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金春
- 作品数:9 被引量:53H指数:4
- 供职机构:高州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无保护左主干病变应用药物洗脱支架介入治疗的预后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评价无保护左主干病变应用药物洗脱支架介入治疗的预后及影响因素。方法 45例无保护左主干病变患者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根据病变是否累及左主干远端分叉分组,开口或体部病变为非分叉组(26例),累及左主干远端或前降支、回旋支开口者为分叉组(19例)。15例患者术中应用血管内超声指导,13例在术后(9.5±6.3)个月进行了冠状动脉造影复查。结果 45例患者经治疗后均达到操作成功标准。术后42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3~48个月。分叉组随访期间再发心绞痛率明显高于非分叉组(P<0.05),但两组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MACE单因素分析发现,术中血管内超声指导患者MACE发生率明显低于未应用血管内超声指导患者(P<0.05)。13例术后复查患者4例发生支架内再狭窄,均发生在分叉组,且双支架术再狭窄率明显高于单支架(P<0.01)。结论经选择的无保护左主干病变药物洗脱支架治疗是可行和安全的,可取得较好的近远期效果,术中应用血管内超声指导可明显减少MACE的发生。
- 陈海坚林薇莫逆梁金春乌汉东
- 关键词:无保护左主干病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药物洗脱支架主要心脏不良事件
- 心功能不全合并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患者行介入治疗开通后对心功能的影响分析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观察心功能不全合并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CTO)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开通后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72例心功能不全合并CTO患者,按PCI结果分为PCI开通成功组(246例)与PCI开通失败组(26例)。术后6个月复查心脏超声,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心功能的差别。结果开通成功组与开通失败组分别有229例及24例患者于术后6个月复查心脏超声。开通失败组术后6个月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I)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开通成功组术后6个月LVEF和LVEDVI均较术前及开通失败组术后6个月明显改善[(51±5)%比(43±6)%和(45±2)%、(77±13)ml/m。比(86±12)ml/m。和(86±10)ml/m2,P〈0.05]。开通失败组术后6个月心功能分级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开通成功组术后6个月心功能分级较术前和开通失败组术后6个月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心功能不全合并CTO患者行PCI开通后心功能明显改善。
- 陈海坚林薇莫逆梁金春乌汉东
- 关键词:冠状动脉闭塞心室功能介入治疗
- 复杂冠状动脉病变介入治疗后应用替罗非班预防急性支架血栓的疗效及安全性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观察替罗非班预防复杂冠状动脉病变患者介入治疗后急性、亚急性支架血栓的疗效,以及评价其安全性。方法将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高州市人民医院住院的200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复杂冠状动脉病变介入治疗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00例,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常规基础上予替罗非班负荷量,后维持量24 h;对照组100例,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常规基础上,术后用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3 d。观察两组支架血栓及出血并发症。结果治疗组冠状动脉病变中B2、C型病变分别为63例、37例,对照组为70例、30例。治疗组与对照组植入支架的数量及植入支架的总长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1±1.3)枚vs.(2.9±1.2)枚,P>0.05;(32.4±13.8)mm vs.(33.2±12.7)mm,P>0.05]。治疗组急性支架血栓形成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了意义[2%(2/100)vs.7%(7/100),χ2=45.82,P<0.05]。两组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12/100)vs.9%(9/100),χ2=5.18,P>0.05]。结论复杂冠状动脉病变患者PCI治疗后使用替罗非班是安全的,且降低了支架内急性、亚急性血栓发生率。
- 陈海坚莫逆梁金春
-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替罗非班血栓形成
- 改良冠状动脉造影术的可行性研究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通过对改良冠状动脉造影术和常规冠状动脉造影术检查的患者临床资料的对比观察,评价改良冠状动脉造影术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实用性及安全性。方法 2007年1月~2009年6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患者980例,随机分为常规冠状动脉造影组494例(用三联三通,简称常规组)和改良冠状动脉造影组486例(未用三联三通),比较两组X线照射时间、手术操作时间、手术成功率、冠状动脉并发症、材料费用、造影剂剂量、肾功能。结果常规组和改良组患者X线照射时间分别为(7.4±3.1)min和(4.3±2.9)min(P<0.01);手术操作时间分别为(19.5±9.2)min和(12.1±8.3)min(P<0.01);手术成功率均为100%(P>0.05);冠状动脉并发症分别为4例和3例(P>0.05);材料费用分别为(1465.3±188.8)元和(1188.5±163.7)元(P<0.01);造影剂剂量为(42.5±6.3)ml和(32.9±6.1)ml(P<0.01)。结论改良冠状动脉造影术和常规冠状动脉造影术一样安全、有效,且更简单实用,值得临床推广。
