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宏涛

作品数:111 被引量:67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1篇期刊文章
  • 1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4篇医药卫生
  • 1篇政治法律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8篇外科
  • 17篇心脏
  • 12篇心肌
  • 12篇手术
  • 10篇二尖瓣
  • 9篇心肌病
  • 9篇肌病
  • 9篇梗阻
  • 9篇肥厚
  • 8篇外科治疗
  • 8篇梗阻性
  • 7篇血管
  • 7篇二尖瓣成形
  • 6篇术后
  • 5篇心血管
  • 5篇腱索
  • 5篇肥厚梗阻性心...
  • 4篇动脉
  • 4篇四联症
  • 4篇人工腱

机构

  • 34篇中国医学科学...
  • 17篇中国医学科学...
  • 3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河南医科大学...
  • 2篇南阳市中心医...
  • 2篇北京协和医学...
  • 1篇郑州大学第一...
  • 1篇中山大学
  • 1篇河南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卫生》...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作者

  • 56篇孙宏涛
  • 19篇王水云
  • 16篇胡盛寿
  • 15篇尹朝华
  • 11篇许建屏
  • 9篇王巍
  • 7篇宋云虎
  • 7篇宋民
  • 5篇吴清玉
  • 5篇罗明尧
  • 4篇罗国华
  • 4篇刘迎龙
  • 3篇沈向东
  • 3篇李守军
  • 3篇孙寒松
  • 3篇冯钧
  • 3篇孙欣
  • 3篇阎军
  • 3篇于存涛
  • 2篇杨栋

