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尹刚

作品数:26 被引量:66H指数:4
供职机构: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 5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篇皮瓣
  • 6篇外科
  • 5篇足踝
  • 5篇骨折
  • 4篇手术
  • 4篇教学
  • 4篇跟骨
  • 4篇关节
  • 3篇韧带
  • 3篇足踝外科
  • 3篇3D打印
  • 3篇穿支
  • 3篇创面
  • 2篇学法
  • 2篇医师
  • 2篇支皮瓣
  • 2篇术后
  • 2篇年资
  • 2篇皮瓣修复
  • 2篇平足

机构

  • 26篇滨州医学院附...
  • 2篇滨州医学院
  • 1篇北京威达峰医...

作者

  • 26篇尹刚
  • 13篇付炳金
  • 12篇孙广超
  • 11篇杜瑞
  • 10篇朱晓东
  • 8篇孔德海
  • 6篇刘颖
  • 4篇冯德香
  • 2篇王志莲
  • 2篇刘永涛
  • 1篇王黎明
  • 1篇赵珊
  • 1篇袁艳荣
  • 1篇马丙栋
  • 1篇刘芳
  • 1篇张桂兰
  • 1篇徐倩
  • 1篇王超
  • 1篇宋坤修
  • 1篇陈树军

传媒

  • 4篇中国继续医学...
  • 3篇中国矫形外科...
  • 3篇中国修复重建...
  • 3篇岭南现代临床...
  • 2篇滨州医学院学...
  • 2篇中华创伤骨科...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国骨伤
  • 1篇齐鲁护理杂志
  • 1篇中国高等医学...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反射疗法与康...

