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殷作明

作品数:110 被引量:225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西藏军区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全军“十五”指令性课题军队“十一五”科技攻关课题西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97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01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2篇弹伤
  • 22篇枪弹伤
  • 21篇休克
  • 16篇肢体
  • 15篇血性
  • 15篇肢体枪弹伤
  • 15篇失血
  • 15篇失血性
  • 15篇失血性休克
  • 13篇创伤
  • 11篇高原高寒
  • 8篇骨折
  • 8篇MCI-15...
  • 7篇手术
  • 7篇外科
  • 7篇内固定
  • 7篇关节
  • 6篇钙增敏剂
  • 5篇战时
  • 4篇心肌

机构

  • 69篇中国人民解放...
  • 31篇第三军医大学...
  • 27篇西藏军区总医...
  • 12篇成都军区
  • 5篇成都军区昆明...
  • 4篇第二军医大学
  • 2篇贵州省人民医...
  • 2篇成都市第三人...
  • 2篇河北医科大学...
  • 2篇西藏大学
  • 2篇成都市第一人...
  • 2篇军事科学院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成都大学
  • 1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云南省第二人...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军事医学院

作者

  • 109篇殷作明
  • 49篇李素芝
  • 38篇林秀来
  • 35篇胡德耀
  • 29篇刘良明
  • 28篇叶峰
  • 21篇宋俊
  • 21篇雷明全
  • 20篇杨志焕
  • 16篇熊国忠
  • 14篇何蓉城
  • 12篇汤建林
  • 12篇何代平
  • 12篇陈永龙
  • 11篇石权贵
  • 11篇李楠
  • 10篇孙克勤
  • 9篇刘安
  • 9篇刘建伟
  • 8篇石泉贵

传媒

  • 19篇西南国防医药
  • 17篇创伤外科杂志
  • 15篇西藏科技
  • 6篇中华创伤杂志
  • 5篇高原医学杂志
  • 5篇中国矫形外科...
  • 5篇西藏医药
  • 5篇第七届全国创...
  • 2篇中国危重病急...
  • 2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中华创伤骨科...
  • 2篇西部医学
  • 2篇西藏科协20...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国煤炭工业...
  • 1篇解放军预防医...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遗传
  • 1篇中华显微外科...

