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保华

作品数:10 被引量:31H指数:3
供职机构: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学事业费计划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置换术
  • 6篇关节
  • 5篇膝关节
  • 5篇膝关节置换
  • 5篇膝关节置换术
  • 5篇关节置换
  • 3篇术后
  • 3篇全膝关节
  • 3篇全膝关节置换
  • 3篇全膝关节置换...
  • 3篇股内侧
  • 3篇股内侧肌
  • 2篇愈合
  • 2篇止点
  • 2篇韧带
  • 2篇自体
  • 2篇TKA
  • 1篇形态学
  • 1篇血供
  • 1篇血供特点

机构

  • 7篇广州市第一人...
  • 3篇广州医学院
  • 2篇湖南中医药高...

作者

  • 10篇侯之启
  • 10篇黄保华
  • 9篇林宇进
  • 5篇高兴华
  • 3篇刘永轶
  • 3篇高兴华
  • 3篇覃健
  • 2篇余存泰
  • 2篇周国兴
  • 2篇王新亮
  • 1篇陈铭
  • 1篇覃健
  • 1篇张弛
  • 1篇贾旭琴
  • 1篇郑民庆
  • 1篇张光明
  • 1篇杨运发

传媒

  • 2篇解剖学杂志
  • 2篇中国临床解剖...
  • 2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广州医药
  • 1篇创伤外科杂志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2篇2012
  • 6篇2011
  • 2篇2010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髌下脂肪垫血供特点及在TKA术中的意义被引量:11
2011年
目的观测髌下脂肪垫血供特点,为TKA术中如何保护其提供应用解剖学基础。方法 20侧防腐及2侧新鲜成人膝关节标本,用巨微解剖法观测髌下脂肪垫血管网的组成、走行及分布。结果髌下脂肪垫血管网外侧由膝下外侧动脉、膝上外侧动脉降支构成,内侧由膝下内侧动脉升支、膝降动脉髌上支的降支、膝降动脉关节支的髌下支构成,各支互相吻合形成网状结构,为"密集血管区",位于在髌骨内、外侧旁开5 mm范围以内,髌尖下约14 mm,髌韧带后面10 mm区域。此血管网向髌骨下极、髌韧带后部、髌下脂肪垫及其表面的滑膜提供血供。结论髌下脂肪垫具有滋养其周围结构的功能,在TKA术中应予保留,若需切除至少应保留"密集血管区"部分。
林宇进高兴华黄保华侯之启
关键词:髌下脂肪垫血供膝关节置换术
两种关节周围局部注射配方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效果的研究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关节周围软组织局部注射配方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由同一组医师主刀完成的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治疗骨性关节炎(OA)66例(66膝),根据关节周围软组织注射镇痛药配方不同,随机分成两组,各33例(33膝)。传统组注射布比卡因、甲基强的松龙、肾上腺素、吗啡和生理盐水混合液;改良组注射罗哌卡因、酮咯酸、肾上腺素、吗啡和生理盐水混合液,比较术后两种镇痛配方在运动、静止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镇痛药的使用量、切口并发症和患者恶心、呕吐及心脏毒性反应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术后的24 h运动和静止VAS、术后镇痛药使用量和切口并发症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有恶心、呕吐等胃肠道不适,但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无一例出现心脏毒性反应。结论关节周围软组织注射改良组混合局麻药优于传统组,更有利于TKA术后的镇痛,减少了术后止痛药使用量和术后切口并发症,使用更安全。
黄保华高兴华余存泰覃健林宇进贾旭琴侯之启
关键词:全膝关节置换术关节周围镇痛麻醉药
股内侧肌止点的解剖形态学与TKA手术股内侧肌下入路的关系
目的 为全膝关节置换手术股内侧肌下入路选择提供局部解剖形态学基础.方法 对10具(20侧)下肢尸体标本和40例(80侧)健康成人下肢的股内侧肌形态进行解剖与观测.结果 股内侧斜肌肌纤维角度48.6&#176;&#177;...
黄保华高兴华林宇进侯之启
全膝关节置换术股内侧肌间入路的安全区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寻找全膝关节置换手术股内侧肌间入路的安全区,为减少手术入路的损伤提供局部解剖形态学基础。方法:对10具(20侧)成人下肢尸体标本的股内侧肌血管神经及其毗邻血管神经进行解剖与观测。结果:以髌骨内上缘为原点,支配股内侧肌最远端血管分支X轴范围为35.2~72.3mm,Y轴范围为41.4~78.9mm。最远端神经肌支X轴范围为33.4~77.8mm,Y轴范围为43.4~89.3mm。髌骨内上缘距后方的胴动脉神经血管束平均距离为86mm±13.8mm,范围值为55.2~118.6mm。结论:股内侧肌存在一个33mm×41mm的矩形“乏神经血管区”,在这个区域进行手术操作可减少损伤。
黄保华高兴华林宇进侯之启周国兴
关键词:股内侧肌全膝关节置换术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自体移植物转归的微观分析
2011年
目的通过观察前交叉韧带移植物愈合过程中的组织学形态变化,探讨其胶原表达情况和细胞器的微观特点。方法制作兔前交叉韧带重建动物模型,术后1月、3月、6月分别处死动物取材,通过光学显微镜和电镜进行肌腱组织学检查,观察其胶原表达和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部分标本用于生物力学测试,记录最大断裂负荷(负荷峰值)、断裂时拉伸位移、应力、应变及弹性模量。结果光镜下观察发现移植物早期胶原纤维束扭曲排列,中期可见胶原纤维束呈整齐波浪状,纤维变细,后期胶原纤维排列更为规则整齐,纤维变粗,腱细胞数量多而成熟。透射电镜下证实术后早期腱纤维主要是网状纤维,胶原纤维少,随后腱胶原纤维明显增加,腱细胞核正常,但仍可见明显的有丝分裂。力学测试显示术后6个月时移植物的抗断裂负荷仅为正常组织的36%。结论肌腱移植后可以在局部自然再生塑形,但再生受某种因素的影响导致与正常组织存在一定结构和强度的偏差,促进型胶原蛋白的有丝分裂和胶原蛋白间交叉联结可能是目前较有希望的研究方向。
