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韩杰

作品数:9 被引量:24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阿尔茨海默病
  • 2篇早老素
  • 2篇散发性阿尔茨...
  • 2篇突变
  • 2篇基因
  • 2篇ALZHEI...
  • 1篇单链
  • 1篇单链构象
  • 1篇胆固醇
  • 1篇蛋白
  • 1篇淀粉样
  • 1篇淀粉样蛋白
  • 1篇多态
  • 1篇多态现象
  • 1篇血管
  • 1篇血管性痴呆
  • 1篇血管性痴呆患...
  • 1篇血清
  • 1篇血清胆固醇
  • 1篇叶酸

机构

  • 8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广州医学院第...
  • 1篇广州市第一人...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8篇吴琪
  • 8篇韩杰
  • 7篇方莹莹
  • 4篇钱采韻
  • 2篇卢锡林
  • 2篇钱采韵
  • 2篇徐俊
  • 2篇胡昔权
  • 2篇马秋兰
  • 1篇周伯荣
  • 1篇王延平
  • 1篇方昆豪
  • 1篇陈燕奎
  • 1篇谢秋幼
  • 1篇刘晓加
  • 1篇欧阳樱君
  • 1篇潘小平
  • 1篇褚文政
  • 1篇许长庆
  • 1篇钟思陶

传媒

  • 3篇中国神经精神...
  • 1篇中国神经免疫...
  • 1篇中风与神经疾...
  • 1篇新医学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年份

