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捷
- 作品数:122 被引量:661H指数:13
- 供职机构: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电子电信更多>>
- 淋巴管生成在分化型甲状腺肿瘤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
- 2007年
- 甲状腺乳头状癌是最常见的甲状腺恶性肿瘤,其与滤泡性肿瘤(包括滤泡性癌和滤泡性腺瘤)的鉴别诊断目前仍基于形态学观察,尚缺乏可靠的非形态学指标。近年来,随着淋巴管内皮特异性标记物的出现,肿瘤淋巴管形成及其在肿瘤转移中的研究逐渐深入。作者对淋巴管内皮特异性标记物、淋巴管生长因子及其在甲状腺分化型肿瘤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马捷周晓军
- 关键词:淋巴管内皮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标记物淋巴道转移
- 肾黏液样小管状和梭形细胞癌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3
- 2012年
- 肾脏黏液性小管状和梭形细胞癌(mucinous tubular andspindle cell carcinoma,MTSCC)是WHO(2004)版正式命名的肾脏少见肿瘤。多见于成年女性,临床上多数无明显症状。组织学特点是肿瘤细胞呈管状和实性梁索状排列,漂浮于黏液性基质中(低级别)。近年陆续有高级别(肉瘤变)MTSCC的病例报道。其临床预后多数较好,少数可复发和转移。该文对MTSC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鉴别诊断等做一综述。
- 宋红杰马捷
- 关键词:肾肿瘤黏液性小管状和梭形细胞癌病理学
- 男性泌尿生殖系统淋巴瘤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7
- 2012年
- 目的:探讨男性泌尿生殖系统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和免疫表型。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男性泌尿生殖系统淋巴瘤的病理形态学和免疫组化标记,结合文献对其临床病理特点进行分析。结果:35例淋巴瘤患者的年龄4~83岁,平均年龄56.5岁,≥50岁者28例(80%)。发生于睾丸者最多,28例(80%),其次是前列腺3例(8.6%),精索、精囊、阴茎和附睾各1例(各2.9%)。组织学类型包括: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22例(62.9%)、粘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6例(17.1%)、Burkitt淋巴瘤4例(11.4%)、外周T细胞淋巴瘤2例(5.7%)和浆细胞瘤1例(2.9%)。结论:男性泌尿生殖系统淋巴瘤少见,多发生于中老年人,大多是B细胞淋巴瘤,以DLBCL最常见,其次是MALT淋巴瘤、Burkitt淋巴瘤,T细胞淋巴瘤和浆细胞瘤罕见,男性泌尿生殖系统淋巴瘤的确诊依赖组织病理学,免疫组化标记对明确诊断、分型和鉴别诊断具有肯定价值。
- 张春芳郭庆刘冲马捷马恒辉周航波石群立
- 关键词:男性生殖系统淋巴瘤临床病理学免疫组化
- 肺嗜酸细胞类癌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4
- 2006年
- 目的探讨肺嗜酸细胞类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和鉴别诊断要点及生物学特征。方法对3例肺嗜酸细胞类癌组织病理学、免疫组化及电镜观察,并复习临床资料及相关文献。结果该肿瘤好发于男性,发病年龄16~80岁(平均49.9岁),临床症状以咳嗽、咳痰及咯血为主。组织学:肿瘤细胞呈卵圆形、多边形,胞质丰富,内见大量嗜酸性颗粒。免疫组化:肿瘤细胞表达神经分泌标记物NSE、Syn、CgA及CK阳性。电镜下胞质内见神经内分泌颗粒及较多肿胀的线粒体。随访3例中有2例癌转移。结论肺嗜酸细胞类癌是一类罕见的、具有独特形态特征的神经内分泌癌,诊断主要依靠组织学、免疫组化及电镜检查,其生物学行为类似于不典型类癌。
- 卢洪胜李燕石群立周晓军马捷马恒辉陆珍凤
- 关键词:肺肿瘤类癌免疫组织化学
- 乳头状胶质神经元肿瘤6例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观察乳头状胶质神经元肿瘤(PGNT)的临床病理特征、影像学表现、免疫组化和电镜,探讨PGNT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与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PGNT的临床资料、组织学形态、免疫组化、电镜等,结合文献对其临床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6例PGNT中,男性4例,女性2例,平均年龄28岁。影像学上多呈颅内囊性占位。经典的病理特征是单层或假复层小立方形胶质细胞围绕在透明变性的血管轴心周围,形成假乳头样结构,乳头间区见散在的Neu-N(+)向神经元分化的细胞。免疫组化:乳头表面的胶质细胞GFAP和S-100(+),Ki-67增殖指数1%-3%。电镜显示星形胶质细胞分化特征。结论乳头状胶质神经元肿瘤是一种少见的、好发于颞叶、双向分化的WHO I级肿瘤,手术完全切除肿瘤后预后良好。Ki-67指数对该肿瘤预后的提示作用仍有争议,需要大样本病例的研究。
- 吴燕妮吴楠马捷余波夏春章如松姜少军石群立
- 关键词:乳头状胶质神经元肿瘤免疫组化电镜预后
- 扁桃体滤泡树突细胞肉瘤1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16
- 2004年
