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多态
  • 2篇多态性
  • 2篇易感
  • 2篇易感性
  • 2篇预后
  • 2篇社区获得性
  • 2篇社区获得性肺...
  • 2篇重症社区获得...
  • 2篇获得性
  • 2篇获得性肺炎
  • 2篇肺炎
  • 1篇单核
  • 1篇单核苷酸
  • 1篇单核苷酸多态
  • 1篇单核苷酸多态...
  • 1篇档案
  • 1篇心功能
  • 1篇心功能分级
  • 1篇心力衰竭
  • 1篇信息档案

机构

  • 7篇复旦大学

作者

  • 7篇邵勉
  • 5篇姚晨玲
  • 4篇童朝阳
  • 4篇黄培志
  • 3篇宋振举
  • 2篇孙湛
  • 1篇周婉婷
  • 1篇吴鸿谊
  • 1篇顾国嵘
  • 1篇冯丽
  • 1篇施东伟
  • 1篇郦珊珊
  • 1篇许莉莉

传媒

  • 3篇中华急诊医学...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大众医学
  • 1篇中国卫生质量...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7
  • 3篇2009
  • 1篇2008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TLR4基因多态性与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易感性和预后的关联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4(toll—like—receptor4,TLR4)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与中国汉族人群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severe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SCAP)的易感性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05年5月至2008年4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急诊科收治的360例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CAP)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排除既往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正在应用免疫抑制剂、AIDS和肿瘤患者。本研究获得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根据患者的病情程度分为SCAP组和NSCAP组,每组各180例。根据患者30d内是否存活,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存活组300例,死亡组60例。利用Hapmap中国人群数据库选择SNPs和标签SNPs(TagSNPs),利用Primer3软件设计引物;采用DNA抽提试剂盒提取外周血DNA,PCR-直接测序法进行SNPs分型。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在各组之间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TLR4基因3个TagSNPs(rs2149356,rs11536879,rs1927907)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在研究样本中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TagSNPs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在SCAP组和非重症肺炎(non-SCAP,NSCAP)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存活组和死亡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发现由rs2149356和rs11536879组成的3种单倍型(GA,TA,TG)频率在SCAP组和NSCAP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死亡组和存活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LR4基因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SCAP的易感性和预后无相关性。
宋振举童朝阳孙湛姚晨玲邵勉黄培志
关键词: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基因多态性易感性预后
构建医联体平台下急性胸痛患者智慧化管理模式被引量:4
2021年
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总院、紧密型医联体医院及患者3方面,分析急性胸痛患者管理现状。针对急性胸痛患者病史采集规范性、正确判断率、诊治流程等多个攻坚点拟定对策并加以筛选,形成3大方策群组予以实施:(1)建立急性胸痛规范化、同质化诊治流程;(2)基于大数据构建胸痛智慧化疾病诊断系统;(3)依托医联体增强胸痛患者早期预警意识。通过对策实施,形成了多项胸痛诊治标准流程,建立了胸痛诊断数据模型,为后续实践提供了参考。
许莉莉卢苏徐仁德顾国嵘邵勉曹蕾吴鸿谊姚晨玲
关键词:品管圈急性胸痛
急诊护理智能管理系统
一种急诊护理信息管理系统,包括,急诊台面事务信息模块,用于急诊就诊患者建立单病历的急诊护理信息档案;急诊抢救室事务信息模块,用于急诊抢救室患者信息存档;急诊滞留患者病历一览表模块,用于对急诊抢救室滞留患者建立单个病历的急...
冯丽周婉婷杨春童朝阳邵勉
文献传递
TLR2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易感性和预后的关联研究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2(toll—like receptor2,TLR2)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与中国汉族人群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易感性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05—05—2008—04中山医院急诊科收治的360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病史资料和血液样本,其中包括重症肺炎和非重症肺炎患者各180例。根据Hapmap中国人群数据库选择SNPs和标签SNPs(Tag SNPs),利用Primer3软件设计引物;采用DNA抽提试剂盒提取外周血的DNA,PCR-直接测序法进行SNPs分型;利用Haploview 4.1和SPSS15.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TLR2基因2个TagSNPs即rs1898830和rs3804099在研究样本中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2个SNPs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在重症肺炎和非重症肺炎组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存活组与死亡组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LR2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易感性和预后无明显的相关性。
