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冬冬

作品数:27 被引量:538H指数:11
供职机构:安徽广播影视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天文地球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4篇经济管理
  • 3篇文化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社会学

主题

  • 22篇旅游
  • 4篇网络
  • 3篇院校
  • 3篇知识管理
  • 3篇入境旅游
  • 3篇旅游地
  • 3篇民宿
  • 3篇就业
  • 3篇角色
  • 3篇毕业生
  • 2篇意愿
  • 2篇游客
  • 2篇职业院校
  • 2篇中介
  • 2篇社会网络分析
  • 2篇网络分析
  • 2篇旅游管理
  • 2篇旅游线
  • 2篇旅游线路
  • 2篇角色分析

机构

  • 18篇安徽广播影视...
  • 10篇安徽大学
  • 9篇安徽师范大学
  • 7篇南京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27篇陈冬冬
  • 23篇刘法建
  • 15篇章锦河
  • 6篇张捷
  • 3篇李彬彬
  • 1篇钟士恩
  • 1篇刘泽华
  • 1篇张宏磊
  • 1篇李东和
  • 1篇朱建华
  • 1篇李佳佳

传媒

  • 3篇旅游论坛
  • 2篇资源开发与市...
  • 2篇经济问题探索
  • 2篇旅游学刊
  • 2篇职业技术
  • 1篇旅游科学
  • 1篇合肥工业大学...
  • 1篇旅游纵览
  • 1篇地理学报
  • 1篇地理研究
  • 1篇华东经济管理
  • 1篇地理科学进展
  • 1篇人文地理
  • 1篇地理科学
  • 1篇经济与管理
  • 1篇云南地理环境...
  • 1篇安徽师范大学...
  • 1篇贵阳学院学报...
  • 1篇吉林工程技术...
  • 1篇应用型高等教...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18
  • 3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4
  • 2篇2012
  • 3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8
  • 4篇2007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皖南旅游区观光旅游线路的空间分析被引量:26
2007年
本文采用景区出现率、空间模式理论、旅游线路目的地类型理论、TICI指数对市场上经营的有关皖南旅游区观光旅游线路的空间特征进行了分析,探讨皖南各景区在市场线路中的利用现状、角色位置以及不足之处,以期对皖南旅游区的旅游产品开发、市场营销等产生一定的启示意义。
刘法建章锦河陈冬冬
关键词:旅游线路皖南旅游区
旅游相关专业毕业生就业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以高等职业院校为例被引量:5
2018年
高职院校已成为我国旅游行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核心力量,旅游相关专业毕业生的行业内就业意愿彰显了院校人才培养的效果和质量,目前我国旅游教育与行业人才需求之间并不完全适配,因此梳理国内外研究成果,对安徽省数所高职院校旅游相关专业毕业生进行就业意愿调查,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影响就业意愿的各因素。
陈冬冬
关键词:毕业生就业意愿影响因素高等职业院校
江南古镇旅游资源认知与评价的新思考被引量:4
2017年
科学有效地认知与评价旅游资源是确定区域旅游发展品牌、定位和方向的首要工作。通过创新江南古镇旅游资源认知与评价的逻辑与结构,尤其是对旅游资源认知观,旅游资源形成机理的分析,并以西塘作为典型个案,在强调"集合性资源"的价值和意义,理清西塘"资源到品牌到产品"的脉络及其必要性的基础上,建立了以"西塘生活"为核心的西塘旅游资源认知结构。为了更好地发展古镇旅游,给江南古镇旅游提供新的发展思路和发展方向,希望相关结论能为西塘旅游产业发展、产品开发与旅游营销乃至其他古镇旅游地发展提供参考。
刘法建李彬彬陈冬冬李东和
关键词:旅游资源江南古镇
中国入境旅游流网络省级旅游地角色研究被引量:106
2010年
通过构建中国入境旅游流网络,运用社会网络理论中的结构对等性分析模型,对中国入境旅游流结构中各省级旅游地的功能地位进行分类、比较、定位,然后采用中心度分析指标,对各省级旅游地在旅游流互动关系中的功能角色进行量化分析,分析了形成此种功能模式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中国31个省级旅游地共可以分为4种角色类型,即全国旅游中枢、区域旅游枢纽、一般性旅游地、边缘性旅游地;(2)尽管每个省级旅游地的各类细化功能有强有弱,但同一角色类型在中心度指标上存在相同的模式特征;(3)中国入境旅游流结构中省级旅游地功能角色的差异主要受制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旅游服务设施、对外联系度等方面,旅游资源和内部交通便捷度的影响较小。通过整体视角把握中国入境旅游流结构特征,对省级旅游地角色进行定位,为引导各省市入境旅游的均衡协调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刘法建张捷章锦河陈冬冬
