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立强

作品数:39 被引量:248H指数:10
供职机构:西南石油学院石油工程学院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8篇石油与天然气...
  • 3篇天文地球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21篇酸化
  • 8篇压裂
  • 6篇盐岩
  • 6篇油田
  • 6篇碳酸
  • 6篇碳酸盐
  • 6篇碳酸盐岩
  • 6篇基质酸化
  • 5篇油藏
  • 5篇酸液
  • 5篇采收率
  • 4篇地层
  • 4篇酸压
  • 4篇管柱
  • 4篇不动管柱
  • 4篇储层
  • 3篇油气
  • 3篇砂岩
  • 3篇酸化压裂
  • 3篇气井

机构

  • 35篇西南石油学院
  • 6篇西南石油大学
  • 4篇中国石油天然...
  • 4篇中国石油化工...
  • 4篇中海石油(中...
  • 1篇重庆科技学院
  • 1篇四川工业学院
  • 1篇中国海洋石油...
  • 1篇中国石油吐哈...

作者

  • 39篇赵立强
  • 21篇刘平礼
  • 5篇徐赋海
  • 5篇刘欣
  • 4篇李顺初
  • 4篇陈冀嵋
  • 4篇焦国盈
  • 3篇贾振福
  • 2篇王雷
  • 2篇苟文雨
  • 2篇陈辉
  • 2篇毛广洲
  • 2篇贾增江
  • 2篇佘军
  • 2篇郑云川
  • 2篇任书泉
  • 2篇杨永华
  • 2篇裴苹汀
  • 1篇王亚娟
  • 1篇缑新俊

传媒

  • 9篇天然气工业
  • 9篇西南石油学院...
  • 4篇海洋石油
  • 3篇石油钻采工艺
  • 2篇油田化学
  • 2篇西部探矿工程
  • 2篇试采技术
  • 1篇大庆石油地质...
  • 1篇钻采工艺
  • 1篇油气地质与采...
  • 1篇油气井测试
  • 1篇低渗透油气田
  • 1篇地质科技情报
  • 1篇天然气勘探与...
  • 1篇第十届全国海...

