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亚非

作品数:7 被引量:41H指数:3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细胞
  • 3篇灌注
  • 2篇生物反应
  • 2篇生物反应器
  • 2篇体外
  • 2篇体外构建
  • 2篇人工骨
  • 2篇组织工程骨
  • 2篇细胞接种
  • 2篇磷酸三钙
  • 2篇接种
  • 2篇后外侧
  • 2篇后外侧融合
  • 2篇基质干细胞
  • 2篇骨髓基质
  • 2篇骨髓基质干细...
  • 2篇灌注法
  • 2篇反应器
  • 2篇干细胞
  • 2篇Β-磷酸三钙

机构

  • 7篇第四军医大学

作者

  • 7篇冯亚非
  • 7篇雷伟
  • 6篇张扬
  • 6篇王林
  • 5篇裴国献
  • 4篇马真胜
  • 3篇王臻
  • 3篇胡蕴玉
  • 2篇陈永锋
  • 2篇桑宏勋
  • 2篇石磊
  • 1篇赵雄
  • 1篇李天清
  • 1篇刘宁
  • 1篇严亚波
  • 1篇马田成
  • 1篇马翔宇
  • 1篇刘宁

传媒

  • 4篇中华创伤骨科...
  • 1篇西北医学教育
  • 1篇中华生物医学...
  • 1篇第四届中华骨...

