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保卫
- 作品数:50 被引量:97H指数:6
-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 LRIG1与MnSOD、bcl-2在人脑星形胶质细胞瘤组织芯片中的表达被引量:3
- 2011年
- 多亮氨酸重复区免疫球蛋白样区1(LRIG1)是新近发现的一种细胞表面跨膜蛋白,在人类各种组织及多种肿瘤中均有表达,因与果蝇跨膜蛋白KeKKon1(Kekl)结构相似而被发现.我们通过检测LRIG1、锰超氧化物岐化酶(MnSOD)、bcl-2三种因子,探讨LRJG1与人脑星形胶质细胞瘤多药耐药性的关系.
- 纪振刚刘宝辉冀保卫郭振涛吴立权田道锋陈谦学
- 关键词:脑星形胶质细胞瘤LRIG1BCL-2组织芯片MNSOD
- 动脉瘤显微夹闭术后远隔部位小脑出血13例诊疗体会及文献复习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探讨动脉瘤显微夹闭术后远隔部位小脑出血的临床表现、发生机制、治疗及预后。方法收集2013年9月-2014年12月发生的13例动脉瘤显微夹闭术后远隔性小脑出血的临床病例,分析其临床表现、治疗方法、预后及发生机制。结果13例患者术后表现为头痛10例,神志恍惚3例,呕吐5例,一侧肢体肌力降低2例,昏迷3例,麻醉苏醒延迟2例。13例患者中,有6例发生于双侧,7例发生于单侧,3例因出血多(超过10mL),神志昏迷,行二期或者三期手术(颅内血肿清除术+去骨瓣减压术+脑室外引流术),10例经保守治疗出血全部吸收,13例经积极治疗均恢复良好,顺利出院,分析倍例手术记录发现,术中均释放脑脊液降低颅内压操作。结论头痛、呕吐、麻醉苏醒延迟、意识水平下降及肢体肌力降低为动脉瘤显微夹闭术后远隔小脑出血的常见表现。一旦发生远隔部位小脑出血,及早发现,及早治疗,可以降低患者的病死率,改善患者的预后,术中颅内压的骤然改变可能是远隔部位小脑出血发生的机制。
- 刘宝辉王军民田道锋张申起陈治标徐海涛李明昌蔡强吴立权王龙冀保卫朱晓楠邓刚陈谦学
- 关键词:动脉瘤
- 水通道蛋白4与人星形胶质细胞瘤迁移的相关性
- 2015年
- 目的探讨水通道蛋白4(aquaporin-4,AQP4)和星形胶质细胞瘤恶性程度和迁移能力的相关性。方法收集临床组织标本,培养获得正常星形胶质细胞、低级别星形细胞瘤和高级别星形细胞瘤细胞,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细胞中AQP4基因相对表达量,免疫印迹法检测AQP4蛋白水平,Transwell法检测细胞迁移能力。结果荧光定量PCR结果提示低级别组和高级别组内AQP4基因相对于对照组的扩增倍数分别为(1.65±0.052)和(2.04±0.1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印迹检测结果提示AQP4/β-actin灰度值比,对照组(0.103±0.012),低级别组(0.185±0.100),高级别组(0.248±0.028),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QP4蛋白表达水平随细胞恶性程度的增高而增高(P<0.05);Transwell法检测结果提示各组细胞脱色液吸光度值分别为对照组(0.408±0.010),低级别组(0.590±0.033),高级别组(0.986±0.0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细胞迁移随AQP4表达的增高,细胞迁移能力也增强(P<0.05)。结论星形胶质细胞瘤中水通道蛋白4的表达随恶性程度的增高而增高,随AQP4表达的上升,星形胶质细胞瘤的迁移能力也增强。
- 孟亮余小祥刘智明冀保卫陈治标樊成陈波
- 关键词:水通道蛋白4星形胶质细胞瘤细胞迁移
