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雷伟

作品数:324 被引量:1,568H指数:18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成都军区总医院院管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32篇期刊文章
  • 30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43篇医药卫生
  • 13篇文化科学
  • 8篇生物学
  • 3篇化学工程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电气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44篇骨质
  • 43篇螺钉
  • 43篇骨质疏松
  • 40篇椎弓
  • 40篇椎弓根
  • 39篇生物力学
  • 39篇椎弓根螺钉
  • 30篇手术
  • 29篇脊柱
  • 28篇腰椎
  • 27篇先天
  • 27篇先天性
  • 25篇骨折
  • 23篇细胞
  • 23篇关节
  • 22篇骨水泥
  • 20篇外科
  • 19篇颈椎
  • 18篇胫骨
  • 16篇形态发生蛋白

机构

  • 228篇第四军医大学...
  • 43篇第四军医大学
  • 14篇中国人民解放...
  • 13篇第四军医大学...
  • 11篇西安市红十字...
  • 9篇成都军区总医...
  • 5篇中国人民解放...
  • 5篇解放军总医院...
  • 4篇西安交通大学
  • 4篇兰州军区兰州...
  • 3篇第四军医大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解放军第18...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北京军区总医...
  • 1篇成都军区昆明...
  • 1篇南京大学医学...
  • 1篇济南军区总医...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263篇雷伟
  • 83篇吴子祥
  • 41篇黄耀添
  • 36篇吕荣
  • 34篇胡蕴玉
  • 32篇刘达
  • 32篇严亚波
  • 30篇张扬
  • 29篇桑宏勋
  • 28篇崔赓
  • 26篇马真胜
  • 22篇李明全
  • 20篇李洁
  • 20篇王林
  • 19篇王军
  • 17篇赵黎
  • 17篇樊勇
  • 15篇黄鲁豫
  • 15篇裴国献
  • 13篇石磊

传媒

  • 18篇中国矫形外科...
  • 17篇中国骨质疏松...
  • 17篇中国脊柱脊髓...
  • 15篇中华小儿外科...
  • 15篇中华创伤骨科...
  • 12篇现代生物医学...
  • 10篇中华骨科杂志
  • 9篇医用生物力学
  • 8篇第四军医大学...
  • 8篇中国临床康复
  • 5篇实用骨科杂志
  • 5篇西北医学教育
  • 5篇脊柱外科杂志
  • 5篇中国骨与关节...
  • 4篇中华外科杂志
  • 4篇解放军医学杂...
  • 4篇中国医学教育...
  • 4篇中国修复重建...
  • 4篇中华神经外科...
  • 3篇中华医学杂志

