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贾连徽

作品数:7 被引量:28H指数:3
供职机构:哈尔滨工程大学船舶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防基础科研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4篇船体
  • 3篇监测系统
  • 3篇船舶
  • 3篇船舶结构
  • 3篇船体结构
  • 2篇应力
  • 2篇应力监测
  • 2篇实时监测
  • 2篇实时监测系统
  • 2篇监测点
  • 1篇动载
  • 1篇动载荷
  • 1篇移动载荷
  • 1篇有限元
  • 1篇有限元分析
  • 1篇载荷
  • 1篇水弹性
  • 1篇评估系统
  • 1篇舟桥
  • 1篇系统设计

机构

  • 7篇哈尔滨工程大...
  • 1篇中国舰船研究...

作者

  • 7篇贾连徽
  • 7篇任慧龙
  • 4篇唐浩云
  • 2篇冯国庆
  • 2篇李陈峰
  • 1篇陈亮亮
  • 1篇孙树政
  • 1篇刘宁
  • 1篇李积德
  • 1篇李俊男

传媒

  • 2篇武汉理工大学...
  • 2篇哈尔滨工程大...
  • 1篇船舶力学
  • 1篇中国造船工程...

年份

  • 1篇2017
  • 6篇2013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船舶结构实时监测系统
为了能够更加准确地监测船舶强度,避免事故的发生,船舶结构实时监测系统被引入了现代船舶。船舶结构实时监测系统通过在船体结构中植入传感器实现实时监测结构应变变化来及时发现结构早期损伤,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来确保船舶航行的安全。...
唐浩云任慧龙贾连徽冯国庆
分置式舟桥的动态位移响应原型试验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分置式舟桥的垂向位移响应比带式舟桥更加敏感,准确掌握其响应特性在设计和营运中都非常重要。针对分置式舟桥垂向位移响应的非线性和复杂性,给出一种垂向动态位移的原型实验方法,该法采用视频监测技术对河中标尺进行测量,然后人工读取测点位移数据。结果显示该法精度满足要求,操作简单。分析了载荷重量、偏心程度、通车方向以及速度对分置式舟桥垂向位移响应的影响。
陈亮亮任慧龙贾连徽李陈峰甄春博
关键词:移动载荷
船体结构应力监测点的选取方法研究被引量:13
2013年
船体结构应力实时监测系统通过在船体结构中植入应变传感器实现对结构强度的实时监测与评估。文章对船体结构应力实时监测系统中应力监测点的选取方法进行了研究。通过全船结构有限元分析方法得到船体结构在外载荷作用下的结构应力响应,在此基础上对结构监测点进行选择,通过根据高应力部位和考虑海况信息两种途径对监测点进行选取,并依据选定监测点位置处的受力特点给出了传感器的布置方法,最后给出了一条船的应用实例。
贾连徽任慧龙孙树政李积德唐浩云
关键词:应力监测海浪谱有限元分析
船体结构应力监测系统的滤波器设计被引量:8
2013年
利用窗函数法设计船体结构应力监测系统的滤波器时,各设计参数的选取直接影响滤波器的性能.针对设计参数选取这一问题,在考虑船体结构监测应力特点的基础上采用综合评判法对滤波器的设计参数进行了选取.采用主观评分法建立评判因素的隶属函数,并依据不同工况下各项滤波性能的要求,对设计参数进行了不同权重的分配,最后通过模拟信号与实测数据的算例分析,证明了所设计的滤波器能够较好地滤除噪声信号,并能够分辨出船体结构水弹性响应的各低阶振动应力信号.
任慧龙贾连徽李陈峰赵晓东
关键词:船体结构滤波器参数选取水弹性
船舶结构应力监测与强度评估系统设计被引量:10
2013年
船舶结构应力监测与强度评估系统主要用于船体的重要结构、敏感部位和关键构件中的结构应力实时监测以及船体结构强度的在线评估。由于系统既要对结构应力进行实时监测,又要对结构强度作出实时评估,因此对数据通信和处理能力要求较高。针对这一问题将系统设计成3个层次4个子系统,并根据每一子系统的作用与特点设计了不同的系统结构形式,该设计能够最大限度地节省有限的计算资源,保障数据通信质量,提高系统运行效率。最后通过实船试验验证了系统运行的可靠性。
任慧龙贾连徽甄春博刘宁李俊男
关键词:船体结构系统设计监测系统评估系统
船舶结构实时监测系统
为了能够更加准确地监测船舶强度,避免事故的发生,船舶结构实时监测系统被引入了现代船舶。船舶结构实时监测系统通过在船体结构中植入传感器实现实时监测结构应变变化来及时发现结构早期损伤,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来确保船舶航行的安全。...
唐浩云任慧龙贾连徽冯国庆
文献传递
基于风险的船体结构监测点优化布置被引量:3
2017年
针对船舶结构安全监测系统中结构监测点的布置进行研究,提出了基于风险的船体结构监测点布置方法。通过考虑环境载荷下的结构失效、结构失效后对于船体总纵强度的影响以及传感器不同布置形式下有效监测率等因素确定结构监测风险值,并以此为衡准进行船体结构监测点的选取。通过与传统方法得到的监测点布置结果相对比,分析监测点选取结果差异的原因,并说明了基于风险的监测点布置方法的合理性以及提高船舶结构整体监测可靠性的优势。
任慧龙唐浩云贾连徽万千
关键词:风险评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