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吕婷婷

作品数:37 被引量:227H指数:10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浦东新区卫生系统重点学科建设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膀胱
  • 8篇失禁
  • 8篇尿失禁
  • 7篇术后
  • 7篇疼痛
  • 6篇电针
  • 6篇疼痛综合征
  • 6篇女性
  • 6篇综合征
  • 6篇疗效
  • 6篇间质
  • 6篇间质性
  • 6篇间质性膀胱炎
  • 6篇膀胱疼痛综合...
  • 6篇膀胱炎
  • 5篇压力性
  • 5篇神经刺激
  • 4篇压力性尿失禁
  • 4篇阴部
  • 4篇针刺

机构

  • 24篇上海交通大学...
  • 14篇上海中医药大...
  • 9篇上海市针灸经...
  • 2篇复旦大学
  • 2篇上海市浦东医...
  • 1篇长春中医药大...
  • 1篇江苏省人民医...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市第一人...
  • 1篇上海市中医医...
  • 1篇厦门大学
  • 1篇浙江省人民医...
  • 1篇湖州市中医院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江西中医药大...
  • 1篇合肥市第二人...
  • 1篇灌南县第一人...

作者

  • 36篇吕婷婷
  • 22篇吕坚伟
  • 15篇蒋晨
  • 8篇傅琦博
  • 8篇刘慧荣
  • 7篇冷静
  • 6篇吴焕淦
  • 5篇翁志军
  • 5篇顾寅珺
  • 5篇薛蔚
  • 4篇李震东
  • 4篇方伟林
  • 4篇邱丰
  • 3篇汪司右
  • 3篇伊庆同
  • 3篇黄翼然
  • 2篇李晗
  • 1篇周次利
  • 1篇徐世芬
  • 1篇丰晓溟

