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冀嵋

作品数:42 被引量:201H指数:9
供职机构:西南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化学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8篇石油与天然气...
  • 4篇天文地球
  • 2篇化学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29篇酸化
  • 8篇砂岩
  • 7篇压裂
  • 6篇基质酸化
  • 5篇油田
  • 5篇酸化压裂
  • 5篇储层
  • 4篇盐岩
  • 4篇酸化作业
  • 4篇碳酸
  • 4篇碳酸盐
  • 4篇碳酸盐岩
  • 4篇蚓孔
  • 4篇储层伤害
  • 3篇压井
  • 3篇砂岩酸化
  • 3篇酸蚀
  • 3篇酸蚀蚓孔
  • 3篇酸压
  • 3篇酸岩反应

机构

  • 32篇西南石油大学
  • 13篇中国石油天然...
  • 10篇西南石油学院
  • 2篇中国石油
  • 2篇华北油田公司
  • 1篇中山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中国海洋石油...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中国石油吐哈...
  • 1篇中海石油(中...

作者

  • 42篇陈冀嵋
  • 8篇刘平礼
  • 6篇刘红现
  • 5篇李甫
  • 5篇赵立强
  • 4篇杜冰鑫
  • 4篇张婷婷
  • 4篇赵立强
  • 3篇何新明
  • 3篇吴安林
  • 2篇孙军
  • 2篇黄颖辉
  • 2篇任书泉
  • 2篇李原杰
  • 2篇徐乐
  • 2篇刘欣
  • 1篇任凤泽
  • 1篇雷鸣
  • 1篇唐海
  • 1篇古发刚