- 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疫情下神经外科急诊诊疗行为的建议及策略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期间神经外科急诊诊疗行为的建议及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日到2020年3月20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一病区收治的67例急诊病人的临床资料。分析67例病人及与这些病人有接触的41位医护人员感染COVID-19的情况,总结防控经验。结果67例病人中,4例确诊COVID-19,3例疑似COVID-19。所有医护人员中,2名医师确诊感染COVID-19,其中1人为无症状感染,1人为轻症感染;1名护士确诊COVID-19,为轻症感染;医师及护士均未见疑似感染者。医护人员确诊感染COVID-19均发生在标准化防控措施开始执行之前,且不能排除社区感染的可能性。结论通过科学的防控措施可将COVID-19的院内感染发生率控制在低水平,在疫情期间为神经外科急诊病人持续提供优质,安全的医疗服务。
- 陶祥张文斐刘骏辉朱晓楠冀保卫张戈徐海涛陈治标
- 关键词:神经外科急诊
- 多亮氨酸重复区免疫球蛋白样蛋白1(LRIG1)诱导人脑胶质瘤细胞凋亡机制的研究
- 目的:探讨多亮氨酸重复区免疫球蛋白样蛋白1(LRIG1)诱导人脑胶质瘤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分别构建携带LIRG1的质粒和针对LRIG1基因的小干扰片段,将LRIG1质粒和小干扰片段分别转染进入人脑胶质瘤细胞系U251后...
- 郭振涛刘宝辉喻军华易伟冀保卫纪振刚吴立权田道锋陈谦学
- 关键词:LRIG1胶质瘤细胞凋亡
- 第三脑室后部肿瘤的治疗探讨(附19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总结第三脑室后部肿瘤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07年12月间收治的19例第三脑室后部肿瘤患者的临床、影像、病理资料及治疗方法。结果19例患者中,手术治疗17例,其中肿瘤全切12例,次全切除5例,术后1例死亡,1例因术后脑积水,行脑室-腹腔分流术;非手术治疗2例,其中单纯内镜造瘘1例,单纯脑室-腹腔分流1例。随访18例,痊愈14例,复发1例,死亡3例。结论第三脑室后部肿瘤大部分可手术切除,结合辅助治疗可治愈或延长患者生命,部分不适于手术切除的患者可姑息治疗,生活质量得到改善。
- 冀保卫陈谦学田道锋吴立权陈治标刘仁忠
- 关键词:肿瘤第三脑室
- 应用热诱导凋亡法制备靶向胶质瘤细胞的树突状细胞疫苗
- 2012年
- 目的应用热诱导凋亡U251细胞致敏树突状细胞,观察其诱导特异性细胞毒性T细胞的能力,探讨其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机制。方法应用改良Inaba法,从小鼠骨髓细胞中诱导出树突状细胞,应用电镜和流式细胞技术行表型鉴定,然后和经热诱导凋亡的胶质瘤细胞共培养获得树突状细胞疫苗,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检测疫苗在体外促T细胞增殖和杀伤肿瘤细胞作用,将疫苗经尾静脉注入荷瘤裸鼠体内,检测体内肿瘤生长抑制作用。结果44℃孵育3h能有效诱导胶质瘤细胞凋亡,凋亡率达(40.10±1.08)%。负载凋亡细胞抗原的树突状细胞在体外能有效促进T细胞增殖,增加干扰素(IFN)-γ的分泌,并随效靶比增加,对胶质瘤细胞的杀伤率增大。体内注射疫苗4周后,治疗组肿瘤体积(301.704±21.659)mm2,空白对照组为(487.116±65.975)m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热诱导凋亡胶质瘤细胞致敏的树突状细胞能在体外有效促进T细胞增殖,诱导特异性细胞毒性T细胞杀伤胶质瘤细胞,有效抑制体内肿瘤生长。
- 冀保卫陈谦学刘宝辉吴立权田道锋郭振涛纪振刚
- 关键词:脑胶质瘤树突状细胞肿瘤疫苗免疫疗法
- 上调LRIG1对胶质瘤U251细胞侵袭、迁移的影响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探讨上调LRIG1表达对胶质瘤U251细胞侵袭及迁移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U251细胞,应用Lipofectami⁃neTM 2000试剂盒将质粒pLRIG1-GFP(pLRIG1-GFP组)及其空载pEGFP-N1质粒(pEGFP-N1组)转染U251细胞,G418挑选具有抗性的细胞并扩增,以供进一步实验。另选择不转染任何质粒U251细胞作为空白对照组。