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博玲

作品数:12 被引量:30H指数:4
供职机构:陕西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脓毒
  • 6篇脓毒症
  • 3篇休克
  • 3篇脓毒症患者
  • 2篇血清
  • 2篇脓毒性
  • 2篇微小RNA
  • 1篇单核
  • 1篇单核细胞
  • 1篇单核细胞趋化
  • 1篇单核细胞趋化...
  • 1篇单核细胞趋化...
  • 1篇蛋白
  • 1篇蛋白类
  • 1篇淀粉样
  • 1篇淀粉样蛋白A
  • 1篇心肌
  • 1篇心肌病
  • 1篇休克患者
  • 1篇血必净

机构

  • 12篇陕西省人民医...
  • 2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陕西中医药大...
  • 1篇陕西中医药大...

作者

  • 12篇李博玲
  • 8篇宗媛
  • 8篇张怡
  • 4篇王艳
  • 4篇牛丹
  • 1篇何爱丽
  • 1篇宗伟
  • 1篇尹贻明
  • 1篇高麦仓
  • 1篇周伟
  • 1篇王晖
  • 1篇田华
  • 1篇徐波
  • 1篇刘心
  • 1篇侯丽敏
  • 1篇董道然
  • 1篇阎春英

传媒

  • 3篇陕西医学杂志
  • 1篇内科急危重症...
  • 1篇肝脏
  • 1篇陕西中医
  • 1篇安徽医药
  • 1篇热带医学杂志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华危重症医...
  • 1篇临床医学研究...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08
  • 1篇2007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血清中微小RNA的表达对于脓毒症患者的影响以及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对脓毒症患者血清中的微小RNA表达的变化,对患者的影响还有临床意义。方法:,对79例脓毒症患者血清中的RNA进行不同时期病情下的检测,录入电脑进行分析。结果:经检测,脓毒症患者的RNA相较于正常人血液中的RNA要高出很多,并且RNA含量随着患者病情的加重有了明显增加。结论:血清中微小RNA含量与脓毒症有相关性,并且随着病情加重增加,由此可见,血清中RNA含量可以作为判断病患是否患脓毒症时的检测标准。
宗媛张怡王艳李博玲
关键词:脓毒症
微小RNA调控脓毒症患者外周血免疫因子表达及其机制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脓毒血症患者血清外周白细胞中的微小RNA(mi RNA)表达水平的变化及其在脓毒症患者中的表达意义以及免疫调控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CD4+CD25+Treg细胞表达,采用实时定量PCR(RT-PCR)方法检测110例脓毒症患者以及100例正常对照外周血白细胞中mi RNA以及Foxp3 m RNA表达量,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TNF-α和IL-10浓度,序贯器官衰竭估计(SOFA)评分系统评价脓毒症患者的严重程度。对mi RNA与白细胞总数、TNF-α、IL-10和SOFA评分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mi RNA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WBC、IL-10水平显著升高(P<0.01)。实验组mi RNA表达水平以及SOFA评分、血清TNF-α和IL-10之间呈负相关关系(r值分别为-0.512、-0.623、-0.432,P<0.05);与WBC无显著相关性(r=0.215,P>0.05)。脓毒症患者外周血Treg表达率和Foxp3m RNA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随病情严重而升高,轻、中、重度实验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死亡均在重度脓毒症患者中,死亡组Treg、Foxp3 m RNA及IL-10均显著高于存活组(P<0.01);mi RNA低于存活组(P<0.01)。结论:脓毒症患者外周血的mi RNA表达量显著降低,表达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应机体的炎症反应情况,同时还可以判断疾病的严重度,且mi RNA参与对Treg细胞增殖的调节,在脓毒症免疫失衡机制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宗媛张怡王艳李博玲何爱丽
关键词:微小RNA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0免疫调节
综合性ICU院内感染病原菌及耐药分析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探讨综合性ICU中院内感染的细菌分布情况,并进行药敏分析,指导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方法:采用MIC法对ICU分离出的细菌进行药敏检测,按NCCLS标准判断结果。结果:分离出细菌403株,G-菌占78.5%,G-菌中以铜绿假单胞菌(21.5%)和黏质沙雷菌(19.6%)为主,G+菌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结论:ICU院内感染仍以G-菌为主,且对抗菌素耐药性强。
宗媛李博玲张怡尹贻明
关键词:医源性疾病微生物敏感性试验细菌分型技术
脓毒症患者发生肾损伤的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发生急性肾损伤的相关因素,为其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收治的315例脓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程分为观察组(合并急性肾损伤)和对照组(未合并急性肾损伤)。调查并比较两组的基线资料、病程变化、实验室指标及评分,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患者发生急性肾损伤的危险因素。结果 315例脓毒症患者中共有151例发生急性肾损伤,发生率为47.9%。观察组的男性比例、年龄、高血压、合并休克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白蛋白(Alb)、平均动脉压(MAP)、肾小球滤过率(GFR)等显著低于对照组,乳酸、凝血酶原时间(PT)、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Ⅱ)评分、查尔森基础疾病权重指数(WIC)评分、序贯器官衰竭估计(SOFA)评分等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年龄、MAP、GFR、WIC评分是患者发生急性肾损伤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年龄较大、基础MAP越小、GFR越低、WIC评分越高可显著增加脓毒症患者发生急性肾损伤的风险,建议据此进行积极的预防。