年份

  • 4篇2006
  • 14篇2005
  • 8篇2004
  • 2篇2002
  • 1篇2001
  • 1篇2000
  • 2篇1998
  • 2篇1996
  • 1篇1995
  • 1篇1993
  • 1篇1992
  • 1篇1991
  • 1篇1989
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固体酸性能评价及与碳酸盐岩反应特性的研究被引量:9
2005年
高温深井储层酸压改造如何造成足够长的动态裂缝,如何有效延缓高温条件下酸岩反应速度,使得活性酸尽可能深入地层深部,实现深度酸压是碳酸盐岩储层的难点之一。固体酸是一种新型酸化材料,正常状态下呈非活性,激活后可分解出具有强氧化性的HNO3。针对目前国内外对固体酸在碳酸盐岩储层酸化尚存在的问题,对固体酸性能、影响因素进行了试验分析,并对固体酸与碳酸盐岩的反应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一定的置放技术,固体酸可有效延缓与碳酸盐岩的反应,具有与盐酸相同的溶解能力。
陈冀嵋赵立强刘平礼
关键词:酸化固体酸碳酸盐酸岩反应
油井酸化暂堵剂DZ-1的室内研究被引量:6
1996年
介绍了油井酸化暂堵剂DZ-1的油溶性、耐酸性及在酸液中的悬浮分散性。考察了DZ-1对原油表面张力及乏酸-原油乳状液破乳性的影响。采用岩芯流动试验方法研究了DZ-1封堵岩芯的作用与解堵性能。研究结果表明,DZ-1能有效封堵高渗透层,使注入液均匀进入非均质地层;原油或清洗油(煤油、柴油)能解除DZ-1对地层的堵塞,恢复地层渗透率。
代加林赵立强薛新生
关键词:油溶性树脂暂堵剂性能评价油井酸化
碳酸盐岩酸化中酸蚀蚓孔的理论研究现状与应用被引量:2
2006年
酸蚀蚓孔是碳酸盐岩酸化/酸压中重要的物理化学现象。由于酸蚀蚓孔的出现,导致地层中酸液流动和滤失情况的改变,因而对施工效果有重要影响。介绍了碳酸盐岩酸化中酸蚀孔洞的形成,以及室内实验研究情况,对目前研究酸蚀孔洞的主要理论模型进行了概述,并介绍了可以应用于现场施工设计的考虑酸蚀蚓孔效应的酸液滤失计算模型。
郑旭赵立强刘平礼
关键词:碳酸盐岩酸化酸蚀蚓孔
不动管柱酸化技术在渤海歧口17—2油气田的应用被引量:2
2005年
针对海上油气田酸化的特殊性进行了不动管柱酸化可行性研究和现场实践活动。考虑高孔高渗油气田伤害特点及增产机理,选用溶解力相对较弱、作用半径相对较大并且不损伤电潜泵系统的酸液体系,最终筛选出了以氟硼酸为主的酸液体系;提出了采用与不动管柱酸化工艺相配套的分流工艺。不动管柱酸化采用平台支撑酸化作业,无需动用钻井船、残酸使用电潜泵返排并直接进入生产流程处理。间隔注酸效果评价试验和电缆腐蚀试验证明不动管柱酸化工艺能够达到海上油气田酸化作业和不影响后续生产的要求,现场应用表明不动管柱酸化工艺完全能满足类似海上油气田的酸化作业需要,从而大大地简化了施工程序,缩短了作业周期,降低了作业成本,在渤海油气田得到广泛应用。
刘欣赵立强刘平礼陈冀嵋刘义刚杨寨
关键词:孔隙度地层水海上油气田
双渗油藏中井底压力分布的一般解分析被引量:1
2004年
给出了双渗油藏中 ,在三种外边界条件 (无穷大、封闭和定压 )及两种内边界条件 (即在井底是否考虑井筒储存和表皮效应 )下的压力分布的Laplace空间解 ,分析了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 ,并给出了一个通式。这给双渗油藏的试井分析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在实际编制应用软件的过程中体现了极大的优越性和实用性。
刘平礼李顺初赵立强
关键词:油藏井底压力表皮效应试井分析井筒储存
裂缝伤害对套管射孔压裂井产能影响分析被引量:1
2005年
 在套管射孔压裂井中,存在影响井生产动态的裂缝伤害:瓶颈裂缝和压裂液滤失形成的滤失带伤害。运用分析方法研究了上述伤害对井产能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两种类型的裂缝伤害都会降低压裂井产能,与滤失带伤害相比,瓶颈裂缝大幅度地降低了井产能,最大降幅达7倍。虽然压裂液滤失对井产能的影响没有瓶颈裂缝那么大,但也降低多一半。在实际施工中,应采用各种措施消除瓶颈裂缝和减小压裂液滤失。
焦国盈赵立强刘平礼裴苹汀
关键词:裂缝压裂液滤失产能
耐酸高强度改性树脂堵剂的室内评价被引量:11
2005年
堵水和酸化连作技术是一种综合了堵水和酸化优势的集成技术,针对堵水和酸化连作技术中对堵剂性能的特殊要求,研制了一种以树脂产品为主体的堵剂,对影响堵剂固化性能的主要因素如尿素与甲醛配比、温度、固化剂加量、水加量、增塑剂加量、速控剂加量分别进行了研究,并对堵剂的耐温、耐盐和耐酸性能进行了测定。采用不同浓度的酸液与堵剂进行的配伍性实验结果表明,树脂堵剂与酸液之间的配伍性较好。岩芯模拟实验结果表明堵水和酸化连作工艺具有很强的改善产液剖面的能力。
王雷赵立强刘平礼罗娟庞炳章
水力压裂中裂缝及近缝地层温度计算模型的改进与应用被引量:8
2004年
依据拟三维水力压裂模型,改进了拟三维裂缝及近缝地层温度场计算模型及其解法。在该模型中,考虑了压裂液综合滤失系数和压裂液流变性的粘温关系。计算结果表明,缝内液体与岩石壁面之间存在温度梯度;缝口液体温度接近井底温度,缝端液体温度接近地层温度;近缝地层边界等温线呈椭圆形,其它等温线近似为平行四边形。
焦国盈赵立强刘平礼
关键词:水力压裂裂缝温度分布
泡沫分流酸化模型进展被引量:9
2004年
泡沫可以帮助酸转入低渗透或更需要酸化的地层中来优化酸液置放。泡沫分流酸化模型是在泡沫驱模型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目前主要的泡沫分流酸化模型有 :基于分流理论的临界毛管压力模型 ,气泡总量关系模型和Robert Mack模型。概况了泡沫分流酸化的模型 ,对比了各模型的优缺点 ,并提出了今后发展更完善合理模型所需做的进一步工作。
黄颖辉赵立强陈冀嵋刘欣
关键词:圈闭
缝中酸液流动反应模拟研究
2005年
 酸液在缝中的流动反应是酸压设计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大部分二维酸液流动反应模拟模型都假设了缝宽不变,并且在求解时引入传质系数将二维模型一维化来求解,影响了计算精度。为此,基于物质守恒原理建立了新的酸压缝中酸液流动反应模拟模型。该模型避免了缝宽为恒值的假设,在求解时直接沿缝长和缝宽方向差分化并采用“追赶法”求解,不需引入传质系数以减少模型维数。计算实例表明,所提出的酸岩反应模型能较真实地反映酸液在缝中的流动反应。
焦国盈刘平礼赵立强王雷
关键词:酸液酸压追赶法维数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