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笑蓉
- 作品数:7 被引量:115H指数:3
-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附属乐清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温州市医药卫生科学研究项目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温州市卫生局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浙江温州地区LRRK2基因多态性与帕金森病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探讨LRRK2基因G2385R基因型与中国沿海地区汉族人群PD相关性,分析G2385R基因型在PD发病中作用。方法收集PD患者257例和健康对照259例临床资料与基因组DNA。采用PCR-RFLP技术检测PD患者G2385R基因型;测定变异携带者及非携带者DNA序列。分析G2385R基因型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分布频率及其与性别、年龄相互作用,统计G2385R变异人群归因危险度百分比。结果 PD组25例患者GA基因型(9.7%)高于对照组6例GA基因型(2.0%)(χ2=15.57,P〈0.0001,OR=5.24,95%CI=2.11-12.99)。人群归因危险度百分比7.86%。未发现AA基因型。晚发型PD患者GA基因型为10.0%,与对应年龄对照组GA基因型2.2%有统计学差异(χ2=11.88,P=0.002,OR=4.97,95%CI=1.83-13.52)。携带G2385R患者同非携带患者临床表型在性别、发病年龄、临床症状、UPDRS评分及HoehnYahr分级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G2385R变异在中国沿海地区汉族人群中仅与晚发性帕金森病相关,G2385R变异与东亚人群帕金森病具有相关性,存在不同地区差异。
- 陈力宇郑兢高星乐吴赛珍李笑蓉王旭彬王乐微陈晓军李未今
- 关键词:帕金森病单核苷酸
- 脑梗死后遗症期疲劳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被引量:22
- 2016年
- 目的 调查脑梗死后遗症期患者疲劳的发生率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为脑梗死后遗症期患者疲劳的控制和预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自制量表、疲劳严重度量表(FSS)、家庭关怀度指数(APGAR)、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结合脑梗死部位对200名脑梗死后遗症期患者进行调查分析,并通过单因素χ2检验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脑卒中后疲劳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200名脑梗死后遗症期疲劳的发生率为48%,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不正常婚姻(丧偶、离婚、分居)、脑力劳动者、睡眠质量指数、卒中部位、家庭功能障碍与脑卒中后疲劳有关(均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脑梗死后遗症期患者疲劳发生与年龄较大(OR=2.612,95%CI=2.047-3.333)、婚姻状态(OR=1.754,95%CI=1.259-2.445)、脑力劳动者(OR=0.810,95%CI=0.698-0.939)、睡眠质量指数(OR=1.149,95%CI=1.262-2.515)、家庭功能障碍(OR=1.717,95%CI=1.396-2.111)、脑卒中的部位(OR=1.075,95%CI=1.693-2.310)有关。结论 脑梗死后遗症期患者疲劳的发生率高,与年龄、婚姻状态、脑力劳动者、睡眠质量指数、家庭功能障碍。
- 高星乐陈力宇孙乐球李笑蓉吴赛珍
- 关键词:脑梗死流行病学因素
- 慢性低O<,2>高CO<,2>小鼠的神经炎症与腺苷A<,2A>受体的关系
- 目的:
(1)观察慢性低O2高CO2模拟的COPD小鼠模型中脑组织超微结构改变及神经炎症因子表达;(2)探讨腺苷A2A受体与神经炎症的关系。
方法:
实验动物随机分为六组:对照野生组(NC+...
