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邓幼文

作品数:68 被引量:598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一般工业技术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44篇期刊文章
  • 21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4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39篇脊柱
  • 24篇手术
  • 16篇脊柱侧
  • 15篇骨折
  • 14篇畸形
  • 13篇后凸
  • 13篇脊柱侧凸
  • 13篇侧凸
  • 12篇后路
  • 10篇椎弓
  • 10篇椎弓根
  • 10篇椎弓根螺钉
  • 10篇脱位
  • 10篇螺钉
  • 10篇颈椎
  • 9篇手术治疗
  • 9篇并发
  • 9篇并发症
  • 8篇腰椎
  • 8篇结核

机构

  • 60篇中南大学湘雅...
  • 7篇中南大学
  • 4篇南京大学医学...
  • 2篇深圳市龙岗区...
  • 1篇江西省人民医...
  • 1篇南京大学
  • 1篇深圳市第二人...
  • 1篇烟台南山学院
  • 1篇中南大学湘雅...
  • 1篇深圳市南山区...

作者

  • 68篇邓幼文
  • 55篇吕国华
  • 52篇王冰
  • 42篇李晶
  • 32篇刘伟东
  • 30篇康意军
  • 28篇马泽民
  • 15篇陈飞
  • 11篇王孝宾
  • 9篇卢畅
  • 4篇邱勇
  • 3篇龙智生
  • 3篇王德桂
  • 2篇尹刚辉
  • 2篇余琨
  • 2篇戴哲浩
  • 2篇肖涛
  • 2篇胡嘉瑞
  • 2篇吴亮
  • 2篇侯明

