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宪军

作品数:6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动脉
  • 3篇动脉硬化
  • 3篇基因
  • 2篇蛋白
  • 2篇蛋白表达
  • 2篇转染
  • 2篇细胞
  • 2篇小鼠
  • 2篇基因和蛋白表...
  • 2篇基因转染
  • 2篇APOE-/...
  • 1篇动脉斑块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动态血压
  • 1篇动态血压监测
  • 1篇血管
  • 1篇血管扩张
  • 1篇血压
  • 1篇血压监测
  • 1篇受体

机构

  • 6篇山东大学

作者

  • 6篇张宪军
  • 4篇张运
  • 4篇胡琴
  • 4篇蒋桂花
  • 3篇冯进波
  • 3篇刘春喜
  • 3篇姜虹
  • 2篇井玛
  • 2篇王蓉
  • 2篇朱清
  • 2篇贺红
  • 1篇张澄
  • 1篇孙青
  • 1篇王克玉
  • 1篇钟华
  • 1篇张梅
  • 1篇焦健

传媒

  • 2篇中华心血管病...
  • 2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菏泽医学专科...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人工测压与动态血压监测的对比研究被引量:3
2003年
目的 研究人工测血压的最佳时间和测压次数。方法 对 4 8例高血压患者的动态血压监测和人工定时测压进行比较 ,寻找人工测压最佳时间和测压次数。结果  (1)人工测压 6 :0 0~ 10 :0 0和 16 :0 0~ 18:0 0为血压高峰 ,12 :0 0为血压低谷。 (2 )动态血压监测显示 6 :0 0~ 8:0 0和 16 :0 0~ 18:0 0为血压高峰 ,12 :0 0~14 :0 0和 2 :0 0~ 3:0 0为血压低谷。结论 人工测血压每天 3次 ,6 :0 0~ 10 :0 0 ,12 :0 0及 16 :0 0~ 18:0 0最佳测压时间。
张付泉王玉玲张宪军
关键词:动态血压监测
马来酸罗格列酮增强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剂活化受体γ1基因转染抗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剂活化受体(PPAR)γ活化剂马来酸罗格列酮能否增强腺病毒介导的 mPPARγ1基因转染抗 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方法将20周龄ApoE-/-小鼠高脂饲养20周后随机分成4组(每组 n=10),即 AdPPARγ1组、AdPPARγ1+RO 组(病毒干预前1周予罗格列酮4 mg·kg^(-1)·d^(-1)灌胃)、AdGFP 组和 PBS 组。转染2周后比较各组小鼠主动脉根部斑块面积均值。Movat 5色套染法和油红 O 染色分析主动脉根部斑块成分变化。检测斑块内 PPARγ、血管平滑肌细胞(SM-actin)、巨噬细胞(MOMA-2)、MMP-9/TIMP-1、CD40/CD40L 和组织因子(TF)等抗原的免疫活性。结果 PBS 组与 AdGFP 组比较,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AdGFP 组比较,AdPPARγ1组和 AdPPARγ1+RO 组 ApoE-/-小鼠主动脉根部斑块面积和脂质含量减少(P<0.05)[AdGFP 组、AdPPARγ1组和 AdPPARγ1+RO 组病变面积均值分别为(0.98±0.17)、(0.86±0.12)、(0.79±0.15)mm^2,油红 O 染色阳性面积分别为(270±49)×10~3、(150±35)×10~3、(80±21)×10~3μm^2]。Movat 染色法显示 PBS 组和 AdGFP 组小鼠主动脉根部斑块成分差异不显著,而 AdPPARγ1组和 AdPPARγ1+RO 组纤维帽较厚、弹性纤维、胶原和蛋白聚糖含量增加。与 AdGFP组比较,AdPPARγ1组和 AdPPARγ+RO 组主动脉根部斑块 PPARγ、SM-actin、TIMP-1抗原免疫活性增强,而 MOMA-2、MMP-9、CD40/CD40L 和 TF 抗原免疫活性减弱,其中 AdPPARγ1+RO 组作用最显著。结论腺病毒介导的 mPPARγ1基因转染遏制 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进程,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向稳定表型转换,PPARγ活化剂马来酸罗格列酮增强上述作用。
胡琴张运张宪军张澄贺红朱清蒋桂花井玛姜虹刘春喜冯进波
关键词:动脉硬化罗格列酮
