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窦晶鑫

作品数:29 被引量:311H指数:11
供职机构:农业部管理干部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9篇环境科学与工...
  • 5篇经济管理
  • 2篇生物学
  • 2篇农业科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10篇三江平原
  • 10篇湿地
  • 10篇小叶章
  • 5篇物量
  • 3篇氮沉降
  • 3篇三江平原湿地
  • 3篇生物量
  • 3篇土壤
  • 3篇农业
  • 3篇CO2浓度
  • 3篇城市
  • 2篇典型湿地
  • 2篇养分
  • 2篇影响因素
  • 2篇有机碳
  • 2篇沼泽
  • 2篇沼泽湿地
  • 2篇生理生态
  • 2篇生理特性
  • 2篇生态足迹

机构

  • 25篇中国科学院
  • 11篇中国科学院研...
  • 6篇农业部管理干...
  • 4篇哈尔滨师范大...
  • 1篇安徽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作者

  • 29篇窦晶鑫
  • 24篇刘景双
  • 19篇赵光影
  • 17篇王洋
  • 3篇顾康康
  • 2篇赵卫
  • 2篇徐倩
  • 1篇吴鹏
  • 1篇王金达
  • 1篇秦胜金
  • 1篇周旺明
  • 1篇孙志高
  • 1篇孙崇玉
  • 1篇王明全
  • 1篇苏伟
  • 1篇郑娜
  • 1篇郝冬梅
  • 1篇刘瑞明

