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顾康康

作品数:48 被引量:424H指数:12
供职机构:安徽建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建筑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4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经济管理
  • 16篇环境科学与工...
  • 7篇建筑科学
  • 3篇农业科学
  • 3篇历史地理
  • 2篇天文地球
  • 2篇水利工程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7篇城市
  • 10篇生态承载力
  • 10篇矿业
  • 10篇矿业城市
  • 8篇指标体系
  • 7篇生态
  • 6篇生态足迹
  • 5篇载力
  • 5篇承载力
  • 4篇承载力研究
  • 3篇土地利用
  • 3篇协调度
  • 3篇聚落
  • 3篇可持续发展
  • 3篇徽州传统聚落
  • 3篇古村落
  • 3篇传统聚落
  • 3篇村落
  • 2篇影响因素
  • 2篇运移

机构

  • 22篇中国科学院
  • 16篇安徽建筑大学
  • 12篇安徽建筑工业...
  • 9篇中国科学院研...
  • 5篇宿迁学院
  • 3篇吉林省环境工...
  • 2篇吉林农业大学
  • 1篇安徽省农业科...
  • 1篇合肥工业大学
  • 1篇华盛顿大学
  • 1篇鞍山市统计局

作者

  • 48篇顾康康
  • 21篇刘景双
  • 21篇储金龙
  • 11篇汪勇政
  • 6篇王明全
  • 5篇侍非
  • 4篇王洋
  • 3篇包善驹
  • 3篇王金达
  • 3篇彭小黎
  • 3篇窦晶鑫
  • 2篇孙志高
  • 2篇赵卫
  • 2篇王佩
  • 2篇肖铁桥
  • 2篇马明
  • 2篇蔡茜
  • 1篇陈晓华
  • 1篇汪家权
  • 1篇潘邦龙

