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岩

作品数:45 被引量:139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期刊文章
  • 11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0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0篇胃癌
  • 12篇预后
  • 9篇基因
  • 8篇淋巴
  • 8篇病理
  • 7篇肿瘤
  • 7篇细胞
  • 7篇临床病理
  • 7篇淋巴结
  • 7篇淋巴结转移
  • 7篇癌患者
  • 5篇胃癌患者
  • 4篇杂合性
  • 4篇杂合性丢失
  • 4篇突变
  • 4篇切除
  • 4篇贲门癌
  • 4篇胃肿瘤
  • 4篇临床病理特征
  • 4篇进展期胃癌

机构

  • 38篇中国医科大学...
  • 20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辽宁省人民医...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解放军第20...
  • 1篇宝鸡市中心医...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作者

  • 45篇徐岩
  • 27篇徐惠绵
  • 16篇王振宁
  • 11篇罗阳
  • 8篇张学
  • 5篇满晓辉
  • 5篇孙哲
  • 5篇吕志
  • 5篇鲁翀
  • 4篇姜莉
  • 3篇王鑫
  • 3篇任群
  • 3篇朱志
  • 2篇陈亚男
  • 2篇李涛
  • 2篇赵大鹏
  • 2篇张晓旭
  • 2篇敖雪
  • 2篇刘福囝
  • 2篇那迪