传媒

  • 3篇应用生态学报
  • 2篇生态学杂志
  • 2篇湿地科学
  • 2篇生态与农村环...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土壤通报
  • 1篇农业系统科学...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农村工作通讯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浙江大学学报...
  • 1篇农业现代化研...
  • 1篇水土保持通报
  • 1篇草业学报
  • 1篇环境科学研究
  • 1篇地理科学
  • 1篇自然资源学报
  • 1篇安全与环境学...
  • 1篇Journa...
  • 1篇中国环境管理...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4
  • 2篇2012
  • 2篇2011
  • 4篇2010
  • 8篇2009
  • 6篇2008
  • 3篇2007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农牧渔业大县局长轮训的创新思考
2014年
本研究在系统梳理农牧渔业大县局长轮训工作的基础上,综合运用问卷调查、实地走访、电话访谈等调研方法,对农牧渔业大县局长轮训工作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全面总结提炼经验,找出突出问题,寻求农牧渔业大县局长轮训的创新路径。
徐倩窦晶鑫
关键词:轮训
土温升高对湿草甸小叶章植株碳、氮含量的影响被引量:4
2010年
采用电缆加热水浴升温的方法,研究了土壤温度升高对湿草甸小叶章碳、氮累积的影响,对比分析了淹水和非淹水条件下土温升高的相对影响程度。经过一个生长季,升温处理小叶章地上和地下部位生物量分别平均较对照增加67.24%和48.83%,而升温与淹水的交互作用下二者则分别平均增加45.21% 和78.13%。土温升高显著提高了小叶章植株的碳、氮累积量,而降低了其地上和地下部位的C/N,升温处理植株碳、氮累积量分别较对照平均增加48.90%和104.20%,而地上和地下部位C/N 则分别平均下降8.44%和5.26%,升温与淹水的交互作用显著促进了地上部位的碳、氮累积。结果表明,1~3℃的土温升高显著促进了小叶章的生物量及碳、氮累积,并将对湿地系统的碳固定过程造成影响。
窦晶鑫刘景双王洋赵光影
关键词:小叶章氮含量
城市化对区域生态足迹供需的影响被引量:19
2008年
基于1994—2003年吉林省生态足迹时间序列,建立了城市化水平与生态足迹、生态盈亏、生态足迹强度的关系模型.结果表明:吉林省生态足迹、生态盈亏、生态足迹强度与城市化率呈显著相关;生态足迹随城市化的发展由1994年的每人1.59hm2增至2003年的每人2.23hm2,主要受城市化率和第三产业比例的影响;建筑用地、草地和化石燃料用地生态足迹的变化较显著,建筑用地生态足迹变化的驱动因素以人均GDP和第三产业比例为主,草地和化石燃料用地生态足迹主要受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源于居民消费水平的驱动作用,吉林省生态赤字渐趋恶化,从1994年的每人0.319hm2增至2003年的每人0.923hm2;草地和化石燃料用地生态盈亏的变化最显著;在经济结构和消费结构优化的驱动下,研究期间生态足迹强度从每万元4.14hm2降至2.35hm2,而且仍具有较大的降低空间.通过调整经济结构和消费结构,吉林省可以消除生态赤字、实现自然资源的供需平衡.
赵卫刘景双孔凡娥窦晶鑫
关键词:生态足迹城市化时间序列
CO2浓度倍增对湿地小叶章生理特性的影响被引量:8
2008年
选择三江平原湿地典型草甸化小叶章(Calamagrostis angustifolia)为研究对象,利用开顶箱控制CO2浓度,模拟CO2浓度倍增对小叶章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小叶章对CO2浓度倍增的响应依赖于氮素供应状况.缺氮(0 kg/hm2)条件下,CO2浓度倍增使w(叶绿素),w(游离氨基酸)和w(可溶性蛋白质)降低,w(可溶性糖)增加;而当氮素供应充足时,w(叶绿素),w(游离氨基酸)和w(可溶性蛋白质)均显著增加.施氮促进小叶章叶绿素、游离氨基酸和可溶性蛋白质合成,降低了w(可溶性糖).小叶章在高浓度(以摩擦尔分数计)CO2(700μmol/mol)熏蒸40 d,光合能力出现下降趋势.施氮可以促进小叶章的生长,调节其对CO2浓度升高的适应现象.
赵光影刘景双窦晶鑫周旺明王洋秦胜金
关键词:小叶章CO2浓度倍增生理特性
CO_2浓度升高对三江平原典型湿地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影响被引量:7
2009年
选择三江平原典型草甸化小叶章湿地为研究对象,利用开顶箱控制CO2浓度,模拟CO2浓度升高对湿地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影响。结果表明,CO2浓度升高对土壤微生物量碳的影响受土壤氮素水平制约。不施氮和常氮处理,CO2浓度升高对其影响不显著;高氮处理,土壤中可利用的氮相对充足,微生物活性不受氮素限制,土壤微生物量碳显著增加。置于CO2浓度升高环境中的土壤水溶性有机碳含量有增高的趋势,但没有达到统计上显著水平(P>0.05)。施氮均促进了土壤微生物量碳和水溶性有机碳的增加。
赵光影刘景双王洋窦晶鑫
关键词:CO2浓度升高湿地微生物量碳水溶性有机碳
三江平原湿地小叶章各器官主要营养元素特征被引量:3
2011年
