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连生

作品数:37 被引量:91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32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3篇药物
  • 9篇基因
  • 8篇多态
  • 8篇液相色谱
  • 8篇色谱
  • 8篇相色谱
  • 6篇药物代谢
  • 6篇高效液相
  • 6篇高效液相色谱
  • 5篇液相色谱法
  • 5篇色谱法
  • 5篇高效液相色谱...
  • 4篇多态性
  • 4篇人血浆
  • 4篇微粒
  • 4篇微粒体
  • 4篇基因多态性
  • 4篇肝微粒体
  • 3篇代谢酶
  • 3篇代谢研究

机构

  • 33篇中南大学
  • 1篇广州医学院第...

作者

  • 33篇王连生
  • 22篇周宏灏
  • 15篇谭志荣
  • 13篇欧阳冬生
  • 11篇王丹
  • 10篇周淦
  • 10篇刘昭前
  • 10篇李智
  • 9篇陈尧
  • 9篇胡东莉
  • 7篇刘英姿
  • 7篇郭栋
  • 7篇韩春婷
  • 6篇曾玲
  • 5篇郑姣
  • 4篇陈国林
  • 3篇何楠
  • 3篇朱冰
  • 3篇韩仰
  • 3篇彭亮

传媒

  • 4篇药物分析杂志
  • 4篇中南药学
  • 3篇中国药理学与...
  • 2篇中国临床药理...
  • 2篇中南大学学报...
  • 2篇中国药理学会...
  • 1篇医学研究通讯
  • 1篇中华检验医学...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中国新药杂志
  • 1篇中国药理通讯
  • 1篇第八次全国药...
  • 1篇第十五届中国...
  • 1篇中国工程院2...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2
  • 3篇2010
  • 3篇2008
  • 2篇2007
  • 5篇2006
  • 3篇2005
  • 3篇2004
  • 2篇2003
  • 5篇2002
  • 1篇1999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药物代谢酶遗传变异引起的药物反应差异与机制
周宏灏肖洲生刘昭前朱冰何楠欧阳冬生陈国林王连生黄松林王丹谭志荣
1984年2月5日~2002年12月20日,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3个美国中华医学基金(CMB)、中国科学院出版基金等7项基金资助,对药物代谢与反应差异的遗传机制及其规律,进行了系列的研究。一...
关键词:
关键词:药物代谢酶基因多态性催化药物疗法药物评价
beta肾上腺素受体遗传变异及其与药物反应差异的机制研究
周宏灏刘昭前刘洁莫玮周淦王连生欧阳冬生刘英姿张伟李智李清谭志荣刘利辉王丹胡东莉
关于药物反应相关蛋白与疾病易感性和药物反应个体差异的机制研究是遗传药理学的重要研究内容,近年来得到了迅猛发展,但目前主要停留在药物酶、转运体等药物代谢动力学相关的蛋白质水平。虽然药物效应动力学方面的差异一直为广大医学工作...
关键词:
关键词:肾上腺素受体药物
夫西地酸干混悬剂在健康人体的相对生物利用度研究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研究由香港澳美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夫西地酸干混悬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采用双周期随机交叉试验设计。分别给予20名男性健康受试者试验制刑或参比制剂夫西地酸干混悬剂750mg,采用HPLC法测定培药后不同时间的血药浓度。结果参比制剂与试验制剂的主要药物动力学参数Gmax、AUC0→8和AUC0→∞(均数±标准差)分别为:(30.91±5.24)、(30.25±5.82)μg·mL^-1;(2.00±0.74)、(1.88±0.60)h;(443.0±136.3)、(435.6±105.2)μg·h·mL^-1;(460.4±139.6)、(450.9±108.2)μg·h·mL^-1。试验制剂对参比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F(以AUC0→48作为评价依据)为100%±13%(71%~125%)。结论经统计学分析,香港澳美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夫西地酸干混悬剂与丹麦利奥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夫西地酸干混悬剂参比制刺具有生物等效性。
谭志荣欧阳冬生韩仰彭亮陈尧韩春婷曾玲郭栋郑姣周淦王连生李智刘昭前胡东莉刘英姿王丹周宏灏
关键词:夫西地酸相对生物利用度高效液相色谱法
辛伐他汀对高脂血症大鼠动脉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mRNA表达的下调作用被引量:6
2003年
目的 :观察高脂血症时动脉血管紧张素Ⅱ 1型受体 (AT1)mRNA表达水平、外周血血管活性物质的变化特点及降脂治疗的作用 ,探讨辛伐他汀逆转内皮功能障碍的机制。方法 :实验包括正常对照组 ,另两组通过 4周建立高脂血症模型 ,此后继续高脂喂养 ,其中辛伐他汀治疗组在高脂喂养同时喂服辛伐他汀 10mg·kg-1·d-1)而高脂血症组不予药物治疗 ,第 2 0周检测 3组的血脂变化及观察AT1mRNA表达水平、外周血AngⅡ和NO浓度。结果 :高脂血症组AT1mRNA表达水平高于、血NO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而AngⅡ和收缩压无显著差异。辛伐他汀治疗组总胆固醇 (TC)、甘油三脂 (TG)、低密度胆固醇 (LDL -C)显著低于高脂血症组 ,且动脉组织AT1mRNA表达水平也显著低于高脂血症组 ,血NO含量高于高脂血症组、但血AngⅡ浓度和收缩压未见显著差异。结论 :辛伐他汀在调脂的同时 ,下调AT1mRNA的表达、促进一氧化氮的生成 ,从而逆转内皮功能障碍、阻止动脉硬化进展。