qRT-PCR、免疫印迹法检测LRIG1及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EMT)标志蛋白SNAI2、E-cadherin、N-cadherin和vimentin的mRNA和蛋白表达;应用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U251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结果成功构建高表达LRIG1的胶质瘤U251细胞,荧光显微镜下可见细胞散发绿色荧光。pLRIG1-GFP组LRIG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pEGFP-N1组和空白对照组(P<0.05),而后两组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pLRIG1-GFP组侵袭和迁移细胞数明显低于pEGFP-N1组和空白对照组(P<0.05),而后两组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pLRIG1-GFP组SNAI2、N-cadherin、vimentin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pEGFP-N1组和空白对照组(P<0.05),而E-cadherin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pEGFP-N1组和空白对照组(P<0.05);后两组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上调LRIG1,抑制U251细胞侵袭和迁移,其机制可能与调控细胞EMT过程有关。
- 陶祥张文斐刘骏辉朱晓楠冀保卫张戈徐海涛陈治标
- 关键词:胶质瘤U251细胞LRIG1细胞侵袭细胞迁移
- 多亮氨酸重复区免疫球蛋白样蛋白1与胶质瘤细胞株化疗敏感性之间的关系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探讨多亮氨酸重复区免疫球蛋白样蛋白1(LRIG1)与胶质瘤细胞化疗敏感性的相关性。方法替莫唑胺诱导构建多药耐药细胞株U251/TR,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检测该细胞株的多药耐药性,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LRIG1在U251和U251/TR中的表达变化。转染LRIG1质粒体进入多药耐药细胞株,检测其对化疗药物敏感性变化。结果成功构建多药耐药细胞株U251/TR,替莫唑胺、阿霉素、环磷酰胺、依托泊苷、硫酸长春新碱对U251的抑制率分别为:(19.30±0.04)%、(39.90±0.13)%、(28.10±0.09)%、(66.20±0.02)%、(26.30±0.11)%。而对U251/TR的抑制率分别为:(3.20±0.03)%、(15.30±0.09)%、(4.10±0.03)%、(45.60±0.10)%、(10.80±0.04)%,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LRIG1的表达明显降低,将LRIG1质粒体转入耐药细胞株后,TMZ、VP16、硫酸长春新碱、环磷酰胺、阿霉素对空白组(耐药细胞株)的抑制率为(2.60±0.02)%、(3.30±0.02)%、(9.50±0.06)%、(2.20±0.05)%、(2.90±0.03)%,而对转染组的抑制率为(19.10±0.34)%、(38.20±0.53)%、(29.10±0.25)%、(15.20±0.55)%、(17.40±0.41)%,耐药性被逆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RIG1与肿瘤的化疗敏感性相关,LRIG1可能与肿瘤的多药耐药有关。
- 丁建军郭振涛刘宝辉喻军华易伟冀保卫纪振刚吴立权田道锋陈谦学
- 关键词:胶质瘤化疗敏感性
- 骨形成发生蛋白4与脑胶质瘤化疗敏感性之间的关系
- 目的探讨骨形成发生蛋白4(BMP4)与胶质瘤细胞化疗敏感性的相关性。方法构建布有各级人脑星形胶质细胞瘤标本的组织芯片,评估BMP4与MnSOD;BCL-2表达的相互关系。构建替莫唑胺耐药细胞株,检测BMP4表达变化。转染...
- 刘宝辉陈谦学冀保卫吴立权田道锋
- 关键词:化疗敏感性耐药细胞株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