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鹏飞
- 作品数:6 被引量:53H指数:4
-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重庆市卫生局医学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汉黄芩素体外抗人胃癌SGC7901细胞的增殖、凋亡作用被引量:13
- 2011年
- 目的探讨汉黄芩素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抑制和凋亡诱导作用。方法应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测定汉黄芩素对于SGC7901细胞增殖活性;应用肿瘤细胞侵袭实验观察细胞侵袭能力;应用形态学方法、流式细胞仪测定汉黄芩素对SGC7901细胞的凋亡作用,进行细胞周期分析,并观察对胃癌细胞内活性氧(ROS)的影响。结果汉黄芩素对SGC7901细胞增殖和侵袭活性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其抑制细胞增殖的IC50为(74.26±1.21)μmol.L-1,汉黄芩素也具有诱导胃癌细胞凋亡作用,荧光染色可见明显核碎裂、染色体聚集,并使胃癌细胞阻滞于G0/G1期;使肿瘤细胞内ROS水平明显升高。结论汉黄芩素对胃癌SGC7901细胞的增殖有抑制及促进凋亡的作用,可能与上调细胞内ROS水平有关。
- 芦曦吴小翎李艳彭阳陈鹏飞
- 关键词:汉黄芩素凋亡活性氧
- siRNA-NRP1对裸鼠胃癌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探讨神经纤毛蛋白1(Neuropilin 1,NRP1)基因小干扰RNA(siRNA)质粒对裸鼠胃癌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设计靶向人NRP1基因的siRNA序列,合成一对互补的寡核苷酸,退火后克隆至质粒pGenesil-1.1上,构建重组质粒siRNA-NRP1;将人胃癌细胞SGC7901注入裸鼠右臀部皮下,构建移植瘤模型,成瘤后将重组质粒siRNA-NRP1注入瘤内,观察裸鼠临床表现,并测定裸鼠移植瘤的体积及重量;病理切片观察肿瘤组织及血管生长情况;免疫组化方法观察裸鼠移植瘤中NRP1的表达及微血管密度。结果酶切分析及测序鉴定证实目的寡核苷酸片段已克隆至质粒pGenesil-1.1中;siRNA-NRP1组裸鼠移植瘤的体积及重量均小于对照组(P<0.01);病理切片显示siRNA-NRP1组肿瘤细胞坏死较对照组明显;免疫组化显示siRNA-NRP1组裸鼠移植瘤中NRP1的表达及微血管密度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通过siRNA-NRP1抑制裸鼠胃癌移植瘤中NRP1的表达,可影响裸鼠移植瘤中血管的生成,最终抑制肿瘤的生长。
- 彭阳吴小翎连海峰陈鹏飞芦曦
- 关键词:裸鼠移植瘤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大鼠肝纤维化形成中的作用被引量:3
- 2011年
- 研究显示,小鼠肝纤维化模型中给予一定数量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能减轻肝纤维化程度,但也有研究持否定观点。本研究通过研究BMSC尾静脉移植后在纤维化肝脏的定位、分化来说明BMSC在肝纤维化大鼠的影响及其机制。
- 周伟陈鹏飞吴小翎姜蓉徐艳华
- 关键词:干细胞肝硬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 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肝样细胞的定向诱导分化被引量:15
- 2011年
- 目的 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factor,bFGF)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MSCs)分化为肝样细胞的可行性。方法取SD大鼠股骨骨髓,直接贴壁法分离纯化BM-MSCs,并体外传代,流式细胞术和成骨诱导对其进行鉴定。取第3代BM-MSCs,分为2组:实验组用HGF(20 ng/ml)和bFGF(10 ng/ml)进行诱导,阴性对照组不加诱导剂,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RT-PCR法检测诱导后细胞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AFP)和白蛋白(Albumin,ALB)基因mRNA的转录水平;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检测诱导后细胞的AFP和ALB蛋白的表达。结果第3代BM-MSCs表型标志和功能特性均符合MSCs的特点。BM-MSCs经HGF和bFGF诱导后呈肝样细胞形态。实验组细胞可检测出AFP和ALB基因mRNA的表达。实验组细胞诱导后第7天,AFP蛋白开始表达,第14天时表达降低,第21天时不表达;ALB于诱导后第14天出现表达,并随诱导时间的延长表达逐渐增加。结论 HGF和bFGF具有体外诱导BM-MSCs向肝样细胞分化的作用。
- 陈鹏飞吴小翎周伟彭阳芦曦