传媒

  • 4篇临床泌尿外科...
  • 4篇现代泌尿外科...
  • 3篇上海医药
  • 2篇中华男科学杂...
  • 2篇针灸临床杂志
  • 1篇中国康复理论...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华泌尿外科...
  • 1篇中国针灸
  • 1篇湖南中医杂志
  • 1篇上海针灸杂志
  • 1篇江西中医药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世界中医药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贵州中医药大...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 1篇中华医学会疼...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1
  • 4篇2020
  • 8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10篇2016
  • 5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胶质细胞在胃肠疼痛中的作用
胃肠道疼痛是临床中常见的问题,然而对其有效的治疗仍然有限,来自胃肠道的痛觉大部分靠DRG神经元来调控,少部分由源自结状/颈静脉神经节的迷走神经传入来调控。机械、化学以及各种炎症介质持续性刺激均可使胃肠造成的内脏高敏感状态...
赵敏李晗翁志军张方吕婷婷王士源吴焕淦刘慧荣
关键词:神经生物学内脏痛
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6
2015年
目的评估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的疗效。方法 2012年6月至2014年5月共收治38例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采用生物反馈治疗仪进行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治疗时间约为20-30min,1次/d,疗程1周;对照组采用传统膀胱功能训练进行治疗,对比两组间的疗效。结果 1周后疗效比较,治疗组有效率89.47%(17/19),对照组52.63%(10/19),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周后疗效比较,治疗组有效率达到94.74%(18/19),对照组89.47%(17/19),两组间统计学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采用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能明显缩短恢复患者排尿功能的时间,且创伤小,无明显不良反应,容易被患者接受,值得临床推广。
傅琦博吕坚伟蒋晨吕婷婷李震东邱丰黄翼然
关键词:生物反馈电刺激宫颈癌根治术排尿功能障碍
阴部神经电针刺激疗法治疗前列腺根治术后尿失禁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0
2020年
目的:评价阴部神经电针刺激疗法治疗前列腺根治术后尿失禁的临床疗效。方法:81例前列腺根治术后尿失禁患者,年龄(68.56±10.47)岁,病程(12.78±10.93)个月,按就诊时间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n=40)采用经直肠盆底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疗法,3次/周,50 min/次,隔日1次;观察组(n=41)患者接受阴部神经电针刺激疗法,取骶四穴,电针3次/周,50 min/次,隔日1次,共治疗12周。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4、8、12周及治疗后6个月随访的尿失禁问卷(ICI-Q-SF)、尿失禁生活质量(I-QOL)、尿失禁程度目视量表(VAS)、盆底肌力评估(Glazer),并对两组患者12周后疗效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4、8、12周及6个月随访时ICI-Q-SF、I-QOL、VAS、Glazer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且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效应不断累积,治疗12周及6个月随访时各项指标均较治疗4、8周有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治疗8、12周及6个月随访时较治疗前各项指标有明显改善(P<0.05),随访时各项指标较治疗12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在各时间点各项指标均较对照组改善更加明显(P<0.05),治疗12周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73.17%(30/41)vs 37.50%(15/40),P<0.05]。结论:阴部神经电针刺激疗法在前列腺根治术后尿失禁治疗方面安全有效,具有较好的远期疗效,可作为首选的保守治疗策略。
杨浩吕婷婷吕笑姚丽娟吕坚伟
关键词:前列腺根治术尿失禁阴部神经电针
两种尿道中段吊带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疗效的多中心对比研究被引量:14
2020年
目的探讨两种尿道中段吊带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对患者性功能等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多中心大样本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18年1—12月国内7家泌尿中心共531例女性中、重度SUI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中部战区总医院78例,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南院122例,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67例,江苏省人民医院68例,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71例,浙江省人民医院65例,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60例。531例中接受耻骨后尿道中段吊带术(TVT组)214例,平均年龄(58.14±10.16)岁,已绝经181例(84.6%),生育次数≥2次者89例(41.6%),尿失禁问卷表简表(ICI-Q-SF)评分(16.00±1.73)分,中度尿失禁166例(77.6%),重度尿失禁48例(22.4%)。接受两种经闭孔尿道中段吊带术(TOT/TVT-O组)患者317例,平均年龄(58.33±10.25)岁,已绝经247例(77.9%),生育次数≥2次者120例(37.8%),ICI-Q-SF评分(15.79±1.75)分,中度尿失禁256例(80.8%),重度尿失禁61例(19.2%)。两组一般资料各项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患者术后1、6、12个月ICI-Q-SF、常见并发症及主观尿失禁治愈情况(PGI-I)和满意度进行评估随访。以ICI-Q-SF评分改善>50%(治愈+明显改善)和1 h尿垫试验<10 g(定性指标)作为手术成功率的判断指标。结果两种手术方式术后1个月均有较高的总体有效率(治愈+显效),TVT组为94.9%(203/214),TOT/TVT-O组为93.7%(297/317),两组手术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尿失禁症状改善程度(治愈率) TVT组[88.3%(189/214)]略高于TOT/TVT-O组[77.0%(244/3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12个月随访尿失禁复发率无变化,TVT组为4.4%(9/203),TOT/TVT-O组为5.4%(16/29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主观治愈率TVT组为96.3%(206/214),TOT/TVT-O组为95.9%(304/31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情况,
吕坚伟刘波吕婷婷文伟孟小鑫李旭东徐智慧陈跃东潘铁军
关键词:多中心研究
骶神经根磁刺激联合索利那新治疗女性难治性膀胱过度活动症的效果被引量:8
2020年
目的探讨骶神经根磁刺激联合索利那新治疗女性难治性膀胱过度活动症(OAB)的临床效果。方法2017年1月至12月,120例难治性OAB患者随机分为骶神经根磁刺激组(n=40)、索利那新组(n=40)和联合治疗组(n=40)。治疗前后分别评价三组排尿日记(日间排尿次数、夜间排尿次数、单次排尿量、尿急次数)、尿动力指标(初始尿意膀胱容量、最大膀胱容量)和膀胱过度活动症评分(OABSS)。结果骶神经根磁刺激组2例、索利那新组1例、联合治疗组1例脱落。联合治疗组日间排尿次数、夜间排尿次数、单次排尿量、尿急次数、初始尿意膀胱容量、最大膀胱容量和OABSS评分均优于骶神经根磁刺激组和索利那新组(P<0.05)。结论骶神经根磁刺激联合索利那新治疗女性难治性膀胱过度活动症效果优于单一疗法。
朱文静吕坚伟吕婷婷宋旭
电针神经刺激疗法治疗间质性膀胱炎/膀胱疼痛综合征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17
