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伟东

作品数:66 被引量:594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9篇期刊文章
  • 2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2篇脊柱
  • 26篇手术
  • 17篇腰椎
  • 12篇前路
  • 12篇后凸
  • 12篇畸形
  • 11篇胸椎
  • 11篇结核
  • 11篇并发
  • 10篇切除
  • 10篇椎弓
  • 10篇椎弓根
  • 10篇椎弓根螺钉
  • 10篇螺钉
  • 9篇胸腔
  • 9篇胸腔镜
  • 9篇椎间盘
  • 9篇外科
  • 8篇腰椎间盘
  • 8篇内固定

机构

  • 66篇中南大学湘雅...

作者

  • 66篇刘伟东
  • 63篇王冰
  • 63篇吕国华
  • 40篇李晶
  • 32篇邓幼文
  • 27篇马泽民
  • 20篇康意军
  • 14篇陈飞
  • 11篇李磊
  • 9篇尹刚辉
  • 7篇王孝宾
  • 6篇邝磊
  • 5篇卢畅
  • 4篇李亚伟
  • 3篇王正光
  • 3篇胡嘉瑞
  • 3篇陈维华
  • 3篇杨帆
  • 2篇尹邦良
  • 2篇任磊

传媒

  • 12篇中国脊柱脊髓...
  • 7篇第八届全国脊...
  • 6篇中南大学学报...
  • 4篇中华外科杂志
  • 4篇中华骨科杂志
  • 3篇中国现代手术...
  • 2篇中国现代医学...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第二届全国骨...
  • 1篇湖南医科大学...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中国微创外科...
  • 1篇脊柱外科杂志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中国骨科临床...
  • 1篇第一届中国S...
  • 1篇第7届长征脊...
  • 1篇第二届首都骨...
  • 1篇2007SI...

