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乔淑卿

作品数:43 被引量:446H指数:14
供职机构: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我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专项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6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36篇天文地球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水利工程
  • 1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18篇沉积物
  • 11篇黄河
  • 9篇矿物
  • 6篇表层沉积物
  • 6篇长江
  • 5篇泥质区
  • 5篇黏土矿物
  • 5篇近海
  • 5篇黄河口
  • 4篇地球化
  • 4篇地球化学
  • 4篇东海内陆架
  • 4篇全新世
  • 4篇粒度
  • 4篇陆架
  • 4篇内陆架
  • 4篇季风
  • 4篇沉积环境
  • 3篇输运
  • 3篇碳酸

机构

  • 34篇国家海洋局第...
  • 10篇中国海洋大学
  • 8篇海洋沉积与环...
  • 5篇中国地质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
  • 3篇国家海洋局
  • 2篇南京大学
  • 2篇鲁东大学
  • 2篇同济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河海大学
  • 1篇国家海洋局第...
  • 1篇台湾海洋大学
  • 1篇青岛海洋大学
  • 1篇俄罗斯科学院
  • 1篇中央研究院

作者

  • 43篇乔淑卿
  • 32篇石学法
  • 16篇刘升发
  • 13篇刘焱光
  • 9篇杨作升
  • 8篇朱爱美
  • 8篇杨刚
  • 7篇王昆山
  • 6篇高晶晶
  • 6篇方习生
  • 6篇胡利民
  • 5篇李小艳
  • 5篇王国庆
  • 5篇吴永华
  • 4篇白亚之
  • 4篇邹建军
  • 3篇李传顺
  • 3篇王昕
  • 3篇姚政权
  • 3篇李云海

传媒

  • 8篇海洋地质与第...
  • 4篇海洋科学进展
  • 3篇科学通报
  • 3篇沉积学报
  • 3篇海洋学报
  • 2篇地球化学
  • 2篇海岸工程
  • 2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光谱实验室
  • 1篇海洋与湖沼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海洋科学
  • 1篇微体古生物学...
  • 1篇第四纪研究
  • 1篇海洋通报
  • 1篇地球科学(中...
  • 1篇矿物岩石地球...
  • 1篇2013年全...
  • 1篇中国矿物岩石...
  • 1篇第十一届全国...

