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焱光

作品数:122 被引量:857H指数:18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我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专项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9篇期刊文章
  • 19篇会议论文
  • 11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 1篇标准

领域

  • 106篇天文地球
  • 10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生物学
  • 2篇水利工程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24篇沉积物
  • 19篇地球化
  • 19篇地球化学
  • 18篇海槽
  • 17篇冲绳海槽
  • 16篇矿物
  • 15篇古环境
  • 13篇表层沉积物
  • 12篇冰期
  • 11篇古气候
  • 10篇陆架
  • 10篇白令海
  • 9篇同位素
  • 9篇泥质区
  • 9篇全新世
  • 9篇末次冰期
  • 8篇东海内陆架
  • 8篇内陆架
  • 7篇季风
  • 7篇古海洋

机构

  • 110篇国家海洋局第...
  • 17篇中国科学院
  • 15篇海洋沉积与环...
  • 6篇华东师范大学
  • 6篇中国海洋大学
  • 4篇宁波大学
  • 3篇国家海洋局第...
  • 3篇青岛海洋地质...
  • 3篇同济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研...
  • 2篇青岛海洋大学
  • 2篇烟台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2篇玉门油田
  • 1篇国家地质实验...
  • 1篇釜山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国家海洋信息...
  • 1篇国家海洋局第...
  • 1篇兰州大学

作者

  • 122篇刘焱光
  • 66篇石学法
  • 20篇吴世迎
  • 20篇刘升发
  • 18篇王昆山
  • 18篇邹建军
  • 14篇孟宪伟
  • 13篇乔淑卿
  • 11篇吴军瑞
  • 11篇朱爱美
  • 11篇吴永华
  • 11篇方习生
  • 11篇杨刚
  • 11篇白黎明
  • 10篇李朝新
  • 10篇陈志华
  • 10篇葛淑兰
  • 8篇黄元辉
  • 8篇姚政权
  • 7篇董林森

传媒

  • 15篇海洋地质与第...
  • 15篇海洋学报
  • 15篇海洋科学进展
  • 8篇科学通报
  • 5篇极地研究
  • 4篇黄渤海海洋
  • 4篇沉积学报
  • 3篇中国科学(D...
  • 3篇矿物岩石地球...
  • 2篇海洋与湖沼
  • 2篇微体古生物学...
  • 2篇第四纪研究
  • 2篇海岸工程
  • 2篇质谱学报
  • 2篇2014中国...
  • 2篇第十一届全国...
  • 1篇矿物学报
  • 1篇海洋通报
  • 1篇海洋环境科学
  • 1篇地学前缘

