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胸腔
  • 1篇胸腔引流
  • 1篇胸腔引流管
  • 1篇胸外
  • 1篇胸外科
  • 1篇血肿
  • 1篇严重肺挫伤
  • 1篇引流
  • 1篇引流管
  • 1篇早期机械通气
  • 1篇手术
  • 1篇术后
  • 1篇术后患者
  • 1篇通气
  • 1篇通气机
  • 1篇外科
  • 1篇开胸
  • 1篇开胸手
  • 1篇开胸手术
  • 1篇机械通气

机构

  • 3篇河南大学

作者

  • 3篇魏文学
  • 3篇李凯
  • 3篇陈亚君
  • 2篇连鸿凯
  • 1篇王芸
  • 1篇孙子瑞

传媒

  • 1篇创伤外科杂志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河南外科学杂...

年份

  • 3篇201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早期机械通气联合气道持续负压吸引技术治疗严重肺挫伤的疗效被引量:17
2015年
目的 总结早期机械通气联合气道持续负压吸引技术在治疗严重肺挫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48例严重肺挫伤机械通气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机械通气+持续负压吸引气道管理技术(持续组)20例和机械通气+间断负压吸引气道管理技术(间断组)28例,机械通气模式采用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压力支持通气(PSV)+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比较两组动脉血气、机械通气时间、相关并发症等指标的变化. 结果 通气6,24 h后,观察组与对照组PaO2分别为(100.36±5.90) mmHg、(105.34 ± 7.40) mmHg、(75.36±8.95) mmHg、(76.36±8.35) mmHg(P <0.01),通气24 h后,两组氧合指数(PaO2/FiO2)分别为(283.50±15.20) mmHg、(201.50±10.20)mmHg(P <0.01);两组机械通气时间及通气48 h后PEEP水平分别为(3.2±1.1)d∶(6.5±2.8)d、(4.5±2.3)cmH2O∶(8.5±2.5)cmH2O(P<0.01).两组相关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严重肺挫伤患者早期机械通气联合气道持续负压吸引技术能持续保持呼吸道通畅,改善氧合指数,降低PEEP水平,利于较早拔管,但并不能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及肺不张等并发症发生率.
魏文学李凯连鸿凯陈亚君王芸
关键词:肺损伤通气机负压
6例创伤性肺血肿早期治疗体会被引量:2
2015年
2013年7月~2014年6月笔者收治6例创伤性肺血肿,1例手术治疗,5例非手术治疗;痊愈5例,死亡1例。早期合理的综合治疗,可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孙子瑞连鸿凯李凯魏文学陈亚君
关键词:创伤肺血肿
不同胸腔引流位置对胸外科术后患者的影响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不同胸腔引流位置对胸外科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将80例接受普胸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25例应用单根膈肌上胸腔引流管置管,B组35例应用单根肋膈角至胸顶胸腔引流管置管,C组20例采用双根膈肌上及胸顶胸腔引流管分别置管,比较3组疗效及并发症。结果疼痛评分比较:A组、B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时间、肺不张发生率、胸腔积液发生率:B组、C组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比较胸腔积液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拔管时间、肺不张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意术中引流管置管位置可减少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有助于早期康复。
魏文学李凯陈亚君
关键词:胸腔引流管开胸手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