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亚欧

作品数:162 被引量:528H指数:12
供职机构:西南民族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四川省畜禽育种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48篇期刊文章
  • 6篇专利
  • 5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19篇农业科学
  • 31篇生物学
  • 12篇医药卫生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 3篇自然科学总论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理学

主题

  • 46篇基因
  • 27篇藏鸡
  • 24篇绵羊
  • 23篇克隆
  • 21篇多态
  • 16篇藏系绵羊
  • 15篇多态性
  • 14篇牦牛
  • 11篇山羊
  • 11篇基因克隆
  • 9篇蛋白
  • 9篇肉鸡
  • 9篇生长抑制素
  • 9篇肌内脂肪
  • 9篇肌肉生长
  • 9篇肌肉生长抑制...
  • 8篇癫痫
  • 8篇进化
  • 8篇基因表达
  • 7篇屠宰

机构

  • 140篇西南民族大学
  • 19篇西南民族学院
  • 15篇四川省畜牧科...
  • 11篇四川省畜牧局
  • 8篇泸州医学院
  • 7篇三六三医院
  • 6篇阿坝县畜牧兽...
  • 4篇复旦大学
  • 4篇四川农业大学
  • 4篇甘孜州畜牧业...
  • 4篇青藏高原动物...
  • 3篇西藏自治区农...
  • 3篇冕宁县畜牧局
  • 3篇四川省畜禽繁...
  • 3篇若尔盖县畜牧...
  • 2篇西藏农牧学院
  • 2篇教育部
  • 2篇云南民族大学
  • 2篇西藏农牧科学...
  • 2篇四川广播电视...

作者

  • 161篇徐亚欧
  • 35篇郑玉才
  • 29篇林亚秋
  • 19篇龚荣慈
  • 17篇王永
  • 16篇郭春华
  • 15篇毛亮
  • 14篇张成忠
  • 14篇冯保华
  • 12篇饶开晴
  • 12篇蒋小松
  • 11篇王海
  • 11篇王英明
  • 10篇袁季广
  • 9篇王康环
  • 9篇梅寒
  • 8篇蒋利
  • 8篇王志敏
  • 7篇任冰冰
  • 7篇刘光伟