宗媛王艳张怡李博玲
关键词:急性肾损伤脓毒症
参麦注射液对白血病化疗患者不良反应和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探索白血病患者接受化疗过程中辅以参麦注射液治疗,对化疗引发的各类不良反应改善,免疫功能恢复等方面产生的影响。方法:将患者均分为两组,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化疗,同时观察组患者化疗期间静脉滴注参麦注射液。分别于化疗前、化疗第1天及2周时测定患者PLT、Hb、LDH、ALT、T淋巴细胞亚群(CD_4^+/CD_8^+)及NK细胞水平[CD_3^-(CD_(16)^+CD_(56)^+)],记录治疗中消化道反应、胸闷心悸、感染及发热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第1天及2周时血液中PLT数目、Hb含量及外周血中CD_4^+/CD_8^+值、CD_3^-(CD_(16)^+CD_(56)^+)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LDH、ALT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中出现胸闷心悸、消化道反应、感染及发热等不良反应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可有效缓解白血病患者化疗过程中出现的骨髓抑制,改善化疗药物对心肝造成的损伤,降低胸闷心悸、消化道反应、感染和发热等其它不良反应发生率,有助于患者免疫功能恢复。
王晖李博玲周伟侯丽敏田华
关键词:化学疗法
胎盘、脐血和骨髓来源的贴壁细胞的生物学特性的比较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人胎盘、脐血和骨髓来源的贴壁细胞的分离培养和生物学特性,为间充质干细胞(MSC)的选择和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酶消化法分离人胎盘组织,60 g/L羟乙基淀粉和密度梯度离心两步法分离脐血单个核细胞,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骨髓单个核细胞,分别进行贴壁培养,观察不同来源MSC的生长、增殖和表面标志的表达并做比较。结果胎盘来源的贴壁细胞为一种混合性细胞,脐血单个核细胞体外培养可以获得形态不均一的贴壁细胞,二者在生长规律和形态学特征上与骨髓基质相比有一定差异性,CD106、CD44在三种细胞均有表达。结论胎盘和脐血来源的贴壁细胞具备间充质干细胞的基本特征。
刘心李博玲徐波
关键词:胎盘脐血间充质干细胞
连续性血液净化联合血必净对脓毒症的疗效及对血清SAA和CRP及PCT水平的影响
2023年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CBP)联合血必净对脓毒症的疗效及对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2019年3月1日-2021年10月1日在陕西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使用血必净治疗的90例脓毒症患者病历,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3)和观察组(n=47),2组均接受了常规的抗感染治疗,对照组在抗感染治疗基础上采用血必净,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CBP联合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血清SAA、CRP、PCT、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序贯器官衰竭估计(SOFA)评分、CD4^(+)、CD8^(+)、CD4^(+)/CD8^(+)的水平变化,并记录治疗期间发生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74.4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3.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14,P<0.05)。治疗前,2组SAA、CRP、PCT、APACHEⅡ、SOFA评分、CD4^(+)、CD8^(+)、CD4^(+)/CD8^(+)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2组SAA、CRP、PCT、APACHEⅡ、SOFA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CD4^(+)、CD8^(+)、CD4^(+)/CD8^(+)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血清SAA、CRP、PCT、APACHEⅡ、SOFA评分[(33.60±4.57)mg/L、(12.44±2.13)mg/L、(0.48±0.12)ng/mL、(5.05±0.60)分、(3.22±0.49)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40.09±6.41)mg/L、(16.29±2.90)mg/L、(0.76±0.20)ng/mL、(8.22±1.08)分、(5.40±0.63)分],CD4^(+)、CD8^(+)、CD4^(+)/CD8^(+)水平[(38.51±3.61)%、(29.74±5.19)%、(1.29±0.1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30.52±3.32)%、(25.11±4.56)%、(1.22±0.1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治疗期间,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8.51%vs.13.9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BP联合血必净对脓毒症的疗效显著,能降低血清SAA、CRP、PCT水平的表达,提高免疫功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牛丹李博玲张怡
关键词:脓毒症连续性血液净化血必净淀粉样蛋白A