年份

  • 1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旋转棒技术结合短节段固定治疗亚急性期胸腰段椎体压缩骨折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 探讨旋转棒技术结合短节段固定治疗亚急性期胸腰段椎体压缩骨折的效果.方法 对2011年6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24例亚急性期(≥5 d)胸腰段(T11至L2)椎体压缩骨折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男15例,女9例;年龄21 ~44岁,平均33.5岁;骨折部位:T112例,T125例,L111例,L26例.均采用旋转棒技术结合短节段固定治疗,观察并比较术前、术后和术后12个月时椎体前缘高度压缩率及局部后凸cobb角变化,以及术前与术后12个月时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SF-36生活质量调查表及视觉模拟评分(VAS)变化. 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2~26个月(平均13.8个月).所有患者术后和术后12个月的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压缩率、cobb角、VAS评分分别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12个月的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压缩率、cobb角、VAS评分与术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的ODI、SF-36生活质量调查表中总体健康、活力、精神健康、躯体疼痛、生理功能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F-36生活质量调查表中社会功能、生理职能、情感职能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旋转棒技术结合短节段固定治疗亚急性期胸腰段椎体压缩骨折临床效果满意.
马田成王林李天清冯亚非马翔宇马真胜桑宏勋雷伟
关键词:胸椎腰椎骨折
PBL结合CBL教学模式在骨科临床见习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29
2014年
骨科临床见习教学是医学理论与实践的桥梁,是培养学生建立科学的临床思维的重要阶段,在临床医生培养教学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利于调动和培养学生自学和灵活运用能力,难以将理论与临床联系起来。因此针对目前不足,将问题教学法(PBL)和病例教学法(CBL)结合应用于骨科临床见习教学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具体问题的临床思维能力,提高了骨科临床见习教学质量。
张扬严亚波赵雄冯亚非桑宏勋雷伟
关键词:骨科学临床见习
不同培养时间β-磷酸三钙/骨髓基质干细胞组织工程骨在兔脊柱后外侧融合中的作用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β-磷酸三钙/骨髓基质干细胞(β—TCP/BMSCs)组织工程骨培养不同时间对兔脊柱后外侧融合的作用。方法分离培养BMSCs并经体外成骨诱导后接种至β-TCP上,分别培养1、3、7d后植入新西兰大白兔体内,行脊柱后外侧融合。利用噻唑蓝、扫描电镜、荧光染色等方法观察体外细胞活力和生长情况;术后12周处死动物,行X线、显微-CT、组织学及组织形态计量学检测,观察新生骨形成和融合情况。结果1、3、7d组细胞活力分别为(0.19±0.02)A/g、(0.48±0.06)A/g、(0.61±0.05)A/g,3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75.570,P=0.000)。扫描电镜及荧光染色显示细胞生长良好;术后12周1d组X线评分、脊椎融合率、BMC、BV/TV、新生骨面积百分比均低于于3、7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3、7d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β-TCP/BMSCs组织工程骨培养时间明显影响兔脊柱后外侧融合效果,但融合效果并不随培养时间延长而明显提高,提示培养时间存在“临界值”。
陈永锋雷伟张扬冯亚非石磊刘宁王林裴国献
关键词:磷酸钙类脊柱融合术
β-TCP/BMSCs组织工程骨细胞含量在兔脊柱后外侧融合中的作用研究
目前,取自体髂骨植骨仍被视为脊柱后外侧融合的“金标准”,但自体骨量不足,且存在取骨区并发症。而异体骨、异种骨的成骨能力有限,存在免疫排斥和疾病传播的风险。近年来,贝奥路(Biolu)、MasterGraft(Medtro...
陈永锋雷伟张扬冯亚非石磊刘宁王林裴国献
关键词:Β-磷酸三钙骨髓基质干细胞组织工程骨细胞含量
成骨细胞在四种多孔医用材料内的灌注性三维动态接种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应用自行设计的灌注接种环路对4种医用多孔材料进行体外人胚成骨细胞动态接种的可行性,筛选较优的支架材料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人同种多孔磷酸三钙(β-TCP)、异体松质骨粒、明胶海绵、胶原蛋白海绵4种医用材料作为支架载体,应用自行设计的灌注接种环路进行体外人胚成骨细胞动态接种(灌注接种组),以静态接种作为对照(静态接种组),通过检测支架上的细胞活力、活细胞接种率、细胞计数、细胞分布均匀度及组织学观察,比较不同接种方法和支架材料间细胞接种效果的差异。结果β-TCP、明胶海绵:灌注接种组细胞活力、活细胞接种率和细胞计数均优于静态接种组,差异行统计学意义(P〈0.05);松质骨粒:两接种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胶原蛋白海绵:灌注接种组细胞活力、活细胞接种率和细胞计数均低于静态接种组(P〈0.05),细胞分布均匀度蘑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灌注接种:13-TCP、明胶海绵细胞接种率、细胞计数和细胞分布均匀度优于松质骨粒和胶原蛋白海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态接种:胶原蛋白海绵的细胞接种率和细胞计数最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灌注接种法可明显提高β-TCP和明胶海绵的细胞接种效率和细胞分布均匀性,可用于快速复合成骨细胞;支架材料显著影响细胞的灌注接种效果。
王林马真胜雷伟胡蕴玉王臻冯亚非张扬裴国献
关键词:成骨细胞细胞接种灌注
一体化灌注法体外构建活化人工骨的优化研究
2014年
目的探讨人胚成骨细胞在多孔β-磷酸三钙(β-TCP)支架内灌注性接种及培养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对一体化灌注法体外构建活化人工骨进行优化研究。方法应用自行设计的灌注式生物反应器进行多孔β-TCP支架内人胚成骨细胞的一体化灌注性接种和培养,以静态接种为对照。通过细胞活力(Mrrr法)测定、活细胞接种率、组织形态学观察和计量学分析等分别检测细胞接种时间、接种密度、灌注速率等因素对支架内细胞黏附和生长的作用。结果细胞灌注接种效果优于静态接种;灌注接种-灌注培养法细胞生长及分布优于静态接种-灌注培养法。接种时间、接种密度、灌注速率等因素均显著影响细胞接种及培养效果。灌注法构建活化人工骨的最优条件:接种时间12h~24h,接种密度2×10^5/ml一5×10^5/ml,灌注接种速率1ml/min,灌注培养速率0.5ml/min~2ml/min(灌注初期24h)及2ml/min(灌注24h后)。结论一体化灌注法利于多孔β-TCP支架内人胚成骨细胞的黏附和生长。接种时间、接种密度、灌注速率等因素均影响活化人工骨体外构建效果,对其进行优化有助于人工骨移植物的临床转化和推广应用。
王林马真胜雷伟胡蕴玉王臻冯亚非张扬裴国献
关键词:骨代用品生物反应器细胞骨架
一体化灌注法体外构建活化人工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一体化灌注法——灌注接种一灌注培养体外构建活化人工骨的效果。方法以多孔β-磷酸三钙(β-TCP)支架为载体,采用自行设计的灌注式生物反应器进行人胚成骨细胞的PSPC,并设静态接种-静态培养(SSSC)和静态接种-灌注培养(SSPC)为对照组,通过葡萄糖日耗量、细胞活力测定、扫描电镜(SEM)、组织学观察与形态计量分析等检测方法,比较3种构建方法的细胞增殖和分布情况。结果培养2、4、6、8d,3组细胞葡萄糖日耗量均随培养时间的延长而增加,SSPC组和PSPC组均明屁高于SSS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养6d内PSPC组明显高于SSP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养8d时两组葡萄糖日耗量差异尤统计学意义(P〉0.05)。SSPC组(1.597±0.103)和PSPC组(1.668±0.129)细胞活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明显高于SSSC组(0.347±0.0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EM及组织学观察显示SSSC组细胞仅分布在支架周缘,而SSPC组和PSPC组细胞在支架内部及剧边均有分布,SSPC组、PSPC组细胞占孔率(18.66%±4.41%、19.34%±3.55%)均明显高于SSSC组(4.07%±1.78%),差异有统汁学意义(P〈0.05)。结论一体化灌注法体外构建活化人工骨的效果优于传统的静态方法;与静态接种-灌注培养相比,一体化灌注法可显著促进培养初期细胞增殖从而加快组织构建速度。
王林马真胜雷伟胡蕴玉王臻张扬冯亚非裴国献
关键词:生物反应器细胞接种灌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