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宏磊

作品数:81 被引量:1,232H指数:20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内蒙古自治区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历史地理建筑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5篇期刊文章
  • 15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3篇经济管理
  • 6篇建筑科学
  • 6篇历史地理
  • 3篇天文地球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政治法律
  • 1篇哲学宗教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社会学
  • 1篇文化科学
  • 1篇艺术
  • 1篇理学

主题

  • 55篇旅游
  • 16篇游客
  • 10篇旅游地
  • 10篇旅游者
  • 7篇旅游资源
  • 7篇景区
  • 6篇地理
  • 6篇旅游流
  • 6篇目的地
  • 5篇满意度
  • 5篇结构方程模型
  • 4篇地震
  • 4篇动机
  • 4篇通达
  • 4篇宁镇扬
  • 4篇汶川地震
  • 4篇旅游业
  • 4篇感知
  • 3篇学科
  • 3篇遗产地

机构

  • 81篇南京大学
  • 7篇徐州师范大学
  • 3篇中山大学
  • 3篇江苏师范大学
  • 2篇广州大学
  • 2篇安徽师范大学
  • 2篇福州大学
  • 2篇北京第二外国...
  • 2篇华东师范大学
  • 2篇华侨大学
  • 2篇江苏农林职业...
  • 2篇南京财经大学
  • 2篇浙江大学城市...
  • 2篇浙江工业大学
  • 2篇香港理工大学
  • 2篇广州市城市规...
  • 1篇安徽工业大学
  • 1篇长治学院
  • 1篇福建师范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作者

  • 81篇张宏磊
  • 51篇张捷
  • 14篇曹靖
  • 10篇刘传华
  • 9篇钟士恩
  • 8篇卢韶婧
  • 8篇史春云
  • 7篇刘泽华
  • 7篇王岚
  • 7篇章锦河
  • 5篇颜丙金
  • 4篇乌铁红
  • 4篇年四锋
  • 4篇陈星
  • 4篇田谆君
  • 4篇柯立
  • 4篇刘培学
  • 3篇杨旸
  • 3篇李莉
  • 3篇钱莉莉

传媒

  • 12篇旅游学刊
  • 10篇人文地理
  • 6篇地理研究
  • 4篇地理科学进展
  • 4篇经济地理
  • 3篇资源开发与市...
  • 3篇中国地理学会...
  • 2篇资源科学
  • 2篇地理学报
  • 2篇现代城市研究
  • 2篇中国生态旅游
  • 2篇2008年江...
  • 1篇生态学报
  • 1篇旅游科学
  • 1篇内蒙古大学学...
  • 1篇中国人口·资...
  • 1篇地域研究与开...
  • 1篇长江流域资源...
  • 1篇中国岩溶
  • 1篇中国沙漠

