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星乐
- 作品数:7 被引量:114H指数:3
-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附属乐清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温州市医药卫生科学研究项目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温州市卫生局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浙江温州地区LRRK2基因多态性与帕金森病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探讨LRRK2基因G2385R基因型与中国沿海地区汉族人群PD相关性,分析G2385R基因型在PD发病中作用。方法收集PD患者257例和健康对照259例临床资料与基因组DNA。采用PCR-RFLP技术检测PD患者G2385R基因型;测定变异携带者及非携带者DNA序列。分析G2385R基因型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分布频率及其与性别、年龄相互作用,统计G2385R变异人群归因危险度百分比。结果 PD组25例患者GA基因型(9.7%)高于对照组6例GA基因型(2.0%)(χ2=15.57,P〈0.0001,OR=5.24,95%CI=2.11-12.99)。人群归因危险度百分比7.86%。未发现AA基因型。晚发型PD患者GA基因型为10.0%,与对应年龄对照组GA基因型2.2%有统计学差异(χ2=11.88,P=0.002,OR=4.97,95%CI=1.83-13.52)。携带G2385R患者同非携带患者临床表型在性别、发病年龄、临床症状、UPDRS评分及HoehnYahr分级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G2385R变异在中国沿海地区汉族人群中仅与晚发性帕金森病相关,G2385R变异与东亚人群帕金森病具有相关性,存在不同地区差异。
- 陈力宇郑兢高星乐吴赛珍李笑蓉王旭彬王乐微陈晓军李未今
- 关键词:帕金森病单核苷酸
- 脑梗死后遗症期疲劳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被引量:22
- 2016年
- 目的 调查脑梗死后遗症期患者疲劳的发生率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为脑梗死后遗症期患者疲劳的控制和预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自制量表、疲劳严重度量表(FSS)、家庭关怀度指数(APGAR)、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结合脑梗死部位对200名脑梗死后遗症期患者进行调查分析,并通过单因素χ2检验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脑卒中后疲劳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200名脑梗死后遗症期疲劳的发生率为48%,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不正常婚姻(丧偶、离婚、分居)、脑力劳动者、睡眠质量指数、卒中部位、家庭功能障碍与脑卒中后疲劳有关(均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脑梗死后遗症期患者疲劳发生与年龄较大(OR=2.612,95%CI=2.047-3.333)、婚姻状态(OR=1.754,95%CI=1.259-2.445)、脑力劳动者(OR=0.810,95%CI=0.698-0.939)、睡眠质量指数(OR=1.149,95%CI=1.262-2.515)、家庭功能障碍(OR=1.717,95%CI=1.396-2.111)、脑卒中的部位(OR=1.075,95%CI=1.693-2.310)有关。结论 脑梗死后遗症期患者疲劳的发生率高,与年龄、婚姻状态、脑力劳动者、睡眠质量指数、家庭功能障碍。
- 高星乐陈力宇孙乐球李笑蓉吴赛珍
- 关键词:脑梗死流行病学因素
- 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被引量:80
- 2015年
- 目的评价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与单独应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3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和试验组40例。2组患者均予以抗血小板、降脂稳定斑块及降压改善微循环等基础治疗。对照组予以依达拉奉30 mg+0.9%氯化钠100 m L静脉点滴,bid×14 d;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口服丁苯酞200 mg,tid×14 d。治疗后,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CS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82.50%和76.74%(P>0.05),但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已出现高于对照组的趋势。治疗后,2组患者的CSS评分及ADL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且试验组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显著(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0.00%和4.65%(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
- 高星乐陈力宇孙乐球李笑蓉郑国庆
-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依达拉奉丁苯酞神经功能
- 丁苯酞对卒中后抑郁的疗效观察及作用机制研究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 探讨丁苯酞用于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治疗的有效性、可行性。方法 以2015年3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171例PSD患者为研究对象,本次临床分组采用双盲法将患者分为常规、观察、治疗三组,每组57例。其中常规组采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观察组以丁苯酞治疗,治疗组以两种药物联合治疗,对用药前后患者抑郁、脑卒中恢复情况进行评估,并比较NIHSS、HAMD、m RS评分。检查用药前后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 hs-CRP)、去甲肾上腺素(Noradrenaline,NE)情况,统计治疗期间用药所致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前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脑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汉密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 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各组患者NIHSS、HAMD、m RS评分均有改善,治疗组、观察组评分低于常规组,且治疗组患者卒中、抑郁恢复情况优于观察组(P〈0.05);治疗前患者NE、hs-CR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服药后治疗组指标恢复优于常规组、观察组,且治疗组恢复情况较观察组好(P〈0.05)。结论 临床对卒中后抑郁患者使用艾司西酞普兰、丁苯酞联合治疗效果好。
- 吴赛珍陈力宇孙乐球郑兢王庆熙李笑蓉高星乐
- 关键词:丁苯酞去甲肾上腺素
- 脑卒中后疲劳的影响因素及治疗被引量:2
- 2015年
- 回顾总结脑卒中后疲劳(PSF)的定义、发病情况及评估量表,重点介绍了PSF与抑郁、睡眠、疼痛、卒中部位、年龄、性别等因素的关系及治疗。
- 高星乐孙乐球
- 关键词:脑卒中后疲劳发病率评估量表影响因素
- 叶酸和甲钴胺联合治疗脑卒中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10年
- 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是一种反应性血管损伤氨基酸。它自1931年被Vincentdu Vigneaud发现,1969年McCully首次提出血清中高水平的同型半胱氨酸是引起血管病变的原因之后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它与心脑血管病,周围血管疾病等多种血管性疾病有关。本研究就是针对脑梗塞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给予叶酸及甲钴胺治疗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下降,为脑梗塞伴高同型半胱氨酸患者提供治疗的方法。
- 高星乐
- 关键词:叶酸甲钻胺脑卒中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 脑卒中后疲劳的调查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的临床研究
- 目的:脑卒中后疲劳(Post-stroke Fatigue,PSF):即脑卒中后短期内即可出现,长期存在,在脑力和体力活动后过早出现的乏力感,对继续活动过度厌倦,独立于抑郁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其有较高的发病率,很大程度上影...
- 高星乐
- 关键词:脑卒中后疲劳睡眠质量卒中部位抑郁量表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