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薛雅丽

作品数:46 被引量:240H指数:9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科技攻关计划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6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5篇医药卫生
  • 21篇生物学

主题

  • 19篇多态
  • 18篇基因
  • 14篇多态性
  • 11篇染色
  • 11篇染色体
  • 11篇Y染色体
  • 8篇细胞
  • 8篇民族
  • 7篇基因多态性
  • 6篇等位
  • 6篇等位基因
  • 6篇多态性研究
  • 5篇永生细胞系
  • 5篇少数民族
  • 5篇细胞系
  • 4篇等位基因频率
  • 4篇神经管
  • 4篇神经管缺陷
  • 4篇基因频率
  • 3篇亚甲基四氢叶...

机构

  • 45篇哈尔滨医科大...
  • 3篇解放军第21...
  • 2篇广东药学院
  • 2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海南医学院
  • 2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海南医学院附...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海南省人民医...
  • 1篇宁夏医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牡丹江医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遗...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黑龙江省生物...

作者

  • 45篇薛雅丽
  • 31篇傅松滨
  • 21篇李璞
  • 14篇张贵寅
  • 9篇陈峰
  • 9篇刘岸
  • 9篇黄小义
  • 8篇马琳琳
  • 7篇黄承滨
  • 6篇陈白滨
  • 5篇王琦
  • 5篇张咏莉
  • 5篇杨焕杰
  • 4篇于旸
  • 4篇史忠诚
  • 4篇孟祥宁
  • 4篇郑冬梅
  • 4篇张春玉
  • 3篇吕芙蕖
  • 3篇于敏

传媒

  • 7篇国外医学(遗...
  • 6篇人类学学报
  • 6篇中国遗传学会...
  • 4篇哈尔滨医科大...
  • 3篇遗传
  • 3篇中华医学遗传...
  • 3篇云南大学学报...
  • 2篇中国优生与遗...
  • 1篇海南医学院学...
  • 1篇Journa...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中国卫生统计
  • 1篇广东药学院学...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热带医学杂志
  • 1篇国际遗传学杂...