  • 2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3篇2002
  • 1篇2001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Alzheimer病患者脑tau、β-tubulin的表达被引量:5
2002年
目的 观察 Alzheimer病 (AD)患者脑 tau、β- tubulin的表达、分布与神经元骨架改变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 tau、β- tubulin,在 8例 AD、5例非痴呆老人 (ND)脑海马、嗅球、脑室周围皮质等部位的表达并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  (1) AD组 tau蛋白与 ND组相比表达明显增加 (P <0 .0 0 1) ,主要在额叶、颞叶、海马、脑室周及嗅球的表达增高 (P <0 .0 5 ) ;顶叶、枕叶无明显差异。大脑新皮层、海马神经元树突、胞膜均有表达 ,细胞核膜部分着色 ,部分神经元呈典型 NFT样结构 ;星形胶质细胞也有表达。此外 ,神经毡细丝、老年斑亦有广泛表达。ND组 tau散在表达 ,无 NFT样神经元。 (2 ) AD组的 β- tubulin明显减少 (P <0 .0 0 1) ,额叶、颞叶、顶叶、海马及脑室周表达明显下降 (P <0 .0 5 ) ;而枕叶与嗅球无差异。β- tubulin在 ND组 ,主要是海马及皮质神经元树突上广泛表达 ,白质区轴索结构也有阳性表达。结论  AD患者脑内 tau表达增高且存在区域分布差异 ;而 tau的过度产生与 β- tubulin的表达减少和晚期 AD脑内广泛的神经元丢失、结构破坏相一致 ,提示
徐俊钱采韻方莹莹胡昔权马秋兰吴琪韩杰卢锡林
关键词:TAUΒ-TUBULIN阿尔茨海默病
散发性阿尔茨海默病早老素-1基因第5号和第8号外显子突变研究
2004年
目的 探讨散发性阿尔茨海默病 (SAD)与早老素 1(PS 1)基因突变的关系。方法 采用多聚酶链反应 单链构象多态性 (PCR SSCP)分析技术对 6 8例SAD患者的PS 1基因第 5号和第 8号外显子进行突变检测。结果 所有病例PS 1基因第 5号和第 8号外显子的PCR SSCP分析结果均显示两条单链和一条双链 ,未发现异常泳动 ,推断没有存在突变。结论 SAD和家族性AD(FAD)的致病原因存在差异 ,在SAD中PS 1基因第 5号和第 8号外显子不存在突变或突变率极低 。
吴琪方莹莹韩杰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早老素-1基因突变
脂质沉积性肌病的病理特征及临床诊治被引量:1
2003年
吴琪陈燕奎方莹莹韩杰钱采韵
关键词:脂质沉积性肌病
Alzheimer病的β-淀粉样蛋白发病机理的研究
钱采韻胡昔权许长庆钟思陶周伯荣韩杰方昆豪马秋兰王志瑾吴琪卢锡林
该研究为β-AP在AD发病机理中的作用的探讨研究。收集16例脑标本,进行AD患者脑内外淀粉样蛋白沉积研究;从细胞水平和离子通道水平以及病理免疫组化方法探讨β-AP的神经毒性及其诱导神经元凋亡的机制,结果表明,β-AP的神...
关键词:
关键词:ALZHEIMER病Β-淀粉样蛋白
阿尔茨海默病及血管性痴呆患者血清胆固醇、Vit B_(12)和叶酸变化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1
2005年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和血管性痴呆(VaD)与血清胆固醇、血脂、VitB12和叶酸的关系。方法对35例AD、35例VaD和16例健康对照组血清胆固醇、血脂、叶酸及VitB12进行测定,并进行组间对比研究。结果AD组和VaD组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并且VaD组甘油三酯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更明显(P<0.01),而AD和VaD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VaD组叶酸水平显著低于AD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VitB12水平各组间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清叶酸水平降低可能与VaD发病有关,AD和VaD血清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明显增高,降低胆固醇及血脂可能对AD和VaD预防和治疗有益。
王春玉方莹莹褚文政吴琪杜蘅韩杰钱采韻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氏病血管性痴呆胆固醇叶酸VITB12
重酒石酸卡巴拉汀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2002年
目的 评价用重酒石酸卡巴拉汀治疗阿尔茨海默病 (AD)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入组治疗研究。4 1例患者中有 39例完成了 16周临床试验。采用ADAS Cog、MMSE、Blessed Roth痴呆量表进行疗效评估 ,并进行安全性和耐受性评估。结果 患者从治疗第 8周开始显示有效 (P <0 0 5 )。其中MMSE量表显示轻、中、重度均有效。与治疗有关的不良反应一般不严重 ,大多发生在治疗的增量期。结论 重酒石酸卡巴拉汀对于各期AD病人均有较好的疗效 ,能够有效提高病人的认知功能、日常活动能力及改善精神症状 。
方莹莹钱采韻吴琪韩杰徐俊陆雪芬王延平扬继党朱德仪王群刘晓加谢秋幼潘小平郑浩欧阳樱君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AD
散发性阿尔茨海默病早老素1基因第5号和第8号外显子的突变分析(英文)被引量:1
2005年
背景:大多数早发家族性阿尔茨海默病与早老素1基因突变有关,这些突变大多数发生在第5号和第8号外显子。除了发病年龄和家族史不同,散发性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表现和病理特征与早发性家族性阿尔茨海默病基本相同,其发病是否也与早老素1基因突变有关?目的:探讨散发性阿尔茨海默病与早老素1基因突变的关系。设计:以诊断为依据的病例-对照分析。单位: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科。对象:选择1998-04/2000-06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记忆障碍专科门诊就诊无阿尔茨海默病家族史的患者,共分3组:①阿尔茨海默病组:根据NINCDS-ADRDA的临床诊断标准,符合“很可能为阿尔茨海默病”诊断的病例,共68例。②血管性痴呆组:根据NINDS-AIREN的临床诊断标准,符合“很可能为血管性痴呆”诊断的病例,共25例。③正常对照组:共20例,均为无痴呆的健康老人(上述两组中部分病例的配偶)。方法:采用常规酚抽提法从外周静脉血提取DNA,应用多聚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技术对被试者的早老素1基因第5号和第8号外显子进行突变检测。结果:所有被试者早老素1基因第5号和第8号外显子的多聚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结果均显示两条单链和一条双链,未发现异常泳动,推断没有存在突变。结论:散发性阿尔茨海默病和家族性阿尔茨海默病的致病原因存在差异,在散发性阿尔茨海默病中早老素1基因第5号和第8号外显子不存在突变或突变率极低,并非散发性阿尔茨海默病致病的重要因素。
吴琪方莹莹韩杰
关键词:DNA突变分析
阿尔茨海默病69例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02年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的早期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方法:临床随访观察并分析69例很可能AD患者的早期临床表现及相关资料。结果和结论:AD最常见的首发症状是记忆力减退,较常见的早期症状是性格改变、注意力不集中、行为异常、定向障碍、计算力下降、语言障碍等,CT或磁共振检查发现不同程度的脑萎缩。重视对记忆力减退的人群进行临床随访观察,采用神经精神状态量表进行筛查,有助于AD的及早诊断。目前AD尚无特效治疗,应用乙酰胆碱酯酶抑制药对部分病例有一定的近期疗效。
吴琪方莹莹韩杰钱采韵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