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鲁明军

作品数:11 被引量:40H指数:4
供职机构: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心房
  • 4篇心房颤动
  • 4篇房颤
  • 3篇导管消融
  • 3篇动脉
  • 3篇血栓
  • 3篇消融
  • 2篇导管
  • 2篇导管消融术
  • 2篇心房颤动患者
  • 2篇血管
  • 2篇血栓栓塞
  • 2篇生活质量
  • 2篇术后
  • 2篇术后生活质量
  • 2篇栓塞
  • 2篇左心
  • 2篇左心房
  • 2篇消融术
  • 2篇慢性

机构

  • 6篇广州医学院第...
  • 5篇广东省人民医...

作者

  • 11篇鲁明军
  • 5篇詹贤章
  • 5篇王玮
  • 4篇杨平珍
  • 4篇吴书林
  • 4篇薛玉梅
  • 3篇苏楠
  • 3篇廖禄明
  • 3篇罗福全
  • 3篇许玲玲
  • 2篇黄俊
  • 1篇任敏陶
  • 1篇林红
  • 1篇童珊珊
  • 1篇赵桂芬
  • 1篇钟南山
  • 1篇张萌
  • 1篇廖洪涛
  • 1篇洪城
  • 1篇陈美珠

传媒

  • 4篇岭南心血管病...
  • 1篇中华心律失常...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结核和呼...
  • 1篇山东大学学报...
  • 1篇循证医学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年份

