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韩珊珊

作品数:8 被引量:5H指数:2
供职机构:广东省中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会议论文
  • 3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胸腺
  • 3篇胸腺五肽
  • 3篇湿敷
  • 3篇湿敷治疗
  • 3篇湿疣
  • 3篇痰热
  • 3篇痰热清
  • 3篇疗效
  • 3篇疗效观察
  • 3篇激光
  • 3篇尖锐湿疣
  • 3篇尖锐湿疣复发
  • 3篇复发
  • 3篇肛周
  • 2篇术后
  • 2篇激光术
  • 2篇激光术后
  • 1篇丹毒
  • 1篇肉芽
  • 1篇肉芽肿

机构

  • 8篇广东省中医院

作者

  • 8篇韩珊珊
  • 4篇范瑞强
  • 4篇秦晓民
  • 3篇邓家侵
  • 3篇罗家胜
  • 3篇陈信生
  • 3篇刘全知
  • 1篇林颖
  • 1篇李红毅
  • 1篇吴玮
  • 1篇池凤好
  • 1篇张冰
  • 1篇梁家芬

传媒

  • 1篇临床皮肤科杂...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2013全国...
  • 1篇2015全国...
  • 1篇世界中医药学...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痰热清湿敷治疗急性丹毒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痰热清湿敷治疗丹毒的疗效。方法:将入选符合标准的64例急性丹毒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2例,对照组32例。治疗组先锋美他醇静滴+痰热清湿敷局部,对照组先锋美他醇静滴+3%硼酸溶液湿敷局部。比较两者的疗效。结果:治...
秦晓民韩珊珊罗家胜刘全知陈信生
文献传递
胸腺五肽联合疣毒净胶囊对CO2激光术后肛周尖锐湿疣复发的影响
目的:评价胸腺五肽联合中药疣毒净胶囊在防止二氧化碳激光术后肛周尖锐湿疣复发的作用。方法: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两组均进行二氧化碳激光治疗,两组应用高锰酸钾溶液浸洗术口,对照组肌注胸腺五肽注射液10mg,隔日...
邓家侵韩珊珊范瑞强
文献传递
胸腺五肽联合疣毒净胶囊对CO_2激光术后肛周尖锐湿疣复发的影响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评价胸腺五肽联合中药疣毒净胶囊在防止CO2激光术后肛周尖锐湿疣复发的作用。方法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两组均进行CO2激光治疗,两组应用高锰酸钾溶液浸洗术口,对照组肌注胸腺五肽注射液10mg,隔日一次,共20次,治疗组肌注胸腺五肽注射液10mg隔日一次,共20次,同时口服疣毒净胶囊3粒,3次/d,共服40d,观察术口的愈合时间及三个月后复发率。结果治疗组术口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对照组复发率高于治疗组。结论联合疗法可明显降低尖锐湿疣的复发率,可推广应用。
邓家侵韩珊珊范瑞强
关键词:尖锐湿疣联合疗法复发
痰热清湿敷治疗急性丹毒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痰热清湿敷治疗丹毒的疗效.方法:将入选符合标准的64例急性丹毒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2例,对照组32例.治疗组先锋美他醇静滴+痰热清湿敷局部,对照组先锋美他醇静滴+3%硼酸溶液湿敷局部.比较两者的疗效.结果:治...
秦晓民韩珊珊罗家胜刘全知陈信生
关键词:痰热清湿敷疗法临床疗效
文献传递
痰热清湿敷治疗急性丹毒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痰热清湿敷治疗丹毒的疗效。方法:将入选符合标准的64例急性丹毒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2例,对照组32例。治疗组先锋美他醇静滴+痰热清湿敷局部,对照组先锋美他醇静滴+3%硼酸溶液湿敷局部。比较两者的疗效。结果:治...
秦晓民韩珊珊罗家胜刘全知陈信生
关键词:痰热清湿敷丹毒
文献传递
胸腺五肽联合疣毒净胶囊对C02激光术后肛周尖锐湿疣复发的影响
目的:评价胸腺五肽联合中药疣毒净胶囊在防止二氧化碳激光术后肛周尖锐湿疣复发的作用。方法: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两组均进行二氧化碳激光治疗,两组应用高锰酸钾溶液浸洗术口,对照组肌注胸腺五肽注射液10mg,隔日...
邓家侵韩珊珊范瑞强
现代岭南皮肤病流派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被引量:1
2022年
岭南皮肤病流派在传承发展和人才培养中,守正创新,倡导“师古而不泥古”的治学理念,形成针对在校本科生、皮肤专科研究生及进修深造和师带徒医师的不同人群各有侧重的多元化教学新模式。对在校本科生,将线上线下教学相结合,主要以培养学生兴趣、加深临床认识为主;对皮肤专科研究生,团队侧重其专科知识技能培养,在课堂之外,要求研究生跟名师,并在教学中融合现代科技新技术;对进修深造和师带徒医师,主要以跟师随诊、学习激光和手术操作,提升临床能力为主。
杨贤平甄庆育韩珊珊林颖梁家芬李红毅
关键词:岭南皮肤病学教学模式
木村病1例被引量:2
2014年
患者女,61岁。双耳周反复皮下肿物伴瘙痒3年。3年前患者双耳周出现瘙痒。双耳前及右耳后出现黄豆大皮下结节,质中偏软,不痛,渐增大,于多家医院先后诊断为“淋巴结炎”、“神经性皮炎”、“嗜酸性蜂窝织炎”等,经抗感染、抗过敏治疗疗效差。用地塞米松5mg治疗时皮下肿物可消退,停药后复现。为明确诊断于2012年11月6日来我科就诊。患者20年前因蛋白尿在外院诊断为“肾炎”,予糖皮质激素治疗14年后尿蛋白转阴。13年前及6年前曾先后因颈前、耳后淋巴结增大于外院行淋巴结活检术,病理均示淋巴结炎。家族中无类似疾病患者。
韩珊珊秦晓民张冰池凤好吴玮范瑞强
关键词:木村病嗜酸性淋巴肉芽肿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