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喆
- 作品数:4 被引量:10H指数:3
- 供职机构:上海体育学院运动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 p-δPKC在运动预适应对力竭运动大鼠心肌损伤早期保护效应中的变化研究
- 运动预适应(exercise preconditioning,EP)诱导强大的心肌保护效应已得到证实,但其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本研究将SD大鼠随机分为4组:C组为对照组;EE组进行大强度力竭跑台运动致心肌损伤;EEP组进行...
- 潘珊珊申毓军葛珺郝喆
- 运动预适应晚期保护效应中大鼠心肌组织εPKC的表达变化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探讨运动预适应(EP)对力竭所致心肌损伤的晚期保护效应中心肌εPKC表达变化。方法:SD大鼠分为对照组(C组)、力竭运动组(EE组)、晚期运动预适应组(LEP组)、晚期运动预适应+力竭运动组(LEP+EE组)。在EP模型基础上,用力竭跑台运动致大鼠心肌损伤。用免疫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cTnI的含量;用免疫印迹法与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心肌εPKC定量与定位表达变化。结果:与C组比,EE组血清cTnI水平、εPKC蛋白水平显著升高,免疫反应阳性于心肌闰盘聚集;LEP组血清cTnI无明显变化,εPKC蛋白水平显著升高,免疫反应阳性于心肌闰盘聚集。与EE组比,LEP+EE组血清cTnI水平显著下降,蛋白水平无明显变化,免疫反应阳性未在心肌闰盘聚集。结论:εPKC参与了EP对力竭运动致心肌损伤的晚期保护效应。
- 郝喆潘珊珊
- 关键词:运动预适应力竭运动
- 运动预适应保护效应中大鼠心肌B型钠尿肽表达的变化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探讨运动预适应(EP)对心肌BNP表达变化的影响以及在运动预适应保护效应期间BNP是否发挥了保护效应。方法:SD大鼠分为对照组(C组)、大强度运动组(HE组)、早期运动预适应组(EEP组)、晚期运动预适应组(LEP组)、早期运动预适应+大强度运动组(EEP+HE组)、晚期运动预适应+大强度运动组(LEP+HE组)。在EP动物模型基础上,通过大强度运动致大鼠运动性心肌损伤。用免疫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浆cTnI含量,HE染色、HBFP染色法和变色酸2R-亮绿染色法检测心肌形态及缺血缺氧改变。分别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心肌组织和血浆中的BNP表达变化。结果:与C组相比,HE组cTnI和缺血缺氧水平显著升高,而EEP组和LEP组无显著差异;HE组、EEP组和LEP组心肌组织BNP均呈显著性升高,而血浆BNP仅HE组和EEP组有显著性升高,LEP组却无明显差异。与HE组相比,EEP+HE组和LEP+HE组cTnI和缺血缺氧水平明显下降,心肌组织BNP均呈显著性升高,而血浆BNP仅LEP+HE组有显著升高,EEP+HE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EP可有效促进心肌分泌BNP,且BNP参与了EP对运动性心肌损伤的保护效应。
- 刘泽广潘珊珊郝喆陆矫苑建齐
- 关键词:B型钠尿肽运动预适应心肌保护效应心肌损伤
- 心脏分子标志物NT-proBNP在运动预适应保护效应评价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以运动预适应(EP)诱导心肌保护效应为研究基础,以心脏分子标志物NT-proBNP为研究核心,联合应用血清NT-proBNP与血清cTnI和心肌HBFP染色,综合评价EP对力竭运动心肌的保护效应;方法:SD大鼠10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力竭组(EE组)、运动预适应组(EP组)和运动预适应+力竭组(EP+EE组)。采用一次间歇性大强度跑台运动建立EP模型,力竭跑台运动建立急性心肌损伤模型。用ELISA法检测血清NT-proBNP浓度,CLIA法检测血清cTnI浓度,HBFP染色法观察心肌缺血缺氧状况;结果:与C组比较,EE组血清NT-proBNP浓度显著升高(P<0.05),EP组变化不明显(P>0.05);与EP组比较,EP+EE组血清NT-proBNP浓度变化不明显(P>0.05);与EE组比较,EP+EE组血清NT-proBNP浓度显著下降(P<0.05)。各组大鼠血清NT-proBNP浓度与血清cTnI浓度、心肌HBFP染色结果的变化趋势一致;结论:EP是一种非损伤性预适应方式,能明显减轻力竭运动引起的急性心肌损伤和促进心脏功能恢复。血清NT-proBNP与血清cTnI和心肌HBFP染色联合应用具有互补性,有助于综合评价EP对力竭运动心肌的保护效应。
- 马治云潘珊珊申毓军郝喆葛珺王凯
- 关键词:运动预适应心肌保护效应力竭运动动物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