宋振举童朝阳孙湛姚晨玲邵勉郦珊珊黄培志
关键词: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单核苷酸多态性易感性预后
对于“发热”您了解多少
2017年
什么是发热 正常人的体温一般为36-37℃。体温超过37.3℃,称为发热;体温超过39℃,称为高热。临床上,通常以口腔温度的测量值为标准。若测量腋下体温,则需在测量值上加0.5℃。发热是常见的临床症状,患者的症状表现通常与体温高低、导致发热的病因有关。
邵勉施东伟
关键词:发热腋下体温测量值口腔温度症状表现正常人
氨基端前脑钠肽在不同年龄心力衰竭中的界值选择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探讨氨基端前脑钠肽(NT-proBNP)在不同年龄段评价心功能的界值选择。方法48例心功能不全(NYHA Ⅰ—Ⅳ)患者来自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急诊科。入选标准:有器质性心脏疾病基础;心功能(NYHA)Ⅰ—Ⅳ级。所有患者均排除急性冠脉综合征、持续性房颤、肺气肿、肺栓塞、慢性肾功能不全、贫血、甲状腺功能异常以及肿瘤患者。按年龄是否超过75岁分两组,高龄组(n=18)和非高龄组(n=30),并按NYHA标准进行心功能分级。测定患者血NT-proBNP,分析高龄组和非高龄组心功能分级与NT-proBNP之间的关系,分析利用心功能分级参考值作为鉴别急性心源性呼吸困难界值的可行性。计量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间差异的显著性分析用t检验,多组间差异的显著性分析用方差分析。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数据分析使用统计软件SPSS11.0。结果研究对象的NT-proBNP与心功能分级、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关系密切。非高年龄组的NT-proBNP值较高龄组高,在心功能Ⅱ、Ⅳ级水平,两组NT-proBNP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07±277)vs.(1358±967),P〈0.05;(727±1342)vs.(9031±2363),P〈0.01]。在心功能Ⅲ级水平,尽管高龄组的NT-proBNP值更高,但组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67)。NT-proBNP检测严重症状性心衰(NYHAⅢ-Ⅳ级)的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下面积为0.958,界值525pg/ml,敏感性100%,特异性76%;界值1911pg/ml,敏感性73%,特异性96%。高龄患者NT-proBNP检测严重症状性心衰(NYHAⅢ—Ⅳ级)的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下面积为0.922,界值849pg/ml,敏感性100%,特异性57%;界值2990pg/ml,敏感性81%,特异性100%。结论心功能分级的NT-proBNP参考值存在年龄组间差异。笔者建议对高龄患者选择更高的NT-proBNP参考值评价心功能状况,选择更高的界�
邵勉姚晨玲黄培志
关键词:心功能分级急性呼吸困难高龄
脓毒症患者外周血祖细胞和内皮祖细胞数量的变化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检测脓毒症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中祖细胞和血管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相对数量的变化,探讨感染性休克和非休克患者外周血EPC变化的特点。方法收集2007年8月至2008年2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急诊科收治的脓毒症患者27例进行前瞻性研究,其中感染性休克患者12例、非休克患者15例,另选10例健康成年人作为正常对照,ICU非脓毒症患者10例作为ICU对照。Ficoll梯度离心法分离外周血PBMC,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PBMC标记的CD133,CD34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ascular endothd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VEGFR一2)的表达情况,计算祖细胞以及内皮祖细胞的相对数量。组问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健康成年人外周血祖细胞、EPC数量较少,分别占PBMC的0.25%±0.14%和0.09%±0.02%;ICU非脓毒症患者祖细胞和EPC数量分别占PBMC的0.38%±0.29%和0.12%±0.02%,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明显的变化(P〉0.05);脓毒症非休克组患者外周血祖细胞、EPC的数量明显增加,分别占PBMC的0.57%±0.12%和0.22%±0.10%,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性休克患者外周血祖细胞和EPC的数量明显减少,分别占PBMC的0.20%±0.12%和0.04%±0.01%,与非休克组、ICU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O.0s);感染性休克死亡组患者EPC的数量较存活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感染性休克患者外周血祖细胞和EPC的数量减少,死亡组患者减少更加明显,非休克患者祖细胞和EPC数量增加。外周血EPC数量对于预测脓毒症患者的病情程度和预后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童朝阳宋振举姚晨玲邵勉黄培志
关键词:脓毒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