覃健王新亮刘永轶张弛林宇进黄保华侯之启
关键词:韧带愈合
腓肠肌起点解剖观察及其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意义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研究腓肠肌起点的解剖学特点,探讨其在严重屈曲挛缩畸形全膝关节置换术(TKA)中的意义。方法:常规解剖20侧防腐及2侧新鲜成人膝关节标本,观测腓肠肌起点的形态结构及其与周围结构的毗邻关系。结果:腓肠肌内、外侧头起点分为中间的肌性部分和两侧的腱性部分。外侧头起始部的腓后侧有股二头肌肌腱及腓总神经斜跨过,腓侧有胭肌腱及外侧副韧带。内侧头起始部的胫后侧有半腱肌和半膜肌肌腱。膝上内、外侧动脉从腓肠肌内、外侧头起点上方贴着骨膜绕过股骨内、外侧髁到前方。腓肠肌腱性部分周围无重要神经血管毗邻,为解剖安全区。结论:严重屈曲挛缩畸形TKA术中,常规经侧副韧带内侧的松解方式只能松解到肌性部分,可能是松解不够彻底的原因之一。
林宇进覃健黄保华侯之启周国兴
关键词:腓肠肌全膝关节置换术
股内侧肌髌骨止点形态分布对选择TKA股内侧肌下入路的临床意义
2011年
目的观察膝关节股内侧肌髌骨止点形态与体表投影的关系,为全膝关节置换手术(TKA)股内侧肌下入路术前评估提供新思路。方法在20例下肢尸体标本上对股内侧肌髌骨止点形态的体表投影与解剖形态进行观测,同时对80侧健康成人下肢股内侧肌髌骨止点体表投影进行观测,比较3种情形下的股内侧肌止点在髌骨分布测量结果的差异。结果 55.0%(11例)的尸体标本股内侧肌止点长度与髌骨长度之比在40%~60%之间。股内侧肌髌骨止点长度与髌骨长度之比在尸体标本体表投影组、解剖测量组及健康成人下肢体表投影组分别为(47.8±15.1)%,(48.7±15.4)%及(46.7±14.8)%,3组测量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股内侧肌髌骨止点与髌骨长度之比的体表投影观察值与解剖后测量值差异不明显,术前股内侧肌髌骨止点体表投影评估对TKA手术入路的选择有参考价值。
黄保华高兴华林宇进侯之启
关键词:股内侧肌膝关节置换术
基因活化基质材料促进自体前交叉韧带移植物愈合的组织学观察
2011年
背景:基因活化基质是将生物材料与质粒DNA相结合,形成一个基因局部释放系统。目的:观察基因活化基质材料应用于前交叉韧带损伤后移植物愈合过程中的组织学形态变化,比较其胶原表达情况和细胞超显微结构的差异性。方法:制备新西兰大白兔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模型后分为2组,实验组在半腱肌移植物固定重建前交叉韧带后,给予转化生长因子β1和脂质体制备的基因活化基质材料,对照组同样处理后给予空载体。结果与结论:光学显微镜下见各时期对照组成纤维细胞数量较少且胶原纤维排列紊乱,实验组成纤维细胞数量较多,胶原纤维成分增多,形状粗大且排列较规则,接近正常组织结构。电镜下见各时期实验组细胞内微结构较对照组有丝分裂活跃,出现代谢旺盛的成纤维细胞,纤维间隙内有较多基质成分,胞质中可见较为丰富的内质网和线粒体。提示转化生长因子对韧带的愈合有促进作用。
覃健侯之启王新亮刘永轶高兴华林宇进黄保华
关键词:韧带转化生长因子Β1转染
两种缝合方法修复闭合性跟腱断裂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1
2010年
目的探讨两种方法缝合闭合性跟腱断裂的术后疗效,为临床推广运用提供相应资料。方法回顾对照研究2005年1月-2006年10月在我院骨科治疗的闭合性跟腱断裂25例,根据手术缝合方法不同分为Krackow方法组与改良Kessler方法组,用抗菌薇荞可吸收线(VICRYLRPLUS)缝合跟腱断裂部,术后小腿石膏固定共6周,同时行功能锻炼,随访术后并发症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术后1年总体优良率均在92.3l%,两组术后1年内并发症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别(P〉0.05),术后6个月内美国足踝外科功能评分(AFOAS)Krackow组较改良Kessler组高,两组有明显差别(P〈0.05),术后早期(术后1年内)患者满意率前一种方法较好(P〈0.05)。结论临床上运用Krackow方法及改良Kessler两种缝合方法治疗跟腱断裂,术后早期都有良好临床疗效。运用Krackow缝合方法修复跟腱断裂,患者术后早期满意率高。
高兴华侯之启林宇进黄保华郑民庆陈铭刘永轶
关键词:跟腱断裂
锁定加压接骨板内固定治疗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骨折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分析锁定加压接骨板内固定治疗关节置换假体周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锁定加压接骨板(LCP)内固定治疗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骨折9例。结果 9例均获得3~12个月随访,术后3个月骨折愈合,假体无松动。术后12个月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86.6±6.2)分,膝关节HSS评分(90.35±5.90)分。结论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未松动的假体周围骨折,采用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可取得满意疗效。
高兴华黄保华张光明杨运发余存泰侯之启
关键词:锁定加压接骨板假体周围骨折内固定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