传媒

  • 5篇第8届全国胃...
  • 3篇中国医科大学...
  • 3篇第六次全国医...
  • 2篇中华胃肠外科...
  • 2篇Journa...
  • 2篇中国老年保健...
  • 2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医学综述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中国临床医生...
  • 1篇中华儿科杂志
  • 1篇遗传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华医学遗传...
  • 1篇中国普外基础...
  • 1篇中国实用外科...
  • 1篇中国卫生统计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19
  • 1篇2016
  • 4篇2015
  • 2篇2014
  • 8篇2013
  • 5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4篇2009
  • 4篇2007
  • 2篇2006
  • 4篇2005
  • 1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0
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第6版与第7版TNM分期对胃癌患者预后预测的比较分析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分析胃癌第7版TNM分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比分析874例胃癌术后患者第6版和7版TNM分期与预后的关系。结果:第6版Ⅰa、Ⅰb、Ⅱ、Ⅲa、Ⅲb、Ⅳ期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98.1%、83.0%、56.5%、26.6%、20.6%和1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第7版Ⅰa、Ⅰb、Ⅱa、Ⅱb、Ⅲa、Ⅲb、Ⅲc、Ⅳ期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98.1%、86.8%、80.4%、60.0%、40.6%、24.5%、15.4%和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第6版Ⅱ期细分为第7版Ⅱa、Ⅱb和Ⅲa期,5年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第6版Ⅳ期细分为第7版Ⅲa、Ⅲb、Ⅲc和Ⅳ期,5年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第7版Ⅲ期增加最多,Ⅰ期减少最多。结论:第7版TNM分期更加详细,能够准确预测胃癌的预后。
张鹏徐岩郭江宁徐惠绵
关键词:胃肿瘤肿瘤分期预后
早期胃癌临床诊治的若干问题
2015年
胃癌是全球范围内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而胃癌的早期发现和规范化治疗是改善胃癌患者的重要手段。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早期胃癌的检出率逐年提高,并且手术方式逐渐从传统开腹根治术向内镜切除和腹腔镜手术过渡。本课题组通过多年系列研究,联合国内外最新发现对早期胃癌临床生物学特征、分期系统评估和综合治疗方案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为指导早期胃癌临床诊治提供科学依据。
武剑华徐岩徐惠绵王振宁
关键词: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预后
胃癌细胞与腹膜间皮相互作进用促腹膜纤维化致腹膜转移的研究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研究间皮细胞对胃癌细胞的抵御作用,模拟游离癌细胞在接触腹膜前通过其分泌物导致的腹膜增厚、纤维化的过程,同时观察了间皮细胞对胃癌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反作用。方法:用荧光显微镜观察共培养时间皮细胞对胃癌细胞的抵御作用;体内实验观察腹膜变化;电镜、光镜下观察体外实验中间皮层在胃癌-腹膜相互作用中的损伤和细胞骨架变化;采用Millicell小室共培养观察间皮细胞对胃癌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反作用。结果:正常间皮细胞可防止肿瘤细胞对于腹膜的粘附,受损脱落后胃癌细胞可轻易粘附。体内外实验均显示接触胃癌细胞上清后腹膜间皮细胞受损、凋亡,并且受损残余的间皮可以反作用于癌细胞,使其迁移转移力提高。结论:正常间皮细胞可以抵御胃癌细胞的侵袭,受损伤刺激后的间皮细胞可以反作用于胃癌细胞促进其迁移及侵袭。
那迪郭澎涛徐岩刘福囝王振宁邢承忠徐惠绵
关键词:胃癌腹膜转移腹膜纤维化间皮细胞
胃癌组织和腹腔冲洗液p53基因突变的DHPLC技术检测
2009年
目的:应用部分变性高效液相色谱(denaturing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DHPLC)检测胃癌组织、腹腔冲洗液中p53基因突变,并探讨该技术成为检测胃癌腹膜亚临床转移理想方法的可能性。方法:应用DHPLC对45例胃癌组织及腹腔冲洗液中p53基因突变进行检测,并测序验证。结果:胃癌组织p53基因的突变率为20.0%(9/45),9例突变中有3例突变均未见报道;p53基因在肠型胃癌中突变率35.3%(6/17)明显高于弥漫型胃癌10.7%(3/28),P<0.01。腹腔冲洗液中检出p53基因突变2例,检出率为22.2%(2/9),经测序证实分别位于第5外显子(AAG>AGG,Lys132Arg)和第6外显子(CTG>CCG,Leu188Pro),均与原发癌组织中相同,这2例患者腹腔冲洗液细胞学检测均为阴性。结论:DHPLC可应用于胃癌患者原发癌灶及腹腔冲洗液中p53基因突变的检测,而且如有效地联合检测多个指标,则可能成为预测胃癌腹膜亚临床转移的理想方法。
鲁翀徐岩任群王振宁敖阳姜莉罗阳张学徐惠绵
关键词:腹腔灌洗色谱法
EB病毒相关胃癌免疫特性的荟萃分析
目的 EB病毒相关胃癌(EBVaGC)以其独特的临床病理及分子生物学特点,近年来被越来越多的学者以独立的胃癌亚型进行研究。本研究通过荟萃分析来探索EB病毒相关胃癌的免疫特性,及其在胃癌的免疫治疗及个性化治疗中的价值。
张瑜徐岩
关键词:EB病毒PD-L1
胃癌腹膜转移的临床治疗进展与未来展望被引量:1
2023年
腹膜转移是胃癌最常见的转移形式之一,也是临床诊治的难点。当前,胃癌腹膜转移的治疗仍以全身系统化疗为主。对于经过筛选的患者,肿瘤细胞减灭术、腹腔热灌注化疗和新辅助腹腔内联合全身化疗等新疗法的合理组合应用,将给患者带来显著的生存获益。对于尚无明确腹膜转移、但存在高危因素的患者,进行预防性治疗,可降低腹膜复发的风险,进而提高生存率。但具体方案的选择还需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来验证。术中广泛腹腔灌洗作为预防性措施的效用并没有得到临床研究的证实,术中腹腔热灌注化疗的安全性也需要进一步评估。腹腔热灌注化疗与新辅助腹腔内联合全身化疗在转化治疗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需要寻找更高效低毒的转化治疗模式、筛选出潜在获益的人群。肿瘤细胞减灭术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对胃癌腹膜转移的效用已得到了初步的验证,随着PERISCOPEⅡ等临床研究的完成,将带来更多的证据。
徐岩王振宁
关键词:胃肿瘤腹膜转移腹腔热灌注化疗细胞减灭术
IL-17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中的表达
目的:  检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中白介素-17的指标是否与病情活动相关。  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15名正常人血清、51例RA患者,根据DAS28评分分活动期组(34人)和缓解期组(17人)...
徐岩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病理机制白介素17
文献传递
甲基丙二酸血症二例被引量:5
2000年
例1 男,生后5天。因呼吸急促2天,拒乳,昏睡,疑为“新生儿败血症”入院。查体:T353℃,R36次分。反应低下,哭声无力,面色青紫,三凹征阳性,肝肋下15cm,肌张力增强,以下肢为重。母乳喂养。其母孕期正常,无类似家族史。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正常。血钙、磷、钠及碱性磷酸酶正...
董贵章李秀玲徐岩
关键词:甲基丙二酸血症遗传病病例报告
胃癌癌变过程中Smad4表达的变化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探讨胃癌癌变过程中Smad4蛋白的表达变化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利用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对103例胃癌患者(早期16例,进展期87例)的石蜡标本进行了病理学分类,并检测各级病变中Smad4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其中在28例标本中同时检出肠上皮化生,在13例标本中检出不典型增生,有2例标本同时检出肠上皮化生和不典型增生.癌旁的正常胃黏膜细胞均有Smad4蛋白表达,在肠上皮化生和不典型增生中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9.3%和76.9%.在癌细胞中则为54.4%,其中早期癌为62.5%,进展期癌为52.9%.随着恶变程度的增加,Smad4蛋白表达下降的频率显著升高(P<0.05).Smad4蛋白表达与癌细胞的分化程度密切相关(P<0.01),低分化癌细胞中Smad4蛋白表达下降的频率更高,为63.0%,而高分化癌细胞中Smad4蛋白表达下降的频率仅为31.6%.贲门部癌Smad4蛋白的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部位(P<0.05),为75%.胃底、胃体和胃窦部癌的表达阳性率基本相似,分别为50%,53.6%和46.7%.Smad4蛋白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未见明显相关性.结论:Smad4蛋白表达下降是胃癌癌变过程中频发的分子事件,并且与细胞恶变的进展程度和分化程度密切相关,但在贲门部癌中表达下降的频率较低.
徐岩陈亚男王振宁罗阳徐惠绵
关键词:胃癌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SMAD4
多重置换扩增结合激光捕获显微切割技术在胃癌基因组学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探讨多重置换扩增(MDA)与激光捕获显微切割(LCM)技术相结合,并应用到胃癌细胞杂合性丢失(LOH)分析等研究的可行性。方法利用LCM技术从胃癌组织冰冻切片中分别获取正常胃黏膜细胞和胃癌细胞,提取基因组DNA后,进行全基因组多重置换扩增。进而,将MDA产物用于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ACE2、TP53和ACTB基因片段,以及微卫星位点的LOH分析。结果位于不同染色体的3个基因片段均得到较好的扩增,而且MDA产物的扩增效率明显高于未经MDA的基因组DNA。另外,MDA产物的LOH分析结果与未经MDA的基因组DNA结果一致。结论MDA与LCM技术相结合,是一种可行的全基因组扩增技术路线,可用于后续的基因组学研究。
吕志徐岩满晓辉王振宁罗阳曹磊徐惠绵
关键词:胃癌杂合性丢失基因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