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颈动脉壁内—中膜厚度及斑块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分析被引量:10
- 2003年
- 目的 评价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 10 5例行冠脉造影患者根据病变血管支数分成四组 :正常、单支病变、二支病变及三支病变组 ,分别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测。结果 随着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增加 ,其最大内中膜厚度及斑块发生率亦随之增加 ,经统计分析 (P <0 .0 1,P <0 .0 5 )均有显著意义。结论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之间有较密切的关系 。
- 姚金良杨俊华刘王明
- 关键词:颈动脉壁内-中膜厚度斑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
- 复方降脂胶囊对实验血栓形成的影响
- 2013年
- 目的探讨和研究复方降脂胶囊对实验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选取SD大鼠和ICR小鼠各80只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分别将之分为实验A组(曲克芦丁组)、实验B组(高剂量组)、实验C组(低剂量组)和对照组(0.9%氯化钠组),各20例,并分别对SD大鼠进行电流损伤大鼠颈总动脉后混合血栓形成影响的实验和对ICR小鼠进行ADP混合致栓剂导致的小鼠肺栓塞的影响实验,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和记录。结果实验A、B、C组血栓形成时间(OT)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A组和实验B组喘促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C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降脂胶囊对于血栓形成确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是需要合理的调整剂量才能起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 马雪兴徐桂冬姚金良李渊
- 关键词:复方降脂胶囊曲克芦丁血栓形成
-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被引量:11
- 2015年
- 目的回顾与总结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3年10月至2013年10月苏州市立医院北区心血管内科确诊的ACS患者543例。依据入院后手术日期分为急诊PCI组(n=236)和择期PCI组(n=307)。急诊PCI组中,老年组(≥60岁)124例,非老年组(42~59岁)112例;择期PCI组中,老年组(≥60岁)137例,非老年组(42~59岁)170例。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穿刺成功率、手术成功率、手术总时间、术后并发症情况及出院后随访1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等。结果急诊PCI组,老年组与非老年组性别比例、家族史比例、吸烟比例、心梗部位、罪犯血管、血脂、左室射血分数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老年组较非老年组,糖尿病、高血压比例增加,总胆固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择期PCI组,老年组与非老年组性别比例、家族史比例、心梗部位、罪犯血管、血脂、左室射血分数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老年组较非老年组,糖尿病、高血压、吸烟比例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急诊PCI组以及择期PCI组,老年组与非老年组穿刺成功率、手术成功率、手术总时间、造影剂量、住院期间再次血运重建以及随访1年再次心梗、再次行血运重建术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急诊PCI组,老年组较非老年组,住院期间死亡比例增加,随访1年死亡、心力衰竭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PCI治疗是ACS有效的治疗手段,但其对老年ACS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仍需进一步探讨。
- 徐桂冬李渊马雪兴姚金良陈璐韩震王熙
- 关键词: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老年
- 不同部位室性早搏刺激对窦性心率震荡的影响
- 2014年
- 目的 通过比较心室程序刺激致诱发性窦性心率震荡和室性早搏后自发性窦性心率震荡参数测定,观察不同部位室性早搏刺激对窦性心率震荡的影响,进而评价动态心电图心率震荡参数的可信度.方法 20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患者,分别选取右室心尖部(RVAP)和右室流出道(RVOT)作为早搏的刺激部位,分别通过Holter行自发性HRT检测和心室程序刺激行诱发性HRT检测,比较心室不同部位刺激所诱发的窦性心率震荡参数——震荡初始(TO)和震荡斜率(TS)的差异.结果 诱发性窦性心率震荡和自发性窦性心率震荡测定结果无显著差异[TO:(-1.71±1.36)%比(-2.29±1.47)%,P=0.12;TS:(7.12±4.68)ms/RR比(10.14±5.71)ms/RR,P=0.75].心室不同刺激部位对诱发性窦性心率震荡结果无明显影响[TO:(-7.16±1.74)%比(-8.82±2.16)%,P=0.14;TS:(20.9±4.38)ms/RR比(18.8±3.67)ms/RR,P=0.36].不同部位诱发的心率震荡参数TO和TS自身之间亦有较好的相关性(TO:r=0.674,P<0.01;TS:r=0.816,P<0.01).结论 诱发性窦性心率震荡与自发性窦性心率震荡具有一致性,心室不同刺激部位对诱发性窦性心率震荡结果无明显影响,动态心电图记录中,由心室不同部位的室性早搏所计算的心率震荡参数值均有较高的可信度.