年份

  • 3篇2023
  • 2篇2022
  • 4篇2020
  • 4篇2019
  • 3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3
  • 4篇2011
  • 8篇2010
  • 8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7
  • 12篇2006
  • 5篇2005
  • 9篇2004
  • 10篇2003
  • 8篇2002
  • 5篇2000
1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原高寒战时环境肢体枪弹伤后电解质代谢的动物实验研究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探讨高原高寒环境下平战时肢体枪弹伤后血浆电解质代谢的特点。方法将24头实验猪随机分为高原战时致伤组(GZ)、高原平时致伤组(GP)和平原平时致伤组(PP),每组8头。分别于伤前、伤后30分钟2、6、、12小时1、2、3、、5、7、10、14天采静脉血测定钾、钠、氯和钙、镁、磷的含量。结果伤后平原平时组和高原平时组血钙有明显的下降趋势,高原平时组整体血钙水平均较平原组低,但血清钙>2.25mmol/L。而高原战时组伤后3~5天有较严重的低钙血症。三组枪弹伤后均出现严重的低镁血症,严重程度依次为高原战时组>高原平时组>平原平时组。高原战时组伤后2小时即有显著降低,伤后12小时测不出,一直到伤后3天持续在低水平。三组伤后6小时血钠有一个显著的升高,受伤12小时后三组血钠逐渐降低,至伤后7天时高原战时组出现轻度低钠血症。三组K+、Cl-和Pi3+均在伤后12小时开始逐渐降低,严重程度依次为高原战时组>高原平时组>平原平时组,但都未低于正常值的低限。结论高原战时枪弹伤后3~5天机体有严重的低钙血症,6小时~1天和3天机体有严重的低镁血症;12小时后机体开始出现K+、Na+、Cl-和Pi3+的逐渐降低,至伤后7天出现轻度的低钠血症。
殷作明李素芝胡德耀叶峰杨志焕林秀来宋俊赖西南石权贵何代平李楠何蓉城孙克勤
关键词:枪弹伤电解质代谢
高原地区前臂尺桡骨开放性骨折的治疗观察
2003年
目的 探讨高原地区前臂尺桡骨开放性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 本组共治疗前臂尺桡骨开放性骨折20例。在彻底清创的基础上用单臂多功能支架外固定3例,其余骨折分别用钢板螺丝钉、克氏针进行内固定。对有并发症者在手术的同时给予修复重建。结果 20例患者平均随访时间为13.5个月,伤口一期愈合18例,表浅感染2例,骨折全部骨性愈合,患肢功能优12例,良6例,尚可2例。结论 高原地区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细菌生长繁殖速度慢,伤口感染发生率低,早期只要清创彻底,伤口都能一期愈合,同时进行一期内固定术也是可行的。手术后选择有效药物的应用,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可促进骨折的愈合。
雷明全陈永龙雷蕾殷作明刘艳
关键词:手术治疗手术方法内固定
小腿受区血管缺乏时重建梯的研究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通过病例分析和文献总结,制定一个小腿受区血管缺乏时行游离皮瓣转移覆盖创面的重建梯.方法2009年1月至2015年1月.进行游离皮瓣覆盖小腿手术中发现小腿受区血管吻合有困难者129例,患者男113例,女16例,年龄4~71岁.平均36.5岁,其中创伤性创面108例,非创伤性创面21例。应对措施包括延长切口(25例),血管移植(22例),Flow—through吻合(17例),端侧吻合(13例).邻近血管吻合(18例),创面远端吻合(14例).桥式吻合(7例),和放弃手术(13例)。结果除手术中放弃游离皮瓣13例外(10.1%).129例中86例愈合皮瓣完全成活(66.7%),9例皮瓣出现全坏死(7.0%).皮瓣边缘坏死11例(8.5%)。根据由易到难的原则.制定了应对措施的重建梯。结论小腿受区血管缺乏为多因素所致.应当综合考虑.按重建梯的原则由易到难.选用最佳方案。
朱跃良殷作明范新宇何晓清徐永清
关键词:穿支皮瓣游离皮瓣小腿显微吻合
阶梯法与非阶梯法进入海拔4500m高原AHAD发病率调查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观察阶梯法、非阶梯法进入特高海拔高原急性高原病(AHAD)发病率。方法经体检健康的内地人员6521名,分为阶梯法进入组(4352名)和非阶梯法进入组(2169名);阶梯法进入组:先乘飞机到达拉萨(海拔3650 m),休息3~4 d后再乘汽车到达海拔4500 m地区;非阶梯法进入组:乘飞机到拉萨后,当天乘汽车进入海拔4500 m地区。统计两组人员于进入高原后1~14 d内AHAD发病率。结果阶梯法进入组AHAD发病率为15.88%(691/4352),非阶梯法进入组发病率为74.96%(1626/2169),组间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阶梯法可以显著减低进入特高海拔高原AHAD发病率。
黄学文李素芝谢晓娥黄跃闫春城殷作明黄雪琴吴亮杨振翰
关键词:急性高原病
免疫增强性肠内膳食在创伤治疗中的作用研究被引量:1
2006年
殷作明胡德耀
关键词:创伤治疗INFLAMMATORY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T细胞增殖细胞毒活性
MCI-154对失血性休克大鼠心肌结构和超微结构的影响被引量:1
1999年