- 目的探讨扁桃体滤泡树突细胞肉瘤的临床和病理特点,提高对其诊治水平。方法运用组织病理学、免疫组化及电镜观察扁桃体滤泡树突细胞肉瘤的特征,总结临床特点和治疗情况,并复习文献加以分析。结果瘤组织常排列成结节状、旋涡状和席纹状,瘤细胞呈梭形合体状,核椭圆形,染色质点彩状,有小核仁。瘤细胞间常混有小淋巴细胞。瘤细胞CD35、S-100、CD68和Vim(+),CKAEl、CKAE3和LCA(-)。电镜下见瘤细胞胞质有多个长突起彼此相连。结论滤泡树突细胞肉瘤是一种少见的低度恶性肿瘤,发生于扁桃体者更为罕见,诊断依赖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化标记。
- 石群立周晓军马捷马恒辉吴昆民周玫王秋萍
- 关键词:扁桃体肉瘤滤泡树突细胞肉瘤免疫组化超微结构
- 伴横纹肌样特征的肾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被引量:4
- 2007年
- 目的探讨伴横纹肌样特征的肾细胞癌(RCC)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对1995—2005年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常规外检档案352例 RCC 中的10例伴横纹肌样特征的 RCC 进行了光镜、免疫表型检测和超微结构观察,并结合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10例伴横纹肌样特征的RCC 患者年龄33~69岁(平均年龄52岁),男9例,女1例。5例肿瘤侵犯肾包膜,2例伴淋巴结转移,1例伴肺转移。组织学观察,10例伴横纹肌样特征的 RCC 中透明细胞型9例,乳头型1例,均可见不同程度的具横纹肌样特征的瘤细胞区域。横纹肌样特征的瘤细胞排列成梁索状、腺泡样、器官样或团片状,瘤细胞散在分布,细胞间无黏附或黏附性差,呈类圆形或多角形,核泡状、偏位,核仁突出,胞质内见红染均质包涵体样物,瘤组织常伴明显坏死。免疫组织化学观察,具横纹肌样特征的瘤细胞CD10、CK(AE1/AE3)、上皮细胞膜抗原(EMA)、波形蛋白均阳性表达,CK7、CK20、结蛋白、肌细胞生成素、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肌肉特异性肌动蛋白(MSA)均阴性表达,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蛋白灶性阳性表达。横纹肌样瘤细胞区 Ki-67阳性表达较周围经典型瘤细胞区增高,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8例,2例于术后6个月及29个月死亡,6例存活。结论伴横纹肌样特征的 RCC 主要见于透明细胞型,应与胞质嗜酸的肾细胞肿瘤和肾恶性横纹肌样瘤等相鉴别。RCC 中伴横纹肌样特征的瘤细胞较周围经典型瘤细胞 Ki-67表达明显增高,可能与此类肿瘤临床生物学行为更具侵袭性有关。
- 马捷周晓军黄文斌周航波姜少军饶秋陆珍凤石群立
- 关键词:免疫组织化学
- 宫颈绒毛管状腺癌11例临床病理学特征及文献复习被引量:21
- 2013年
- 目的探讨宫颈绒毛管状腺癌(villoglandular adenocarcinoma,VA)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原诊断为宫颈VA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手术切除标本进行临床病理学观察、免疫表型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12例中有11例维持VA原诊断,1例诊断为浆液性乳头状腺癌。11例患者年龄29~58岁(平均44.1岁)。肿物大体均呈息肉样或菜花状生长。镜下肿瘤呈外生性分支乳头状结构,类似结肠绒毛管状腺瘤,肿瘤细胞呈假复层柱状排列,细胞轻-中度异型,可见较多核分裂象。免疫表型:瘤细胞CEA、p63和p53均阳性,ER、PR、vimentin和p16均阴性,Ki-67增殖指数约20%。11例中有4例HPV检测阳性。11例均行子宫根治切除术,8例行双侧附件切除术,5例行双侧盆腔淋巴结清扫术。11例患者中随访8例,随访时间4~48个月,随访病例均存活,未见复发和转移。结论宫颈VA罕见,通常不会发生深层、脉管浸润及淋巴结转移,预后较好。宫颈VA的诊断主要依赖组织病理学,免疫组化标记有助于明确诊断。鉴别诊断主要包括宫颈其他良性肿瘤和普通型腺癌。
- 朱伦施雅郭庆何燕陆珍凤马恒辉马捷石群立
- 关键词:宫颈肿瘤临床病理学
- 胆囊巨大粘液型脂肪肉瘤1例
- 1996年
- 中图法分类号R730.2621病例报告患者女性,62岁,因右中上腹隐痛不适,发现右上腹包块3个月余就诊。入院后查右上腹包块约15cm×10cm大小,质硬,边缘钝,边界清,移动度好。临床诊断为胆囊区平滑肌肉瘤,遂行右上腹包块切除术。术中见肿块巨大,与胆...
- 马捷陈忠豪石群立
- 关键词:胆囊脂肪肉瘤
- 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恶性淋巴瘤的细胞学、组织学及免疫组化对比研究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探讨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恶性淋巴瘤(MALT-ML)细胞学、组织学及免疫组化特点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对4例肺MALT-ML患者的穿刺组织及支气管镜刷检物进行细胞学、组织学及免疫组化对比分析。结果:4例肺MALT-ML患者中,细胞学诊断提示3例淋巴瘤,1例疑为小细胞未分化癌,MALT-ML不能排除;组织学提示4例患者为黏膜相关B细胞淋巴瘤;免疫表型瘤细胞CD20、CD79 a为阳性,CD3、CD5、CD10、CD45RO、Ckpan、EMA为阴性。结论:肺部MALT-ML极其少见,鉴别诊断十分困难。细针穿刺、支气管刷检细胞学、组织学及免疫组化标记技术等多种方法综合分析,可得出准确的结果。
- 季洪爱王靖华周晓军吉耘马捷石群立陈洁宇
- 关键词:B细胞细胞学组织学免疫组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