传媒

  • 6篇西南石油学院...
  • 4篇内蒙古石油化...
  • 2篇天然气工业
  • 2篇西部探矿工程
  • 2篇断块油气田
  • 2篇石油钻采工艺
  • 2篇试采技术
  • 2篇新疆石油科技
  • 2篇重庆科技学院...
  • 1篇大庆石油地质...
  • 1篇石油学报
  • 1篇新疆石油地质
  • 1篇油气井测试
  • 1篇石油工业计算...
  • 1篇化学反应工程...
  • 1篇石油教育
  • 1篇中国海上油气...
  • 1篇钻井液与完井...
  • 1篇精细石油化工...
  • 1篇天然气勘探与...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2
  • 3篇2011
  • 4篇2010
  • 10篇2009
  • 8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4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3
  • 1篇1999
  • 3篇1996
4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渤海高渗高孔油田酸化分流技术研究及应用被引量:13
2005年
针对我国已开发的最大的海上高孔高渗稠油油田—绥中36 -1油田层系多,油层厚,储层孔隙度和渗透率高,层间渗透率差异大,酸化注酸时不同层吸酸能力十分悬殊,岩石胶结疏松等特点,提出了一套简便、有效、可操作性强的酸液分流技术,研制出了适宜于该油田的酸化分流剂,进行了系统地试验评价和计算机模拟。研究表明筛选的分流剂能够有效实现该油田酸化酸液合理分流,酸化后能够溶于产出液中,对储层无负作用。采用该分流技术能够有效解决渗透率差异较大的多层油层酸化中布酸问题,显著提高酸化效果。此外,该分流剂的应用还可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油井含水率。该项分流技术现场应用简单、方便,已在渤海绥中36 1油田和其他油田获得推广应用,效果显著。该技术对于类似油田酸化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刘平礼刘义刚赵立强陈冀嵋
关键词:酸化绥中36-1油田
基质酸化中考虑圈闭效应的泡沫分流模型被引量:6
2003年
基质酸化中 ,泡沫因其污染小且有助排的作用而成为一种很好的酸液分流剂。通过对泡沫分流机理的分析 ,结合泡沫在多孔介质中的流动以及泡沫控制流度的机理分析 ,考虑分流前后气相饱和度的差异 ,引入圈闭因子的概念 ,提出了考虑圈闭效应的一种新的泡沫分流数学模型 ,可以通过此模型来预测泡沫的分流效果。并通过计算实例给出了计算方法 ,得出两条结论 :泡沫注入量有一最佳值 ;
陈冀嵋王仪黄颖辉
关键词:临界饱和度
新型砂岩酸化酸液体系酸度特性室内实验评价被引量:4
2010年
用于砂岩油气层的一般酸化施工作业采用的酸液体系多数含有氢氟酸,其有效作用距离短,活性酸达不到储层深部,并且还会形成一系列不溶性沉淀物,对储层造成新的伤害。通过室内实验研究提出一种新的酸液体系——氟钛络合物(FTC)酸液体系。由室内实验的FTC酸液体系酸度曲线及FTC酸度曲线应用于砂岩酸化的可行性分析表明:FTC缓慢释放出氢氟酸,酸度变化较小,降低了酸岩的反应速度,增大了有效作用距离,同时也具有一定的缓蚀性,在酸化中能降低缓蚀剂的用量,较常规土酸更具有砂岩酸化优势。
吴安林陈冀嵋沈亮王川
关键词:砂岩基质酸化酸度酸度计酸液体系
固体酸性能评价及与碳酸盐岩反应特性的研究被引量:9
2005年
高温深井储层酸压改造如何造成足够长的动态裂缝,如何有效延缓高温条件下酸岩反应速度,使得活性酸尽可能深入地层深部,实现深度酸压是碳酸盐岩储层的难点之一。固体酸是一种新型酸化材料,正常状态下呈非活性,激活后可分解出具有强氧化性的HNO3。针对目前国内外对固体酸在碳酸盐岩储层酸化尚存在的问题,对固体酸性能、影响因素进行了试验分析,并对固体酸与碳酸盐岩的反应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一定的置放技术,固体酸可有效延缓与碳酸盐岩的反应,具有与盐酸相同的溶解能力。
陈冀嵋赵立强刘平礼
关键词:酸化固体酸碳酸盐酸岩反应
油气藏酸压工艺技术现状与发展被引量:10
2009年
酸压是油气藏增产、注水井增注的重要措施,在油气田开采中得到了广泛运用。酸压效果的成败取决于对地层因素的认识和合理的选择酸液体系及酸压工艺。介绍了目前国内外所应用的酸液体系类型及酸压工艺技术,对各种酸压工艺方法、原理、特点及适合酸压的地层因素进行了分析,总结了目前酸压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酸压将会在水平井,复杂砂岩储层的改造工艺中得到普及。建议在以后的工作中加大针对不同物性的储层进行酸液、工艺的优选研究,以达到最佳的改造效果。
何新明陈冀嵋吴安林
关键词:油气藏酸压
油井酸化实时监测系统开发被引量:1
2011年
根据储层酸化施工时地面压力和排量的响应,应用酸化反应原理与渗流理论,研制了一套酸化实时监测系统。论述了该系统的设计思路,硬件组成等。利用其监测井口施工压力和排量数据,计算施工过程中的表皮系数,绘制S-t关系图,实时监测与控制酸化施工质量,从而有效地评价现场酸化施工效果。
李原杰陈冀嵋孙军
关键词:酸化实时监测表皮系数
不动管柱酸化技术在渤海歧口17—2油气田的应用被引量:2
2005年
针对海上油气田酸化的特殊性进行了不动管柱酸化可行性研究和现场实践活动。考虑高孔高渗油气田伤害特点及增产机理,选用溶解力相对较弱、作用半径相对较大并且不损伤电潜泵系统的酸液体系,最终筛选出了以氟硼酸为主的酸液体系;提出了采用与不动管柱酸化工艺相配套的分流工艺。不动管柱酸化采用平台支撑酸化作业,无需动用钻井船、残酸使用电潜泵返排并直接进入生产流程处理。间隔注酸效果评价试验和电缆腐蚀试验证明不动管柱酸化工艺能够达到海上油气田酸化作业和不影响后续生产的要求,现场应用表明不动管柱酸化工艺完全能满足类似海上油气田的酸化作业需要,从而大大地简化了施工程序,缩短了作业周期,降低了作业成本,在渤海油气田得到广泛应用。
刘欣赵立强刘平礼陈冀嵋刘义刚杨寨
关键词:孔隙度地层水海上油气田
酸化作业对储层的伤害与防范被引量:1
2010年
储层损害一直是石油界一个不可避免的话题,储层保护工作贯穿于整个油气田开发过程当中。酸化和水力压裂作为极其重要的增产措施有着广泛的应用。但是,由于工作液与储层岩石及储层流体的不配伍,会出现水敏性粘土矿物膨胀和微粒堵塞孔喉等现象,影响出油效果。此外,基质酸化后的二、三次沉淀物,施工参数不合理同样会对储层孔隙造成相当大的影响。因此,施工过程中应优化理论,改进工艺,在充分保证的采油效果的同时最大限度的保护储层已成为现今油气田开发的当务之急。该文通过分析酸化施工中一系列损害因素,提出了对应的解决方法,为油气田开发中储层保护提供了一定的建议。
李甫陈冀嵋张婷婷
关键词:酸化压裂储层伤害
酸化作业中储层的伤害与防范被引量:5
2009年
储层损害一直是石油界一个不可避免的话题,储层保护工作贯穿于整个油气田开发过程当中。酸化和水力压裂作为极其重要的增产措施有着广泛的应用。但是,由于工作液与储层岩石及储层流体的不配伍,会出现水敏性粘土矿物膨胀和微粒堵塞孔喉等现象,影响出油效果。此外,基质酸化后的二、三次沉淀物,施工参数不合理同样会对储层孔隙造成相当大的影响。因此,施工过程中应优化理论,改进工艺,在充分保证的采油效果的同时最大限度的保护储层已成为现今油气田开发的当务之急。本文通过分析酸化施工中一系列损害因素,提出了对应的解决方法,为油气田开发中储层保护提供了一定的建议。
李甫陈冀嵋张婷婷
关键词:酸化压裂储层伤害
预测水力压裂和裂缝对工作状态的影响
2009年
在产层建立高的导流能力水力压裂裂缝将导致本井和邻井工作制度的改变,使油藏的有效作用增强。最大有效性是在对目标优化选择后采用水力压裂,它是由工作井段的最大表皮系数、地层供给压力系统的有效性、井的相互位置等来确定的。
杜冰鑫陈冀嵋钱文博
关键词:产能水力压裂表皮系数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