选择生长在三江平原湿草甸和沼泽化草甸上的小叶章(Calamagrostis angustifolia)为研究对象,在2004~2008年小叶章生长季,测定了其根、茎、叶和叶鞘内的有机碳含量、全氮含量、全磷含量和全硫含量,研究了小叶章体内营养元素含量特征及其生长限制元素。结果表明,在两种类型湿地上生长的小叶章,其体内各器官的有机碳含量、全氮含量、全磷含量和全硫含量都存在差异;两种类型湿地的小叶章地上部分各器官中,全氮含量、全磷含量和全硫含量都是在叶中最大,其次为叶鞘、茎;湿草甸小叶章根营养元素含量明显低于其地上部分各器官,而沼泽化草甸小叶章则相反;两种类型湿地上的小叶章地上部分器官中的各营养元素含量之间多存在显著相关关系,而根中各元素含量之间几乎不相关;氮是限制小叶章生长发育的最主要的营养元素;湿草甸小叶章相对更易受到硫元素的限制。
孙崇玉刘景双王洋郑娜窦晶鑫赵光影
关键词:小叶章营养元素营养限制三江平原
基于物元模型的吉林省西部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被引量:21
2007年
从水资源条件、自然灾害和土地“三化”(沙漠化、盐碱化和草原退化)3方面出发,选取10项能反映吉林西部生态环境脆弱性而彼此之间相互独立的指标建立物元模型,采用物元模型和熵权法对吉林西部各县市生态环境进行了脆弱性评价。结果表明1985—2000年吉林省西部乾安县、扶余县、长岭县整体生态环境脆弱性相对较轻为Ⅰ级;大安市、前郭县生态环境脆弱性为中等Ⅱ级;脆弱性较重的地区有洮北区、镇赉县、洮南市、通榆县,脆弱等级为Ⅲ级。整体而言,吉林西部松原市各县环境脆弱性要好于白城市各县市。各县市对不同因子的敏感程度也各不相同,水资源条件脆弱性较重的地区为大安、通榆;自然灾害较为严重的地区为洮北、镇赉、洮南、通榆、乾安;土地“三化”现象幅度最大的地区为洮北、洮南、前郭。
王明全王金达刘景双窦晶鑫
关键词:物元模型脆弱性熵权法
辽中地区矿业城市生态承载力研究被引量:11
2008年
生态足迹模型是度量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方法,加入经济因子以提高模型评价的准确性,为辽中地区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运用生态足迹模型计算了辽中地区矿业城市1985~2005年人均生态足迹、人均生态承载力和生态赤字,利用压力—状态—响应模型耦合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和经济因子得到综合生态承载力指数,评价了辽中地区矿业城市1985~2005年综合生态承载力水平。结果表明:1985~2005年,辽中地区矿业城市人均生态足迹从1.79 hm^2增至3.53 hm^2,增长率为97.43%;人均生态承载力从0.78 hm^2增至0.81 hm^2,生态赤字从-1.01 hm^2增至-2.73 hm^2,增加了190.17%;综合生态承载力指数先降低,2000年以后略有增加,其中综合生态承载力水平1985年很高,1990年较低,1995、2000年一般,2003、2005年较高。对比生态足迹模型得到的生态承载力和通过压力—状态—响应模型得到的综合生态承载力指数,两者的变化趋势一致,具有很强的相关性。综合生态承载力指数评价指标的丰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评价的公正性和准确性,可以更好地反映区域可持续发展程度,为其它生态足迹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顾康康刘景双窦晶鑫
关键词:生态足迹生态赤字可持续发展
三江平原草甸湿地土壤有机碳矿化对C/N的响应被引量:39
2009年
模拟研究了三江平原典型草甸小叶章湿地及人工林地土壤有机碳(SOC)矿化在4种C/N(Ⅰ:9—10,Ⅱ:11-12,Ⅲ:13—16,Ⅳ:16—22)处理下的变化特征,分析了SOC矿化对C/N的响应。结果表明:在36天的培养期内,高C/N处理下两种土壤的SOC累积矿化量分别是低C/N时的2.78和2.68倍,两种土壤SOC矿化量对C/N变化的响应不存在显著差异;不同C/N处理下,两种土壤SOC的矿化速率均在前期(0—4天)较高,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并趋于稳定;一级动力学方程能较好的描述两种土壤的SOC矿化动态,其C0和C0/SOC值均随C/N的增加而增加;回归分析表明,试验C/N(9—22)范围内湿草甸土和林地土的SOC累积矿化量及矿化速率分别与C/N呈显著的线性和二次曲线关系,C/N是影响湿地土壤有机碳富集程度的关键因素。
窦晶鑫刘景双王洋赵光影
关键词:C/N有机碳矿化三江平原
模拟氮沉降对湿地植物生物量与土壤活性碳库的影响被引量:36
2008年
在两种水分条件下(W1:非淹水,W2:淹水)分4个氮处理(分别相当于氮沉降率0、1、3、5gN.m-2.a-1)模拟了三江平原典型湿地植物湿草甸小叶章(Deyeuxia angustifolia)植株及土壤活性碳库对氮沉降的响应.结果表明:模拟氮沉降下小叶章的生物量(总生物量、地上生物量、根生物量)均高于对照,其中根生物量的增长程度最大;根中碳含量及分配比例均显著提高,而地上部位的碳含量则显著降低(P<0.05).氮沉降对土壤活性碳库具有显著影响,各活性碳库含量均以5gN.m-2.a-1处理最高,氮沉降对各活性碳库的影响程度依次为CHC(碳水化合物碳)>LBC(易氧化有机碳)>DOC(水溶性有机碳)>MBC(微生物量碳),氮沉降与淹水条件的耦合作用有利于活性碳的释放;回归分析表明,土壤活性碳库与小叶章相关参数间存在显著相关性.氮沉降显著提高了小叶章植株生物量及土壤的活性碳含量.
窦晶鑫刘景双王洋赵光影
关键词:氮沉降小叶章湿地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