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申毓军

作品数:9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上海体育学院运动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会议论文
  • 3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文化科学

主题

  • 9篇预适应
  • 9篇运动预适应
  • 8篇心肌
  • 5篇心肌保护
  • 3篇心肌保护效应
  • 3篇力竭
  • 3篇力竭运动
  • 3篇PKC
  • 2篇心肌损伤
  • 2篇晚期
  • 2篇肌损伤
  • 2篇分子
  • 2篇分子标志
  • 2篇分子标志物
  • 2篇NT-PRO...
  • 2篇标志物
  • 2篇大鼠心肌
  • 1篇蛋白
  • 1篇蛋白激酶
  • 1篇蛋白激酶C

机构

  • 9篇上海体育学院

作者

  • 9篇潘珊珊
  • 9篇申毓军
  • 3篇马治云
  • 2篇庄涛
  • 2篇郝喆
  • 2篇王凯
  • 2篇葛珺
  • 2篇王凤娟
  • 1篇魏必
  • 1篇王凯

传媒

  • 3篇中国解剖学会...
  • 2篇上海体育学院...
  • 2篇中国解剖学会...
  • 1篇体育科学
  • 1篇2009年中...

年份

  • 1篇2012
  • 4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晚期运动预适应保护效应中大鼠心肌αPKC表达和分布变化的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观察晚期运动预适应保护效应中大鼠心肌αPKC表达和分布的变化,探讨该变化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力竭组(EE组)、晚期运动预适应组(LEP组)和晚期运动预适应+力竭组(LEP+EE组)。采用一次间歇性大强度跑台运动建立运动预适应动物模型,采用一次力竭跑台运动建立力竭动物模型。运用蛋白质印迹法,定量检测大鼠心肌组织αPKC和p-αPKC表达水平;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定位检测大鼠心肌细胞αPKC和p-αPKC的分布。结果 1)蛋白质印迹。①αPKC:与C组比较,EE组和LEP组αPKC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EE组比较,LEP+EE组显著降低(P<0.05)。②p-αPKC:与C组比较,EE组p-αPKC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EE组比较,LEP+EE组显著降低(P<0.05)。2)免疫组织化学。①αPKC:免疫阳性产物呈棕黄色,以颗粒状弥散分布在胞质中或聚集在闰盘处;各组差异在于颜色有深有浅,颗粒或大或小。②p-αPKC:免疫阳性产物呈棕黄色,C组和LEP+EE组分布在胞质中;除上述现象外,EE组有细胞膜聚集和核染现象,LEP组出现细胞膜聚集现象。结论αPKC参与了LEP效应对力竭运动大鼠心肌的保护作用,在该作用中αPKC表现为表达水平和激活水平均下调与定位改变。
马治云潘珊珊申毓军魏必
关键词:心肌保护
心脏分子标志物NT-proBNP在运动预适应心肌保护作用研究中的应用
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不仅是心肌损伤标志物,更是反映心功能的心脏分子标志物。本研究将血清NT-proBNP、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和心肌苏木素碱性复红苦味酸(HBFP)染色联合应用,探讨运动预适...
马治云潘珊珊申毓军王凯
p-δPKC在运动预适应对力竭运动大鼠心肌损伤早期保护效应中的变化研究
运动预适应(exercise preconditioning,EP)诱导强大的心肌保护效应已得到证实,但其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本研究将SD大鼠随机分为4组:C组为对照组;EE组进行大强度力竭跑台运动致心肌损伤;EEP组进行...
潘珊珊申毓军葛珺郝喆
运动预适应心肌保护效应与细胞信号转导研究现状和展望被引量:7
2010年
采用文献综述法,对运动预适应心肌保护效应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和总结,探讨运动预适应的心肌保护效应及其细胞信号转导途径。研究表明,运动预适应具有强大的心肌保护效应,其细胞信号转导途径可能为:内源性触发物质通过相应受体,活化蛋白激酶为主的中介物质,从而调控效应物质,改变离子通道通透性和相关蛋白酶活性,诱导应激蛋白生成,发挥心肌保护效应。
申毓军潘珊珊
关键词:运动预适应心肌缺血预适应信号转导
运动预适应早期心肌保护效应中KATP通道亚基kir6.2表达变化的研究
为探讨K_(ATP)通道亚基kir 6.2在运动预适应早期心肌保护效应中的表达变化及其机制,本文选用SD大鼠,分对照组(C组)、力竭运动组(EE组)、早期运动预适应组(EEP组)、早期运动预适应+力竭组(EEP+EE组)...
王凯潘珊珊申毓军
运动预适应对力竭运动致心肌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目的:运动预适应(exercise preconditioning,EP)是指机体反复的运动刺激后,可使心肌在后续的持续性缺血中得到保护的现象。大强度剧烈的运动,尤其是力竭运动常导致急性心肌损伤。EP作为一种有效的心肌保...
胡伟科潘珊珊胡巧云申毓军
δ-PKC在运动预适应晚期保护作用中的表达
庄涛潘珊珊申毓军王凤娟
心脏分子标志物NT-proBNP在运动预适应保护效应评价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以运动预适应(EP)诱导心肌保护效应为研究基础,以心脏分子标志物NT-proBNP为研究核心,联合应用血清NT-proBNP与血清cTnI和心肌HBFP染色,综合评价EP对力竭运动心肌的保护效应;方法:SD大鼠10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力竭组(EE组)、运动预适应组(EP组)和运动预适应+力竭组(EP+EE组)。采用一次间歇性大强度跑台运动建立EP模型,力竭跑台运动建立急性心肌损伤模型。用ELISA法检测血清NT-proBNP浓度,CLIA法检测血清cTnI浓度,HBFP染色法观察心肌缺血缺氧状况;结果:与C组比较,EE组血清NT-proBNP浓度显著升高(P<0.05),EP组变化不明显(P>0.05);与EP组比较,EP+EE组血清NT-proBNP浓度变化不明显(P>0.05);与EE组比较,EP+EE组血清NT-proBNP浓度显著下降(P<0.05)。各组大鼠血清NT-proBNP浓度与血清cTnI浓度、心肌HBFP染色结果的变化趋势一致;结论:EP是一种非损伤性预适应方式,能明显减轻力竭运动引起的急性心肌损伤和促进心脏功能恢复。血清NT-proBNP与血清cTnI和心肌HBFP染色联合应用具有互补性,有助于综合评价EP对力竭运动心肌的保护效应。
马治云潘珊珊申毓军郝喆葛珺王凯
关键词:运动预适应心肌保护效应力竭运动动物实验
运动预适应对大鼠急性心肌损伤晚期保护效应中蛋白激酶C的作用
申毓军潘珊珊庄涛王凤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