- 陈海坚魏芝宝黄宇翔梁金春徐雄生
-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
- 替罗非班在急性非ST段抬高冠脉综合征介入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观察替罗非班在急性非ST段抬高冠脉综合征介入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0例,两组均行急诊PCI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处理,治疗组加替罗非班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术后恢复血流TIMIⅢ级比例为95.0%,而对照组为89.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术后12周心肌灌注显像(ECT)显示存活心肌面积为(88.0±6.4)%,高于对照组的(79.0±5.8)%(P<0.05)。结论替罗非班可以改善介入治疗急性非ST段抬高冠脉综合征患者的心肌微循环、减少其心肌坏死,最大程度上保护心脏功能,值得临床研究。
- 陈海坚莫逆梁金春熊子武詹永韬
- 关键词:替罗非班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临床疗效
- 负荷量氯吡格雷、阿司匹林片治疗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临床观察被引量:19
- 2012年
- 目的研究负荷量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片治疗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非ST段抬高性ACS(不稳定心绞痛/非ST抬高心肌梗死)病例170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85例)和强化治疗组(85例)。常规使用抗心绞痛药物的基础上(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低分子肝素5 000 U、降脂药),常规治疗组仅加服阿司匹林;强化治疗组联合使用负荷量氯吡格雷和负荷量阿司匹林。总疗程3个月。结果强化治疗组的疗效显著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心绞痛、心肌梗死(含复发)、心力衰竭的发生率也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两组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均较小。结论负荷量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片治疗非ST段抬高性ACS患者可有效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安全性好。
- 陈海坚莫逆梁金春熊子武詹永韬
- 关键词: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氯吡格雷阿司匹林片心血管事件
- 替罗非斑对介入治疗后支架内亚急性血栓形成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替罗非斑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 后支架内亚急性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将 45 例支架内亚急性血栓形成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盐酸替罗非斑 10 μg/kg 3 min 静脉推注,继以 0.15 μg/(kg·min) 持续点滴后,行急诊 PCI,术后继续维持 48 h;对照组直接再次行急诊 PCI.结果:观察组中 26 例 ST 段回落,对照组 4 例 ST 段回落,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 TIMI血流 2~3 级者 24 例,对照组 6 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轻、中度出血发生率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出血.结论:PCI 联合静脉推注大剂量替罗非斑,能缓解患者胸痛的症状,改善心电图及心肌酶谱情况,改善冠脉血流,从而减少亚急性支架内的血栓量,化解清除部分或全部支架内的血栓,临床效果好,值得推广应用.
- 陈海坚莫逆梁金春熊子武詹永韬
- 关键词:替罗非斑亚急性血栓PCI
- 乙胺碘呋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恶性心律失常疗效观察被引量:9
- 2012年
- 目的观察乙胺碘呋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恶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急性心肌梗死后恶性心律失常患者30例,给予乙胺碘呋酮负荷剂量75~150mg/次,15~20min静脉注射后以0.5~1.0mg/min速度微量泵维持静脉注射,观察用药后15min及1,2,24h心率、平均动脉压变化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显效20例,有效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用药后各时间点平均动脉压、心率与用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期间患者均未出现QT间期明显延长、心功能恶化、室性心律失常加重或猝死;2例出现心动过缓者药物减量后心率恢复正常。结论乙胺碘呋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恶性心律失常安全、有效,不良反应轻。
- 莫逆陈海坚梁金春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乙胺碘呋酮心律失常
- 高龄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的临床分析被引量:7
- 2012年
- 目的探讨高龄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行PCI治疗的高龄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其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介入治疗成功率、并发症及术后随访情况。结果 45例患者成功41例,总成功率91.1%,植入支架50只,并发症发生率为11.1%,术后随访6~12个月,3例再次出现胸痛发作,其中1例为原有支架闭塞;1例急性心肌梗死死亡。结论 PCI治疗高龄冠心病患者成功率高,是一种安全、有效方法。
- 莫逆陈海坚梁金春
-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高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