  • 3篇2013
  • 2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慢性心房颤动患者射频消融术后生活质量及临床症状变化
2009年
目的通过观察患者生活质量和临床症状的变化来探讨射频消融术治疗慢性心房颤动(atrialfibrillation,AF)的疗效。方法41例慢性AF患者接受经导管射频消融术,于术前3d内和术后3个月用SF-36量表及症状列表评估患者生活质量和症状严重程度。结果41例慢性AF患者接受射频消融术治疗,随访时间178d~515d,36例顺利完成随访并按消融术效果分为成功组(23例)和复发组(13例)。射频消融术后3个月的生活质量评分与术前比较,躯体功能、躯体角色、社会功能、情感角色和精力有明显提高(P<0.05),而肌体疼痛、心理健康和总的健康状况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的临床症状评分与术前比较,心悸与心动过速症状减轻,而呼吸困难、胸痛、头昏和活动受限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从治疗结果分析,成功组和总体改变一致,而复发组虽然心悸和心动过速症状减轻,但在生活质量的8个维度评分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AF患者接受导管射频消融术后可以减轻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鲁明军吴书林廖禄明薛玉梅黄俊杨平珍詹贤章
关键词: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术生活质量
AMPK经过mTOR途径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通过研究单磷酸腺苷激活的蛋白激酶(AMPK)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表达及活性的影响,探讨AMPK影响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的作用途径,为防治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异常增殖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方法组织块贴壁法培养大鼠胸主动脉VSMC,经不同浓度(0.1、0.25、0.5、1.0mmol/L)5-氨基咪唑-4-甲酰胺核糖核苷酸(AICAR)干预后,用MTT法检测VSMC增殖的变化;用Westernblot检测VSMC的p-AMPK的表达;用RT-PCR检测VSMC的mTOR的mRNA的表达,并用Western blot检测p-mTOR表达的改变。结果①与对照组相比,0.1~1mmol/L的AICAR均呈时间剂量依赖性的抑制VSMC的增殖(P<0.05);②0.5mmol/L的AICAR可以引起胞内活性p-AMPK的表达;③与对照组相比,AICAR干预组mTOR的mRNA表达及p-mTOR的活性明显受到抑制(P<0.05)。结论 AICAR可以激活VSMC中AMPK,激活的AMPK可能通过mTOR的途径抑制VSMC的增殖。
张萌吴峻王玮童珊珊苏楠罗福全鲁明军
关键词:平滑肌细胞血管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
阵发性心房颤动环肺静脉消融术后生活质量变化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通过观察患者生活质量变化来探讨环肺静脉消融术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阵发性房颤患者接受经导管环肺静脉消融术,于消融术前和术后6个月,应用超声心动图测量患者左心房内径(LAd)和舒张晚期跨二尖瓣血流峰速(A峰);用SF-36量表及症状列表评估患者生活质量和症状严重程度。结果2004年1月至2007年1月共有130例阵发性房颤患者接受环肺静脉消融术治疗。平均随访1.8(1~4)年,110例(84.6%)无房性心律失常发作,其中101例未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消融术后6个月,LAd由术前(38.6±3.3)mm缩小为(33.7±2.6)mm(P〈0.05),A峰由术前(0.68±0.15)m/s升高至(0.76±0.19)m/s(P〈0.05)。患者射频消融术后6个月的生活质量与术前比较,SF-36量表的8个维度中,躯体功能、躯体角色、社会功能、情感角色、活力有明显提高(P〈0.05),而肌体疼痛、心理健康、总的健康状况方面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消融术后心悸、心动过速、活动受限症状减轻(P〈0.05),而呼吸困难、胸痛、头晕无明显变化(P〉0.05)。从治疗结果分析,治愈组和总体改变一致,复发组虽然心悸和心动过速症状减轻(P〈0.05),但生活质量的8个维度均没有变化。结论阵发性房颤患者接受环肺静脉消融术治疗后生活质量提高,同时伴左心房缩小和功能改善,其生活质量提高得益于房颤的治疗。
廖洪涛杨平珍詹贤章薛玉梅鲁明军吴书林
关键词:心房颤动肺静脉射频导管消融生活质量
调脂治疗安全性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1年
国内外大量的临床试验证实,应用调脂药物能够显著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和病死率:显著改善冠心病及其等危症的预后。降低致死率和致残率,给病人带来更多获益。而他汀类药物是降低胆固醇的首选药物。它不但可以改善血脂水平,而且可以发挥其调脂以外的作用,
王玮鲁明军
关键词:调脂治疗他汀类药物安全性
慢性心房颤动患者消融术后左心房和左心室结构远期变化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观察维持窦性心律(窦律)对慢性心房颤动(房颤)射频消融术后患者左心房和左心室结构的影响。方法入选38例慢性房颤行射频消融术的患者,分别于术前、术后1年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的超声心动图指标为左心房前后径、左心房上下径、左心房左右径、左心房最大容积、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左心室收缩末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评估房颤有无复发对左心房及左心室重构的影响。结果 31例慢性房颤患者完成随访,随访时间为(13.45±1.46)个月,将其按消融效果分为复发组(15例)和非复发组(16例)。随访结果如下:(1)消融术前复发组与非复发组超声指标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复发组术后12个月左心房前后径、左心房上下径、左心房左右径、左心房最大容积、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左心室收缩末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非复发组消融术后12个月左心房前后径较术前减小[(38.73±3.77)mmvs.(41.86±4.73)mm,P<0.01],左心房上下径较术前减小[(58.03±4.31)mmvs.(61.70±3.80)mm,P<0.01],左心房左右径较术前减小[(43.93±6.06)mmvs.(46.08±6.62)mm,P<0.01],左心房最大容积较术前减小[(75.78±22.27)mLvs.(83.18±24.29)mL,P<0.01],左心室舒张末内径较术前减小[(45.85±4.98)mmvs.(48.26±5.36)mm,P<0.01]、左心室收缩末内径较术前减小[(28.74±4.27)mmvs.(31.44±5.32)mm,P<0.01],左心室射血分数较术前增加[68.03%±4.58%vs.62.75%±7.23%,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维持窦律能使射频消融术后12个月的慢性房颤患者左心房及左心室逆向重构,左心室收缩功能改善。
廖禄明吴书林鲁明军杨平珍詹贤章薛玉梅
关键词: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术