关键词:中国入境旅游角色
旅游地研究中的“联系”和网络——基于社会网络理论的旅游地研究述评被引量:19
2016年
采用"联系"视角将旅游地及其要素结构作为网络结构进行研究是旅游地研究的重要方向,其中社会网络理论是最常用的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本文通过对国内外以社会网络作为旅游地研究思路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采用"联系"的属性为分类依据,将以联系和网络为内容的旅游地研究归纳为旅游流、旅游政策、旅游地知识管理与创新、旅游地产业链和集群、旅游地营销与品牌、旅游地一般性网络等研究领域,并对其进行了述评。
刘法建张捷章锦河陈冬冬
关键词:社会网络旅游地
基于《旅游民宿基本要求与评价》探究中国民宿产业的发展
2022年
基于《旅游民宿基本要求与评价》,本文将对我国民宿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充分分析,并在产业数据与学术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中国民宿产业未来的“三大构建”发展方向,以此实现我国民宿产业未来在运营模式与业态竞争方面的持续稳定发展。
陈冬冬
旅游流空间数据获取的基本方法分析——国内外研究综述及比较被引量:58
2012年
有效、准确的旅游流数据获取是决定旅游流研究科学性的关键问题之一。文章通过对国内外旅游流相关研究中的旅游流空间数据获取方法的梳理,认为旅游流数据获取的基本方法有观察法、旅游者时空账户、现代追踪技术、二手面板数据和其他途径等5种,通过成本、效率、可操作性、拓展性和准确性等方面对5种方法进行了比较和述评,并对比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差距与不同。文章指出,目前国内旅游流研究仍存在数据获取方法单一、现代技术应用不足、重视程度不够等问题,尚未实现与国际研究的全面接轨。文章旨在能够引起旅游管理部门和研究者对旅游流数据获取的重视,以科学、有效的途径收集准确、适用的数据,提高旅游流研究的科学性和对旅游业发展实践的指导意义。
刘法建张捷章锦河陈冬冬钟士恩张宏磊刘泽华
关键词:旅游流空间数据数据获取
互助旅游内涵解析及对策研究被引量:10
2007年
旅游方式的研究是旅游研究的重要课题,目前国内有关互助旅游的研究尚处于萌芽阶段。本文对互助旅游内涵进行解析,提出概念,总结特征,分析与其他旅游方式的异同,并针对目前我国互助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
陈冬冬章锦河刘法建
关键词:团队旅游自助旅游
乡村民宿消费者旅游动机、感知服务质量与支付意愿的关联性研究
2023年
民宿是乡村旅游中日益常见的业态,但面临巨大挑战,理解消费者的决策和行为,有利于民宿的可持续发展。高消费制约了民宿的健康发展,从消费者的支付意愿角度入手,建立旅游动机、感知服务质量、满意度、地方感与支付意愿的关系模型,并将宏村作为案例地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1)消费者对于民宿的服务质量感知、满意度以及旅游地的地方感均对其支付意愿产生正向影响,旅游动机的直接作用不显著。(2)旅游动机对消费者的感知服务质量和满意度评价产生影响。(3)旅游动机通过服务质量和地方感的强中介效应对支付意愿产生影响。最后,对民宿的开发和经营提出一定建议。
陈冬冬
关键词:旅游动机感知服务质量支付意愿中介效应
中国入境旅游流网络结构特征及动因研究被引量:222
2010年
从旅游流的内在联系特性入手,分析了入境旅游流网络分析的可行性和必要性,采用基本特征描述、密度分析及EI指数检验、中心性、凝聚子群、核心—边缘分析等分析方法对中国入境旅游流网络展开研究,然后运用QAP分析模型对旅游者流动矩阵和各省市旅游供给要素差值矩阵进行相关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①中国入境旅游流规模上呈现东部强,西部、东北次强,中部弱的态势,整体结构比较松散而且不均衡,空间结构上出现一定的集群现象;②东部一些省市不仅中心度指数高,结构优势明显,占据网络的核心位置,而且内部联系紧密,另外西部个别省份的网络重要性有所增强,旅游发展的不均衡态势有所改善;③自然资源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对外联系度、空间距离是制约入境旅游者流动的因素,而国际旅行社数、飞机起降架次为代表的高档次旅游服务水平、及是否同一地区是影响旅游者选择旅游地的重要因素。文章旨在为探讨入境旅游流空间特征和机制提供一种新的分析思路,力求能从宏观上把握中国入境旅游流特征,进而为入境旅游的均衡发展和各省市旅游政策的制定等宏观决策提供理论层面的参照。
刘法建张捷陈冬冬
关键词:入境旅游社会网络分析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