目的:研究MCI-154对失血性休克大鼠心肌结构和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利用大鼠失血性休克模型,设立MCI-154治疗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观察大鼠心肌结构和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对照组大民心肌出现局灶性心肌纤维深解破坏,肌装同有不同程度的肿胀扩张,线粒体出现基质密度加深,冷模糊,线粒体数量有所减少;治疗组见有少部分线粒体出现基质密度增高,部分显示嵴模糊或消失,线粒体数士来见减少,肌小节结构清晰,偶见肌浆网轻度扩张。结论:MCI-154可以减轻失血性休克大景心肌结构和超微结构的损害,对失血性休克大鼠心肌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殷作明胡德耀刘良明李素芝雷明全任冬梅
关键词:MCI-154失血性休克心肌超微结构
高渗醋酸钠右旋醣酐与多巴胺伍用对初进高原失血性休克合并肺水肿大鼠的治疗作用被引量:6
2003年
目的 探讨高渗醋酸钠右旋醣酐 (HAD)与多巴胺 (DA)伍用对初进高原大鼠失血性休克伴肺水肿的治疗效果。 方法 初进高原 (西藏拉萨 )SD大鼠 4 2只 ,戊巴比妥钠 (30mg kg)腹腔注射麻醉 ,维持血压在 5 0mmHg ,同时加油酸 (5 μl 10 0g)静脉注射维持 1h复制失血性休克合并肺水肿模型。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 (不放血、不给油酸 )、休克合并肺水肿对照组、乳酸林格液(4ml kg ,LR)对照组、HAD(4ml kg)单用组、DA(2mg kg)单用组和HAD +DA组 ,每组 7只大鼠。观察给药后 15 ,30 ,6 0和 12 0min时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 ,给药后 30和 12 0min时血气指标的变化和 12 0min时肺、脑含水量的变化。 结果 与LR对照组比较 ,HAD和DA单用可显著升高休克合并肺水肿大鼠平均动脉压 (MAP)、左心室收缩压 (LVSP)和左室内压最大变化速率 (±dp dtmax)等指标 (P <0 .0 5和 0 .0 1) ,改善部分血气指标如血氧饱和度和降低肺、脑含水量。二者伍用时其升高MAP、LVSP和±dp dtmax的作用和降低肺、脑含水量的作用效果显著优于两者单用 (P <0 .0 5和0 .0 1)。 结论 HAD与DA伍用可较好地改善高原失血性休克合并肺水肿大鼠血流动力学指标和血气指标 ,并减轻肺水肿 ,二者伍用优于单用效果 ;二者联合用药可用于高原休克的早期救治。
刘良明胡德耀刘建仓李萍肖南周学武田昆仑霍小萍刘厚东石泉贵何燕梅殷作明
关键词:多巴胺失血性休克合并症肺水肿
西藏地区藏族成年正常人T11-L5椎体高度CT测量值及临床意义
2023年
目的测量西藏地区藏族成年正常人椎体高度的形态学指标,比较藏汉民族之间正常椎体高度的形态学差异,为西藏地区的胸腰椎相关形态数据作补充,为本地区胸腰椎骨折的诊断、相关手术的开展及治疗效果的评价提供数据支撑。方法随机抽取本院符合纳入标准的测量对象141例,其中藏族男性49例、藏族女性51例、汉族男性21例、汉族女性20例,使用半定量测量法(SQ)测量T11-L5椎体的椎体前高(Ha)、椎体中高(Hm)、椎体后高(Hp);计算椎体前高(Ha)/椎体后高(Hp)、椎体中高(Hm)/椎体后高(Hp)的比值,按民族分组比较。结果L1~L5椎体的Ha在藏族与汉族之间相互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汉族明显大于藏族;T11、L1、L4椎体的Hp在藏族与汉族之间相互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汉族明显大于藏族;藏族与汉族间,在L1的Ha/Hp的比较是有差异的(p<0.05)。结论不同种族椎体高度形态测量存在差异,对椎体压缩性骨折的诊断、术中椎体高度的恢复、术后治疗效果评价、法医学的伤情鉴定应考虑其民族差异,同时椎体高度存在个体差异,提倡术前进行CT检查。
王飞曹鹏冲潘维杨东殷作明
关键词:藏族椎体
高原地区创伤失血性休克的早期液体复苏被引量:7
2006年
目的:探讨高原地区创伤失血性休克早期液体复苏的方法和疗效。方法:选择1998年10月至2003年10月期间救治的265例高原汉族创伤失血性休克病例,其中重度休克57例,中度休克148例。根据临床表现和创伤部位,估计失血量,采用快速(o.5~1h)输注相当于1.5~2倍失血量的平衡盐液进行扩容,再根据血压及红细胞压积情况适量输血的方法进行早期液体复苏。结果:早期快速补液量;轻度休克平均量为1448ml,中度休克平均量为2537ml,重度休克平均量为3644ml,经平衡盐液复苏后,血压稳定在正常水平的187例,其中因血红蛋白偏低而输血的63例,血压不稳定而输血的78例,输血的病例中,平均输血量600ml。经以上复苏后,仅3例死亡,262例治愈,其中4例并发急性肾小管坏死,均治愈。无1例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结论:早期平衡盐液加适量血液复苏高原创伤失血性休克有良好效果。
林秀来殷作明黄永红熊国忠陈永龙叶峰
关键词:创伤失血性休克早期液体复苏血压不稳定急性肾小管坏死平衡盐液休克病例
钙增敏剂MCI-154抗休克作用及其机制
2004年
钙增敏剂MCI-154有明显的拮抗失血性休克及内毒素休克的作用,特别是对休克失代偿期有良好的疗效。与传统的加强心肌收缩的药物不同,本品不会明显增加休克动物心肌细胞内的钙超载,而主要通过增加心肌收缩蛋白对Ca2+的敏感性而改善休克动物的心功能,其增加心肌细胞内Ca2+水平及cAMP含量的作用明显比米力农弱。本品降低休克动物血管平滑肌细胞内游离Ca2+浓度,恢复钙调蛋白活性及c蛋白激酶C的表达,以及相对增加Calponin-α的表达,从而改善休克舒张功能。
胡德耀梅建民江其生殷作明刘良明
关键词:钙增敏剂MCI-154休克钙超载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