传媒

  • 4篇安徽建筑工业...
  • 3篇农业系统科学...
  • 3篇安徽农业科学
  • 3篇中国科学院研...
  • 3篇自然资源学报
  • 2篇生态学报
  • 2篇地理科学
  • 2篇沈阳建筑大学...
  • 2篇生态与农村环...
  • 2篇生态环境学报
  • 2篇安徽建筑大学...
  • 1篇资源科学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城市环境与城...
  • 1篇地理学报
  • 1篇地理研究
  • 1篇华东经济管理
  • 1篇地理科学进展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17
  • 6篇2016
  • 1篇2015
  • 5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4篇2011
  • 4篇2010
  • 7篇2009
  • 7篇2008
  • 3篇2007
  • 3篇2006
4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旅行社决策者视角下交通线路对区域旅游发展影响研究
2014年
以旅行社决策者认知与评价视角探讨交通线路对区域旅游发展影响是参与式旅游规划的重要研究命题。以6条交通线路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并采用多种统计方法,初步探讨交通线路对区域旅游发展影响评价结果和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决策者认知的交通线路对区域旅游发展影响因素可以归为9类,其中主要因素是相距主要景点的距离、交通节点数量及客源市场;合武高速评分最高,沪汉蓉高速铁路其次,合阜高速最低;决策者评分可分为2类;旅行社决策者在评价宁西铁路和合阜高速对区域旅游影响时,存在显著的地域差异和距离衰减规律。最后,绘制了决策者评价过程图,并提出了对六安旅游规划的具体建议。
侍非顾康康高才驰
关键词:交通线路区域旅游发展
辽中地区矿业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3
2009年
辽中地区矿业城市是中国重要的能源生产和重工业基地,研究其环境空气质量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有利于改善空气质量恶化的现状,促进经济、生态协调发展.利用鞍山、抚顺和本溪的环境空气质量定点监测数据,采用Daniel的趋势检验方法分析了鞍山、抚顺和本溪2001~2006年市区环境空气质量的变化趋势,并探讨了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01~2006年,辽中地区矿业城市市区空气污染较为严重,月降尘、PM10全部年份超标严重,SO2部分年份超标,属于典型的煤烟型污染.鞍山市区各类污染物变化不显著,除SO2略呈上升趋势,其余污染物均呈下降趋势;抚顺市区除PM10呈显著下降趋势(p<0.1),其余污染物均呈上升趋势,其中NO2呈显著上升趋势(p<0.1);本溪市市区各类污染物均呈下降趋势.空气污染季节和空间差异显著,冬春季污染程度明显高于夏秋季,工业区、交通区显著高于居民区、清洁区.经济增长带来的能源需求压力、环境保护措施的实施,以及各个市区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象条件的相互作用,是辽中地区矿业城市市区空气环境质量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因此,需要改善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加强机动车尾气排放管理、合理规划城市布局、从区域整体上提高大气环境容量,从而改善辽中地区矿业城市环境空气质量.
顾康康刘景双陈昕
关键词:环境空气质量能源结构影响因素矿业城市
生态承载力的概念及其研究方法被引量:74
2012年
生态承载力研究是可持续发展科学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是判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分析手段,对生态承载力的概念和评价方法的研究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科学的发展与完善。对国内外相关研究中的生态承载力概念进行了总结,并深入探讨了不同学者对于生态承载力概念达成的共识及存在的分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生态承载力概念的内涵。依据生态承载力评价的思路,将国内外生态承载力评价方法分为3类,第1类是指标体系评价法,第2类是以能量、物质流为基础的产品周期评价,第3类是综合性评价。上述评价方法在处理复杂系统问题上都有各自的优缺点,需要评价者根据评价目的采用互补的方式对方法进行集成,加强综合集成的方法在生态承载力评价中的应用。最后,结合生态承载力研究的发展趋势,分析了目前生态承载力研究的不足,提出了生态承载力中主动因子与被动因子、生态承载力预测及其与区域规划的结合、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对生态承载力的影响、生态承载力方法改进等亟待开展的研究内容。
顾康康
关键词:生态承载力可持续发展
中国工业部门生态效益分析被引量:2
2010年
借鉴世界企业永续发展委员会(WBCSD)提出的生态效益指标体系,结合社会价值因子构建了中国工业部门生态效益指标体系,利用因子分析模型研究了中国2006年工业部门生态效益及其主要影响因子,并按照工业生态效益特征将39个工业部门划分为4个类型。结果表明:中国工业部门生态效益的影响因素可以归纳为能源消耗-污染因子、水资源消耗-污染因子、经济社会效益因子;中国工业部门生态效益差异显著,机械设备制造业、电子属于生态效益最优的工业部门,以矿产品采掘与加工为基础的工业部门整体表现出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造纸及纸制品业生态效益最差。因子分析法较全面的反映了中国工业部门的生态效益,提高工业部门生态效益的建议可为中国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顾康康刘景双王洋
关键词:生态效益指标体系
新形势下地方高校城乡规划专业特色办学路径探索——以安徽建筑大学为例被引量:4
2016年
