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斯敏
- 作品数:7 被引量:42H指数:4
-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818例肝血管瘤流行病学及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14
- 2014年
- 目的探讨肝血管瘤患者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点。方法对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东院及西院2003~2011年9年期间收治的肝血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其流行病学及临床特点。结果共818例肝血管瘤患者纳入分析,其中男398例(48.7%),女420例(51.3%)。各年男女患者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9.912,P=0.271),但不同年龄组的性别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791,P=0.0001),大于60岁年龄组中男性多于女性。肝血管瘤无特殊临床表现,本组病例中有75例(9.2%)患者合并有自身免疫性疾病。本组患者的肝血管瘤直径为0.5~39.0cm,中位直径为3.0cm,肿瘤大小与患者性别有关(P〈0.05),女性大于男性患者。肿瘤发生部位以肝右叶最常见,占57.2%,肿瘤发生部位在不同性别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血管瘤以单发病灶最常见(70.0%),单发病灶中右叶病灶多于左叶病灶,多发病灶以双叶多发最常见。结论肝血管瘤在性别、年龄、肿瘤大小、位置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分布规律,应深入开展防治策略研究;对参与肝血管瘤发生、发展的相关因素有待深入研究;自身免疫性疾病与肝血管瘤的关系值得进一步探讨。
- 慕光川苏卡贺文兴李佳林德安胡武杰吴斯敏全军利刘志明
- 关键词:肝血管瘤自身免疫性疾病流行病学
- STAT3基因沉默对乳腺癌阿霉素耐药性的影响被引量:9
- 2015年
- 目的:观察STAT3短发夹RNA慢病毒载体(LV-sh RNA-STAT3)对乳腺癌耐药株MCF-7/ADR阿霉素敏感性的影响。方法:Western blot检测MCF-7/ADR及亲本细胞MCF-7中STAT3和p-STAT3蛋白表达;LVsh RNA-STAT3感染MCF-7/ADR(STAT3-RNAi组),同时感染无义序列Scramble-sh RNA作为阴性对照(NC组),空白组不作处理(Con组),荧光显微镜观察转染效率,q 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STAT3 m RNA和蛋白、p-STAT3蛋白表达;不同浓度阿霉素处理各组细胞48h,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STAT3、p-STAT3蛋白在MCF-7/ADR中表达较MCF-7增强(P<0.05);STAT3-RNAi组STAT3 m RNA和蛋白、p-STAT3蛋白表达与Con组、NC组比较明显减弱,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霉素对Con组、NC组和STAT3-RNAi组细胞的IC50分别为(56.1±3.00)μg/m L、(54.9±11.9)μg/m L和(7.6±0.2)μg/m L;Con组、NC组和STAT3-RNAi组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0.5±0.7)%、(11.7±0.7)%和(34.0±3.1)%。结论 :LVsh RNA-STAT3可显著抑制STAT3基因表达,有效增强乳腺癌对阿霉素的敏感性,其机制与促进细胞凋亡有关。
- 全军利贺文兴吴斯敏李健林刘志明
- 关键词:乳腺肿瘤STAT3阿霉素化疗敏感性
- 隐丹参酮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自噬和侵袭迁移的影响被引量:11
- 2015年
- 目的:研究隐丹参酮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自噬、增殖和侵袭迁移的作用,初步探讨其抗肿瘤的作用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隐丹参酮处理MDA-MB-231细胞24,48,72h,MTT法检测细胞活性,计算24h半数抑制浓度(IC50);20μmol/L隐丹参酮处理细胞24h,吖啶橙染色检测细胞酸性自噬囊泡;Western blot检测自噬标志蛋白LC3-Ⅱ、LC3-Ⅰ(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及Beclin 1的表达;Transwell小室观察细胞侵袭力;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力。结果:隐丹参酮呈时间-浓度依赖性抑制MDA-MB-231细胞增殖(P<0.05);与未加药组相比,隐丹参酮处理组细胞酸性自噬囊泡增多,Beclin 1蛋白表达增多且LC3Ⅱ/LC3Ⅰ值增高(P<0.05);transwll小室及划痕实验发现,经隐丹参酮处理的MDA-MB-231细胞穿膜数及迁移数均较未加药组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隐丹参酮可诱导乳腺癌MDA-MB-231细胞自噬,从而抑制其增殖和侵袭迁移的潜能。
- 全军利贺文兴吴斯敏李健林刘志明
- 关键词:隐丹参酮乳腺癌自噬
- 缺氧微环境下HIF-1α对乳腺癌上皮间质转化及侵袭迁移的影响被引量:7
- 2015年
- 目的:探讨在缺氧微环境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对乳腺癌发生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 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及侵袭迁移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10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乳腺癌患者血液、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HIF-1α及EMT相关蛋白E-钙黏素(E-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的表达。结果:HIF-1α、E-cadherin、Vimentin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有腋窝淋巴结转移者HIF-1α、Vimentin的表达水平高于无腋窝淋巴结转移者(P<0.05),E-cadherin的表达水平低于无腋窝淋巴结转移者(P<0.05);HIF-1α、E-cadherin、Vimentin的表达水平均与肿瘤大小、TNM分期、组织学分级、腋窝淋巴结转移、ER、PR有关(P<0.05),而与年龄及绝经与否均无关(P>0.05)。有腋窝淋巴结转移者、TNM分期高、组织学级别高、ER、PR阴性表达的乳腺癌患者HIF-1α、Vimentin阳性率增高,E-cadherin阳性率降低。结论:HIF-1α的表达与乳腺癌EMT及侵袭迁移可能有关。
- 吴斯敏刘志明贺文兴全军利李健林陈皓
- 关键词:乳腺癌HIF-1ΑEMTE-CADHERINVIMENTIN
- TG2过表达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阿霉素耐药性的影响
- 2016年
- 目的:探讨Ⅱ型谷氨酰胺转氨酶(TG2)过表达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阿霉素耐药性的影响。方法:将MCF-7细胞分为3组:转染过表达TG2组(TG2组)、空白对照组(CON组)、阴性对照组(NC组)。采用荧光定量PCR(FQ-PCR)法和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各组细胞TG2mRNA和蛋白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MTT法测定阿霉素对各组细胞处理后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结果:TG2组TG2mRNA相对表达量和蛋白的表达量较CON组、NC组显著升高,TG2组细胞凋亡率较CON组、NC组显著降低,TG2组IC50较CON组、NC组显著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通过慢病毒转染成功使人乳腺癌MCF-7细胞TG2过表达,且TG2的过表达能增加人乳腺癌MCF-7细胞对阿霉素的耐药性,提示TG2有可能成为治疗肿瘤耐药的一个重要靶点。
- 李健林贺文兴全军利吴斯敏王桂芬刘志明
- 关键词:乳腺癌耐药阿霉素
- 白细胞介素6对乳腺癌MCF-7细胞上皮间质转化和侵袭迁移的研究
- 目的: 探讨IL-6对乳腺癌MCF-7细胞株上皮间质转化和侵袭迁移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 方法: 1.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IL-6(25、50、100 ng/mL)处理组与对照组(0ng/mL)作用于乳腺...
- 吴斯敏
- 关键词:乳腺癌MCF-7细胞上皮间质转化细胞侵袭细胞迁移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