年份

  • 1篇2024
  • 4篇2023
  • 4篇2022
  • 4篇2021
  • 8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0
  • 1篇2009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拱顶石穿支皮瓣修复小型创面
2024年
[目的]介绍拱顶石穿支皮瓣修复小型创面的手术与治疗技术和初步临床效果。[方法] 2014年1月—2020年12月对26例小腿与足踝部小型创面患者行拱顶石穿支皮瓣修复术。修整创面为椭圆形,其长轴平行于肢体的纵轴,在创面的一侧设计拱顶石皮瓣,短底边为创面的弧形边缘,长底边与短底边平行,保持皮瓣宽度与创面最大宽度比例为1∶1~1.5∶1。沿设计线切开皮瓣边缘,分离皮肤及筋膜组织,推移皮瓣至创面并逐层缝合,供区直接缝合或植皮。[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皮瓣受区与供区均愈合良好,愈合时间平均(15.3±6.4) d。随访时间平均(22.9±6.3)个月。皮瓣改良Highet感觉评级S0/S1/S2/S3/>S3由出院前的(2/8/10/3/3)例显著改善为末次随访时的(0/2/3/6/15)例(P<0.05)。VAS评分由出院前(4.6±1.9)分显著减少为末次随访时(0.8±0.4)分(P<0.05)。AOFAS评分优良率为92.3%。[结论]拱顶石穿支皮瓣能够较好地满足外观和功能需求,是小腿与足踝部小型创面的有效修复方式。
付炳金朱晓东杜瑞邓明明孔德海薛阳尹刚
关键词:软组织缺损难治性创面创面修复
股前外侧穿支皮瓣联合阔筋膜修复足背肌腱及皮肤缺损
2020年
目的探讨股前外侧穿支皮瓣联合阔筋膜修复足背肌腱及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12例足背肌腱及皮肤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12例患者均采用阔筋膜修复肌腱缺损,股前外侧穿支皮瓣游离移植覆盖创面。结果12例皮瓣全部成活,患者均获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0个月,皮瓣外形及穿鞋满意。皮瓣感觉功能恢复良好,两点辨距觉10~15 mm。结论股前外侧穿支皮瓣联合阔筋膜修复足背肌腱及皮肤缺损,具有疗程短,对供区创伤小,外形与功能满意等优势,是一种修复足背肌腱及皮肤缺损的可靠手术方法。
尹刚朱晓东赵永杰付炳金
关键词:股前外侧穿支皮瓣肌腱缺损阔筋膜
跗骨窦切口微创锁定接骨板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疗效分析被引量:4
2023年
目的探讨跗骨窦切口微创锁定接骨板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4月至2020年9月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足踝外科收治的65例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资料。其中男44例,女21例;年龄(42.5±10.4)岁;骨折Sanders分型:Ⅱ型46例,Ⅲ型19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S组(经跗骨窦切口微创锁定接骨板固定,35例)和L组(经L形切口锁定接骨板固定,3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前等待时间、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3 d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1年的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的踝-后足评分、Maryland足功能评分优良率、B?hler角、Gissane角、内翻角,并观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3.3±1.6)个月。S组的术前等待时间[(2.8±1.8)d]、手术时间[(80.7±9.9)min]、住院时间[(6.7±1.9)d]、术中出血量[(54.3±14.2)mL]、术后3 d VAS评分[6(5,7)分]均显著少于L组[(8.2±2.8)d、(105.0±15.7)min、(14.6±3.4)d、(74.3±12.8)mL、7(6,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S组患者的AOFAS的踝-后足评分[(90.1±3.5)分]显著高于L组[(83.5±6.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两组Maryland足功能评分优良率[91.4%(32/35)vs.86.7%(26/3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95)。所有患者术后1年的B?hler角、Gissane角、内翻角均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3 d、1年的组内和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组中1例出现腓骨肌疼痛;L组中2例皮肤坏死,1例切口内血肿,1例腓肠神经损伤。结论跗骨窦切口微创锁定接骨板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疗效满意。
赵永杰关国锋尹刚杜瑞刘颖
关键词:跟骨微创跗骨窦锁定接骨板
PBL教学法在骨肿瘤外科见习教学中的效果观察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探讨运用PBL教学法在骨肿瘤外科见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19年6月骨肿瘤外科见习教学中的40名临床医学专业见习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实验组(n=20)和对照组(n=20)。实验组采取PBL教学法进行教学,对照组采取传统教学法进行教学,比较两种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结果对比分析两组见习学生的组间数据,实验组见习学生影像学资料分析评分、发病机制及诊断评分、拟定治疗方案评分、专业知识成绩总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见习学生基础理论评分、病史采集评分、专科查体评分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实验组在临床思维能力、文献阅读能力、理论联系临床实践能力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骨肿瘤外科见习教学中,PBL教学法效果良好,学生满意度较高。
杜瑞邓明明付炳金尹刚孙广超
关键词:PBL教学法临床教学医学教育教学模式
负压封闭引流联合肌皮瓣治疗Ⅳ期压疮5例临床护理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应用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联合肌皮瓣治疗修复Ⅳ期压疮的护理效果。方法:运用VSD技术联合肌皮瓣治疗修复5例Ⅳ期压疮患者,术前改善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术后加强巡视观察和精心护理,保证引流通畅。结果:5例患者均14 d拆线,治愈出院。结论:应用VSD技术联合肌皮瓣治疗Ⅳ期压疮,加强负压引流护理及皮瓣观察,能有效、快速促进创面愈合。