- 徐桂冬李渊王琳马雪兴姚金良陈璐韩震王熙
- 关键词:室性早搏窦性心率震荡
- 培垛普利和厄贝沙坦在胺碘酮治疗慢性心房颤动中的作用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观察培垛普利和厄贝沙坦分别与胺碘酮联合运用在持续性心房颤动复律中的作用。方法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216例,按入院顺序随机分成A(胺碘酮组72例)、B(胺碘酮+培垛普利组72例)、c(胺碘酮+厄贝沙坦组72例)三组。A组抗凝3周后给予胺碘酮静脉450mg负荷,同时口服胺碘酮0.2gTid×7d,0.2gBid×7d,随后0.2gqd。B组开始抗凝3周时给予培垛普利4mgqd,C组开始抗凝3周时给予厄贝沙坦150mgqd,3周后加用胺碘酮复律(剂量和服法同A组)。4周后观察各组转复为窦性心律的例数和已复律者6个月时窦性心律维持情况。结果厄贝沙坦和培垛普利+胺碘酮组较仅用胺碘酮组转复成功率(72.86%、70.42%比54.29%,P〈0.01)及中期(6个月)维持窦性的情况均优于单用胺碘酮组(90.00%、84.31%比68.42%,P〈0.05)。结论复律前短期服用厄贝沙坦或培垛普利均能提高胺碘酮对持续性房颤复律效果,中期使用厄贝沙坦和培垛普利能防止房颤的复发。
- 马雪兴徐桂冬姚金良张虹
- 关键词:心房颤动胺碘酮培垛普利厄贝沙坦复律
- 颈动脉粥样硬化预测冠状动脉病变的临床价值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 目的:应用血管超声对行冠状动脉造影的病人进行颈动脉检查,以评价颈动脉粥样硬化预测冠状动脉病变的临床价值。另外收集相关危险因素,用以分析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 方法:1、观察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对心绞痛、...
- 姚金良
- 文献传递
- 糖化血红蛋白测定对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初筛糖代谢异常的临床价值被引量:19
- 2015年
- 目的探讨HbA1c在老年心血管疾病人群中评估机体糖代谢异常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及心房颤动等老年患者118例。根据HbA1c结果分为A组(HbA1c<5.7%)35例、B组(5.7≤HbA1c≤6.4%)30例和C组(HbA1c≥6.5%)53例。检测各组血糖、HbA1c、血常规、生化、血脂。对3组患者进行葡萄糖耐量试验筛查。结果与A组比较,B组、C组患者血糖正常比例明显降低,空腹血糖受损、糖耐量异常和糖尿病比例明显升高(P<0.01);与B组比较,C组血糖正常比例明显降低,糖尿病比例明显升高(P<0.01)。结论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通过检测HbA1c,可初步有效评价目前机体糖代谢情况。
- 李渊徐桂冬马雪兴姚金良陈璐韩震王熙
- 关键词:葡萄糖代谢障碍葡糖耐量试验
- 曲美他嗪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的治疗作用
- 2006年
-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其所致慢性心功能不全严重威胁着患者的身体健康。如何在利尿剂、洋地黄以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效果,改善愈后,值得认真研究。而通过改善缺血心肌有氧代谢进而提高心功能,为临床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本文通过对33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的研究,旨在探讨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万爽力)对心功能的影响。
- 姚金良张虹刘王明
- 关键词: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慢性心功能不全冠状动脉曲美他嗪常规药物治疗转换酶抑制剂
- 不同联律间期室性期前收缩刺激对窦性心率震荡的影响
- 2015年
- 目的观察不同联律间期室性期前收缩刺激对窦性心率震荡的影响。方法对20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患者,分别通过动态心电图行自发性心率震荡检测和通过心室程序刺激行诱发性心率震荡检测,比较不同联律间期室性期前收缩刺激所诱发的窦性心率震荡参数[震荡初始(TO)和震荡斜率(TS)]的差异。结果自发性窦性心率震荡[(-2.29±1.47)%、(10.14±5.71)ms/R-R]与诱发性窦性心率震荡[(-1.71±1.36)%、(7.12±4.68)ms/R-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右心室心尖部、右心室流出道室性期前收缩的联律间期与诱发性窦性心率震荡参数TO和TS均有较好的相关性(r=-0.825、-0.793、-0.712、-0.689,P<0.01)。结论诱发性窦性心率震荡与自发性窦性心率震荡具有一致性,心室不同刺激部位对诱发性窦性心率震荡结果无明显影响,室性期前收缩的联律间期与诱发性窦性心率震荡参数有相关性,动态心电图记录中心室不同部位和不同联律间期的室性期前收缩所计算的心率震荡参数值均有较高的可信度。
- 徐桂冬李渊王琳马雪兴姚金良陈璐韩震王熙
- 关键词:心率震荡室性期前收缩偶联间期
- 厄贝沙坦对胺碘酮治疗慢性心房颤动疗效的影响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与胺碘酮联合运用在持续性心房颤动复律中的作用。方法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128例,以入选时间顺序按自然数编号,单数者64例(A组)抗凝3周后以胺碘酮0.2 g,3次/d,随后0.2 g每日一次;双数者64例(B组)开始抗凝3周的同时给予厄贝沙坦150 mg每日一次,3周后加用胺碘酮复律(剂量和服法同A组),观察一个月后转复窦性心律的例数及已复律者在6个月时维持窦性心律的情况。结果治疗1个月后,A组转窦性心律成功率54.60%,B组转窦性心律成功率76.56%。治疗6个月,A组维持窦性心律占74.29%;B组维持窦性心律占91.84%。B组转复成功率及中期(6月)维持窦性的情况均优于A组(P<0.05)。结论复律前短期服用厄贝沙坦能提高胺碘酮对持续性房颤的复律效果;中期使用厄贝沙坦能防止房颤的复发。
- 张虹马雪兴王允姚金良韩震汤佩麟
- 关键词:持续性房颤胺碘酮厄贝沙坦复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