年份

  • 2篇2019
  • 2篇2018
  • 10篇2017
  • 9篇2016
  • 20篇2015
  • 20篇2014
  • 15篇2013
  • 11篇2012
  • 18篇2011
  • 23篇2010
  • 14篇2009
  • 17篇2008
  • 14篇2007
  • 8篇2006
  • 9篇2005
  • 15篇2004
  • 7篇2003
  • 11篇2002
  • 11篇2001
  • 5篇2000
3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臀肌挛缩症合并坐骨神经伤被引量:1
2001年
李建文黄耀添雷伟朱庆
关键词:臀肌挛缩症坐骨神经损伤
重度骨质疏松腰椎中椎弓根螺钉稳定性与骨水泥注射剂量的相关性被引量:19
2015年
目的 :比较重度骨质疏松腰椎中不同剂量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的稳定性,分析螺钉稳定性与骨水泥剂量间的相关关系及初步探索注射PMMA的合适剂量。方法:18个新鲜腰椎标本来自4具新鲜尸体(男性1名和女性3名,平均年龄65±9岁),测量各椎体的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后将18个腰椎标本的36侧椎弓根随机分为6个实验组(A^F组)。相同方法制备钉道后,从A组到F组中,依次向钉道内注入0ml、1.0ml、1.5ml、2.0ml、2.5ml、3.0ml PMMA后拧入普通椎弓根螺钉。待骨水泥硬化后进行X线检查观察螺钉周围骨水泥的分布情况,随后进行轴向拔出实验并测量最大轴向拔出力(the maximum axial pullout strength,Fmax)。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LSD检验比较各组中的BMD和Fmax的差异。Fmax和PMMA剂量之间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所有腰椎的BMD均小于0.6g/cm2,T值均小于-3.5,根据WHO的标准均诊断为重度骨质疏松椎体,各组中BMD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99)。A组中,螺钉周围未见任何PMMA;B^F组中,PMMA相对均匀地分布于螺钉周围的骨质中。所有腰椎中螺钉位置良好,均未见明显PMMA渗漏。A^F组的Fmax分别为358.50±86.00N、442.67±96.02N、532.00±103.18N、740.67±120.90N、841.50±133.42N和1111.50±158.57N。与A组相比,B^F组的Fmax的提高程度分别为23.48%、48.40%、106.60%、134.73%和210.04%。A组和B组之间,B组和C组之间,E组和F组之间Fmax的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230,P=0.203,P=0.152),其余各组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Fmax与PMMA剂量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earson相关系数r=0.877,P<0.05)。结论 :PMMA可以提高重度骨质疏松腰椎中椎弓根螺钉的稳定性,螺钉稳定性与PMMA剂量成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在一定范围内,注射PMMA和增加PMMA的剂量并不能显著增加螺钉的稳定性。生物力学研究表明,重度骨质疏松腰椎中提高螺钉稳定性时注射PMMA的合适剂�
刘达谢庆云张波康夏王财儒周江军潘显明雷伟郑伟
关键词:腰椎椎弓根螺钉骨水泥
膨胀式椎弓根螺钉翻修作用的生物力学效应被引量:5
2004年
目的:测试并比较自行设计的膨胀式椎弓根螺钉(ExpansivePedicleScrew,EPS)与CDH,USS椎弓根螺钉翻修后的最大轴向拔出力及周期载荷疲劳寿命,评价EPS螺钉的翻修作用。方法:20个新鲜小牛腰椎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甲、乙两组,每组10个椎体。两组椎体的椎弓根处均预先植入直径6.5mmCDH螺钉,拔出螺钉造成螺钉松动脱出的脊柱模型。随机在每个椎体的一侧椎弓根处拧入EPS螺钉,甲组对侧拧入USS螺钉,乙组拧入CDH螺钉(直径均为7.0mm×40mm),再次拔出螺钉,记录翻修的最大轴向拔出力。对CDH,USS,Tenor,EPS螺钉加载频率5Hz,载荷200~250N,150万次的周期载荷进行内固定器械周期载荷疲劳实验。结果:CDH,USS,EPS螺钉翻修时最大拔出力分别为(1206.8±597.4),(1522.2±392.1),(2161.5±555.4)N。EPS螺钉的最大拔出力均显著高于CDH,USS螺钉(P<0.05)。疲劳试验完成后,4种螺钉均未发生疲劳现象。结论:EPS螺钉较其他非膨胀式椎弓根螺钉有更优越的翻修可靠性。
吴子祥雷伟李明全崔庚
关键词:内固定器骨螺丝生物力学再手术
磷酸钙骨水泥/BMP复合人工骨的理化性能及缓释作用被引量:16
2001年
目的 研制CPC/BMP复合人工骨 ,检测其理化特性及缓释作用。方法 制备CPC/BMP及CPC骨块 ,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表面结构。用材料力学实验方法测定不同凝固时间的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的变化。测定孔隙率和体外溶解度 ,并以庆大霉素为例研究了CPC作为载体的缓释作用。结果 结晶后的材料呈多孔状结构 ,BMP呈微球状分布在孔隙间。测定的孔隙率为 44.5 %。骨块在体外实验有一定的溶解度。最初 2 4h内 ,凝固时间与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成正相关 ,凝固 2h后抗压强度达到极限强度的 5 0 %以上。 2 4h基本达到最高强度 ,分别为 5 1.0MPa和 60 .6MPa。对庆大霉素的释放可持续 2 0d以上 ,2 0d累计释放出实验总量的 84.5 %。结论 材料多孔状结构利于骨生长 ,同时具有理想的力学强度、缓释作用和一定的溶解度 ,可望用于临床骨缺损的修复。