吴峻王连生陈敏生孙明周宏研许辉周宏灏
关键词:辛伐他汀高脂血症血管紧张素
多态变异对药物转运体活性影响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08年
药物转运是药物反应个体差异及药物相互作用的重要环节。近年来,随着物质转运研究的深入,转运蛋白超家族成员正在不断增加。在已发现和命名的转运蛋白中,与药物转运有关的主要蛋白有ATP依赖性泵出转运体MDR1、有机阴离子转运蛋白(OATP)。MDR1在胃肠道、肝脏和肾脏等组织广泛分布,影响药物的吸收、分布以及分泌排泄。MDR1基因的多态性影响其表达和功能,改变底物药物体内过程。有机阴离子转运蛋白在肝脏等组织特异表达,调节药物的分泌排出,其遗传多态性是相关药物异常反应的重要原因。
张海霞王连生
关键词:多药耐药蛋白遗传多态性
基因多态对他莫昔芬疗效影响研究进展
他莫昔芬是治疗乳腺癌抗雌激素金标准药物,但临床上雌激素受体α阳性的乳腺癌患者中有30%~50%对其耐药。他莫昔芬耐药机制部分与基因变异有关。代谢酶细胞色素氧化酶P450 CYP2D6,细胞色素P450 CYP2C19,细...
张燕青王连生
关键词:他莫昔芬乳腺肿瘤
文献传递
NF-κB及PXR基因多态对非小细胞肺癌铂类药物治疗的影响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索NF-κB rs230521,NF-κB rs4648068及孕烷X受体(pregnane X receptor,PXR)rs3814058多态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疗效与毒副作用的影响。方法:收集非小细胞肺癌患者262例,用Mass ARRAY法进行基因分型,logistic分析NF-κB,PXR基因多态对化疗疗效、胃肠道毒副作用、血液系统毒副作用的影响。结果:NF-κB rs230521CC基因型对铂类药物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出现血液系统毒副作用的风险较GG型高(OR=3.485,P=0.011),PXR rs3814058 CC及CT基因型出现血液系统毒副作用的风险较TT型高(OR=2.045,P=0.048),NF-κB rs4648068多态对铂类药物化疗效果、胃肠道和血液系统毒性均无显著影响。结论:NF-κB rs230521和PXR rs3814058基因多态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铂类药物化疗的血液系统毒副作用具有显著影响。携带rs230521 CC基因型、rs3814058 CC及CT等位基因的患者应用铂类药物化疗时出现血液系统毒副作用的风险较大。临床上需要对携带风险基因的患者在治疗剂量和疗程上进行合理分配,以防止血液系统毒副作用的发生。
周亚星杨锫刘英姿王连生
关键词:NF-ΚB孕烷X受体非小细胞肺癌
炎症过程中细胞色素P450酶活性降低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0年
机体在感染或炎症状态下,肝脏细胞色素P450药物代谢酶mRNA表达和蛋白含量显著降低,酶的催化活性降低。这种变化对人体内药物代谢过程乃至相关药物临床治疗安全性具有显著影响。细胞色素P450异构酶活性降低具有不同的变化过程与模式,反映细胞色素P450酶系具有多种活性调节机制。现有研究表明,细胞色素P450酶活性降低主要发生在基因表达环节,由多种炎症细胞因子介导。阐明炎症对细胞色素P450活性的影响有助于明确细胞色素P450酶活性的调控机制,对指导临床安全合理用药具有重要意义。
赵繁荣王连生
关键词:炎症细胞色素P450酶系统细胞因子类
不同CYP2C19基因型肝微粒体中安定的N-去甲基代谢
目的:确证人肝微粒体中安定N-甲基代谢与S-美芬英4'-羟化代谢之间的相关性;明确不同CYP2C19基因型间安定体外N-去甲基代谢的关系;确定CYP3A以及CYP2C19在不同底物浓度条件下,对安定体外N-去甲基代谢的相...
王连生
关键词:药物代谢细胞色素P4502C19细胞色素P4503A
文献传递
高效液相色谱离子阱质谱联用法同时测定人血浆中曲马多和对乙酰氨基酚浓度被引量:8
2005年
目的:建立快速、灵敏的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阱质谱法测定人血浆中曲马多和对乙酰氨基酚的浓度。方法:血浆样品经乙腈直接沉淀蛋白后,以乙腈-10 mmoL·L-1甲酸胺-0.1%甲酸(65:15:20)为流动相,采用Hypurity C18柱(150mm× 2·1 mm,5μm)分离,流速为0.2 mL·min-1,通过电喷雾离子化离子阱质谱,以二级质谱选择离子反应监测(SRM)方式进行检测。结果:曲马多和乙酰氨基酚的线性范围分别为5~1000及20-12800 ng·mL-1,最低检测浓度分别为1和10 ng· mL-1,平均相对回收率均为103.7%,日内和日间变异均<20%,每个样品测试时间仅为7.0 min。结论:本法简单、快速、灵敏、重现性好,是一种有效的检测人血浆中曲马多和对乙酰氨基酚浓度的方法。
谭志荣欧阳冬生周淦王连生李智王丹陈国林黄松林刘英姿胡东莉周宏灏
关键词:对乙酰氨基酚曲马多人血浆高效液相色谱血浆样品C18柱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