腺病毒介导的小鼠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剂活化受体γ基因过度表达对Raw264.7细胞小窝蛋白-1基因和蛋白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比较腺病毒介导的小鼠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剂活化受体γ(PPARγ)基因过度表达与配体活化对小鼠Raw264.7巨噬细胞小窝蛋白-1(CAV-1)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PPARγ基因对巨噬细胞CAV-1的调控作用及机制。方法首先构建表达小鼠PPARγ1基因的复制缺陷型腺病毒表达载体;将Raw264.7细胞随机分成对照组、PPARγ基因过度表达组、PPARγ活化剂曲格列酮干预组以及PPARγ基因过度表达和曲格列酮共刺激组进行干预;观察各组Raw264.7细胞PPARγ和CAV-1基因和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RT-PCR检测对照组Raw264.7细胞有CAV-1基因的表达,免疫印迹法未发现CAV-1蛋白表达,但免疫细胞化学证实胞膜和核膜上均有少量CAV-1表达;经RT-PCR、免疫细胞化学和免疫印迹检测发现PPARγ基因过度表达组、曲格列酮干预组和二者共刺激组Raw264.7细胞CAV-1基因和蛋白表达明显增加(且共刺激组>PPARγ基因过度表达组>曲格列酮干预组,P<0.05)。对照组Raw264.7胞浆内PPARγ表达量较低,而PPARγ基因过度表达组和共刺激组PPARγ表达均明显增加(P<0.05),而曲格列酮干预组无明显变化。结论PPARγ基因活化或过度表达均能上调Raw264.7细胞CAV-1基因和蛋白表达。曲格列酮活化PPARγ基因,增加CAV-1基因和蛋白表达,但不增加PPARγ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与单一作用比较,同时活化和过度表达PPARγ基因对CAV-1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有累积效应,说明PPARγ的这一作用在配体活化下增强。推测曲格列酮上调CAV-1表达依赖于PPARγ,非本身药理特性所致。
胡琴张运刘春喜张梅井玛贺红冯进波王蓉蒋桂花张宪军姜虹朱清
关键词:动脉硬化细胞质膜微囊蛋白
PPARγ在不同周龄apoE-/-小鼠主动脉斑块表达及与斑块成份的相互关系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研究PPARγ基因表达与ApoE-/-小鼠主动脉斑块成份的相互关系。方法:以20和40周龄ApoE-/-小鼠(n=10/组)为研究对象,相同基因背景和周龄C57BL/6 J小鼠设为对照。采用RT-PCR和免疫印迹技术检测各组小鼠主动脉PPARγ基因和蛋白表达变化;Movat 5色套染法和油红O染色检测ApoE-/-小鼠主动脉斑块成份;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斑块内PPARγ、SM-actin、MOMA-2抗原表达。结合免疫荧光技术分析PPARγ基因在主动脉斑块巨噬细胞、平滑肌细胞的表达及与脂质、弹性纤维、胶原和蛋白聚糖的相互关系。结果:20和40周龄C57BL/6 J小鼠主动脉壁有少量PPARγ表达,以20周龄组明显。ApoE-/-小鼠主动脉壁和斑块内PPARγ表达增多,以斑块内表达明显(P<0.05);与20周龄组比较,40周龄组表达最显著;且斑块脂质含量丰富;弹性纤维、胶原和蛋白聚糖含量减少,血管正性重塑明显;MOMA-2表达增加,SM-actin表达降低(P<0.05)。PPARγ在斑块内巨噬细胞、血管中膜平滑肌细胞和斑块内平滑肌细胞都有表达,但以脂质含量丰富处PPARγ表达最明显。结论:PPARγ在C57BL/6 J小鼠动脉壁表达随增龄而减少;在ApoE-/-小鼠主动脉壁和斑块内PPARγ表达随AS病变进程而增加。推测ApoE-/-小鼠主动脉斑块PPARγ表达上调可能是机体一种代偿行为和自我保护机制。
胡琴张运张宪军冯进波刘春喜姜虹蒋桂花王蓉
关键词:动脉硬化斑块
强脉冲光与脉冲染料激光治疗面部毛细血管扩张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强脉冲光与脉冲染料激光治疗面部毛细血管扩张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临床诊断为面部毛细血管扩张症的患者。依据临床表现分为轻、中、重3度。应用Vbeam脉冲染料激光治疗仪治疗患者37例,CIJTERA激光治疗仪治疗...
钟华张宪军孙青王克玉焦健
腺病毒介导的mPPARγ1基因转染抑制IFN-γ诱导ECV304细胞galectin-9基因和蛋白表达
2008年
目的:观察腺病毒介导的mPPARγ1转染抑制IFN-γ诱导ECV304细胞galectin-9基因和蛋白表达。方法:构建表达小鼠PPARγ1基因的复制缺陷型腺病毒表达载体;将融合80%的ECV304细胞给予不同刺激量(1×104U/L、5×104U/L、1×105U/L和2×105U/L)的IFN-γ干预;将IFN-γ(1×105U/L)预刺激并孵育24 h的ECV304细胞分成对照组(C)、PPARγ基因过度表达组(P)、PPARγ活化剂曲格列酮干预组(T)以及PPARγ基因过度表达和曲格列酮共刺激组(PT)进行干预,观察不同剂量IFN-γ对ECV304细胞galectin-9基因和蛋白表达的作用,以及PPARγ基因过度表达和/或活化对上述作用的影响。结果:正常ECV304细胞galectin-9基因表达弱。IFNγ孵育24 h后,ECV304细胞galectin-9基因和蛋白表达增加,且galectin-9表达与IFN-γ具有量效关系。PPARγ1基因转染抑制IFN-γ诱导galectin-9基因/蛋白表达,曲格列酮对上述作用无影响;PPARγ1基因转染和曲格列酮共刺激抑制IFN-γ诱导galectin-9基因/蛋白表达与单一PPARγ1基因转染效应相似。正常ECV304细胞PPARγ表达量低,而PPARγ基因过表达和活化不影响内源性PPARγ基因表达。结论:PPARγ1基因转染抑制IFN-γ诱导ECV304细胞galectin-9基因/蛋白表达可能是PPARγ基因发挥免疫调控作用的一个重要机制。
胡琴张宪军蒋桂花张运
关键词:GALECTIN-9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