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杰

作品数:151 被引量:372H指数:12
供职机构:上海市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技兴农重点攻关项目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5篇专利
  • 70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7篇轻工技术与工...
  • 31篇农业科学
  • 27篇医药卫生
  • 17篇化学工程
  • 4篇理学
  • 2篇生物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90篇灵芝
  • 53篇发酵
  • 35篇三萜
  • 30篇灵芝菌
  • 29篇液态深层
  • 25篇液态深层发酵
  • 25篇灵芝三萜
  • 25篇活性
  • 24篇灵芝菌丝体
  • 21篇多糖
  • 16篇液态发酵
  • 13篇深层发酵
  • 12篇菌丝
  • 12篇菌丝体
  • 10篇色谱
  • 10篇香菇
  • 9篇色谱法
  • 7篇药用
  • 7篇液体发酵
  • 7篇栽培

机构

  • 151篇上海市农业科...
  • 30篇上海海洋大学
  • 10篇华东理工大学
  • 5篇上海师范大学
  • 4篇上海理工大学
  • 4篇上海百信生物...
  • 2篇上海应用技术...
  • 2篇上海应用技术...
  • 1篇江苏大学
  • 1篇海南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河南农业大学
  • 1篇云南省农业科...
  • 1篇上海国森生物...
  • 1篇深圳劲创生物...
  • 1篇伽蓝(集团)...

作者

  • 151篇冯杰
  • 135篇张劲松
  • 105篇刘艳芳
  • 90篇唐传红
  • 90篇唐庆九
  • 86篇周帅
  • 85篇冯娜
  • 80篇杨焱
  • 64篇颜梦秋
  • 53篇吴迪
  • 43篇张忠
  • 36篇刘方
  • 36篇王金艳
  • 31篇贾薇
  • 23篇庄海宁
  • 19篇张赫男
  • 18篇汪雯翰
  • 13篇陈万超
  • 12篇李文
  • 8篇于海龙

传媒

  • 27篇食用菌学报
  • 17篇菌物学报
  • 6篇微生物学通报
  • 5篇上海农业学报
  • 4篇食品工业科技
  • 3篇食品科学
  • 1篇食品与机械
  • 1篇天然产物研究...
  • 1篇中国食用菌
  • 1篇核农学报
  • 1篇南京工业大学...
  • 1篇食品与生物技...
  • 1篇食品安全质量...
  • 1篇农学学报
  • 1篇中国菌物学会...
  • 1篇中国菌物学会...