传媒

  • 16篇中国脊柱脊髓...
  • 6篇中华外科杂志
  • 6篇中南大学学报...
  • 4篇第八届全国脊...
  • 3篇中华骨科杂志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稀有金属材料...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湖南医科大学...
  • 1篇生物医学工程...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海南医学
  • 1篇深圳中西医结...
  • 1篇中国微创外科...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南昌大学学报...
  • 1篇第二届全国骨...
  • 1篇第三届中国国...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4篇2011
  • 4篇2010
  • 11篇2009
  • 4篇2008
  • 11篇2007
  • 8篇2006
  • 3篇2005
  • 4篇2004
  • 3篇2003
  • 2篇2002
  • 1篇2001
  • 1篇2000
6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内窥镜辅助下前路上颈椎肿瘤切除与稳定性重建被引量:9
2010年
目的:探讨前路内窥镜辅助下经颈动脉三角C1~C2肿瘤切除、稳定性重建和后路内固定的手术特点以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2006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8例上颈椎肿瘤患者,男性5例,女性3例,年龄16~51岁,平均35.6岁。枕颈部疼痛不适5例,合并神经症状3例(Frankel分级C级1例,D级2例)。均以枢椎椎体破坏为主,同时累及枢椎后柱者3例,累及寰椎前弓者1例。浆细胞瘤3例,转移癌2例,骨软骨瘤1例,嗜酸性肉芽肿1例,动脉瘤样骨囊肿1例。采用一期后路内固定植骨联合前路内窥镜辅助下肿瘤切除自体髂骨植骨重建,术后良性病变患者定期随访观察,原发恶性肿瘤及转移癌患者行辅助放疗或化疗。对所有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围手术期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9个月~4年,平均24个月,CT证实植骨获得满意融合。3例术前伴有神经功能损害者末次随访时Frankel分级各改善1级。1例转移癌患者于术后11个月时死于肺癌,另1例转移癌患者术后9个月复发并出现多个椎体转移,1例浆细胞瘤患者术后17个月随访时转为多发性骨髓瘤,其余5例患者未见肿瘤复发或转移。结论:前路内窥镜辅助下切除上颈椎肿瘤、稳定性重建并后路内固定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传统手术显露困难的缺点,减少手术并发症,但如何完成肿瘤一期彻底或整块切除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吕国华邓幼文王孝宾王冰李晶康意军
关键词:脊柱肿瘤寰椎枢椎内窥镜
胸腔镜辅助脊柱前路手术并发症的临床分析被引量:7
2004年
目的:探讨应用胸腔镜辅助脊柱前路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和防治方法。方法:1998年10月~2003年5月应用胸腔镜辅助脊柱前路手术治疗各种胸椎疾病患者118例,手术方式包括锁孔和小切口技术,清除病灶和/或内固定重建,统计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发生机制和防治方法。结果:本组共发生并发症10例,其中肺炎合并胸腔积液2例,暂时性单侧肢体瘫痪1例,轻度后凸畸形和局部疼痛2例,结核病灶清除前路重建术后8个月结核复发1例,术中套管损伤肺1例,单侧支气管积脓致肺炎、肺不张3例。结论:胸腔镜手术比传统开胸手术创伤小,但存在胸腔镜技术特有并发症,只有掌握操作原则、改善麻醉技术、严格手术适应证和完善围手术期处理,才能发挥胸腔镜技术的优势,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邓幼文吕国华王冰马泽民康意军
关键词:胸腔镜脊柱前入路手术并发症
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手术策略
目的探讨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手术策略及治疗效果。方法 1996 年至2004年诊治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42例,根据受伤机制(屈曲暴力或过伸性损伤)及影像学表现(脊髓损伤不同)采用了3种手术方式,前路减压脊柱稳定...
邓幼文吕国华王冰李晶刘伟东
文献传递
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CHOP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10
2009年
目的:探讨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CHOP在急性脊髓损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48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24只),实验组采用Allen法制作急性脊髓损伤模型,对照组只切开椎板不损伤脊髓。分别于伤后3h、1d、3d、7d时(每个时间点6只)应用改良Tarlov评分法评价其神经功能;然后处死动物,取受损节段脊髓行HE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形态学变化和CHOP在脊髓组织中的分布特点;并应用TUNEL方法检测神经细胞凋亡情况。其量的评定借助于IPP(Image-ProPlus6.0)软件,结果分别用累积光密度(integratedopticaldensity,IOD)及平均光密度(meandensity)表示。结果:对照组大鼠均未见明显瘫痪,实验组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肢功能障碍,对照组各时间点的Tarlov评分均高于实验组(P<0.01)。对照组各时间点未见明显坏死细胞和细胞凋亡,实验组出现不同程度的细胞坏死和凋亡。实验组CHOP表达各时间点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内CHOP表达1d增加,3d达到高峰,7d减少。实验组内细胞凋亡1d时增加,3d达到高峰,7d减少,且3h<1d<3d>7d(P<0.01)。CHOP表达与细胞凋亡在时间上具有一致性,相关系数为0.644。结论:急性脊髓损伤能够诱导CHOP表达,CHOP表达的增高可能与内质网应激诱导的神经细胞凋亡有关。
龙智生马泽民吕国华王冰邓幼文
关键词:脊髓损伤内质网应激细胞凋亡CHOP
全脊椎截骨治疗静止型胸腰椎结核伴后凸畸形被引量:9
2006年
