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亚秋

作品数:217 被引量:569H指数:12
供职机构:西南民族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84篇期刊文章
  • 12篇会议论文
  • 10篇专利
  • 2篇科技成果
  • 1篇标准

领域

  • 159篇农业科学
  • 59篇生物学
  • 6篇文化科学
  • 4篇轻工技术与工...
  • 3篇医药卫生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79篇基因
  • 75篇山羊
  • 75篇克隆
  • 44篇基因克隆
  • 33篇牦牛
  • 31篇脂肪
  • 31篇分化
  • 29篇肌内脂肪
  • 26篇脂肪细胞
  • 22篇细胞
  • 18篇细胞分化
  • 17篇组织表达分析
  • 16篇肌内
  • 16篇藏鸡
  • 13篇表达谱
  • 13篇草鱼
  • 11篇体脂肪
  • 11篇前体脂肪细胞
  • 11篇肌内脂肪含量
  • 9篇蛋白

机构

  • 194篇西南民族大学
  • 43篇青藏高原动物...
  • 25篇西北农林科技...
  • 25篇教育部
  • 8篇成都市妇女儿...
  • 6篇四川省畜牧科...
  • 5篇湖北师范学院
  • 5篇西南科技大学
  • 3篇中国农业大学
  • 3篇成都市第九人...
  • 3篇凉山州畜牧兽...
  • 2篇新乡医学院
  • 2篇四川广播电视...
  • 2篇阿坝藏族羌族...
  • 1篇安康学院
  • 1篇电子科技大学
  • 1篇长安大学
  • 1篇四川省草原科...
  • 1篇苏州大学
  • 1篇湖北省农业科...

作者

  • 209篇林亚秋
  • 84篇王永
  • 49篇郑玉才
  • 29篇徐亚欧
  • 26篇朱江江
  • 25篇林森
  • 24篇金素钰
  • 21篇黄林
  • 21篇李倩
  • 19篇朱江江
  • 14篇杨公社
  • 14篇熊燕
  • 12篇贺庆华
  • 12篇吉红
  • 12篇许晴
  • 11篇江明锋
  • 11篇柏雪
  • 11篇池永东
  • 9篇任亮
  • 9篇李鑫

传媒

  • 33篇畜牧兽医学报
  • 20篇黑龙江畜牧兽...
  • 14篇西南民族大学...
  • 12篇华北农学报
  • 10篇基因组学与应...
  • 6篇生物技术通报
  • 6篇中国家禽
  • 6篇中国畜牧杂志
  • 6篇生物工程学报
  • 5篇安徽农业科学
  • 5篇江苏农业科学
  • 5篇湖北农业科学
  • 5篇西北农业学报
  • 5篇水产科学
  • 4篇中国畜牧兽医
  • 4篇全国动物生理...
  • 3篇中国生物化学...
  • 2篇生物技术通讯
  • 2篇中国兽医学报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年份