- 李笑蓉
- 关键词:低氧高二氧化碳高碳酸血症神经炎症腺苷A2A
- 文献传递
- 丁苯酞对卒中后抑郁的疗效观察及作用机制研究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 探讨丁苯酞用于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治疗的有效性、可行性。方法 以2015年3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171例PSD患者为研究对象,本次临床分组采用双盲法将患者分为常规、观察、治疗三组,每组57例。其中常规组采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观察组以丁苯酞治疗,治疗组以两种药物联合治疗,对用药前后患者抑郁、脑卒中恢复情况进行评估,并比较NIHSS、HAMD、m RS评分。检查用药前后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 hs-CRP)、去甲肾上腺素(Noradrenaline,NE)情况,统计治疗期间用药所致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前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脑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汉密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 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各组患者NIHSS、HAMD、m RS评分均有改善,治疗组、观察组评分低于常规组,且治疗组患者卒中、抑郁恢复情况优于观察组(P〈0.05);治疗前患者NE、hs-CR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服药后治疗组指标恢复优于常规组、观察组,且治疗组恢复情况较观察组好(P〈0.05)。结论 临床对卒中后抑郁患者使用艾司西酞普兰、丁苯酞联合治疗效果好。
- 吴赛珍陈力宇孙乐球郑兢王庆熙李笑蓉高星乐
- 关键词:丁苯酞去甲肾上腺素
- 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被引量:80
- 2015年
- 目的评价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与单独应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3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和试验组40例。2组患者均予以抗血小板、降脂稳定斑块及降压改善微循环等基础治疗。对照组予以依达拉奉30 mg+0.9%氯化钠100 m L静脉点滴,bid×14 d;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口服丁苯酞200 mg,tid×14 d。治疗后,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CS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82.50%和76.74%(P>0.05),但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已出现高于对照组的趋势。治疗后,2组患者的CSS评分及ADL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且试验组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显著(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0.00%和4.65%(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
- 高星乐陈力宇孙乐球李笑蓉郑国庆
-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依达拉奉丁苯酞神经功能
- 腺苷A_(2A)受体与慢性低O_2高CO_2小鼠神经系统炎症的关系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观察慢性低O2高CO2小鼠脑组织超微结构改变及神经炎症因子表达,探讨腺苷A2A受体与神经系统炎症的关系。方法:实验动物随机分为6组:对照野生组(NC+/+);对照杂合组(NC+/-);对照敲除组(NC-/-);低O2高CO24周野生组(4HH+/+);低O2高CO24周杂合组(4HH+/-);低O2高CO24周敲除组(4HH-/-)。利用野生型、A2A受体敲除型小鼠进行对照实验,电镜观察脑组织中神经胶质细胞改变以及外源性炎症细胞浸润;采用RT-PCR方法测定皮层和海马中TNF-αmRNA、IFN-γmRNA、TGF-β1mRNA的表达。结果:电镜示4HH+/+组比NC+/+组星形胶质细胞数量明显增加,形态以凋亡为主,同时可见足突明显水肿,少突胶质细胞水肿、空泡形成、髓鞘疏松;4HH-/-组比4HH+/+组凋亡的星形胶质细胞数量减少,形态仅轻度异常,未见明显水肿;实验动物脑内未见外周炎症细胞浸润。与相应小鼠表型的对照组比较,RT-PCR分析显示低O2高CO24周各组的皮层及海马的TNF-αmRNA、IFN-γmRNA表达上调(P<0.05);与4HH+/+组比较,4HH-/-组海马TNF-αmRNA表达上调不显著(P<0.05)。结论:慢性低O2高CO2小鼠脑组织存在程度不等的凋亡与炎症现象,腺苷A2A受体基因敲除可能通过抑制TNF-αmRNA表达等起到神经保护作用。
- 李笑蓉李宁吴彬王小同陈江帆
- 关键词:高碳酸血症腺苷A2A干扰素Γ转化生长因子Β1小鼠
- 慢性低氧高二氧化碳对小鼠骨骼肌形态的影响被引量:5
- 2009年
- 目的:观察慢性低氧高二氧化碳小鼠股外侧肌显微、超微结构的变化,探讨慢性低氧高二氧化碳对小鼠骨骼肌形态的影响。方法:将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建立慢性低氧高二氧化碳小鼠动物模型。观察两组体重变化;光镜观察小鼠股外侧肌细胞形态、炎性细胞、脂肪细胞等变化;透射电镜观察肌纤维走向、形态及线粒体损害等超微结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小鼠体重下降(P<0.05);肌纤维局部萎缩,肌纤维排列紊乱;炎性细胞浸润,脂肪沉积增多;肌细胞线粒体增多伴内部结构明显破坏。结论:慢性低氧高二氧化碳血症可导致小鼠的肌纤维萎缩和线粒体损害,伴有炎性细胞浸润。
- 包绍智房春燕王小同李笑蓉张大贵
- 关键词:低氧高碳酸血症骨骼肌显微结构小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