传媒

  • 8篇中国胸心血管...
  • 5篇家庭药师
  • 4篇家庭健康(医...
  • 3篇保健与生活
  • 3篇中华胸心血管...
  • 2篇老同志之友(...
  • 2篇中华心血管病...
  • 2篇医食参考
  • 1篇中国卫生人才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器官移植...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中国卫生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家庭医药(就...
  • 1篇中国现代医药...
  • 1篇中国分子心脏...
  • 1篇中国医药科学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5
  • 5篇2014
  • 5篇2013
  • 8篇2012
  • 16篇2011
  • 7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7
  • 3篇2006
  • 2篇2004
  • 4篇2001
1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二尖瓣腱索断裂的外科修复
目的:总结分析单纯性二尖瓣腱索断裂所致二尖瓣关闭不全的外科手术方法,探讨适于二尖瓣腱索断裂的外科技术及早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阜外医院2009年1月至2011年6月因为二尖瓣腱索断裂而接受二尖瓣成形(除外其他合并畸形...
孙宏涛王水云许建屏孙寒松王巍胡盛寿宋民罗国华
关键词:二尖瓣成形腱索断裂
文献传递
118例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的外科治疗经验被引量:10
2013年
目的总结外科手术治疗118例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的早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至2012年4月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手术治疗的118例HOCM患者,其中男69例,女49例,平均年龄(464-13)岁,全组均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行扩大Morrow手术,术前、术后常规行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术中常规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根据术前查明的心脏合并疾病,必要时同期施行相应的手术治疗。结果本组患者术前室间隔最大厚度为(254-7)mm,二尖瓣收缩期前向运动(SAM)现象阳性率100%。全组无术中死亡,术后30d病死率0.8%(1/118),死亡原因为术后低心排综合征导致的多器官功能衰竭。手术前后LVOT峰值压差平均为(924-22)和(134-10)mmHg(1mmHg=0.133kPa,P=0.000),心功能NYHA分级分别为2.9±0.6和1.24-0.4(P=0.000)。术后除1例患者仍存在轻度SAM现象外,余均消失;二尖瓣均为无反流、微量或者少量反流。同期进行其他心脏手术45例(38.1%)。术后主要并发症包括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3例,一度房室传导阻滞6例,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51例,室内阻滞或左前分支阻滞26例,二次开胸止血3例,一过性急性肾功能衰竭2例,需主动脉球囊反搏支持2例。本组术后随访1~27个月,平均(74-6)个月,患者生活质量改善,心功能均为I~Ⅱ级,无死亡或再次手术。结论外科手术治疗HOCM安全有效。根据其解剖特点,严格实施各部位的外科操作,能够有效地解除左心室流出道梗阻,可重复性好。
罗明尧王水云宋云虎尹朝华孙宏涛孙欣徐楠许建屏王巍胡盛寿
关键词:心肌病肥厚性心脏外科手术
强生质量神话,原来只是个传说?
2010年
近日,美国食品与药物监督局(FDA)宣布:建议家长停止给儿童或者婴幼儿继续服用强生公司生产的泰诺林和关林口服液等一系列产品。此次,强生公司陷入“质量门”,问题涉及40多种非处方产品,厂家也已宣布召回这一系列产品。
孙宏涛
关键词:神话传说口服液泰诺林
法洛四联症术后左心室破裂一例被引量:1
2010年
孙宏涛阎军刘迎龙
关键词:左心室破裂法洛四联症术后收缩期杂音缺氧发作口唇
主动脉瓣置换术后的SAM现象被引量:4
2001年
目的 报告 4例严重主动脉瓣狭窄行主动脉瓣置换术后出现的二尖瓣前叶前向运动(SAM现象 ) ,就其产生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 ,旨在提高对这种现象的认识。方法 自 2 0 0 0年 1月至2 0 0 1年 3月 ,男 2例、女 2例主动脉瓣严重狭窄病人 ,年龄 2 0~ 5 2岁 ,平均 36 5岁 ;接受了主动脉瓣置换术 ,术后均复查超声心动图。结果  4例无手术死亡 ,均出现SAM现象 ,导致 1例左室流出道严重狭窄 ,3例少、中量二尖瓣反流。结论 SAM征是肥厚性心肌病中的常见现象 ,但并非其特有 。
徐敬赵文增孙宏涛杨栋
关键词:主动脉瓣狭窄人工心脏瓣膜手术后并发症SAM
经胸骨正中切口心脏手术后并发乳糜胸的治疗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探讨经胸骨正中切口心脏直视手术后发生乳糜胸的可能机制和治疗经验,以减少术后乳糜胸的发生。方法回顾分析1996年10月至2006年1月收治的18例经胸骨正中切口径路行心脏直视手术后发生乳糜胸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2例,女6例;年龄2个月~79岁,平均年龄14.4岁。所有患者均采用在禁食基础上的保守治疗,包括胸腔闭式引流、静脉高营养、强心、利尿等综合措施。结果住院时间7~130 d,胸腔引流时间4~35 d。全组死亡2例,其中死于心律失常、心搏骤停1例;因肺部感染、再次插管,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随访14例,随访时间2~10年,失访2例。随访期间无乳糜胸复发或需二次手术者。结论经胸骨正中切口径路行心脏直视手术后发生乳糜胸可能与手术时损伤较小的淋巴侧枝有关,采用禁食、胸腔闭式引流、静脉高营养等保守治疗效果满意。
孙宏涛孙立忠阎军罗国华冯钧
关键词:乳糜胸胸骨正中切口心脏直视手术
减肥药之乱被引量:1
2010年
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最近发出警告,提醒消费者,某号称纯天然的中草药减肥药含有可能对消费者,特别是心血管疾病者构成危害的药物成分。
孙宏涛
关键词:减肥药药物成分消费者中草药心血管
硝酸甘油的“爱恨情仇”
2014年
硝酸甘油有一个大名鼎鼎的同源兄弟:伟哥(西地那非,万艾可)。伟哥和硝酸甘油一样,都是传奇分子一氧化氮(NO)的前体物质,在体内起着相似的药物作用。
孙宏涛
关键词:硝酸甘油西地那非前体物质药物作用万艾可
热休克预适应诱导HSP72提高兔心长期保存效果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01年
目的 通过热休克预适应模型 ,观察其是否可以改善心脏保存后心功能的恢复 ,提高心脏的保存质量 ,探讨此模型中心肌保护作用的分子基础。方法 健康成年新西兰白兔 2 0只 ,随机分为两组 ,每组 10只 ,Ⅰ组为对照组 ;Ⅱ组为热休克组 ,将兔体温升高到 42℃ ,保持 15min ,自然环境下恢复 2 4h后处理 ;两组实验方法相同 ,心肌保存前用K H液灌注 35min ,然后用 4℃STS液使心脏停搏并 4℃保存 6h ,保存后用K H复灌 30min。保存前、复灌后于工作心期末测定心率 (HR) ,冠脉流量 (CF)、左室收缩末期压 (LVESP)和左室舒张末期压 (LVEDP) ,心功能恢复率以保存前的百分率表示 ,再灌注期末取心肌组织进行热休克蛋白 72 (HSP72 )的定量和定位检测 ,测定心肌内NO、肌酸激酶同功酶 (CK MB)、乳酸脱氢酶 (LDH)的含量 ,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 )和脂质过氧化物(LPO)的含量 ,测定心肌含水量。结果 热休克组心功能恢复明显好于对照组 ,且与心肌内HSP72含量相关 (r =0 .95 ) ,其心肌内NO含量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热休克预适应可明显改善心脏保存6h后心功能的恢复 ,减轻心肌酶的漏出 ,减轻缺血 再灌注损伤。且其分子基础是HSP72 。
孙宏涛吴清玉杨栋
关键词:器官保存热休克蛋白质类细胞保护HSP72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非体外循环下成人复杂型主动脉缩窄的解剖矫治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为提高成人复杂型主动脉缩窄的矫治效果,探讨其最佳外科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在非体外循环下一期解剖矫治7例成人复杂型主动脉缩窄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5例,女2例;年龄16~41岁,平均年龄24.4岁。合并主动脉弓发育不良2例,主动脉弓部动脉瘤1例,胸降主动脉瘤3例(其中合并B型主动脉夹层1例),主动脉缩窄手术后再狭窄1例。全组患者术前均通过彩色超声心动图、CT或磁共振成像确诊。均在全身麻醉常温非体外循环下手术,手术入路为胸骨正中切口1例,左后外侧切口6例;解剖矫治为:主动脉弓补片加宽4例,降主动脉人工血管置换3例(其中1例同期行腹主动脉置换,1例B型主动脉夹层同期植入支架象鼻)。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无严重手术并发症。随访7例,随访时间6~49个月,平均随访20.1个月,无远期死亡,无主动脉缩窄复发二次手术患者。有1例术后出现声音嘶哑,随访11个月时声音嘶哑未改善。结论非体外循环下对成人复杂型主动脉缩窄行一期解剖矫治是安全可行的,近、远期效果良好。
孙宏涛于存涛常谦冯钧贺东钱向阳徐晋
关键词:成人外科修补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