孙明林胡蕴玉雷伟袁志吴永辉丛锐
关键词:骨形态发生蛋白磷酸钙骨水泥
模拟失重状态下雌、雄大鼠骨质疏松模型骨结构及生物力学对比研究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模拟失重尾部悬吊雌、雌性大鼠模型松质骨骨密度、骨小梁结构、骨组织形态、骨代谢生化指标及力学性能的对比研究,为不同性别航天员飞行后骨量变化及航天医学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3个月龄雌、雄性SD大鼠各20只,每组分别随机再分为2组,尾部悬吊4周组和空白对照组。到期处死SD大鼠,双能X线吸收法(dual-energy X-ray absorption DEXA)测定L4椎体、股骨踝部骨密度,Micro-CT进行骨小梁分析,改良丽春红染色方法进行骨组织切片染色,ELISA法检测血清骨代谢生化标志物,生物力学测试机进行生物力学检测。结果不同性别悬吊组大鼠较对照组大鼠椎体、股骨髁部骨密度均显著下降,松质骨的骨体积分数(BV/TV)、骨小梁厚度(Tb.Th)、骨小梁数目(TB.N)、表面积体积比(BS/BV)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骨小梁间隙(TB、Sp)较对照组显著增加;骨代谢生化指标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悬吊组较对照组显著增加,雄性悬吊组分别为对照组的4.1和2.7倍,雌性悬吊组分别为对照组的4.5和3.1倍;生物力学测试表明悬吊组椎体的最大压缩载荷(N)、最大压缩压力(MPa)、股骨最大抗弯曲载荷(N)雄性悬吊组分别较对照组下降:27.5%、26.4%、24.8%;雌性悬吊组分别较对照组下降:36.6%、33%、34%,力学强度显著下降。通过雌、雄性悬吊大鼠对比研究发现,雌性大鼠L4椎体、股骨髁部BMD,松质骨BV/TV、Tb.Th、TB.N、TB.N以及椎体的最大压缩载荷(N)、最大压缩压力(MPa)、股骨最大抗弯曲载荷(N)显著降低(P<0.05),骨小梁间隙(TB、Sp)、BALP、TRAP雌性悬吊组较雄性悬吊组显著增加(P<0.05)。结论尾部悬吊雌、雄性大鼠4周后分别出现明显的骨质疏松、骨小梁三维结构破坏、椎体及股骨生物力学显著下降、骨代谢失平衡,理论上增加了骨折的风险。同时更值得注意的是雌性悬吊大鼠骨质疏松程度较雄性�
张恒刘宁任宁涛杨彦玲李洁雷伟张永刚张然崔赓
关键词:模拟失重骨质疏松MICRO-CT生化标志物生物力学
新型PEEK棒半刚性固定系统应用于腰椎退变性疾病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 :观察聚醚醚酮(polyetheretherketone,PEEK)棒半刚性固定系统应用于腰椎退变性疾病后路减压、椎体间融合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51例行后路椎间植骨融合术(PLIF)的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PEEK棒内固定组24例,钛合金棒固定组27例;均行标准腰椎后路减压、椎间融合、内固定术。通过腰痛VAS评分及下肢痛VAS评分、ODI评分等指标评价临床疗效;采用改良Brantigan椎间融合标准评价植骨融合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完整的术后随访资料。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点腰痛及下肢痛VAS评分、ODI评分较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末次随访时,PEEK棒组患者腰痛VAS评分(1.9±0.4)明显优于钛棒组(2.1±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下肢痛VAS评分及ODI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根据改良Brantigan椎间融合标准,术后3个月PEEK棒组(83.3%,20例)融合率显著高于钛棒组(55.6%,15例),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6个月,PEEK棒组融合率为91.7%,而钛棒组融合率为81.5%(22例),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12个月两组植骨融合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PEEK棒-椎弓根螺钉半刚性内固定系统应用于腰椎退变性疾病临床治疗中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与传统钛棒内固定系统比较术后腰痛持续缓解明显,其长期疗效仍需要进一步观察。
杨红军樊勇吴子祥杨超曾艳平雷伟桑宏勋
关键词:腰椎退变性疾病椎间融合
微弧氧化处理的内植物在骨质疏松兔中的生物学表现
2011年
[目的]观察经过微弧氧化(micro-arc oxidation,MAO)表面处理的内植物是否能提高其在骨质疏松兔体内生物学表现。[方法]选用30只成年雌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卵巢切除组(OVX组,n=20)和假手术组(Sham组,n=10),手术后2周,OVX组接受甲泼尼龙注射,Sham组接受生理盐水注射,6周后分别行双能X线检测两组的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确定OVX组骨质疏松模型建立成功后,兔胫骨两侧随机置入经MAO处理的及未处理的内植物,处理组为实验组,未处理组为对照组,术后12周处死动物,取材标本进行生物力学实验,显微CT检测以及组织学分析。[结果]OVX组的BMD显著低于Sham组(P<0.05)。内植物置入OVX组12周后,实验组的最大拔出力,能量吸收值,骨体积和组织骨密度,新骨形成率和骨接触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弧氧化处理能够提高内植物在骨质疏松条件下的生物学表现,有利于增强内植物的稳定性。
石磊王陵张扬刘帅吕荣王军雷伟
关键词:微弧氧化骨质疏松内植物骨形成
