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占东

作品数:9 被引量:175H指数:4
供职机构:辽宁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自然地理与空间信息科学辽宁省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辽宁省高校创新团队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篇经济管理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4篇土地利用
  • 2篇土地利用变化
  • 2篇旅游
  • 2篇城市
  • 2篇城乡
  • 1篇动机
  • 1篇度假
  • 1篇度假区
  • 1篇元胞
  • 1篇元胞自动机
  • 1篇元胞自动机模...
  • 1篇人居
  • 1篇人居环境
  • 1篇神经网
  • 1篇神经网络
  • 1篇石化
  • 1篇石化工业
  • 1篇特尔斐法
  • 1篇统筹
  • 1篇土地利用潜力

机构

  • 8篇辽宁师范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大连市国土资...
  • 1篇国家海洋环境...
  • 1篇辽宁工程技术...

作者

  • 9篇马占东
  • 4篇杨俊
  • 2篇席建超
  • 2篇葛全胜
  • 2篇王凯
  • 1篇张云
  • 1篇李雪铭
  • 1篇范强
  • 1篇解鹏

传媒

  • 2篇海洋开发与管...
  • 1篇国土与自然资...
  • 1篇地理学报
  • 1篇资源开发与市...
  • 1篇地理科学
  • 1篇自然资源学报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09
  • 1篇2008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沿海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程度的人工神经网络判定——以大连市为例被引量:2
2009年
在明确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概念和内涵的基础上,建立了沿海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BP神经网络构建了一个定量评价模型,并应用其对大连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和分区判定。评价结果表明,大连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处于适度水平,区域差异显著,其中西岗区集约水平最高,金州区最低;而土地投入产出偏低是影响大连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主要原因。
马占东
关键词:城市土地BP神经网络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以辽宁炮台经济开发区为例被引量:1
2012年
综合调查分析大连市炮台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现状,建立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特尔斐法确定指标权重,进而计算土地集约利用度,并分别从扩展潜力、结构潜力、强度潜力、管理潜力四个方面计算土地集约利用强度。综合分析土地集约利用度与土地集约利用潜力强度计算结果表明,炮台开发区土地集约度分值达到86.16%,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较高,土地利用强度潜力较小。未来土地利用潜力主要为扩展潜力,不存在管理潜力,从而对炮台开发区未来发展土地集约利用提出相应建议与措施。
马占东杨俊王凯
关键词:特尔斐法土地利用潜力
滨海地区土地利用空间格局演变模式与模拟预测研究——以大连市金州区为例
中国资源禀赋与经济发展的空间异质性较强,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迅速发展时期,党的“十八大”提出“新四化”发展战略,随着生态文明建设、新型城镇化、国家主体功能区等战略的实施和推进,“人地关系”矛盾也日益尖锐。长期以来,滨海地...
马占东
关键词:城乡统筹土地利用历史演变
文献传递
基于元胞自动机模型的土地利用变化模拟——以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被引量:108
2015年
元胞自动机模型已经成为模拟土地利用变化的重要方法。传统土地模拟方法中侧重于通过分析影响土地利用变化的因素来构建预测模型,较少从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及其相互作用的空间角度来关注模型构建。本文以1998年、2004年和2009年1:10000土地利用数据,利用Python语言结合GDAL与Numpy类库实现局部土地利用竞争的元胞自动机模型原型开发,并用于模拟大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1998-2009年土地利用变化模拟。研究结果:1建立了发掘多地类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试验方法,研究适用于具有明确物理意义的多地类元胞自动机模拟模型;2该模型具有好的模拟精度,对建设用地、农用地和林地等3种不同类型用地进行同时模拟,其对应Kappa系数分别为0.762,0.634和0.678;3该模型建立了研究不同种地类协调作用的基本方法,可以用于进一步研究土地利用变化地类之间驱动原理。