年份

  • 2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7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 4篇2012
  • 3篇2011
  • 8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6
  • 2篇2002
4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东部陆架海沉积有机碳研究进展:来源、输运与埋藏被引量:15
2016年
大河影响下的河口陆架区陆海相互作用活跃,是有机碳的主要沉积区,在全球碳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东部陆架海包括渤海、黄海和东海陆架,黄河和长江两条大河直接流入该区。从有机碳来源、输运和埋藏保存等方面总结介绍了近年来中国东部陆架海沉积有机碳源汇过程的研究进展。研究表明,土壤有机碳和海洋初级生产力是本区沉积有机碳的主要来源;有机分子标志物和多元统计分析模型的综合应用能更准确地评估近海沉积有机碳的源汇特征;陆架泥质区是长江和黄河陆源沉积有机碳的重要储库;河流输入、沉积再悬浮和远距离物质输运等沉积动力过程显著影响着本区不同来源、不同类型陆源沉积有机碳的输运和归宿;大河物质输入、海洋初级生产力以及陆架沉积作用共同支撑着该区较高的有机碳埋藏能力。本区的研究今后需要从海陆结合的地球系统科学的角度,从整体上研究沉积作用过程与有机碳迁移转化的影响机制和响应关系;结合我国东部陆架海特有的沉积物源汇体系特征,揭示从流域到近海物质输运体系中不同来源有机碳的年龄分布和归宿,并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日益显著的背景下,探究不同时空尺度沉积有机碳的输运和埋藏保存及其对大气CO2和全球变化的影响和意义。
石学法胡利民乔淑卿白亚之
关键词:输运埋藏
长江与黄河河口沉积物环境磁学特征及其对比研究被引量:22
2008年
对采自长江现行主河道和黄河入海口处的表层沉积样品进行了环境磁学参数的测量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长江和黄河河口沉积物的磁性载体主要是亚铁磁性物质,亚铁磁性矿物晶粒以假单畴-多畴为主,同时亦有超顺磁晶粒的存在;长江河口沉积物的磁性明显强于黄河河口沉积物,特别是质量磁化率、非磁滞剩磁及饱和等温剩磁,两者相对偏差在40%以上;在粗粒级沉积物(>0.063 mm)中,长江河口沉积物的磁化率与全样磁化率平均值差别较小,在4%左右;黄河河口沉积物差别很大,可达34%。两者的差别反映了长江和黄河沉积物中磁性矿物赋存方式的差异;长江和黄河河口沉积物磁性特征的差异与两者粒度特征对比明显。长江和黄河河口沉积物的这些磁学方面的差别是源岩特征和气候环境差异上的反映,可以作为判别两者物源的有效示踪剂。
牛军利杨作升李云海乔淑卿
关键词:河口沉积物环境磁学特征物源示踪
中国东部近海沉积物地球化学:分布特征、控制因素与古气候记录被引量:22
2015年
本文系统总结了中国东部近海沉积物中常、微量元素分布特征、控制因素及全新世以来的古气候沉积记录。指出表层沉积物中Si O2和Al2O3含量最高,两者可占沉积物总量的75%以上,而其他元素含量较低,且空间分布变化明显,主要受控于陆源物质输入、生物沉积作用、海洋化学沉积和成岩作用等因素。长江和黄河贡献了主要的陆源物质,非线性规划数学模型结果显示两者大致以123°E和32°N为南北向和东西向分界线,黄河物质控制了渤海和黄海大范围的区域,而长江物质则主要影响东海内陆架区域。东海内陆架泥质区南部的MZ01孔沉积物中CIA、Ba/Sr和Ca O/Mg O值指示了中全新世以来中国东部气候演化历史:8400-4200 a BP期间为暖湿期;4200-2300 a BP期间为波动变冷期;2300 a BP以来为持续的变暖期。功率谱分析表明太阳活动对中国东部古气候的周期性演化过程具有控制作用。
石学法刘升发乔淑卿姚政权刘焱光
关键词:中国近海沉积物地球化学古气候
黄河与长江入海沉积物中碳酸盐含量和矿物颗粒形态特征及影响因素被引量:16
2009年
利用X射线物相分析、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等方法分析了长江和黄河入海沉积物矿物颗粒形态特征及不同粒级的碳酸盐矿物百分含量分布。结果表明,长江和黄河入海沉积物的碳酸盐矿物含量均在9%左右,差异不大。长江碳酸盐矿物含量在粗粒级较高,随着粒度变细波动式降低,黄河碳酸盐矿物含量则随粒度变细而逐步增加;黄河方解石含量高而白云石低,长江的情况正好相反。长江和黄河入海沉积物中的白云石颗粒大多比较完整,侵蚀沿完全解理面发生,菱面体形态明显。长江白云石上可以见到大量的磨蚀和溶蚀形态。黄河白云石保存较好,侵蚀程度较低,磨蚀和碰撞形态明显,溶蚀形态很少,发现典型的马鞍状白云石颗粒。长江和黄河的方解石均遭受强烈侵蚀。长江方解石溶蚀特征特别明显,深入矿物颗粒内部。黄河方解石侵蚀深度相对浅表,侵蚀形态多为磨蚀、碰撞和溶蚀等物理和化学综合侵蚀特征。长江某些方解石表面布满细小鲕状方解石颗粒,似为局部自由空间的胶体-陈化成因特征。黄河方解石呈现多个次生微晶集合体,显示其黄土粘粒空隙胶结物成因形态。碳酸盐矿物的菱面体形态和菱面体完全解理所特有的60°和120°交角,是其电镜下的最佳识别特征。长江和黄河沉积物物源、流域风化强度以及矿物晶体结构本身的特点,是两河沉积物中碳酸盐矿物含量及颗粒形态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