年份

  • 3篇2023
  • 2篇2022
  • 5篇2021
  • 2篇2020
  • 4篇2019
  • 3篇2018
  • 5篇2017
  • 4篇2016
  • 2篇2015
  • 7篇2014
  • 2篇2013
  • 7篇2012
  • 4篇2011
  • 2篇2010
  • 11篇2009
  • 14篇2008
  • 4篇2007
8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危机响应的旅游地社区参与研究——以汶川地震后大九寨环线区域为例被引量:11
2019年
旅游业具有一定的脆弱性和敏感性,易遭受突发危机事件的影响,突发危机事件成为制约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如何防范和应对旅游地突发危机事件,保障旅游业健康发展和旅游地社区生计的可持续性显得尤为重要,其中旅游地社区参与是响应和处置突发危机事件的重要利益相关者之一。基于此,论文以汶川地震后大九寨环线区域的九寨沟、青城山和北川县为案例地,采集556份有效样本,运用社区参与理论和社区恢复理论,以结构方程模型为技术方法,构建了基于危机响应视角的以社区参与获益、社区恢复力和社区依恋为维度的社区参与概念模型。得出如下结论:①震后旅游地社区参与获益和社区恢复力对社区危机响应与支持旅游业发展具有显著正向作用,其中社区恢复力(0.59,P≤0.001)的作用强于社区获益感知(0.30,P≤0.001);②社区依恋对社区参与起显著正向作用(0.19,P≤0.001),对社区恢复力和社区参与意向起部分中介效应,而对社区参与获益和社区参与意向不起中介效应;③论文提出了基于危机响应的社区参与由参与度、支持度和响应度构成,构建了由地方依恋(Attachment)、社区获益(Benefit)和社区恢复力(Resilience)维度组成的社区参与"ABR"框架模型。研究结果一定程度上拓展了旅游地社区参与研究的边界,对旅游地社区参与和危机管理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年四锋张捷张宏磊章锦河张卉
关键词:旅游地社区参与汶川地震
国家战略需求与中国旅游地理研究实践被引量:5
2021年
在中国旅游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旅游地理学研究成果始终结合国家战略需求,为中国旅游实践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中国旅游地理学者在此进程中形成了突出影响,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重要理念的支撑下,旅游业是将资源环境优势转化为生态经济优势的重要途径,通过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构建"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政策制度体系;凭借资源优势,发展旅游业成为落后地区摆脱贫困的重要手段,通过对旅游多维减贫效应的测度和分析,有助于更加精准地识别贫困,进而研究旅游发展对于贫困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的多维减贫效应。交通运输系统作为我国国民经济中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产业和重要的服务性行业,其要素的变动对旅游发展及多尺度旅游空间结构带来了巨大的影响,通过对新时期交通影响下旅游空间格局的演化、旅游影响区域的差异、旅游交通空间行为等的研究,可以为旅游交通的可持续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面对国家战略需求和工作重点,旅游地理研究实践须与国家需求有效结合,来拓展广阔的学术天地。
张捷董雪旺汪侠张宏磊崔凤军徐一帆
关键词:旅游地理学研究范式生态文明
国外边缘旅游研究进展及其对中国的启示被引量:9
2010年
随着旅游全球化趋势的增强,边缘地区越来越被整合到整个世界旅游体系中。边缘地区的原野性和未被破坏的自然环境符合了旅游者对"基于自然的旅游"的需求。边缘地区往往想通过发展旅游,改变落后的现状,但边缘地区的若干先天不足则构成制约条件,限制其可持续发展。边缘发展旅游面临的问题是什么?会产生哪些经济、社会、环境影响?能否缩小区域差异?是否已有一些成熟的经验?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对国外边缘旅游的概念、特征、发展的主题、存在的问题以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成熟经验进行了回顾,以期对我国旅游发展,特别是中、西部地区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有所启示。
钟士恩张捷张宏磊柯立尹力杰李倩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
旅游者书法景观“凝视”的维度探讨--以桂林七星公园为例
书法景观(Calligraphic Landscape)是由一定规模或视觉效应的书法景观元素(或类书法景观元素)在特定地理空间范围内展现而形成的具有特殊外部视觉特征和特殊地方感的文化景观。