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和城乡规划学科的发展,开办城乡规划专业的地方高校越来越多,办学竞争日趋激烈,如何寻求特色化发展已成为地方高校城乡规划专业发展的热点问题。文章分析了地方高校城乡规划专业办学面临的新形势,以安徽建筑大学为例,从特色凝练、课程优化、就业导向3个方面探讨新形势下地方高校城乡规划专业特色办学路径,以期实现发展创新力、提升竞争力及扩大影响力的目标。
顾康康储金龙张红亚
关键词:城乡规划地方高校特色办学
辽中地区矿业城市生态系统脆弱性研究被引量:28
2008年
辽中地区矿业城市是中国重要的能源生产和重工业基地,研究其生态系统脆弱性有助于改善该区域环境恶化、生态系统失调的状况,为其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基于矿业城市复合生态系统内涵,建立了辽中地区矿业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提出生态系统协调度,并设定了其脆弱性和协调性分级标准。结果表明:2005年,辽中地区矿业城市生态系统脆弱性处于亚稳定状态,主要限制因子为资源匹配指数、环境质量指数和经济发展指数;辽中地区矿业城市生态系统间处于亚协调状态,其中本溪略低于亚协调,处于低度失调状态。鞍山的资源匹配指数处于较失调状态,抚顺、本溪的资源匹配指数处于失调状态,抚顺、本溪的经济发展指数处于较失调状态,是限制整个生态系统协调发展的主要原因。该评价模型较真实的反映了辽中地区矿业城市生态系统脆弱性、协调性状况,并且提出了制约其发展主要限制因子。
顾康康刘景双王洋彭小黎王明全
关键词:脆弱性协调度指标体系复合生态系统
植被配置结构对人体热舒适度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背景]城市热岛效应对人体健康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城市绿地能够有效改善城市热环境,提高人体热舒适度。[目的]探究植被配置结构的温湿效应及对人体热舒适度的影响,以期为城市预备地景观规划提供参考,预防并减少城市热岛效应对城市居民健康的影响。[方法]以合肥某高校预备地为研究对象,选取晴朗无云且无极端天气的夏季典型气象日进行实地监测,以实测数据进行ENVI-met软件数值模拟精度验证。基于垂直和水平的视角对植被配置结构方案进行量化界定,根据植被配置类型(草地、灌木+草地、乔木+草地、乔木+灌木+草地)、种植布局(列植、均匀点植)及种植密度[植物间高宽比(ART)分别为0.75、1.13、1.50、2.25]三个方面建立9个模拟方案,定量对植被配置结构方案的降温增湿效应及人体热舒适度(生理等效温度,PET)进行评价。[结果]所有模拟方案的降温增湿效果的变化趋势较为一致,基本上呈现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方案八(乔木+草地,ART=2.25,均匀点植)的降温增湿效果最优,降温指标较最差的方案一最大差值达1.36℃,增湿6.29%。方案九(乔木+灌木+草地,ART=2.25,均匀点植)的人体热舒适度最优,PET值为35.37℃。不同植被配置类型对热舒适度的改善效果由强到弱的顺序为乔灌草结构(方案九)>乔草结构(方案八)>灌草结构(方案二)>草地结构(方案一);15∶00时,乔灌草结构(方案九)的PET值较草地结构方案(方案一)下降了7.44℃。乔木间种植密度越大,模拟方案与原始方案的温度和相对湿度的差值就越高。在控制相同绿量的情况下,在植被种植稀疏时,均匀点植展现出更优的人体舒适度,但方案三(乔木+草地,ART=0.75,均匀点植)与方案五(乔木+草地,ART=1.5,列植)PET值相差仅0.15℃;当种植密集时,列植则更有利于风的流通,更有效降低场地温度,方案七(乔木+草地,ART=2.25,列植)比方案四(
董冬邰宇罗毅张五四顾康康
关键词:人体热舒适性微气候
山水型城市生态安全格局构建与建设用地开发策略被引量:25
2016年
辨析城市生态用地、构建生态安全格局,进而提出建设用地开发策略,对于城市生态保护与空间规划具有重要意义。以安庆市为例,运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识别生物多样性保护、水资源安全、地质灾害规避3类生态用地,采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并基于多因子综合评价,将生态用地划分为极重要、较重要、一般重要3个级别。将极重要生态用地与相关法规、标准及政策所规定的禁建区作为源,利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获得安庆市高、中、低不同安全水平的综合生态安全格局。最后,在生态安全格局基础上,基于可建设用地生态影响及开发潜力评价,将建设用地分为优先发展区、适度发展区、控制发展区以及禁止发展区,并提出建设用地开发策略。
储金龙王佩顾康康汪勇政
徽州传统聚落综合品质评价——以歙县23个古村落为例被引量:5
2013年
传统聚落综合品质提升是解决保护与利用矛盾的关键,对于传统聚落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歙县23个古村落为研究对象,构建徽州传统聚落综合品质评价指标体系,探讨传统聚落综合品质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作为综合评价目标层的生态支撑、历史文化保护、设施配套、经济发展得分分别为4.15、3.99、3.17、2.65,反映经济发展已成为制约徽州传统聚落综合品质提升的瓶颈因子;相关性分析表明历史文化保护、设施配套与综合品质显著相关,已成为徽州传统聚落综合品质提升的主导因子;依据象限分析将23个古村落划分为三类,其中综合品质中等的古村落占73.91%,是提高徽州传统聚落综合品质整体水平的关键。
储金龙左丹顾康康
关键词:传统聚落指标体系
辽宁省水资源利用的比较优势分析被引量:4
2008年
运用比较优势原理,建立了用水比较优势的计算模式,用以计算和分析辽宁省水资源利用的比较优势;并应用聚类分析法分析了该省用水比较优势的区域分异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1997年~2005年辽宁省工业用水和林牧渔用水具有相对优势,但是灌溉用水始终处于比较劣势,用水效益是影响其变化的主要因素;受自然条件和经济水平的影响,生产用水的比较优势具有显著的区域分异。较之全国平均水平,1997年~2005年该省城市生活用水具有相对优势但渐趋减弱,农村生活用水处于比较劣势但日益改善,两者在时间和空间上呈相反的变化趋势,主要源于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对生活用水的竞争使用;生活用水比较优势也具有显著的区域分异,其区域分异与城市化率呈显著相关。
赵卫刘景双顾康康王明全
关键词:水资源利用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