目的:评估一期后路全脊椎截骨手术治疗静止型胸腰椎结核伴后凸畸形的疗效。方法:自1998年到2004年诊治静止型胸腰椎结核伴严重后凸畸形患者72例,均行一期后路全脊椎截骨矫形术,术前术后分别测量脊柱后凸Cobb角、侧位片上C7-S1水平距离及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结果:随访1~7年,平均27.8个月,后凸Cobb角术前平均为56.7°,术后平均为11.2°,平均矫正45.5°,矫正率80.2%;C7-S1水平距离术前平均为13.7mm,术后平均为3.8mm,矫正率72.3%;术前有神经功能障碍者19例,FrankelC级8例,D级11例,术后Frankel分级D级2例,神经功能改善率89.5%(17/19);术中并发症发生率为6.9%,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6%,永久性神经组织损害者1例,随访过程中未发现内固定相关并发症,所有病例均获得良好的骨性融合,矫正无显著丢失。结论:对静止型胸腰椎结核伴严重后凸畸形患者通过一期后路全脊椎截骨手术可获得良好的矫形结果,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邓幼文吕国华王冰李晶康意军刘伟东
关键词:脊柱后凸畸形全脊椎截骨结核手术
胸椎结核合并流注脓肿的外科治疗被引量:8
2007年
目的:分析胸椎结核合并流注脓肿的临床特点,探讨其外科治疗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8月~2005年9月间收治的21例合并流注脓肿的胸椎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3例,女8例,平均年龄37.2岁。结核病灶累及2个椎体12例、3个椎体6例、4个椎体3例,均合并椎旁或流注脓肿。8例出现它处流注脓肿,8例伴神经功能损害,14例合并后凸畸形,平均后凸Cobb角55.3°。病灶仅累及椎间隙和椎体骨膜下且无后凸畸形者,行前路病灶清除和椎间植骨;2个以上椎体中心型破坏和合并后凸畸形者采用后路畸形矫正、一期或分期前路病灶清除和植骨重建。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应用自体髂骨植骨14例,钛网植骨4例,髂骨联合钛网植骨3例。术后伤口窦道形成2例,再次行清创术后2周愈合;合并胸背部疼痛1例,保守治疗半年后好转。术后后凸角平均30.5°。平均随访2.1年,8例伴神经功能损害者术后神经功能得到不同程度改善,无内固定失败和矫正度丢失,植骨均融合。结论:胸椎结核伴脓肿形成者应根据不同情况,采用病灶清除、闭式灌洗、负压引流或分段植骨重建结合合理的后路内固定,均可取得好的手术效果。
王冰吕国华李晶邓幼文刘伟东马泽民
关键词:胸椎结核脊柱融合术脓肿
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合并颈椎骨折-脱位临床研究
Objective:To study the 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ervical spinal fracture in AS,and dicuss surgical effe...
吕国华王冰李晶康意军马泽民邓幼文
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手术策略被引量:31
2006年
目的:探讨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手术策略及治疗效果。方法:1996年至2004年诊治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42例,根据受伤机制(屈曲暴力或过伸性损伤)及影像学表现(脊髓损伤不同)采用了3种手术方式,前路减压脊柱稳定性重建8例(Ⅰ组),后路减压11例(Ⅱ组),后路脊柱稳定性重建23例(Ⅲ组),观察各组手术治疗前后及随访时JOA评分变化。结果:所有病例未发生血管、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术后JOA评分平均增加4.1分(Ⅰ组4.2分,Ⅱ组3.6分,Ⅲ组4.2分),随访4、12、24周,JOA评分分别平均增加6.7分(Ⅰ组6.7分,Ⅱ组6.3分,Ⅲ组6.9分)、7.8分(Ⅰ组7.7分,Ⅱ组7.2分,Ⅲ组8.1分)、8.1分(Ⅰ组8.1分,Ⅱ组7.7分,Ⅲ组8.3分)。1例术后1年时仍有神经功能的改善。结论:对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根据受伤机制及影像学检查,有针对性地选择手术方式,可以获得较好的临床结果。
邓幼文吕国华王冰李晶刘伟东
关键词:颈椎无骨折脱位脊髓损伤手术
后路半椎体切除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小儿先天性脊柱畸形被引量:21
2008年
目的:评价后路半椎体切除、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小儿先天性脊柱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2003年6月~2005年6月应用后路半椎体切除、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和自体骨短节段植骨融合治疗28例小儿先天性脊柱侧凸畸形患者,男10例,女18例,年龄1.6~7岁,平均3.8岁。完全分节半椎体24例,半椎体伴对侧分节障碍4例。术后定期复查脊柱X线片,观察脊柱融合、畸形矫正率及内固定稳定情况。结果:术中发生胸膜损伤和脑脊液漏各1例,分别经胸腔和伤口引流痊愈;术后切口浅表感染1例,经抗炎和换药处理治愈;无神经系统损伤。随访23~48个月,平均35个月,术前主弯冠状面Cobb角平均为35.2°±2.2°,术后为5.2°±1.2°,末次随访为7.4°±1.1°,丢失2.2°;后凸角平均为26.2°±3.1°,术后为4.2°±0.8°,末次随访为4.8°±1.0°,丢失0.6°;均获得良好骨融合,融合时间3~6个月,平均4.2个月;无内固定失败及假关节形成。结论:后路半椎体切除、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植骨融合能安全有效地矫正小儿先天性脊柱侧凸畸形,并能达到稳定的短节段内固定及优良的融合效果。
吕国华王冰康意军李晶陈飞邓幼文刘伟东
关键词:先天性脊柱畸形椎弓根内固定
重度特发性脊柱侧凸胸椎椎弓根螺钉徒手置入精确性的CT评价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应用CT分析重度特发性脊柱侧凸胸椎椎弓根徒手螺钉置入的精确性。方法:选择1996年6月至2006年12月有完整术后CT资料的重度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20例。术前主胸弯冠状面Cobb角82°~142°(96.3°±14.3°),主弯后凸角66.2°±12.4°。术中采用徒手直视下胸椎椎弓根螺钉置入,术后根据轴位CT扫描评价螺钉置入椎弓根的精确性。结果:共置入174枚胸椎椎弓根螺钉,术后CT密扫157枚螺钉(90.2%)完全在椎弓根皮质骨内,9例17枚螺钉(9.8%)发生错置:11枚螺钉(6.3%)偏外侧,其中9枚穿破皮质≤2mm,2枚穿破皮质在2~4mm;6枚螺钉(3.5%)偏内侧,其中3枚穿破皮质≤2mm,3枚穿破皮质在2~4mm。凸侧共置入椎弓根螺钉94枚,其中错置6枚,准确率为93.6%,凹侧共置入80枚,其中错置11枚,准确率为86.3%,凹侧与凸侧螺钉置入准确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所有病例未发生神经并发症。结论:应用徒手法行重度特发性脊柱侧凸胸椎椎弓根螺钉置入精确度较高,但有一定的误置率。
王冰吕国华陈瑞松康意军李晶陈飞邓幼文刘伟东
关键词:脊柱侧凸椎弓根螺钉CT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