传媒

  • 31篇西南民族大学...
  • 11篇中国家禽
  • 9篇黑龙江畜牧兽...
  • 9篇四川畜牧兽医
  • 8篇畜牧兽医学报
  • 6篇江苏农业科学
  • 5篇西南民族学院...
  • 4篇安徽农业科学
  • 4篇西南农业学报
  • 4篇中国畜牧兽医
  • 3篇四川医学
  • 3篇畜禽业
  • 3篇Agricu...
  • 2篇畜牧与兽医
  • 2篇南京农业大学...
  • 2篇湖北农业科学
  • 2篇黄牛杂志
  • 2篇贵州农业科学
  • 2篇四川动物
  • 2篇中国牛业科学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20
  • 4篇2019
  • 13篇2018
  • 7篇2017
  • 8篇2016
  • 16篇2015
  • 7篇2014
  • 10篇2013
  • 9篇2012
  • 11篇2011
  • 15篇2010
  • 11篇2009
  • 6篇2008
  • 7篇2007
  • 4篇2006
  • 4篇2005
  • 1篇2004
  • 5篇2003
  • 1篇1997
16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川西黄牛血液蛋白遗传特征研究初报被引量:1
1989年
我们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川西黄牛、西门塔尔牛、黑白花奶牛及雷琼牛进行了血液蛋白多态性的检测,得出了Hb(血红蛋白)、Tf(运铁蛋白)在各类群牛中的基因型及基因频率。通过卡方检验,计算各类群间的标准遗传距离,並进行模糊聚类分析。本文所采用的λ=0.837,则川西牛与雷琼牛归为一类,黑白花奶牛与西门塔尔牛归为一类。且川西牛与雷琼牛的Hb和Tf基因和基因型频率都具有瘤牛特点。
徐亚欧冯蜀举张成忠龚荣慈冯保华肖光常何道月袁季广郭云鹤
关键词:血液蛋白黑白花奶牛牛种基因频率运铁蛋白基因型频率
高原动物的低氧适应性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15年
氧是维持机体代谢和内环境稳态的基本条件,高原地区的低张性缺氧是畜禽呼吸道狭窄、脑膜炎、呼吸中枢麻痹等重大疾病发生发展的主要原因,严重制约着畜禽动物的生产性能。低氧适应分子机制的研究对于疾病治疗、药物开发、畜牧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随着免疫组化、实时定量PCR、基因芯片、基因组测序等分子生物技术的应用,高原动物低氧适应性的分子调控机制也得到了进一步认识。
董传豪饶开晴徐亚欧于雷
关键词:分子机制分子生物技术
藏鸡POU1F1基因的克隆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被引量:1
2018年
为研究青藏高原特有鸡种,藏鸡的生物学特性,从藏鸡垂体组织的RNA中克隆POU1F1基因,并利用生物信息学对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藏鸡POU1F1基因开放阅读框(ORF)长为984bp,编码327个氨基酸.编码序列中有13个丝氨酸(Ser)、2个酪氨酸(Tyr)、6个苏氨酸(Thr)磷酸化位点;1个N糖基化位点;二级结构主要由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构成;藏鸡POU1F1氨基酸序列与红色原鸡POU1F1氨基酸序列的亲缘关系最近.藏鸡POU1F1基因氨基酸序列可能与藏鸡生长速度慢的特性相关.这一研究结果为今后的藏鸡育种工作提供重要的靶点和参考.
徐亚欧梅寒徐珑洋王志敏王英明
关键词:藏鸡POU1F1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
藏系绵羊(贾洛、红原、欧拉类群)、新疆细毛羊与阿勒泰羊血液蛋白多态性的研究被引量:5
2013年
为了研究草地藏系绵羊(贾洛类群、红原类群、欧拉类群)和新疆细毛羊及阿勒泰羊的遗传多样性,试验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电泳对以上5个类群羊的运铁蛋白(Tf)、血红蛋白(Hb)、乳酸脱氢酶(LDH)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Tf及Hb 2个位点草地藏系绵羊贾洛类群的多态程度最低;分析草地藏系绵羊红原类群LDH同工酶时出现5个条带,另外在红原类群的LDH中还发现了类似于牦牛中发现的LDH-B基因突变导致的遗传多态性现象,其他类群中均未发现LDH4、LDH5。
胡健徐亚欧郑玉才傅昌秀
关键词:藏系绵羊新疆细毛羊阿勒泰羊血液蛋白多态性
基于D-loop区序列分析的四川省三个地方鸡种遗传多样性及母系亲缘关系研究被引量:11
2013年
为研究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泸宁鸡、米易鸡、草科鸡的遗传多样性及母系亲缘关系,通过PCR扩增、产物回收、测序的方法,获得各鸡种30个样本的mtDNA D-loop区的部分序列,利用DNAMAN、MEGA5、DnaSP、Network等生物信息学软件对测序结果进行分析。对90个个体mtDNA D-loop区589 bp的片段通过数据分析及聚类分析,构建了单倍型网络关系图及品种聚类图等。泸宁鸡、米易鸡、草科鸡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推测3个地方鸡种起源于分布在印度支那半岛、泰国、苏门答腊的红原鸡Gallus gallus gallus亚种。
蒋利蒋小松熊斌王康环王海刘光伟任冰冰徐亚欧
关键词:地方鸡品种
四川黄牛血液蛋白多态性与其它牛种的遗传关系被引量:1
1991年