骨质疏松对椎弓根螺钉稳定性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5
2013年
目的评价不同骨质疏松程度条件下,椎弓螺钉的稳定性,为椎弓根内固定在合并有骨质疏松症的患者中的选用提供力学理论基础。方法采用新鲜尸体脊柱标本,根据骨密度检测结果,按临床诊断标准分成骨质正常、骨量减少、骨质疏松和重度骨质疏松四个水平。然后,每个骨密度水平,植入普通椎弓根螺钉24枚,进行螺钉轴向拔出实验,测定最大拔出力、刚度和能量吸收值三项指标,对所测指标进行骨密度水平间的对比分析。结果骨密度水平从正常下降到重度疏松程度,最大拔出力、刚度均随之下降,组间比较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正常骨密度水平的能量吸收值显著高于骨质疏松、重度疏松(P<0.05),但与骨量减少水平相比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另外,骨量减少水平的能量吸收值显著性高于重度骨质疏松水平(P<0.05),但与骨质疏松水平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反映椎体骨质质量的骨密度是决定椎弓根螺钉稳定性的重要因素。
高明暄周胜虎邓晓文李旭升雷伟
关键词:骨质疏松椎弓根螺钉生物力学
以纤维蛋白胶为载体复合BMP和bFGF的注射型骨修复材料诱导异位成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3
2004年
目的 :了解以纤维蛋白胶 (Fibrinsealant,FS )为载体的注射型骨修复材料异位诱导成骨的作用 ,为其临床的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实验分组为 :实验组b (FS +bFGF+bBMP)、对照组b1(FS +bBMP)、对照组b2 (bBMP)、实验组r (FS +bFGF +rhBMP 2 )、对照组r1(FS +rhBMP)、对照组r2 (rhBMP)、对照组FS及空白对照组。将各组材料注射或植入小鼠肌袋内 ,采用放射学、形态学、碱性磷酸酶 (ALP)检测等方法对其成骨效应进行研究。结果 :在以bBMP为成骨因子的实验区中 ,实验组b具有高效的骨诱导活性 ,其成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b1、对照组b2、对照组FS及空白对照组(P <0 .0 1) ;在以rhBMP 2为成骨因子的实验区中 ,实验组r同样具有高效的骨诱导活性 ,其成骨量也显著高于对照组r1、对照组r2、对照组FS及空白对照组 (P <0 .0 1)。结论 :以FS为载体复合BMP和bFGF的注射型骨修复材料具有高效的骨诱导活性 ,bFGF可明显增强BMP的骨诱导活性。
雷伟崔赓胡蕴玉李洁吕荣丛锐靳小兵汪培铭杜俊杰吕昌伟
关键词:纤维蛋白胶骨形态发生蛋白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骨质疏松尸体腰椎中膨胀式椎弓根螺钉与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定稳定性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3
2014年
目的:比较骨质疏松尸体腰椎膨胀式椎弓根螺钉(expansive pedicle screw,EPS)固定与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polymethylmethacrylate-augmented pedicle screw,PMMA-PS)固定的稳定性。方法:16个腰椎标本取自4具新鲜尸体的脊柱(L1~L4)。年龄51~78岁,平均63岁,其中女性3具,男性1具。所有标本经X线检查排除畸形、骨折等病变,其中1个腰椎因严重畸形被剔除。测量各椎体的骨密度值(bone mineral density,BMD)后,将15个椎体随机分为3组。采用相同方法制备钉道,普通椎弓根螺钉(CPS)组直接置入CPS;PMMA-PS组先向钉道内注入PMMA,再置入CPS;EPS组直接置入EPS。置钉后24h,对标本进行X线检查和CT扫描,观察螺钉位置及骨水泥分布情况;然后将椎体固定于MTS 858上,沿椎弓根螺钉的长轴方向以10mm/min的加载速度进行拔出实验,测量螺钉的最大轴向拔出力(the maximum pullout strength,Fmax)和能量吸收值(energy absorbed value,EAV)。结果:所有腰椎的BMD均小于0.8g/cm2,T值为-3.5^-2.5,均为骨质疏松椎体,3组之间BMD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X线检查和CT重建显示各组螺钉位置均良好,PMMA-PS组中未见PMMA渗漏现象;CPS组螺钉被周围的骨质直接包绕;PMMA-PS组螺钉被PMMA所包裹,PMMA存在于螺钉周围的骨质中,在椎体内形成了"纺锤样"结构;EPS组螺钉的前端在椎体内明显膨胀,形成了"爪状"结构。CPS组、PMMA-PS组和EPS组的Fmax分别为751.50±251.37N、1521.70±513.27N和1175.20±396.51N,PMMA-PS组和EPS组均显著高于CPS组(P<0.001,P=0.026),而PMMA-PS组和EPS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4)。CPS组、PMMA-PS组和EPS组的EAV分别为1.47±0.51J、3.09±0.93J和2.46±0.69J,PMMA-PS组和EPS组均显著高于CPS组(P<0.001,P=0.005),而PMMA-PS组和EPS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7)。结论:EPS可显著提高骨质疏松腰椎内椎弓根螺钉的稳定性,达到了与传统PMMA强化椎弓根螺钉接近的固定强度,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
刘达伍红桦郑伟龚凯蒋凯廖冬发雷伟潘显明
关键词:骨质疏松膨胀式椎弓根螺钉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共2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