-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肝细胞生长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肝样细胞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实验性肝纤维化大鼠的作用及其机制被引量:12
- 2012年
-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移植后对实验性肝纤维化大鼠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直接贴壁法分离纯化雄性SD大鼠BMSCs;将30只雌性SD大鼠分为3组:正常组、肝纤维化模型组和BMSCs移植组,模型组和BMSCs移植组经皮下注射40%四氯化碳(CCL4),每周3次,复制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建模8周后,BMSCs移植组经尾静脉移植2×106个BMSCs,3 d后再次移植相同剂量的BMSCs,12周后处死各组大鼠,取外周血,分离血清,检测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和白蛋白(ALB)水平;取肝组织进行HE、VG染色,观察肝脏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法和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肝组织中Ⅰ型胶原(TypeⅠcollagen,ColⅠ)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的表达,荧光定量PCR法检测TGFβ1和Smad3 mRNA的表达。结果 BMSCs移植组较模型组大鼠肝组织纤维化程度明显加重;BMSCs移植组ALT和AST水平较模型组明显升高(P<0.05),ALB水平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ColⅠ和GFAP在模型组和BMSCs移植组纤维条索中有大量表达,BMSCs移植组中ColⅠ和GFAP mRNA及蛋白的表达量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和BMSCs移植组中TGFβ1和Smad3 mRNA的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且BMSCs移植组中TGFβ1和Smad3mRNA的表达量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 BMSCs移植可加重大鼠肝纤维化,BMSCs通过上调TGFβ/Smad信号传导通路的TGFβ1和Smad3的表达促进肝纤维化的进展。
- 周伟陈鹏飞吴小翎姜蓉徐艳华
- 关键词:间质干细胞移植肝硬化转化生长因子Β1
- 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肌成纤维母细胞的体内诱导被引量:7
- 2011年
- 目的探讨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在不同疾病模型中分化为肌成纤维母细胞的可能性。方法取大鼠股骨和胫骨,采用全骨髓差异贴壁法分离纯化BMSCs,并体外传代,取第3代BMSCs,经流式细胞仪鉴定细胞表面抗原,并对其进行成骨、成脂诱导。将35只SD大鼠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A组)、肝纤维化模型组(B组)、溃疡性结肠炎模型组(C组)、BMSCs肝纤维化移植组(D组)和BMSCs溃疡性结肠炎移植组(E组),每组7只。B组和D组大鼠经皮下注射40%四氯化碳复制肝纤维化模型,建模8周后,D组大鼠通过尾静脉移植经DAPI标记的大鼠BMSCs 1×106个;C组和E组大鼠采用三硝基苯磺酸(TNBS)-乙醇溶液灌肠,复制溃疡性结肠炎模型,灌肠后24 h,E组大鼠通过尾静脉移植DAPI标记的大鼠BMSCs 1×106个。于移植BMSCs 2周后处死所有大鼠,取B组和D组大鼠肝组织,经HE、VG染色观察肝脏病理变化;取C组和E组大鼠结肠组织,经HE染色观察肠组织病理变化;所有组织经免疫荧光法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muscle actin,α-SMA)的表达,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BMSCs在肝脏和肠道的分布,并观察α-SMA的分布。结果 BMSCs表达CD29、CD166和CD90,不表达CD45,并可进行成骨、成脂诱导。B组和D组大鼠肝组织建模10周后可见大鼠肝索排列紊乱,在门脉区有大量的胶原纤维增生,形成假小叶;C组和E组大鼠结肠可见黏膜增厚,形成溃疡,黏膜及黏膜下层可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DAPI标记的BMSCs主要分布在D组大鼠肝脏纤维条索中,并同时表达α-SMA;而E组大鼠结肠黏膜及黏膜下层中可见DAPI标记的BMSCs,这些细胞同时也表达α-SMA。结论 BMSCs在肝纤维化大鼠肝脏和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中均可分化为肌成纤维母细胞。
- 周伟徐艳华吴小翎姜蓉陈鹏飞
- 关键词:间质干细胞肝硬化细胞分化成纤维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