杨作升王海成乔淑卿
关键词:沉积物碳酸盐矿物风化
渤海莱州湾表层沉积物中底栖有孔虫分布特征及其环境意义被引量:18
2010年
对渤海莱州湾海域240个站位表层沉积物中底栖有孔虫群落进行了分析,共鉴定常见的底栖有孔虫42种。结果表明,莱州湾表层沉积物中底栖有孔虫主要以玻璃质壳为主(平均丰度达70.9%),瓷质壳含量次之,胶结壳含量最低;玻璃质壳占有孔虫全群的百分含量,随水深的增加而增加;从黄河口向外海方向,有孔虫分异度和丰度都逐渐增大。该海域底栖有孔虫平面分布的主要控制因素为盐度和底质沉积物类型,大体可分为两个组合分区,I区为Ammonia beccarii-Quinqueloculina spp.组合,代表盐度较低的近岸海陆过渡浅水环境;II区为Cribrononionsub-incertum-Protelphidium tuberculatum组合,代表盐度较高的远岸内陆架环境。
李小艳石学法程振波乔淑卿吴永华石丰登
关键词:底栖有孔虫表层沉积物海洋环境
近2ka来东海内陆架泥质沉积物颜色反射率特征及其古气候意义被引量:1
2012年
以东海内陆架泥质区MZ01孔岩心的颜色反射率测试分析为基础,通过一阶导数、因子分析等方法提取了对气候变化具有指示意义的替代性指标,结合AMS14 C年龄测试数据,建立了我国东部近2ka以来高分辨率气候演化的时间序列。该序列显示,900AD是我国东部2ka以来气候演化的关键转折点,900AD之后,气候明显变冷,冷暖波动频率高,但幅度较小。近2ka以来,我国东部的气候演化大致经历了冷期(580AD以前)、暖期(580—900AD)、冷暖波动期(900—1460AD)、冷期(1460—1880AD)4个阶段,每一阶段内部都存在次一级区域性或全球性的冷暖波动。
徐涛玉石学法刘升发乔淑卿杨刚王国庆王昆山王旭晨
关键词:泥质区东亚季风气候东海内陆架
黄河口及邻近渤海海域悬浮体和沉积物中有机碳、氮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20
2011年
利用元素分析仪对2007年获取的黄河口及邻近渤海海域悬浮体和沉积物进行了有机碳、氮含量分析。结果表明,在同一站位有机碳大体上的分布为,表层沉积物中TOC含量≤底层悬浮体中POC含量<表层悬浮体中POC含量;依据表层沉积物中TOC、TN含量和悬浮体中POC的分布,研究区可划分为5个区,依次为莱州湾西部靠近黄河口区(Ⅰ和Ⅱ区)、莱州湾南部(Ⅲ区)、莱州湾东南部(Ⅳ区)和莱州湾北部(Ⅴ区)。Ⅰ区位于清8分汊口外,以POC、C/N值高和TOC、TN值低为特征;Ⅱ区位于现代黄河口近岸区域,以TOC、TN、C/N值高和POC值低为主要特征;Ⅲ、Ⅳ和Ⅴ区位于119.5°E以东的区域,这些区域POC值较高,而TOC、TN和C/N值较低。各区POC、TOC、TN的含量和分布主要受河流排放、排污口输入、海洋生物生产力和沉积动力环境的影响。
乔淑卿石学法白亚之熊林芳朱爱美刘焱光方习生
关键词:沉积物黄河悬浮体有机质
长江和黄河入海沉积物不同粒级组分中稀土元素的比较被引量:28
2007年
为探索区分黄、东海陆架沉积物中来自长江和黄河源的有效替代性指标,从长江和黄河河口区各取3个沉积物样品作为长江和黄河入海沉积物的端元样品。研究结果表明:长江和黄河沉积物不同粒级组分中REE的变化范围分别为145.49~256.77μg/g和121.22~135.56μg/g,随粒度由细变粗分别呈下倾的“双峰”型分布和倒“S”型分布;长江沉积物中REE约为黄河的1.5倍,最低值比黄河的最高值高出20%;8~16μm和2~4μm是凸显长江和黄河沉积物稀土元素差异的敏感粒级,REE、LREE/HREE和(La/Yb)n等稀土元素特征参数在这两个粒级组分中差异明显。本次实验结果大幅度地提高了两条河流REE差异的灵敏度和可信度,为建立区分长江与黄河入海沉积物物源实用的有效指标提供了可能。
乔淑卿杨作升
关键词:粒级长江黄河
东海内陆架泥质沉积记录的全新世快速气候波动被引量:3
2015年
以东海内陆架泥质区中部MZ02孔岩芯沉积物为材料,挑选底栖有孔虫单种Ammonia compressiuscula进行了壳体氧碳稳定同位素和镁钙比值分析,并结合沉积物粒度、磁化率和地球化学等古环境替代指标,讨论了MZ02孔沉积记录所反映的若干气候和海洋环境变化,识别出发生在8.4,7.2和6.2 ka BP的3次千年事件,其中最为显著的是发生在8.4 ka BP的降温事件.本研究揭示的中全新世大暖期内气候波动特征,与相邻陆地的季风记录、热带太平洋的古海洋记录相一致,具有百年尺度的太阳活动周期,其中以200 a周期最为显著,推测太阳活动可能是研究区全新世快速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李小艳翦知湣石学法刘升发曹鹏乔淑卿朱志伟王旭晨
关键词:全新世东海内陆架泥质区
海岸带围填海的空间布局优化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海岸带围填海的空间布局优化方法,首先开展区围填海适宜性评价,选出适宜围填区;然后评估适宜围填区的围填海潜力;最后评估面向商服用地、工业用地与住宅用地的围填海项目经济可行性。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其评价结果对于区域...
石学法宋冬梅臧琳乔淑卿吴会胜胡利民于永贵
文献传递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