年份

  • 2篇2013
  • 5篇2012
  • 7篇2011
  • 4篇2010
  • 10篇2009
  • 5篇2008
  • 14篇2007
  • 10篇2006
  • 1篇2005
  • 4篇2004
  • 4篇2003
6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急性颈脊髓损伤并发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探讨急性颈脊髓损伤并发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急性颈脊髓损伤并发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脊髓损伤分级:FrankelA级5例,B级3例;损伤节段:C4~53例,C5~63例,C6~72例。8例于受伤后3~7d行骨折椎体次全切除椎管减压、自体髂骨植骨融合及颈椎前路钢板内固定术。3例于术前,5例于术后3~7d发生低钠血症,所有患者低钠血症发生后第2~10d确诊SIADH,根据血钠水平,采用控制每日水量、补钠进行治疗。结果7例经10~21d治愈,血钠平均恢复至138(135~142)mmol/L,血浆渗透压、尿渗透压、尿钠均正常;1例C4骨折、FrankelA级者,因截瘫平面上升并发呼吸衰竭死亡。结论急性颈脊髓损伤并发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的发病机制与治疗措施不同于普通低钠血症,早期正确的诊治能降低患者病残率和死亡率,严格控制入液量及补钠为主要治疗方法。
刘伟东吕国华王冰
关键词: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低钠血症
闭合-开放截骨术治疗静止期胸腰椎结核重度后凸疗效和并发症
目的评价一期后路闭合-开放截骨技术治疗静止期胸腰椎结核性后凸疗效, 并分析其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 5月至2005年9月间75例静止期胸腰椎结核伴后凸畸形,其中男44例,女31例。平均年龄32.8岁。术前后凸角...
吕国华王冰邓幼文康意军马泽民李晶陈飞刘伟东
关键词:胸腰椎后凸畸形截骨术结核
文献传递
Ⅰ期后路全脊椎切除治疗重度胸腰椎畸形的神经系统并发症被引量:9
2011年
目的探讨应用Ⅰ期后路全脊椎切除治疗重度胸腰椎畸形的神经系统并发症,并分析相关危险因素。方法2000年2月-2010年9月接受Ⅰ期后路全脊椎切除治疗的重度胸腰椎畸形患者67例,男29例,女38例;年龄14~62岁,平均31.4岁。其中青少年(年龄〈18岁)21例,成人(年龄≥18岁)46例。侧凸畸形11例,平均冠状面主弯Cobb角90.4°;侧后凸畸形25例,冠状面主弯Cobb角94.5°,后凸角度平均65.5°;角状后凸畸形28例,平均后凸角74.3°;圆弧状后凸3例,平均后凸角91.1°。初次手术患者59例,翻修患者8例。采用主弯区顶椎全脊椎切除,全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矫形和360。植骨融合术,统计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平均随访时间14个月(3~69个月),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者共8例(11.9%),其中严重神经并发症3例,发生率4.5%,包括1例大量失血血容量灌注不足导致完全性脊髓损伤。轻度神经并发症患者5例,发生率7.5%。胸椎全脊椎切除的神经损伤发生率要明显高于腰椎(P〈0.05)。多个椎体切除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增加(P〈0.05)。术前已经伴有或者不伴有神经损害表现患者的神经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3.3%和7.3%(P〈0.05),翻修手术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增加(P〈0.05)。差异虽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的8例患者术前均合并有严重的后凸畸形(〉60°)。结论Ⅰ期后路全脊椎切除是外科治疗重度胸腰椎畸形有效手术方式,但神经并发症应引起关注。相关神经损伤危险因素包括术中操作不当、大量失血、术前已经有神经受损表现、胸段截署名个椎体切除翻修手术和严重后凸.
吕国华王孝宾王冰李晶康意军邓幼文刘伟东
关键词:脊柱侧凸脊柱后凸截骨术全脊椎切除
青少年颈椎长节段严重后凸畸形手术方案的个体化选择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青少年期(10-19岁)严重非创伤性、非炎症性颈椎长节段后凸畸形的个体化手术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2000年7月至2007年7月收治的12例年龄在12-19岁的颈椎长节段严重后凸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手术治疗过程及治疗效果。分析12例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发现其共同点为:(1)后凸的顶椎位于C4或C5;(2)后凸弧内的椎体均前低后高呈楔形变及椎间隙明显变窄;(3)MRI显示与顶椎相对应的椎管均有不同程度的狭窄和硬膜囊受压。以下几种情况为不同病例的个体化特点:(1)合并C1,2旋转半脱位者2例;(2)合并C2半脱位2例;(3)C4-C7椎体严重营养不良2例;(4)C2-C5椎体严重营养不良1例;(5)C6,7椎间隙向前喇叭口样张开2例。结果根据对每个病例特点的具体分析采用针对性的手术入路。前方入路2例,后方入路2例,后方入路联合前方入路7例,一期前-后-前入路1例。后凸Cobb角由手术前平均73。矫正至平均15°。随访3个月~6年,1例在融合固定的下端发生新的成角和节段性不稳,其余11例矫正度无明显丢失。3例瘫痪者均恢复正常神经功能。结论对不同病因、不同畸形程度和不同继发性病理改变的青少年颈椎后凸畸形患者应采用合理的个体化的手术治疗方案才能有效地矫正畸形和解除脊髓压迫。