张宏磊张捷卢韶婧
关键词:维度验证性因子分析
文化与自然灾害对四川居民保护旅游地生态环境行为的影响被引量:15
2014年
探讨文化与自然灾害对四川居民保护旅游地生态环境行为影响的机理,并对九寨沟与青城山-都江堰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多群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方法对调研数据进行定量研究。结果发现文化与自然灾害对四川居民保护旅游地生态环境行为有着显著的间接影响;受文化相似性影响两地具有完全相同的结构模型,而且居民利他价值观、生态环境信念及保护旅游地生态环境行为因子均值不具有显著差异;受地方文化与环境状况差异性影响两地居民个人规范、日常环保习惯和灾害后果认知因子均值具有显著性差异,而且对应的路径系数九寨沟样本均大于青城山-都江堰样本。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普及环境与灾害知识、增强居民环境责任感等措施有利于旅游地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张玉玲张捷张宏磊程绍文昝梅马金海孙景荣郭永锐
关键词:自然灾害
走向多范式的空间综合人文学被引量:2
2016年
以博登海默为代表的空间综合人文学,其研究思路是地理学、地理信息科学和社会人文空间研究的集成。在技术层面,它是虚拟空间与计量地理技术的一种整合研究。空间研究学术范式多元化背景下的空间综合人文学,是从空间信息表征技术到空间人文知识表征的空间人文研究系统,兼容多种学术范式,可以作为人文社会学术研究中描绘空间、表述空间、阐释空间、理解空间、思考空间乃至创造空间的工具和学科体系,具有广阔的发展和应用前景。新的信息空间形式和空间作用以及由之带来的空间技术霸权、虚拟不平等商品化及虚拟空间正义等问题,给未来空间人文学的综合研究带来了新的挑战。
张捷颜丙金张宏磊刘泽华
关键词:地理信息科学
基于集体记忆的震后北川老县城空间重构被引量:8
2018年
汶川地震重灾区北川老县城为案例地,以地震受灾群体老县城居民为研究样本,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挖掘灾后遗址唤起居民的集体记忆和空间,通过认知地图和GIS空间分析对比遗址官方记忆空间、居民集体认知—情感空间、行为空间的差异,揭示现实空间与居民集体记忆空间互动影响机制。灾后日常记忆、灾难记忆夹杂在一起,产生怀旧、创伤等情感,构成居民复杂的集体记忆。尽管具体空间引发的情感以负面为主,但居民对老县城整体还是充满了积极的地方依恋和认同。
钱莉莉张捷张捷郑春晖张宏磊颜丙金
关键词:集体记忆情感汶川地震
基于旅游者网络关注度的旅游景区日游客量预测研究——以不同客户端百度指数为例被引量:117
2017年
网络搜索引擎是旅游者获取旅游信息的最重要入口,百度指数通过反映关键词被搜索的次数表征旅游者的网络关注度。文章以三清山为例,首先利用协整理论及格兰杰因果检验分析了PC端和移动端百度指数与实际游客量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建立日游客量ARMA模型和分别加入PC端和移动端百度指数的VAR模型,对游客量预测结果及预测能力进行比较分析,以期通过不同客户端、不同搜索关键词来填补游客量预测过程中旅游网络数据提取的单一性,得到更好的预测效果。发现移动端比PC端百度指数模型具有更好的预测效果,移动端比PC端百度指数对实际游客量的变动具有更好的解释能力。
孙烨张宏磊刘培学张捷
关键词: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ARMA模型VAR模型
自然观光地旅游者的风险感知变化及差异分析——以九寨沟自然风景区为例被引量:20
2013年
旅游风险感知就是旅游者在其旅游行为前及过程中对可能发生的负面结果的感知,风险感知目前已成为旅游安全研究中的重要内容。通过构建旅游者风险感知量表,以九寨沟为案例地进行实证研究得出:(1)旅游者感知风险主要分为3个维度:功能障碍型、危机事件型及文化冲突型;(2)旅游者的总体风险感知较小,其中功能障碍型风险较大,其次为危机事件和文化冲突,并且地震等危机事件并未成为旅游者担心的主要风险;(3)不同旅游者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花费冤枉钱"、"迷路或与同伴走失"、"语言障碍"等方面,性别、地域、是否经历过灾害、是否买保险、是否带药品等因素对各类风险感知差异没有显著影响。旅游者风险感知研究为完善旅游安全理论提供了参考,并且对旅游地的风险管理提供了依据,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朱建华张捷刘法建张宏磊卢韶婧孙景荣
关键词:风险感知旅游安全
基于出游动机的游客目的地选择的离散选择模型研究
<正>旅游目的地选择研究是游客选择行为研究中研究较为广泛的领域之一。现有文献利用了社会、经济、地理等诸多模型和理论对目的地选择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基于随机效用最大化的离散选择模型在游客目的地选择研究中有广泛的应用,但是已有
张宏磊曹靖史春云杨旸刘传华
关键词:目的地选择离散选择模型出游动机
文献传递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