年份

  • 1篇2024
  • 25篇2023
  • 14篇2022
  • 20篇2021
  • 13篇2020
  • 16篇2019
  • 8篇2018
  • 16篇2017
  • 17篇2016
  • 13篇2015
  • 8篇2014
15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食药用菌液体发酵产品在食品领域应用进展
2023年
食药用菌中富含多种营养和活性成分,应用液体发酵技术可获得品质稳定、产量可控的功能性原料。文章总结了食药用菌液体发酵产品在食品领域中的应用现状,以及食药用菌液体发酵产品在食品领域的相关规定,并对食药用菌液体发酵原料在食品领域推广应用、相关规定的完善和未来加工产品开发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颜梦秋刘艳芳刘艳芳冯杰唐传红
关键词:食药用菌液体发酵功能性食品
一种评价食药用菌液体菌种活力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评价食药用菌液态菌种活力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食药用菌液体菌种预处理:将食药用菌液体菌种进行匀浆处理,得到分散均匀的液体菌种;取匀浆后液体菌种,用培养基稀释,得到液体菌种稀释液;(2)向液体菌...
张劲松郭嘉冯杰刘艳芳唐传红周帅颜梦秋杨焱李文吴迪谭贻刘利平刘方
不同日常食用加工方法对灵芝中活性成分利用的比较被引量:6
2017年
为阐明日常的食用加工方法是否能充分利用灵芝(Ganoderma lingzhi)中的活性成分,用苯酚硫酸法和HPLC法分别检测龙芝二号子实体片经水煮、焖烧、水泡、酒浸四种加工处理的提取液中灵芝多糖和灵芝三萜含量,结果水煮、焖烧、水泡40min后多糖基本全部溶出,三萜溶出率分别为85.5%、83.1%、51.1%;50%的白酒浸泡7d后三萜溶出率为95.0%,而多糖溶出率仅为0.31%;用这些方法比较龙芝二号与菌草灵芝的处理结果,结果多糖和三萜溶出效果基本相同;通过比较,焖烧40min能使灵芝片中有效成分大部分溶出。
冯娜颜梦秋王晨光刘艳芳张劲松冯杰王亚涛唐庆九
关键词:灵芝三萜多糖
香菇生长过程中挥发性风味成分组成及其风味评价被引量:41
2018年
为了明确影响香菇风味的特征性挥发性风味成分,本研究采用固相微萃取(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分析鉴定了不同生长阶段香菇子实体中挥发性风味成分的组成,结合电子鼻系统对不同生长阶段香菇子实体的风味进行差异区分,利用相对风味活度值(ROAV)分析挥发性风味成分对香菇子实体风味的贡献率,运用主成分分析(PCA)明确香菇生长过程中的特征性风味成分,并对不同生长阶段香菇子实体进行风味评价。结果表明,在香菇子实体的6个生长阶段中,共检测出134种挥发性风味成分,主要包括含硫化合物、醛类化合物和八碳化合物。电子鼻系统可以对不同生长阶段的香菇子实体风味进行差异区分。挥发性成分二甲基三硫、1,2,4-三硫杂环戊烷、二甲基二硫、3-甲基丁醛、E-2-壬烯醛和2,4-癸二烯醛是香菇子实体生长过程中关键风味物质,对香菇子实体风味贡献较大。PCA分析发现,二甲基三硫、二甲基二硫、1-辛烯-3-醇、3-甲基丁醛、己醛、2-甲基丁醛、1-庚烯-3-酮、E-2-壬烯醛、(E,E)-2,4-壬二烯醛和2-十一酮10种挥发性成分为香菇的特征性风味成分;成熟期、未开伞生长阶段采收的香菇子实体风味品质较优,菌盖完全开伞后,香菇子实体风味品质较差。本研究结果为香菇栽培和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开发利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
李文陈万超陈万超杨焱张劲松冯杰
关键词:香菇挥发性风味成分风味评价
一种香菇多糖与呈味物质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香菇多糖与呈味物质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先将香菇子实体进行提取,提取的上清液再经过超滤膜进行超滤,分别得到香菇多糖和呈味物质。本发明的方法同时分离了香菇中的小分子呈味物质与多糖,显著提高了多糖与呈味物质含...
杨焱刘涛颜梦秋吴迪冯涛周帅刘艳芳冯杰张忠张劲松庄海宁唐庆九唐传红
文献传递
一种提高灵芝液体深层发酵菌丝体中灵芝三萜含量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灵芝液体深层发酵菌丝体中灵芝三萜含量的方法,包括:(1)取斜面菌丝体灵芝菌株,挑取菌丝块接入种子培养基中,接种后培养7-14天,得到种子培养液;(2)将培养好的种子培养液,按照5%-15%的接种量接入发...
冯杰张劲松杨焱贾薇冯娜刘方
文献传递
一种同时检测灵芝中八个甾醇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同时检测灵芝中八个甾醇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灵芝样品的预处理步骤、超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步骤、化合物质谱信息获得步骤、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质谱联用分析方法建立步骤、以及数据分析步骤。本发明的同时检...
张劲松冯娜岳亚文周帅唐庆九王金艳冯杰唐传红刘艳芳谭怡
文献传递
一种保健凝胶食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保健凝胶食品,其包括如下组分:食用菌粗多糖粉、凉粉草胶粉、预糊化淀粉和水,其中食用菌粗多糖粉、凉粉草胶粉、预糊化淀粉与水的质量体积比分别为0.1-20g/100mL、0.1-10g/100mL、1-30g...
庄海宁冯涛杨焱张劲松刘艳芳贾薇冯娜周帅唐庆九张忠冯杰唐传红汪雯翰吴迪颜梦秋刘方
文献传递
一种桑黄菌株及其选育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桑黄菌株,以及该桑黄菌株的选育方法:原生质体的制备与诱变;诱变菌株的筛选;诱变菌株的鉴定。本发明选育得到的桑黄菌株摇瓶生物量达到17.92g/L,比原始出发菌株提高9.51%。黄酮产量达到0.47g/L,...
杨焱曲德辉唐传红张赫男张劲松冯杰刘艳芳吴迪颜梦秋周帅冯娜唐庆九张忠
一种评价杏鲍菇鲜味程度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评价杏鲍菇鲜味程度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分别测定杏鲍菇的鲜味指标值;(2)对鲜味指标值进行Z-Score标准化处理;(3)将标准化的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并提取主成分值;(4)计算GEI值;(5...
冯杰杨焱李晓贝李文刘艳芳张劲松贾薇冯娜唐传红吴迪颜梦秋唐庆九周帅张忠
文献传递
共1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