本研究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方法,对四川黄牛、雷琼牛、辛地红牛、西门达尔牛、黑白花奶牛5个类群的血清运铁蛋白(Tf)、血红蛋白(Hb)进行了类群间遗传关系的研究。通过凝胶电泳测定出Tf、Hb各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别进行适合性检验。计算出各类群间的标准遗传距离,并进行模糊聚类分析,最后作出各类群间的聚类图。四川黄牛和雷琼牛具有瘤牛特点,都含有Hbc基因和TfF基因。从聚类图看,当λ=0.98时,黑白花奶牛与西门达尔牛首先聚成一类。当λ=0.94时,雷琼牛与辛地红牛聚为一类。当λ=0.91时,四川黄牛与雷琼牛、辛地红牛聚为一类。
徐亚欧冯蜀举张成忠龚荣慈冯保华袁季广郭云鹤
关键词:黄牛瘤牛血液蛋白
藏鸡磷酸酪氨酸互作结构域1(PID1)的克隆及组织表达谱研究被引量:5
2016年
本研究旨在阐明藏鸡PID1基因在不同组织与时序表达谱,并研究PID1基因表达与肌内脂肪含量(IMF)的关系。利用RT-PCR技术克隆藏鸡PID1基因,用相关软件预测PID1蛋白的结构和功能,采用荧光定量PCR研究PID1基因在藏鸡不同组织、不同日龄的表达谱,并分析其与IMF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克隆得到藏鸡PID1基因序列长度为654bp(GenBank登录号:KT000001),共编码217个氨基酸,是具有PTB结构域的不稳定亲水酸性蛋白质;有14个磷酸化位点、4个O-糖基化位点、1个N-糖基化位点、7种保守特异性蛋白激酶结合位点、3个二硫键;预测其二级结构中α-螺旋占26.73%,β折叠占20.74%,无规则卷曲占52.53%,属于混合型蛋白且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PID1基因在藏鸡的不同组织中均存在表达,且在脂肪组织中表达水平最高(P<0.01);时序表达谱结果显示,PID1基因在1日龄公藏鸡胸肌中表达水平最高。在210日龄的公鸡腿肌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其他日龄的表达水平(P<0.01),在119日龄母鸡腿肌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其他日龄表达水平(P<0.01)。在119和154日龄公鸡脂肪组织中表达水平较高,在210日龄母鸡脂肪组织中的表达量最高(P<0.01)。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PID1mRNA的表达量与藏鸡胸肌的IMF含量存在显著相关(P<0.05)。结果提示,PID1基因可能是影响藏鸡IMF沉积的候选基因。
聂晓庆林亚秋徐亚欧赵燕英吕明左璐璐张小玉李想
关键词:藏鸡克隆肌内脂肪
中国特发性癫痫患者CLCN2基因第18号外显子SNP检测被引量:1
2009年
选取中国196例特发性癫痫患者为研究对象,以162位年龄匹配的非癫痫正常人群做对照,利用PCR-SSCP技术检测电压门控氯通道CLCN2基因第18号外显子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PCR产物测序结果显示该人群CLCN2基因第18号外显子基因型只有一种纯合型,未发现SNP位点.结论:对于中国人群,CLCN2基因第18号外显子与特发性癫痫关系不是十分密切.再结合E.Stogmann对CLCN2基因多态与癫痫关系研究的结果,初步推断CLCN2基因第18号外显子多态与特发性癫痫无显著相关性.这对特发性癫痫分子机制得研究有一定帮助.
谢怡徐亚欧何进宇龚玉来高晋健钟勇沈阅
关键词:PCR-SSCP
牦牛血液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DNA克隆测序
2010年
本试验从牦牛血液中提取总RNA,然后用AMV反转录酶对其进行反转录产生第一条cDNA链。根据奶牛Cu/Zn-SODcDNA序列(序列号:NM174615)设计一对PCR引物,对反转录后产生的第一条cDNA链进行PCR扩增,并克隆测序,测序结果为483bp。结果证实可从牦牛血液中提取到少量合成的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mRNA。
陈增国毛德才毛亮海思源徐亚欧
关键词:牦牛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克隆
癫痫患者额叶及颞叶脑组织A型GABA受体α_1亚型基因表达定量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为研究A型GABA受体α1亚型(GABRA1)在癫痫患者病灶额叶及颞叶脑组织中的表达变化与癫痫发病机制的关系,采用TaqMan探针荧光定量PCR检测GABRA1在癫痫患者病灶额叶和颞叶脑组织及对照组额叶和颞叶脑组织中的表达量的差异.结果表明,对照组及癫痫患者额叶GABRA1平均相对表达强度为3.785±1.444和4.399±2.89,两者间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颞叶脑组织中GABRA1平均表达量是癫痫患者的4.5倍,对照组及癫痫患者颞叶GABRA1平均相对表达强度为26.802±8.983和5.986±5.07,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难治性癫痫患者GABRA1表达在不同组织中的改变并非单一性改变,GABRA1表达量的改变导致癫痫的发生存在组织特异性;GABRA1在颞叶脑组织中的表达减少与癫痫的发生,尤其是难治性癫痫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可能是难治性癫痫致病的因素之一.该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癫痫的发病机制及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沈阅徐亚欧钟勇何进宇李宁伍学英龚玉来高利民侯桂敏谢怡
关键词:癫痫TAQMAN探针
共1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