脓毒症心肌病发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研究脓毒症心肌病(SCM)的发病率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4月期间入住陕西省人民医院ICU的228例脓毒症及脓毒性休克患者,根据是否出现SCM分为SCM组(42例)与非SCM组(186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SCM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同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各指标对SCM发生的预测价值。结果SCM在脓毒症及脓毒性休克患者中的发病率为18.4%(42/228);与非SCM组患者比较,SCM组患者的年龄更高(t=5.309,P<0.00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心房颤动、心力衰竭、慢性肾衰竭占比更高(χ2=5.090,P=0.024;χ2=6.399,P=0.011;χ2=31.848,P<0.001;χ2=3.979,P=0.046),白细胞(WBC)、乳酸、肌酸激酶同工酶、高敏心肌肌钙蛋白T(hs-cTnT)及急性病生理学和长期健康评价(APACHE)Ⅱ评分均更高(t=4.560,P<0.001;Z=3.855,P<0.001;Z=2.075,P=0.038;Z=5.513,P<0.001;Z=5.913,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比值比(OR)=1.071,95%置信区间(CI)(1.006,1.139),P=0.030]、CHD[OR=3.185,95%CI(1.201,8.447),P=0.020]、心力衰竭[OR=3.028,95%CI(1.041,8.810),P=0.042]、WBC[OR=1.095,95%CI(1.003,1.196),P=0.042]、乳酸[OR=1.095,95%CI(1.014,1.183),P=0.021]、hs-cTnT[OR=1.629,95%CI(1.098,2.418),P=0.015]、APACHEⅡ评分[OR=1.092,95%CI(1.003,1.188),P=0.043]为影响SCM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年龄[曲线下面积(AUC)=0.767,95%CI(0.694,0.840),P<0.001]、WBC[AUC=0.757,95%CI(0.689,0.824),P<0.001]、乳酸[AUC=0.690,95%CI(0.603,0.778),P<0.001]、hs-cTnT[AUC=0.772,95%CI(0.071,0.843),P<0.001]及APACHEⅡ评分[AUC=0.792,95%CI(0.727,0.856),P<0.001]均对SCM的发生有一定预测价值。结论SCM在脓毒症或脓毒性休克患者中发病率较高,年龄、CHD、心力衰竭、WBC、乳酸、hs-cTnT、APACHEⅡ评分均为脓毒症或脓毒性休克患者SCM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王婵李博玲史晓娟荆程桥董道然宗媛
关键词:心肌病脓毒症休克脓毒性
乌司他丁对创伤性休克患者术后呼吸功能及炎性因子的影响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术后注射乌司他丁治疗创伤性休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创伤性休克手术患者53例,根据术后治疗方案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27例采用常规糖皮质激素治疗,治疗组26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乌司他丁静注。分析和比较两组术后第1、2、3、5天的呼吸功能,白细胞计数和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及住院时间。结果:两组术后第1、2、3、5天PaO_2/FiO_2比值、FIO_2及白细胞计数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治疗组术后第5天动脉血氧饱和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术后第1天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为(5.7±0.6)μg/ml,术后第2天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为(14.3±1.1)μg/m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术后机械辅助呼吸时间、ICU滞留时间、住院时间比较,治疗组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创伤性休克患者术后早期注射乌司他丁有益于抑制术后全身炎症反应,改善患者呼吸功能。
宗媛王艳张怡李博玲高麦仓
关键词:休克手术后期间
血清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水平升高有助于诊断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胰腺感染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究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血清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表达水平对SAP并发胰腺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132例SAP患者,根据发病2周后是否并发胰腺感染分为感染组(40例)和非感染组(92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所有患者入院次日血清中PAI-1、MCP-1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清PAI-1、MCP-1水平对SAP并发胰腺感染的诊断价值。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SAP并发胰腺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与非感染组比较,感染组住院天数较长,死亡率、手术率、血清PAI-1水平及MCP-1水平较高(P均<0.05);ROC显示,血清PAI-1、MCP-1水平单独诊断SAP并发胰腺感染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96、0.760,二者联合诊断SAP并发胰腺感染的AUC为0.845(95%CI:0.773~0.917),敏感度、特异性分别为85.00%、76.10%。Logistic分析显示,PAI-1、MCP-1是重症胰腺炎并发胰腺感染的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SAP并发胰腺感染患者血清PAI-1、MCP-1水平上升,PAI-1联合MCP-1有助于SAP并发胰腺感染早期诊断。
李新强阎春英宗媛宗伟张怡李博玲牛丹荆成桥
关键词:重症急性胰腺炎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胰腺感染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