0.05),且主要分布在血管周围。结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均参与了PM和DM的发病,而体液免疫在DM的发病中可能起更主要的作用。
卢昕谢瑶王国春潘琳郭艳茹
关键词:特发性炎性肌病炎性细胞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