  • 1篇2024
  • 19篇2023
  • 17篇2022
  • 8篇2021
  • 15篇2020
  • 12篇2019
  • 14篇2018
  • 22篇2017
  • 14篇2016
  • 13篇2015
  • 21篇2014
  • 5篇2013
  • 7篇2012
  • 4篇2011
  • 5篇2010
  • 16篇2009
  • 5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4篇2005
2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牦牛KLF5、KLF6、KLF7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其与肌内脂肪含量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0
2017年
本研究旨在克隆牦牛Krüppel样因子(KLF5、KLF6、KLF7)的CDS区序列,鉴定其在牦牛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表达水平与牦牛肌内脂肪(IMF)的相关性,从而为研究KLFs在牦牛脂质代谢中的功能提供试验依据。选取4~6周岁的健康麦洼牦牛公牛7头,清晨空腹屠宰后,迅速采集脾、肺、肾、皮下脂肪和背最长肌组织样品,提取组织总RNA,利用RT-PCR法克隆牦牛KLF5、KLF6、KLF7基因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其mRNA的表达水平,并使用皮尔逊相关系数进行KLF5、KLF6、KLF7基因的表达量与IMF含量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KLF5、KLF6、KLF7基因CDS全长分别为1 086、855和909bp,分别编码361、284和302个氨基酸残基,且均与牛具有最近的亲缘关系,其次为山羊、绵羊、猪,而与鸡的亲缘关系较远。KLF5、KLF6、KLF7均在肺中具有较高的表达水平,而在背最长肌中的表达量较低,且与牦牛IMF含量均没有显著相关性。但KLF5的表达水平与KLF6、KLF7均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这些结果为研究KLF5、KLF6、KLF7的功能提供了基础数据,也为揭示牦牛脂质代谢的调控机制提供了试验参考。
朱江江林亚秋左璐璐王永柏雪江明锋
关键词:牦牛克隆
脂肪细胞凋亡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06年
脂肪细胞凋亡,即能量储存的死亡。通过凋亡来调整脂肪细胞的数目被认为是脂肪组织生长和分化过程中维持正常生理机能所必需的。脂肪细胞凋亡受神经组织因素如瘦素、神经肽Y等影响,受脂肪组织局部作用因子如过氧化物增殖因子激活的受体-γ及其配体、肿瘤坏死因子-α、激素等影响。脂肪细胞分化影响凋亡的易感性,细胞生存蛋白Bcl-2及神经凋亡抑制蛋白(NAIP)在脂肪合成过程中,其水平升高。在脂肪组织方面对凋亡的进一步研究应该阐明凋亡对脂肪组织分布的影响。
林亚秋卢建雄杨公社
关键词:脂肪细胞凋亡
一种山羊MTNR1A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的检测方法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山羊MTNR1A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的检测方法及其应用。根据山羊MTNR1A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以待测山羊基因组DNA为模板,通过PCR扩增后将经过电泳验证的扩增产物测序,根据测序结果鉴定待测山羊MTN...
李艳艳林亚秋王瑞龙王永李志雄史海涛熊燕王友利陈娟
全反式维甲酸对大鼠前体脂肪细胞增殖与分化的影响被引量:5
2005年
利用MTT比色检测不同浓度的全反式维甲酸(all trans Retinoic Acid ATRA)对大鼠前体脂肪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油红O染色和吖啶橙染色观察大鼠前体脂肪细胞分化的形态变化;采用油红O染色提取法分析不同浓度ATRA对大鼠前体脂肪细胞分化的影响。MTT比色结果显示,低浓度(10-8~10-7mol/L)的ATRA对前体脂肪细胞的增殖具有促进作用(P<0101),而高浓度(10-6~10-4mol/L)的ATRA则抑制前体脂肪细胞的增殖(P<0101)。油红O染色和吖啶橙染色结果表明,前体脂肪细胞分化成脂肪细胞后,细胞内充满脂滴,由梭形变成椭圆形;油红O染色提取法结果显示高浓度(10-6~10-4mol/L)的ATRA能够显著抑制前体脂肪细胞的分化(P<0101),而低浓度(10-8~10-7mol/L)的ATAR却显著促进前体脂肪细胞的分化(P<0101)。
陈国柱林亚秋庞卫军杨公社
关键词:全反式维甲酸前体脂肪细胞脂肪细胞分化MTT吖啶橙用油
藏鸡磷酸酪氨酸互作结构域1(PID1)的克隆及组织表达谱研究被引量:5
2016年
本研究旨在阐明藏鸡PID1基因在不同组织与时序表达谱,并研究PID1基因表达与肌内脂肪含量(IMF)的关系。利用RT-PCR技术克隆藏鸡PID1基因,用相关软件预测PID1蛋白的结构和功能,采用荧光定量PCR研究PID1基因在藏鸡不同组织、不同日龄的表达谱,并分析其与IMF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克隆得到藏鸡PID1基因序列长度为654bp(GenBank登录号:KT000001),共编码217个氨基酸,是具有PTB结构域的不稳定亲水酸性蛋白质;有14个磷酸化位点、4个O-糖基化位点、1个N-糖基化位点、7种保守特异性蛋白激酶结合位点、3个二硫键;预测其二级结构中α-螺旋占26.73%,β折叠占20.74%,无规则卷曲占52.53%,属于混合型蛋白且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PID1基因在藏鸡的不同组织中均存在表达,且在脂肪组织中表达水平最高(P<0.01);时序表达谱结果显示,PID1基因在1日龄公藏鸡胸肌中表达水平最高。在210日龄的公鸡腿肌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其他日龄的表达水平(P<0.01),在119日龄母鸡腿肌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其他日龄表达水平(P<0.01)。在119和154日龄公鸡脂肪组织中表达水平较高,在210日龄母鸡脂肪组织中的表达量最高(P<0.01)。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PID1mRNA的表达量与藏鸡胸肌的IMF含量存在显著相关(P<0.05)。结果提示,PID1基因可能是影响藏鸡IMF沉积的候选基因。
聂晓庆林亚秋徐亚欧赵燕英吕明左璐璐张小玉李想
关键词:藏鸡克隆肌内脂肪
鲤鱼HSP70基因组织表达差异研究(英文)被引量:1