陈树军尹刚王志莲袁艳荣赵珊徐倩董海妹刘芳
关键词:VSD技术肌皮瓣压疮护理
距下关节融合板的设计及临床应用
2022年
目的 设计一种带有距下关节加压融合功能的新型跟骨接骨板,评价其应用于SandersⅣ型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使用自行设计的距下关节融合板对50例需要一期融合距下关节的SandersⅣ型跟骨骨折患者进行内固定治疗,观察患者术前、术后和末次随访时的Bolher角、Gissane角以评估跟骨解剖形态,并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后足评分评估术后功能。结果 5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37~72 min,平均(48.04±9.32) min,术中出血量90~140 mL,平均(106.00±12.04) mL,术中均无重要神经、血管损伤;50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21个月,平均(16.36±2.24)个月;50例患者末次随访时均达到骨性愈合,骨性愈合时间为8~14周,平均(9.52±1.25)周。术后、末次随访时,患者Bolher角、Gissane角均大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患者术后Bolher角、Gissane角与末次随访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72、0.140)。末次随访时,患者平均AOFAS踝-后足评分为(83.78±5.61)分,优9足(90~100分)、良39足(75~<90分)、可2足(50~<75分),优良率为96.00%;3例患者术后出现切口皮缘坏死,经过多次换药后切口愈合。结论 距下关节融合板设计合理,可以提供坚强、牢固的固定,术中骨折复位满意,手术操作简单,是治疗需要一期融合距下关节的SandersⅣ型跟骨骨折的理想内固定材料。
王亚鹏付炳金孙广超尹刚杜瑞邓明明朱晓东
关键词:跟骨骨折距下关节关节融合
双反牵引在Pilon骨折围手术期的应用研究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双反牵引在Pilon骨折围手术期的应用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严重Pilon骨折患者29例,包括男性25例,女性4例;年龄20~54岁,平均38.4岁。骨折按AO/OTA分型均为43C3。入院后给予牵引,二期行内固定手术。所有患者分2组,跟骨牵引组(15例)行跟骨牵引,牵引重量为体重的1/8。双反牵引组(14例)行双反牵引,牵引过程中给予调节牵引长度及角度。比较2组Pilon骨折的牵引后消肿时间以及跟骨牵引后24 h、3 d、7 d的VAS评分,牵引后即刻和牵引7天后骨折断端重叠程度及内外侧成角程度改善情况。结果牵引后至软组织消肿时间:跟骨牵引组11.20±2.426 d,双反牵引组9.07±2.303 d。牵引后24 h、3 d、7 d的VAS评分:跟骨牵引组分别为6.00±1.069、3.40±0.986、2.80±0.676,双反牵引组分别为4.36±1.008、2.71±0.611、1.57±0.756,双反牵引组明显优于跟骨牵引组,且随着牵引的时间延长效果越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牵引后即刻跟骨牵引组骨折断端重叠长度为1.94±0.415 cm,双反牵引组为1.84±0.401 cm;牵引7天后跟骨牵引组重叠长度为1.54±0.35 cm,双反牵引组为1.25±0.308 cm。牵引后即刻跟骨牵引组骨折断端成角角度为19.80±6.753°,双反牵引组为18.57±5.388°;牵引7天后跟骨牵引组成角角度为15.13±4.155°,双反牵引组为10.64±3.478°。两种方法改善Pilon骨折后断端重叠长度和成角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ilon骨折围手术期采用骨牵引作为临时固定,稳定可调的双反牵引能加快患肢消肿,减轻疼痛,改善患肢力线长度,为简化手术做准备。
孔德海冯德香赵永杰关国锋尹刚
关键词:PILON骨折跟骨牵引围手术期
3D打印联合PBL与CBL教学法在足踝外科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联合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与案例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在足踝外科进修医生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7月—2019年6月于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足踝外科进修40名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20名)、试验组(2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培养,试验组采用3D打印技术联合PBL与CBL进行教学。足踝外科培训结束前通过问卷调查表和教学效果考核对两组医生测评,并对成绩分析比较。结果采用3D打印技术联合PBL与CBL教学法,进修医生教学方法选择认可度、自主学习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的兴趣、可能有效性及考核成绩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打印技术联合PBL与CBL教学法能够将复杂解剖与真实案例相结合,显著激发进修医生的学习热情,使其在自学、思维、总结等综合能力与素质得到提高,同时他们的临床能力提升可以更好地适应足踝外科临床治疗的要求。
尹刚孔德海邓明明付炳金赵永杰
关键词:3D打印PBLCBL足踝外科进修医生教学
Pemberton骨盆截骨术治疗大龄先天性髋关节脱位被引量:9
2009年
朱晓东刘颖刘永涛王黎明尹刚
关键词:先天性髋关节脱位骨盆截骨术大龄闭合复位失败闭合整复
不同长骨制备的脱矿骨基质中BMP-2含量测定及其成骨性能的体外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测量不同长骨制备的脱矿骨基质(demineralized bone matrix,DBM)中BMP-2的浓度,评价不同DBM诱导MC3T3-E1细胞成骨分化的能力。方法取同一尸体标本不同长骨制备DBM,按取材部位分成尺骨组(uDBM组)、肱骨组(hDBM组)、胫骨组(tDBM组)和股骨组(fDBM组),以煮沸后的DBM为对照组(cDBM组)。将各组DBM经盐酸胍提取蛋白后采用ELISA法检测BMP-2含量;然后将其与MC3T3-E1细胞共培养,细胞计数试剂盒8(cell counting kit 8,CCK-8)法观察各组细胞增殖情况,行茜素红、ALP、Van Gieson染色定性观察和ALP含量定量分析各组细胞成骨分化能力;并采用线性回归分析DBM中BMP-2浓度对细胞合成ALP的影响。结果各DBM组间BMP-2浓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下肢长骨中BMP-2浓度高于上肢长骨,其中fDBM组BMP-2浓度约为uDBM组的35.5倍。CCK-8法检测示,共培养5 d内各组细胞持续增殖,5 d时各组吸光度(A)值从高到低依次为fDBM组>tDBM组>hDBM组>uDBM组>cDBM组。共培养14 d,各组细胞表达ALP、钙化结节和胶原纤维的程度与DBM中BMP-2浓度分布趋势一致。ALP含量从低到高依次为cDBM组
赵永杰尹刚杜瑞王丽敏邓明明关国锋孙广超刘颖
关键词:BMP-2细胞增殖成骨分化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