2019年
目的:探讨电针神经刺激疗法治疗间质性膀胱炎/膀胱疼痛综合征(IC/PB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IC/PB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观察组采用电针神经刺激疗法治疗,腹四穴、骶四穴左右两穴分别连接一对电极,腹四穴、骶四穴隔天交替治疗,每周治疗3次,每次治疗50 min,共治疗3个月;对照组采用肝素钠+利多卡因+碳酸氢钠+硫酸庆大霉素四联药物膀胱灌注治疗,每周灌注2次,灌注6~8周,之后每月2次,灌注3个月,灌注液保留1 h后排出。两组患者分别在治疗前、治疗1、3个月及治疗后6个月记录O’Leary-Sant评分[间质性膀胱炎症状指数(ICSI)、间质性膀胱炎问题指数(ICPI)评分]、24h排尿次数、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及最大膀胱容量,并观察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1、3个月及治疗后6个月时O’Leary-Sant(ICSI、ICPI)评分、24 h排尿次数、VAS评分及最大膀胱容量,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所改善(均P<0.05);观察组ICSI评分、ICPI评分、VAS评分、24 h排尿次数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最大膀胱容量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增加(P<0.05)。治疗后6个月随访,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5%(28/32),高于对照组的69.7%(23/33,P<0.01)。所有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发生明显的不良事件。结论:电针神经刺激疗法能有效缓解间质性膀胱炎/膀胱疼痛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症状,其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吕婷婷吕坚伟汪司右蒋晨顾寅珺刘慧荣
关键词:膀胱灌注
骶神经磁刺激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ⅢB型前列腺炎临床研究被引量:15
2019年
目的:探讨骶神经磁刺激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ⅢB型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70例ⅢB型前列腺炎患者,年龄(34.56±7.47)岁,病程(12.95±10.73)个月,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骶神经磁刺激联合体外冲击波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疗法治疗。两组患者均每次治疗40 min,每周3次,隔天1次,共治疗24次。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8周后进行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NIH-CPSI)、最大尿流率(Qmax)、平均尿流率(Qavg)检测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并记录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同时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33例,对照组32例完成试验。治疗组治疗4、8周后,疼痛评分、排尿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和NIH-CPSI总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8周后各项指标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治疗4周后(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8周后,各项指标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4、8周后Qmax和Qavg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治疗组治疗4、8周后SDS,SAS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且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33例治疗组患者中25例有效(75.8%),其中治愈/临床控制+显效的患者14例(42.4%);治疗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7例(46.9%),P<0.01]。所有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发生明显的不良事件。结论:骶神经磁刺激联合体外冲击波能够有效改善ⅢB型前列腺炎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该疗法安全无痛,具有较高的推广和应用价值,但其远期疗效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杨景明夏伟吕婷婷席俊华吕坚伟
关键词:体外冲击波
隔药灸对克罗恩大鼠结肠和中枢DA/D1R调节作用研究
目的:DA是免疫系统中一种有效的免疫调节剂,在各种免疫相关疾病中DA浓度和/或DRs表达的改变,导致机体发生不同的免疫过程.本研究旨在观察隔药饼灸天枢穴(双)、气海穴对克罗恩大鼠靶器官结肠、中枢脊髓背角和下丘脑中DA/D...
陆嫄吕婷婷翁志军冯辉吴璐一张方丁光宏吴焕淦刘慧荣
关键词:隔药饼灸多巴胺多巴胺受体神经肽
电针阴部神经刺激疗法治疗女性特发性急迫性尿失禁的临床比较研究及长期疗效评价
目的:   1.比较电针阴部神经刺激疗法与经阴道电刺激疗法两种疗法治疗女性特发性急迫性尿失禁的临床疗效。以证明电针阴部神经刺激疗法有更好的疗效。   2.评估电针阴部神经刺激疗法治疗急迫性尿失禁的长期疗效。以证实电针...
吕婷婷
关键词:女性尿失禁长期疗效
单纯针刺促进腹部术后胃肠功能紊乱恢复的Meta分析被引量:20
2018年
目的:评价单纯针刺或其配合术后常规治疗促进腹部术后胃肠功能紊乱恢复(PGD)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2007年1—12月发表在万方数据库、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重庆维普数据库、Pub Med和Cochrane Library的有关单纯针刺或单纯针刺配合术后常规治疗腹部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进行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应用Rev Man5. 2统计软件对纳入的文献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1)共纳入18篇文献,其中中文文献17篇,英文文献1篇,合计1 621例术后胃肠功能紊乱患者。2) Meta分析结果显示:9项研究在总有效率方面:与术后常规治疗比较,单纯针刺或配合术后常规治疗对PGD更有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异质性检验P=0. 001,I2=69%,合并效应量RR=1. 15> 1,95%CI[1. 06,1. 25],P=0. 0006,敏感性分析异质性检验P=0. 22,I2=26%,合并效应量RR=1. 16>1,95%CI[1. 09,1. 24],P <0. 00001; 16项研究在缩短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异质性检验P <0. 00001,I2=98%,合并效应量MD=-17. 52,95%CI[-22. 85,-12. 19],P <0. 00001,经敏感性和亚组分析未发现异质性来源; 12项研究在缩短术后首次排便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异质性检验P <0. 00001,I2=95%,合并效应量SMD=-1. 61,95%CI[-2. 29,-0. 93],P <0. 00001,经敏感性分析和亚组分析未发现异质性来源; 12项研究在缩短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0001,I2=92%,采用随机效应模型,SMD=-1. 33,95%CI[-1. 82,-0. 85],P <0. 00001,经敏感性和亚组分析未发现异质性来源。结论:单纯针刺或其配合术后常规治疗可以有效促进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恢复,但由于此次纳入文献的证据质量等级不高,故需谨慎对待此结论,仍需要临床大样本,多中心,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进一步的验证。
王士源顾沐恩金珠徐世芬张方吕婷婷纪军吴焕淦刘慧荣
关键词:针刺腹部术后胃肠功能紊乱随机对照试验有效率META分析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