年份

  • 1篇2022
  • 3篇2018
  • 2篇2017
  • 4篇2016
  • 11篇2015
  • 16篇2014
  • 8篇2013
  • 4篇2012
  • 9篇2011
  • 15篇2010
  • 7篇2009
  • 3篇2008
  • 7篇2007
  • 1篇2006
  • 7篇2005
  • 1篇2004
  • 6篇2003
  • 6篇2002
  • 6篇2001
  • 5篇2000
1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东海末次冰期陆源物质通量的古气候意义:Sr、Nd同位素示踪
孟宪伟刘焱光
该项目以冲绳海槽155孔和DGKS9603孔柱状沉积物为研究对象,测定了19个AMS14C年龄和192样品的浮游有孔虫氧同位素,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近5万年来的氧同位素变化曲线,识别了4次气候变冷事件。参考氧同位素变化曲线...
关键词:
关键词:陆源物质气候突变
长重力活塞取样器在鄂霍茨克海的应用被引量:4
2013年
2011-07-29—2011-08-09,中国与俄罗斯国际合作项目———鄂霍茨克海调查利用俄罗斯科学院远东分院的"拉夫任捷耶夫院士"号科学考察船及我国海洋公益专项-深海底原位观测及取样测量系统研发的重力活塞取样器在鄂霍茨克海3 361m的深海区,成功获取10.9m长长柱状样品,这是迄今为止我国利用自己设计的重力活塞取样器在深海获取的最长柱状样品。实践证明,该取样器设计合理、取样率高、稳定性强,为将来开展国际合作及深远海调查研究等打下了良好的工作基础。
程振波杨刚吴永华石丰登刘焱光方习生邹建军葛淑兰石学法
关键词:鄂霍茨克海
近2ka以来东海内陆架泥质区记录的高分辨率古气候演化被引量:10
2011年
通过对位于东海内陆架泥质区中部的MZ02柱样岩芯进行粒度、常量元素、AMS14C分析,获得了粒度和常量元素随时间变化的高分辨率曲线。结果表明,近2 ka以来研究区沉积环境稳定,以沿岸流控制的浅海沉积为主,沉积物中CaO/K2O,MgO/Al2O3和MnO/Na2O比值的变化与我国东部气候变化序列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证明这些元素地球化学指标可以作为古气候变化的高分辨率替代性指标。近2 ka以来CaO/K2O、MgO/Al2O3和MnO/Na2O共同识别出的7次极值揭示了同期的降温事件,分别发生在~1 480 a BP(C1),~1 200 a BP(C2),~1 020 a BP(C3),~780 a BP(C4),~580 a BP(C5),~330 a BP(C6),~120 a BP(C7),且在其他区域不同介质中也能找到相应的降温证据,揭示了气候变化的区域性以至全球性联系。
刘升发石学法刘焱光吴永华乔淑卿杨刚
关键词:东海内陆架泥质区沿岸流古气候东亚冬季风
泉州湾泥沙运移与冲淤变化被引量:19
2008年
运用"粒径趋势分析"方法研究泉州湾泥沙净输运趋势,借助210Pb测年法测定湾内北水道的沉积速率,并通过海图对比计算海湾冲淤变化。结果表明,泉州湾总体处于淤积之中,但湾内冲淤分布不平衡:北水道淤积程度重,其中上游是湾内的现代沉积中心;南水道是泥沙输运出湾的主通道,局部略微侵蚀。湾内涨、落潮流路的平面分异和地形条件的制约是北水道淤积的主要原因,强劲的落潮流以及径流是南水道成为泥沙输运主通道的主要动力条件。
李朝新刘焱光刘振夏胡泽建边淑华刁少波
关键词:粒径趋势分析泥沙运移冲淤变化
西北太平洋边缘海典型地质环境调查及应用
李乃胜石学法徐兴永刘焱光李官保鄢全树于洪军孟宪伟李萍葛淑兰韩贻兵姚政权王昆山刘升发邹建军
该项目是国内首次完成的西北太平洋边缘海地质环境调查研究成果,第一次系统获得了该海域的调查资料,填补了中国的调查空白。出版了4部研究专著,发表了111篇研究论文,其中38篇被SCI收录,提交了8部调查报告,该成果广泛应用于...
关键词:
关键词:地球物理调查
粒径趋势分析对长江南支口外沉积物输运的指示意义被引量:17
2007年
王国庆石学法刘焱光王昆山
关键词:粒度参数粒径趋势分析长江口沉积物输运
极地科学考察术语
本文件界定了极地科学考察活动和学科常用基本术语及其定义。本文件适用于极地科学考察及其相关活动。
汤海荣许莉莉张文娜秦嗣仁陈波隋军陆龙骅效存德胡红桥刘小汉刘焱光李占荣李承森王自磐林荣澄何剑锋李超伦徐成丽马志刚
长江口泥质区沉积物颜色反射率指示的近百年来东亚季风变迁被引量:4
2013年
利用Minolta CM2002光谱光度计按照1 cm间隔测量了长江口泥质区ZM11孔沉积物的光谱特征,通过数理统计的方法对获取的400~700 nm可见光范围内的颜色反射率数据进行分析,揭示其对环境和气候的指示意义。因子分析提取了F1和F2两个主因子,通过与测试所得到的亮度(L)、红度(a*分量)、黄度(b*分量)等颜色反射率特征值对比,发现F1与亮度曲线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而F2与黄量变化趋势则完全相反,其中前者可以作为东亚夏季风的有效替代性指标,东亚夏季风强度指数增大,沉积物亮度值变大,反之亦然。结合210Pb沉积速率数据,ZM11孔沉积物颜色反射率指标记录的近百年来发生的数次东亚夏季风增强期大致出现在1887、1897、1904、1915、1936、1945、1953、1965、1977、1987、1992年,该结果得到了近年来温度和降雨量实测记录的验证。东亚季风的这种强度变化具有显著的周期性,功率谱分析表明研究区存在明显的28 a和2 a周期,结合历史资料,推断太阳辐射强度的变化是其主要控制因素,另外还可能受到大尺度气候波动的影响。
刘升发王昆山刘焱光杨刚吴永华石学法
关键词:长江口泥质区沉积物东亚季风
东海内陆架泥质区夏季悬浮体的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2
2011年
通过对2007年夏季东海内陆架泥质区悬浮体的测定,探讨了该区悬浮体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悬浮体的平面分布特征为近岸远高于远岸,闽江、瓯江等河流的河口位置浓度最大,等值线基本上平行于海岸线;垂向上悬浮体质量浓度随着水深的加大而增加,高值区大多出现在海底地势凸起的位置。研究区悬浮体的分布主要受陆源入海沉积物和东海流系格局的影响,其中近岸区域主要受控于河流入海物质和闽浙沿岸流;而台湾暖流、闽浙沿岸上升流则对远岸区域影响较大。研究区悬浮体质量浓度和海水浊度的相关性分析显示两者相关系数达0.91,这为通过水体浊度来反演区域的悬浮体质量浓度提供了基础。
刘升发石学法刘焱光杨刚李朝新方习生
关键词:台湾暖流沿岸流上升流
西北太平洋边缘海晚第四纪古海洋与古气候研究:进展与展望
西北太平洋中高纬度海域发育了一系列具有典型特征的边缘海,如发育黑潮主流系的东海,海槛最高的日本海,常年发育季节性海冰覆盖的鄂霍次克海以及具有高生产力的白令海.这些边缘海具有较高的沉积通量并且对区域和全球气候变化响应十分敏...
石学法邹建军姚政权吴永华王昆山刘焱光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