重组人脑钠肽对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患者脑钠肽前体的影响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经重组人脑钠肽(recombinant human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rhBNP)治疗后,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normal ejection fraction,HFNEF)患者的血浆脑钠肽前体(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proBNP)浓度及临床症状的变化。方法入选51例HFNEF患者(纽约心脏协会心功能Ⅲ、Ⅳ级),其中21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rhBNP治疗4~7 d,治疗前、后分别检测血浆proBNP浓度,并与仅用常规治疗的对照组(30例)比较。分析治疗前、后血浆proBNP浓度及临床症状变化。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2%和9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浆proBNP浓度与治疗前比较都有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血浆proBNP浓度显著低于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 297.5 pg/mL vs.2 037.8 pg/mL,P<0.05]。结论rhBNP可降低HFNEF患者血浆proBNP浓度,有效改善患者症状。
鲁明军王玮苏楠罗福全许玲玲
关键词: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重组人脑钠肽脑钠肽前体
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患者介入术预防并发症的研究
2013年
目的探讨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患者行肺动脉介入治疗术对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方法对8例在局麻下行双侧肺动脉造影+右心导管+肺动脉介入治疗术的患者,实施手术前后一对一心理指导和健康宣教,建立预防穿刺点出血、急性肺水肿等并发症的预案。结果8例患者在情绪稳定的状态下顺利完成介入治疗,术中未发生肺动脉破裂而造成致命性咯血、肺动脉夹层动脉瘤或假性动脉瘤等严重并发症。8例患者术后7h内血氧饱和度、收缩压、舒张压、心率的最低值与最高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例术后1.2h内出现肺水肿,经及时发现及治疗后逐渐好转。8例患者随访3-24个月,心功能改善至Ⅰ级2例、Ⅱ级5例、Ⅲ级1例,6min步行试验600米以上5例、500米3例,2例患者术后返回了工作岗位,生活质量及血流动力学指标得到改善。结论术后7h内呼吸循环功能监测是防治再灌注损伤的重点,一对一的出院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使患者回归社会。
任敏陶陈美珠鲁明军林红邝丽娟赵桂芬许玲玲
关键词:血栓栓塞肺性介入术护理
前降支单纯性心肌桥与左心结构及功能关系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单纯性心肌桥周期性压迫壁冠状动脉对左心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方法以43例明确诊断而且不合并其他器质性心脏病的单纯前降支心肌桥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壁冠状动脉收缩期管腔狭窄程度将患者分为两组:A组:Noble1Ⅰ级,直径狭窄<50%,B组:Noble,Ⅱ或Ⅲ级,直径狭窄>50%。用二维及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量反映左心结构指标、左室舒张功能和收缩功能的各项指标。结果 A组与B组在性别、年龄、血压、高血压、糖尿病、吸烟等基线治疗上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反映左心结构的指标:左房内径、左室收缩末内径、左室舒张末内径、室间隔厚度和左室后壁厚度两组也无统计学差异。在反映左室收缩功能的指标:左室短轴缩短率、左室射血分数(LV EF)无统计学差异。在反映舒张功能的二尖瓣多普勒频谱E/A上,两组统计学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单纯性心肌桥严重狭窄时,可以影响左室舒张功能。
鲁明军王玮许玲玲苏楠罗福全
关键词:心肌桥左室舒张功能超声心动图
外周血管动脉粥样硬化对年轻冠心病患者的预测意义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外周血管颈动脉、股动脉粥样硬化对年轻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冠心病)的预测作用。方法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58例≤40岁的患者分为冠心病组(37例)和非冠心病组(21例),采用高分辨彩色多普勒超声同时检查颈动脉、股动脉,分别测量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arotid intima media thickness,CIMT)、股动脉内膜-中层厚度(femoral intima media thickness,FIMT),以内膜-中层厚度(intima media thickness,IMT)≥1.2mm为粥样硬化斑块。比较两组的CIMT、FIMT及斑块检出率,计算斑块对年轻冠心病的预测值。结果冠心病组CIMT、FIMT高于非冠心病组[(1.36±0.51)mm比(0.84±0.38)mm,P<0.05;(1.48±0.84)mm比(0.74±0.26)mm,P<0.05]。冠心病组颈动脉、股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检出率均明显高于非冠心病组,差异有统计意义[62%(23/37)比9.5%(2/21),P<0.05;57%(21/37)比14%(3/21),P<0.05]。颈动脉、股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预测年轻冠心病的敏感性分别为62%、57%,特异性为90%、86%,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2%、88%,阴性预测值为58%、53%;颈动脉、股动脉联合检测未见明显提高预测值。结论外周血管颈动脉、股动脉粥样硬化与年轻冠心病相关,颈动脉、股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对年轻冠心病患者均有预测作用,其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均较高。
詹贤章侯跃双鲁明军
关键词:多普勒冠状动脉疾病年轻人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左心房和左心耳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8
2009年
目的研究≤65岁非瓣膜病性心房颤动(AF)患者左心房(LA)和心耳(LAA)内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为临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05年1月至2008年4月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住院的208例非瓣膜性AF患者,根据食管超声(TEE)结果分为两组:LA和LAA血栓组(23例)和无血栓组(185例)。对患者既往病史、烟酒嗜好、临床检验指标和超声影像学指标等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血栓组和无血栓组左心房内径为(42.2±6.5)mm比(34.9±4.4)mm,P=0.000);左室舒张末内径为(48.5±5.7)mm比(45.7±4.1)mm,P=0.000;左室射m分数为(59.3±1.3)mm比(65.1±6.6)mFfl,P=0.050;纤维蛋白原为(3.5±1.0)g/L比(3.0±0.7)g/L,P=0.000;脑梗死和短暂性脑缺血史分别为6/23、7/185,P=0.000;胸片心胸比增大分别为20/23、60/185(P=0.000)。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左心房内径(OR:1.211,95%CI1.062~1.381),胸片心胸比(OR=5.242,95%CI1.138~24.144),脑梗死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史(OR=5.881,95%CI1.152—30.008)和纤维蛋白原量(OR=2.242,95%CI1.152~4.805)是LA和LAA内血栓形成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当≤65岁非瓣膜性AF患者有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时应该加强抗凝治疗,以预防左心房血栓。
鲁明军吴书林薛玉梅廖禄明黄俊杨平珍詹贤章
关键词:心房颤动血栓形成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