杨俊解鹏席建超葛全胜李雪铭马占东
关键词:元胞自动机模型土地利用变化
滨海石化产业建设与城市人居环境发展研究——以辽宁省为例被引量:2
2012年
近几年我国石化产业发展迅速,文章以辽宁省为例,从城市人居环境安全角度出发,考虑滨海城市产业结构现状同时,客观分析了石化工业发展状况及石化工业主要污染物特征,初次尝试建立针对石化工业的人居环境安全评价指标,进而完善石化工业园区评价体系,并对沿海城市石化工业发展提出相应建议,提升滨海城市人居环境质量。
马占东王凯杨俊
关键词:人居环境石化工业污染物
大连市优化城乡用地结构和布局研究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不断加快,城镇非农建设用地不断增加,城镇规模在迅速扩张。经济人口发展,环境保护和土地供应的矛盾日益突出。如何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协调经济人口,环境与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是当今社会需要研究的...
马占东
关键词:城乡用地非农建设用地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
文献传递
辽宁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地域差异及成因被引量:8
2008年
运用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的数理统计方法,选择10项指标,对辽宁省44个县市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域差异进行了综合评价和聚类划分。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辽宁省44个县市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其影响因素可概括为工业发展及综合经济实力因素、人均经济水平因素、社会稳定因素3个层面,累积贡献率达84.8%。聚类分析的结果表明:辽宁省44个县市可划分为发达地区、较发达地区、中等发达区、初等发达区和欠发达区5种地域类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44个县市经济发展的地域差异原因,同时提出了协调区域经济平衡发展的相应对策。
马占东
关键词:经济发展
海岸旅游小镇景观格局演变与动态模拟——以大连市金石滩国家旅游度假区为例被引量:36
2013年
研究以多时序土地利用、遥感数据为基础,以大连市金石滩国家旅游度假区为例,通过景观生态学和CA.Markov模型模拟方法,系统分析了1998~2009年研究区景观格局的时空演变特征,并对2020年景观格局的情景进行了模拟预测。结果表明:①1998~2009年金石滩的景观格局变化主要表现为:整体上,旅游景观总面增加2.30km2,辅助性旅游景观总面积增加2.22km2,非旅游景观总面积减少5.27km2,非旅游景观向旅游景观和辅助性旅游景观的转变趋势明显;②金石滩景观格局变化过程表现为,逐步从单一的村民居住型向能够满足旅游者需求的娱乐、观赏、商业等复合型景观转变;变化区域主要分布在研究区中部自西向东的龙山村、满家滩村、陈家村以及东南部的庙上村,变化类型以“传统农业一人造娱乐休憩”类型为主;⑧在对CA—Markov模型的可利用性进行分析与检验后得到金石滩2020年景观格局模拟结果:人造娱乐休憩景观、公共基础设施景观、传统工业与居民用地景观面积增加,同时自然态生物景观、传统农业景观、其他景观面积也相应减小,此外,水域景观和交通运输用地景观面积基本保持稳定;变化显著区域主要集中在研究区中部自西向东的龙山村、满家滩村、陈家村以及东南部的庙上村。
范强杨俊吴楠马占东
关键词:CAMARKOV模型
旅游城镇化背景下沿海小镇的土地利用空间格局演变与驱动机制研究——以大连市金石滩国家旅游度假区为例被引量:23
2014年
研究以多时序土地利用、遥感数据为基础,通过GIS技术结合土地利用动态度、空间叠置与转置模型分析1992—2009年大连金石滩国家旅游度假区土地利用空间格局演变及驱动机制。研究表明:1土地利用数量变化模式呈现耕地面积大量减少,建设用地迅速增加:1992—2009年各土地利用类型单一动态度中耕地减少速度最快,为4.66%;建设用地增加最快,为21.32%;耕地大部分转移为建设用地,1992—2009年耕地转向建设用地的面积为891.35 hm2,占总耕地转移面积的54.76%;旅游用地面积增加了425.35 hm2,占建设用地增长面积的27.69%;2建设用地空间扩展呈现出沿交通干线和海岸线分布,且主要集中在龙山村、满家滩和陈家村的南部交通干线区域,并从该区域不断向周围地区扩张;3与非旅游城镇相比,金石滩逐步从原有单一土地利用类型向旅游主导的复合型用地转变,在"政府"、"企业"和"居民"三个主体影响下,经历了以"自然保护为主—旅游开发为主—保护为前提适度开发"的演化历程。
杨俊李月辰席建超葛全胜张云马占东
关键词:旅游城镇化土地利用变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