李晶吕国华王冰卢畅刘伟东
关键词:青少年颈椎脊柱后凸
内窥镜辅助下小切口前路矫形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探讨应用前路内窥镜辅助下小切口技术矫正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的治疗效果。方法:2003年1月~2007年3月间共对33例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行内窥镜辅助下小切口前路矫形术,男13例,女20例,年龄11~17岁,平均14.6±1.5岁。LenkeⅠ型21例,包括1AN10例,1BN7例,1CN4例,术前主胸弯Cobb角54.5°±6.3°(40°~64°);LenkeV型12例,均为5CN,术前主弯Cobb角38°~62°,平均48.8°±8.0°。均采用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非穿透椎体对侧皮质螺钉置入技术行胸椎侧凸前路矫形融合术。对所有患者的融合节段、矫正效果、围手术期参数和并发症以及SRS-22评分进行分析。结果:平均融合节段5.3个,平均手术时间223±48min,术中失血量263±50ml,术后伤口引流量169±28ml,伤口引流管放置时间3.0±1.8d,住院时间12.3±3.3d,并发症发生率6.1%。平均随访2.2年,主弯矫正率平均68.2%±10.5%(LenkeⅠ型65.1%±10.5%,LenkeV型73.5%±8.4%),末次随访时与术后1周相比较主弯矫正丢失率为4.8%±1.7%,顶椎去旋转率为59.4%±12.2%,冠状面与矢状面均获得良好平衡。末次随访时患者SRS-22评分的"外表"、"心理"和"总分"得分较术前明显提高。结论:采用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内固定进行侧凸前路矫形具有微创、操作简便、矫形效果满意和经济等优势,配套操作器械和远期疗效需进一步研究。
吕国华王冰王孝宾李晶康意军陈飞邓幼文刘伟东
关键词: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内窥镜小切口
胸椎结核合并流注脓肿的外科治疗
目的: 分析胸椎结核合并流注脓肿的临床特点,探讨其外科治疗方式.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8月~2005年9月间收治的胸椎结核21例,男性13例,女性8例,平均年龄37.2岁.结核病灶累及2个椎体12例、3...
王冰吕国华李晶邓幼文刘伟东马泽民
关键词:胸椎结核脊柱融合术合并症外科治疗
文献传递
一期后路VCR技术治疗活动期胸腰段脊柱结核伴严重后凸畸形被引量:8
2008年
目的:评估一期后路全脊椎截骨(VCR)技术治疗活动期胸腰段脊柱结核伴严重后凸畸形的疗效。方法:自1998至2006年活动期胸腰椎结核伴严重僵硬角状后凸畸形患者36例,均应用VCR技术行一期后路全脊椎截骨矫形脊髓减压术,术后外支具制动3个月。所有病例随访至少2年,随访期间每6个月进行临床评估和放射学检查。结果:无围手术期死亡发生,平均手术时间208(145-385)min,后凸Cobb角从术前平均57.2°(17°-86°)矫治到术后平均为8.9°(-6°-27°),C7-S1水平距离术前平均为13.6(8-19)mm,术后平均为3.6(-11-9)mm。术前有神经症状功能障碍者19例,术后神经功能改善率89.5%(17/19)。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为8.3%(3/36),包括肺炎和表层伤口感染,随访期并发症发生率为5.5%(2/36),表现为内固定植入物松动,25例(69.4%)获得良好的骨性融合。随访期间,25%(9/36)的患者对治疗结果非常满意,66.7%(24/36)的患者对治疗结果满意,2例一般,1例不满意。结论:一期后路VCR技术是一种治疗活动期胸腰段脊柱结核伴严重后凸畸形安全有效的外科手术方法,该手术技术要求高,外科医师必须熟练病理解剖并谨慎实施。
邓幼文吕国华王冰康意军李晶刘伟东陈飞马泽民
关键词:脊柱结核后凸畸形全脊椎截骨
BDNF基因转染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神经元样细胞
目的利用基因转染技术,将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基因转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使其在作为种子细...
王冰刘伟东吕国华李亚伟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分化神经元样细胞
文献传递
内镜辅助经颈前咽后入路上颈椎重建技术探讨
目的探讨内镜辅助下经颈前咽后入路重建技术治疗上颈椎疾患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6月~2007年5月间应用内镜辅助经颈前咽后入路治疗的15例上颈椎疾病患者。其中男性8例,女性7例。年龄15~63 岁,平均37....
吕国华王冰李晶刘伟东马泽民
关键词:上颈椎内窥镜手术入路
文献传递
术后腰椎间盘炎的临床特点和手术治疗探讨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术后腰椎间盘炎临床特点及外科手术治疗方法。方法23例近期内接受过腰椎间盘手术或介入性治疗的继发性椎间盘炎患者,行前路病灶清除自体髂骨植骨融合术21例,另2例因感染蔓延到椎管行前路病灶清除自体髂骨植骨融合及后路病灶清除加灌洗引流术。结果所有患者术后症状均有缓解,术后1月内血沉基本恢复正常。术后随访9~24个月,所有患者植骨均融合。结论结合术后腰椎间盘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结果可以作出诊断,早期手术治疗可以取得明显的效果。
刘伟东吕国华王冰
关键词:椎间盘炎手术后并发症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