年份

  • 1篇2006
  • 5篇2005
  • 2篇2004
  • 12篇2003
  • 9篇2002
  • 3篇2001
  • 2篇2000
  • 6篇1999
  • 2篇1998
  • 1篇1996
  • 1篇1994
  • 1篇1993
4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东北地区7个少数民族群体中ApoE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的研究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研究东北地区少数民族群体ApoE基因4个单核苷酸多态性的特点及群体之间的差异。方法应用PCRRFLP方法对东北地区7个少数民族群体共216个健康个体该基因中4个SNP位点进行检测。结果2440位点在所有群体中都存在多态性,且各民族间存在差异;73、2907、3106位点不存在多态性。结论东北少数民族中73、2907、3106位点不具有多态性,2440位点杂合度为0.177,与国外文献报道及国际SNP数据库比较有很大的差异。
刘岸高凌寒陈峰薛雅丽楚玉荣张贵寅傅松滨
关键词:APOE基因SNP杂合度单体型
MTHFR基因多态与神经管缺陷的关系被引量:3
2001年
目的 探讨中国东北地区正常汉族人群中神经管缺陷 (NTD)家庭中的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 (MTHFR)基因 6 77C→T多态的分布 ,以证明其是否为NTD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PCR RFLP技术研究了 2 9个正常家庭5 8名父母及 2 8个NTD家庭 5 5名父母中MTHFR6 77C→T多态情况。结果 ①正常组中等位基因频率为V :0 491;NTD组中等位基因频率为V :0 6 36。②正常组中VV基因型占 19 0 % ,NTD组中VV基因型占 30 6 % ,统计结果 χ2=3 46 ,P <0 .0 1,即VV基因型在正常组和NTD组间有一定的显著性差异。结论 MTHFR6
郑冬梅程丽坤薛雅丽王君艾志宏
关键词:PCR-RFLP神经管缺陷基因多态性
中国赫哲族体质人类学研究被引量:2
1999年
陈白滨王琦薛雅丽李璞
关键词:赫哲族体质特征
教研室的教学管理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被引量:12
2003年
为了适应21世纪医学院校教学改革的需要,改良教学管理模式,完善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应把教研室教学管理模式的研究和应用作为教学改革的重点之一.在教学管理实践的过程中,通过完善教学管理的手段来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管理方面,教研室应主动地与基础医学院相互协调、合作.本文对教学任务、课表、学时、教室、教学评价、考试管理、实验室管理、师资培养等各个教学环节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陈白滨杨焕杰陈峰薛雅丽李钰傅松滨
关键词:教学管理模式教学改革医学院校教学过程教学方法
四川省汉族群体Y染色体DYS19位点的基因组扫描研究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对中国四川省汉族代表性人群的DYS19(DNAYchromosomemicrosatellite19)位点进行遗传多态性研究。方法基因组DNA的提取采用传统的酚-氯仿抽提法。DYS19位点的遗传多样性分析采用ABIPrismTM310遗传分析仪及扫描分析系统的微卫星基因组扫描分析。结果在四川省汉族群体中共发现拷贝数13~17五种等位基因型,其等位基因频率分布为4.9%,26.2%,47.6%,16.4%,4.9%。经统计学软件分析显示四川省汉族群体总的基因多样性(GD)值为0.6811。结论研究结果证实四川省汉族群体内部呈现非常显著的遗传异质性,探讨中国不同人群间遗传变异的分布特征和追溯各人群间遗传进化的关系奠定基础。
张咏莉薛雅丽傅松滨
关键词:微卫星位点DYS19基因多样性等位基因频率基因组扫描
利用Y染色体进行人类起源和进化分析被引量:21
2003年
在人类起源和进化研究中 ,Y染色体由于其父系遗传和非重组等特性在揭示父系谱系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 ,用于追溯人类历史的 Y染色体多态主要包括 STRs和 SNPs两种。本文就 Y染色体及 STRs和
孟祥宁薛雅丽傅松滨
关键词:Y染色体STRSSNPS父系遗传人类学
中国4个少数民族中SDF1多态性研究被引量:1
2002年
研究与HIV 1感染相关的基质细胞衍生因子 (SDF1)等位基因突变频率和多态性在中国 4个少数民族的分布特征。应用PCR RFLP等方法检测回族 (5 7例 )、鄂伦春族 (71例 )、蒙古族 (30例 )及锡伯族 (2 6例 )共 184个个体中SDF1 3’A基因突变频率。结果得出中国 4个民族中SDF1 3’A基因的基因频率分别为 :蒙古族为 38 3%,锡伯族为 2 3 1%,回族为 2 0 2 %,鄂伦春族为 10 6 %。中国 4个少数民族中SDF1 3’A等位基因频率存在较大的差异 (χ2 =37 82 6 ,P <0 0 1) ,提示这 4个民族的遗传结构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本研究为评估中国不同民族对HIV 1的易感性及艾滋病的流行病学研究提供了基本数据。
张春玉薛雅丽黄小义马琳琳于旸刘岸吕芙蕖李璞傅松滨
关键词:少数民族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基质细胞衍生因子基因突变
中国六群体MSY2小卫星位点的遗传学研究(英文)
2005年
目的研究中国回族、四川省汉族、福建省汉族、锡伯族、蒙古族、赫哲族群体MSY2小卫星位点的遗传多态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和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方法,对上述六群体334份男性血样本的遗传多态性进行分析。结果MSY2位点有三拷贝和四拷贝两种等位基因型。其中各群体中的大多数成员呈现四拷贝等位基因型,而三拷贝等位基因型频率较低且在各个群体中频率分布是呈现多样。结论根据MSY2位点等位基因频率的分布可评估出六个群体之间的遗传距离,对研究六群体之间的遗传关系和遗传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张咏莉薛雅丽陈峰张贵寅李璞傅松滨
关键词:等位基因频率
神经纤维瘤1型(NF1)基因:一种假定的肿瘤抑制基因的鉴定及其部分特征
1994年
分离了NF1基因并确定了其部分特征,NF1呈现ras谷丙转氨酶活性蛋白作用,为了解该病的病理学提供了新的依据。大约11kb的NF1一致的cDNA序列中含有一开放的可读框架,编码一个含有2818个氨基酸的肽。DNA斑点杂交和PCR分析表明NF1基因含有50个以上的外显子,总长度为300kb,位于17号染色体上。
薛雅丽
关键词:神经纤维瘤基因
母亲的MTHFR基因多态性位点与NTD发生的关系被引量:6
1999年
为了探讨母亲的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C677T突变和神经管缺陷发生的关系,我们采用PCRRFLP技术对27 位生过NTD患儿的母亲和24 位生过正常孩子的母亲的等位基因进行了检测。结果发现正常对照母亲组中VV 基因型的频率为12-5% ,而生过NTD患儿母亲组中VV 基因型的频率为33-3% ,携带VV 基因型的母亲生NTD患儿的危险性比非VV 基因型的母亲提高3 倍。因此,我们认为在NTD 发生和母亲的MTHFR的MTHFRC677T突变有一定的关联。
郑冬梅薛雅丽金焰孙延芝李克深陈黎明韩茜林新梅关凯男
关键词:PCR-RFLP神经管缺陷MTHFR基因多态性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