2009年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供试鲤鱼购自成都市洗面桥市场。主要试剂:TR—Iaol总RNA提取试剂盒购自Invitrogen公司,反转录试剂盒、pMD-18T载体、D12000DNA和如DNA聚合酶购自大连宝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琼脂糖凝胶DNA回收试剂盒购自Axygen公司;DEPC原液(Sigma分装)、JM-109感受态细胞购自大连宝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其他试剂均为国产分析纯。
林亚秋李瑞文
关键词:HSP70基因组织鲤鱼总RNA提取DNA聚合酶生物工程
山羊FGF9基因克隆及其在成肌细胞分化中的表达模式研究被引量:2
2019年
旨在克隆山羊FGF9基因序列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阐明FGF9基因组织表达特性及其在成肌细胞分化过程中的表达差异。试验动物为简州大耳羊,利用RT-PCR技术克隆FGF9基因序列,再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检测FGF9在山羊各组织中的表达特性及其在成肌细胞不同分化阶段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克隆得到山羊FGF9基因序列818bp,其中ORF区627bp,编码208个氨基酸,其CDS区核苷酸序列与牛和绵羊有99%的同源性。FGF9蛋白具有1个跨膜结构域和1个FGF家族同源性结构域,为不稳定亲水蛋白。FGF9基因在山羊各组织中均有表达,在肾脏中表达水平最高,极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0.01)。FGF9基因在诱导分化第2天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分化前(P<0.05),且在第4天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推测其可作为调控山羊成肌细胞分化的候选基因。为进一步探究FGF9基因在山羊肌肉生长中的作用提供理论依据。
黄凯林亚秋朱江江马洁琼王永
关键词:山羊克隆生物信息学分析成肌细胞
miR-23b-3p通过靶向PDE4B基因调控山羊肌内前体脂肪细胞的分化
2023年
本研究旨在明确miR-23b-3p对山羊肌内前体脂肪细胞分化的影响,并确定这种作用是通过靶向基因PDE4B来实现的。基于实验室前期转录组测序结果,以筛选得到的山羊肌内脂肪细胞分化前后差异表达的miR-23b-3p为切入点,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PCR)技术检测miR-23b-3p在山羊肌内前体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的表达模式,从形态学水平和分子水平确定miR-23b-3p对脂肪分化及脂肪分化标志基因的影响;利用生物信息学预测以及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试验确定miR-23b-3p的下游靶基因,明确miR-23b-3p与预测靶标基因的靶向关系。结果表明,过表达miR-23b-3p后山羊肌内脂肪细胞脂滴积聚减少,成脂标志基因AP2、C/EBPα、FASN、LPL表达水平极显著下调(P<0.01),C/EBPβ、DGAT2、GLUT4和PPARγ的表达水平显著下调(P<0.05)。干扰miR-23b-3p表达后,山羊肌内脂肪细胞中脂滴积聚增多,ACC、ATGL、AP2、DGAT2、GLUT4、FASN和SREBP1表达水平极显著上调(P<0.01),C/EBPβ、LPL和PPARγ的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5)。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预测,PDE4B可能为miR-23b-3p的靶标基因,且过表达miR-23b-3p后极显著降低PDE4B的mRNA表达水平(P<0.01),干扰miR-23b-3p后PDE4B的mRNA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P<0.05)。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试验结果表明,miR-23b-3p与PDE4B基因存在靶向关系。miR-23b-3p通过靶向PDE4B基因调控山羊肌内前体脂肪细胞的分化。
张力懿李鑫许晴黄心竹李艳艳刘伟王友利林亚秋
关键词:山羊
藏山羊PID1基因克隆及组织表达分析
2016年
研究旨在获得藏山羊磷酸酪氨酸互作结构域(phosphotyrosine interaction domain containing l,PID1)基因序列,并进一步分析该基因的生物学特性以及揭示其组织表达规律。以藏山羊为材料,利用RT-PCR技术克隆PID1基因,利用荧光定量PCR检测其组织表达特性。结果表明,藏山羊PID1基因CDS区为654bp,编码217个氨基酸,为无跨膜结构的酸性不溶类蛋白。同源性分析表明,藏山羊与山羊的同源性较高为99%,且处在进化树的同一个分支上。PID1在藏山羊的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脂肪、背最长肌、股二头肌和臂三头肌等组织中均检测到表达,但在脂肪组织中表达水平最高(P<0.01)。研究获得了藏山羊PID1基因序列,其在脂肪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最高。
吕明林森朱江江王永梅寒廖红海李倩林亚秋
关键词:藏山羊基因克隆
山羊Wnt10b基因生物学特征及组织细胞表达模式分析被引量:4
2017年
为了获得山羊Wnt10b基因序列,并阐明其组织表达谱及在前体脂肪细胞和成肌细胞分化过程中的表达模式。本研究利用胶原酶消化法获得山羊皮下和肌内前体脂肪细胞,利用组织块法获得成肌细胞;采用RT-PCR方法克隆山羊Wnt10b基因序列,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该基因在各组织、前体脂肪细胞与成肌细胞诱导分化过程中的表达情况。由分析可知,获得山羊Wnt10b基因序列1 232 bp(Gen Bank登陆号:KU950832),其中CDS为1 176 bp,5'UTR 44 bp和3'UTR 12 bp,编码391个氨基酸残基,山羊Wnt10b氨基酸序列与绵羊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达98%;Wnt10b m RNA在山羊脂肪组织中表达水平最高,极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0.01);Wnt10b m RNA随着山羊肌内前体脂肪细胞和成肌细胞的分化表达呈上升趋势,但其在皮下前体脂肪细胞中的表达模式却相反。结果表明,山羊Wnt10b基因在脂肪组织中表达水平最高,可能在脂肪沉积和脂代谢中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但在皮下和肌内前体脂肪细胞成脂分化的表达模式不同,提示该基因在山羊不同部位脂肪沉积中可能发挥不同的调控作用。
林森林亚秋林亚秋李倩李倩
关键词:山羊前体脂肪细胞脂肪沉积
共2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